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理论与案例研究

出版时间:2008-8  出版社:向春华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2008-08出版)  作者:向春华  页数:219  

前言

作为社会保险意义上的工伤保险制度在我国的发展历史并不久远。如果从体系比较健全的《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的实施起算,才12年历史;即使从稍早一些的工伤保险试点起算,也就不到20年的历史。但随着《工伤保险条例》的颁布实施,工伤保险在我国取得了非常快速的发展。截至2007年底,全国工伤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2亿,享受工伤保险待遇人数达到94.3万人。工伤保险的覆盖范围显著扩大。同时,工伤康复试点正在向深层次推进,工伤预防亦有所突破,工伤保险的框架体系已基本形成。 实践离不开理论的指导。然而毋庸讳言,我国工伤保险的发展未能得到学术理论的有力支撑,学术界对工伤保险,特别是对工伤保险法律制度的研究尚显不足,很多方面尚处于空白。这对工伤保险实践的发展是不利的。以在工伤保险中具有基础作用的工伤认定为例,对于工伤的一般概念、工伤的范围、工伤的构成条件、工伤认定的原则、不应认定工伤的情形、工伤认定的法律监督等缺乏比较深入、系统的理论探讨,使得实际工作人员难以形成体系化的理论知识,一旦涉及疑难个案,往往难以达成共识,不但在工伤认定部门之间存在分歧,在工伤认定部门与法院之间亦有争议,不但影响了工伤保险法律法规的实施,影响了工伤保险实践的发展,对劳动者工伤保险权益的维护也有不利影响。 虽然《工伤保险条例》已经确立了工伤保险的基本体系结构,但面对每年发生的数十万起的工伤案件,在工伤认定方面仅仅依靠条例第十四、十五、十六条三个条款的规定,在工伤待遇方面也仅仅依靠条例十几个条款的规定,是不够的。为了解决工伤保险实践中新发生的问题,条例也需要根据实践的发展进行修订和完善,而《社会保险法》也正在起草之中。无论是在具体案件的法律适用中,还是在条例的修订和《社会保险法》的起草中,都需要对具体的法律规则、法律的基本概念、法律的原则进行研究和分析,都需要理论提供精神源泉。 正是在这一角度上,《工伤理论与案例研究》具有积极的意义。它对工伤认定、工伤待遇等工伤保险难点性、基础性问题,在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建设性的理论建议。特别是对工伤的成立,结合个案,进行了体系化的研究,详细分析了工伤构成的概念、工伤构成与工伤成立的逻辑关系,确立了工伤构成的基础要件、一般要件、特殊要件的逻辑体系,引进了因果关系中断、排除工伤事由等概念,读来令人耳目一新。虽然,这样的理论创新和对国内外法学思想的引进是否一定适合我国的工伤保险实践,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但无疑,这样的理论探索和架构,不仅会促进我国工伤保险法律制度理论的研究,为工伤保险立法提供有益的思想借鉴,而且会丰富和开拓工伤保险实践工作人员、司法审判人员的工伤保险知识和视野。 春华同志为工伤保险知识的宣传和普及作了很多的努力,也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建议和观点。虽然《工伤理论与案例研究》在观点的精确性、论证的严密性和体系的完整性上仍有待商榷,但能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写就这样一部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专著,足见其对社会保障事业的热爱和对工伤保险事业的“用情”之深。工伤保险实践工作的法律性、政策性很强,又关系到受伤职工这一弱势群体的切身利益,对工伤保险法律知识没有比较全面的掌握、对工伤保险理论知识没有一定的积淀,是做不好这一工作的。衷心期望有更多的学术界、法律界人士能投入工伤保险理论的研究之中,衷心期望有更多的工伤保险工作人员能成为专家型的工作人员,衷心期望春华同志取得更大的进步,为我国工伤保险事业乃至整个社会保障事业作出更大的努力。

内容概要

  《工伤理论与案例研究》对工伤认定、工伤待遇等工伤保险难点性、基础性问题,在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建设性的理论建议。特别是对工伤的成立,结合个案,进行了体系化的研究,详细分析了工伤构成的概念、工伤构成与工伤成立的逻辑关系,确立了工伤构成的基础要件、一般要件、特殊要件的逻辑体系,引进了因果关系中断、排除工伤事由等概念,读来令人耳目一新。

作者简介

向春华,1974年生,江苏东台人。先后就读于扬州大学历史系,清华大学法学院。曾做过中学教师。现为《中国社会保障》杂志社记者,主要从事劳动保障法律工作。主要代表作:《劳动能力鉴定理论与实务》(合着),《工伤保险条例精解与实务》(执行主编),发表各类文章百余篇。

书籍目录

上篇 工伤构成研究 问题的提出 工伤构成理论概述 一、刑法中的构成要件理论 二、侵权行为法中的构成要件理论 三、我国工伤构成研究的现状 四、对工伤构成几种具体要件的评判 五、工伤构成理论的概念、内容与意义 工伤构成与归责原则 一、归责原则对侵权责任构成的影响 二、归责原则对工伤构成的影响 三、工伤构成的归责原则 工伤构成的基础要件 一、劳动关系作为工伤构成基础要件的必要性 二、劳动关系之涵义与范畴 三、劳动关系的确认权属 四、几种特殊劳动关系的确认 工伤构成的一般要件 一、人身伤害 二、因果关系 工伤构成中的因果关系选择 一、因果关系诸理论及简要评析 二、工伤构成中因果关系理论学说 三、条件因果关系理论的合理性评述 工伤构成中因果关系的中断 一、因果关系中断的概念与意义 二、因果关系中断事由 工伤构成的特殊要件 一、上下班途中事故工伤 二、职业病工伤 三、一般疾病死亡工伤 四、维护公共利益伤害工伤 五、伤残军人旧伤复发工伤 排除工伤事由 一、排除工伤事由的概念和意义 二、排除工伤事由的特点 三、排除工伤事由 中篇 工伤理论专题研究 工伤认定行为 一、工伤认定行为的法律性质 二、工伤认定行为的监督 民事侵权赔偿与工伤补偿 一、问题的提出 二、职业伤害领域民事侵权赔偿和工伤补偿的历史发展 三、国内司法实践现状 四、立法与司法解释不尽一致 五、赔付标准和内容的异同 六、侵权损害赔偿与工伤补偿的比较 七、处理模式比较 八、学界观点与评述 九、制度构想 一次性工亡补