出版时间:1970-1 出版社: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作者:珍妮·X·卡斯帕森(Jeanne X.Kasper 页数:342 译者:童蕴芝
Tag标签:无
前言
工业化、技术进步、农业、交通运输和电子业的新发展,城市扩张、大坝修筑、重大建设工程、煤矿和核电站,现代社会的所有这些“进步”也同时带来许多危害。我们面临着规模空前的污染、新型工业疾病和自然灾害,以及近年来全球变暖和不可逆转的气候变化问题。随着学者、决策者和大众对现代化所带来的风险的认识,对其进行了记录、分析和讨论,大量学术文献也应运而生。 中国拥有占全世界近1/4的人口,且变化得比任何其他国家都更为迅速,现代社会风险显得尤为突出,人们面临更多的矛盾和冲突。联合国认为中国在减少贫困方面取得举世无双的成就,与此同时,城市和农村之间以及城市富裕和贫困群体之间的不平衡也比其他国家更为明显。中国以惊人的发展速度实现了工业化,并主要依靠出口迅速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在中国,人口增长已经得到控制,但老龄化又成为一个问题,需要大力改变现行政策才能满足老年人的需求。现代性的社会变化及其带来的风险和不确定因素,必须成为解读中国现代社会的核心。 学者们日益认识到,如果不考虑社会因素,就不能充分理解现代工业、城市化和环境污染造成的不确定性。心理学家解读出人们在遭遇同样程度的危害时,会对令其“恐惧”的危险给予更多的关注。虽然交通事故的受害人比受食物污染的人要多,但是无论从报纸的报道还是官方的反应,并没有特别提示这点。政治学家指出,政府建立的管理风险机制植入了他们自己的假想,这些假想涉及对专家的信任度和公众的参与程度。社会学家关注的是一旦风险被确定了,“风险放大”或者“风险降低”的社会化程序。 关于风险的研究日益成熟。社会人类学家起初对于危害的认识通常与一些不体面、被排斥的社会群体相联系(如移民、少数民族、社会底层人士等)。现在我们对发达风险社会里社会过程的复杂性越来越了解。有些风险确定了也得不到满意的解决,因为产生风险的过程为某些利益群体带来好处,如博帕尔事件等工业灾难。来自上级权力部门的压力可能会限制处理特定风险的行为,如“挑战者号”航天飞机事件。
内容概要
珍妮和罗杰是顶尖的风险研究分析专家,《风险的社会视野》将他们及合作者在这一基础学科及其相关领域内最重要的著述编辑成册,这些文章创作于1983年至2005年之间,而这正是风险评估与风险管理思想与方法发展的集大成时期。 本册主要收集了他们的一些基础性研究,如风险如何在不同的公众、利益相关者、当地团体、公司及整个社会之间传播,分析了缺乏透明和信任而导致的风险管理问题,一个微小的失误就可能引发媒体和社会的过度反应。后半部分的文章则以对劳动者和公众的双重保护标准、设施选址冲突、有害废料运输以及气候变化等风险为例,探讨了取决于财富、地域和遗传基因等因素的风险不均衡分配所导致的伦理难题。在当今世界,风险全球化趋势加速,风险应对和风险管理也逐渐要求国际化的制度和程序。《风险的社会视野(上)》对中国紧跟这一国际趋势,更好地解决各种风险问题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作者简介
彼得·泰抛一顾拍,现任英国肯特大学社会政策学院教授,荚国皇家学会院士,在经济与社会研究理事会、欧盟等机构担任学术和社会职务。他长期致力于有关风险问题的跨学科研究,以及欧洲社会政策的跨国比较研究,是英国资深社会政策研究专家,从事信任问题研究的顶尖学者,在国际上具有崇高的学术声望和广泛的政策影响力。2007年被北京师范大学聘为“海外名师”。 彼得·泰勒一顾柏教授1975年到2006年间,共承担研究课题44个,累计出版论著21部,发表学术论文98篇,专题研究4个,参与编写的章节不少于35个。还有约76篇论文发表于刊物上。代表作包括:Ideas and the Welfare State,Palgrave,2005;New Risks,New Welfare,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4;Making a European Welfare State?Blackwell,2004;and Risk,Trust and Welfare,Macmillan,2000。 丛书主编简介: 张秀兰,现任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院长,北京市政协委员,兼任中国经济社会理事会理事,国家减灾委专家委员会委员,最高人民法院第一届特约监督员,英国苏塞克斯大学发展研究所理事,中国社会福利协会副会长等。 张秀兰教授长期从事卫生经济、社会保障、社会政策、社会保护、社会福利等领域教学及研究工作,承担了来自国内外著名机构的课题研究30余项。主要著作有:《中国教育与发展政策30年》(2008)、《中国发展型社会政策论纲》(2007)等0并在国内外主要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55篇(英文论文34篇),其中SSCI收录6篇,SCI收录9篇,《中国社会科学》中英文各4篇;另外还发表了会议论文15篇,研究报告8部。
书籍目录
鸣谢概述第一部分 风险沟通与公众参1.公众参与及其与风险沟通相关的六个命题罗杰·E·卡斯帕森2.有害物质填埋场选址与风险沟通中的社会不信任因素罗杰·E·卡斯帕森多米尼克·高尔丁塞斯·图勒3.风险沟通评估罗杰·E·卡斯帕森英加·帕姆朗德4.工业事故中风险沟通的考量因素及原则罗杰·E·卡斯帕森珍妮·X·卡斯帕森5.风险及利益相关者诉求表达罗杰·E·卡斯帕森第二部分 风险的社会放大6.风险的社会放大:一个概念框架罗杰·E·卡斯帕森奥特文·雷恩保罗·斯洛维奇哈利纳·布朗杰奎·埃米尔罗伯·顾拜尔珍妮·X·卡斯帕森山姆·拉梯克7.隐性风险罗杰·E·卡斯帕森珍妮·X·卡斯帕森8.媒体风险信号和规划中的尤卡山核废料存储库(1985-1989)珍妮·X·卡斯帕森罗杰·E·卡斯帕森贝蒂·简·帕金斯奥特文·雷恩艾伦·L·怀特9.污名和风险的社会放大:用于分析的框架罗杰·E·卡斯帕森尼亚娜·加维立珍妮·X·卡斯帕森10.风险、信任和民主理论罗杰·E·卡斯帕森多米尼克·高尔丁珍妮·X·卡斯帕森11.风险的社会放大:15年的理论与研究珍妮·X·卡斯帕森罗杰·E·卡斯帕森尼克·皮金保罗·斯洛维奇第三部分 风险与伦理12.对劳动者和公众双重保护标准的回应帕特里克·德尔罗伯特·戈布尔罗杰·E·卡斯帕森罗伯特·W·凯特13.全球环境变化中的发展公平和地域公平:一个分析框架罗杰·E·卡斯帕森克里斯汀·M·道14.美国高放射性核废料项目的重新定向詹姆斯·弗莱因罗杰·E·卡斯帕森霍华德·昆莱泽保罗·斯洛维奇
章节摘录
大部分关于公众参与的文献资料体现的都是在案例研究背景下展开的讨论,其中涉及的技术可被用作大众参与和沟通的工具,其优缺点兼备。例如,美国联邦公路管理局1970年提供了一份详尽的目录。罗森纳(Rosener)在1975年一份名为“技术和审定的自助计划”中谈到了大概42项技术,从以有线电视为基础的互动参与到“玻璃鱼缸”(D计划Cfish-bowl planning)。对策主要集中在从经验中观察所得的常识,或是换个角度,从战争中吸取的教训。 其中一个被公认的发现,有关公开听证过程中沟通和参与的低效率。问题是多方面的:与公众的沟通通常使用技术性语言,而这对于一般公众来说理解上存在困难,任何一种双向的信息交流都被严格的程序规则控制着,参加听证的人们往往并不具有所在区域人群的代表性,收集的信息对于政府机构决策影响甚微。(Sinclab,1977;Checkoway,1981)实际上,不管他们动意如何,公开听证倾向于作为满足最低法律要求、解决政治目标的手段,比如为政治目标提供给养,瓦解现存或潜在的反对力量等。 假设我们认知的状态是有局限的,风险沟通项目应该:(1)被视为一个研究课题,因为目前既存知识如此有限;(2)对于任何给定成套项目目标都要充分应用各种机制;(3)在可能的情况下,启用监控小组(control group);(4)接受严格的评估。尽管这是一种简单明了的社会科学方法,但善意的行为能通过政府机构被缓慢付诸实施的机会有多大,仍然是值得关注的。部分设计和实施上的缺陷是因为参与者(和风险沟通者)项目很少被要求去做现时陛调查和回顾性评估。 ……
媒体关注与评论
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战略机遇期和问题多发期,因而面临着诸多社会风险,加之经济全球化以及因全球气候变化导致的自然灾害频发因素的迭加,使问题更加复杂。为应对这些问题,西方发达国家的理论和经验值得借鉴。故此,我们推出这套丛书,以期对学界和政策部门的理论思考、决策的科学化有所裨益。 ——彼得·泰勒-顾柏 张秀兰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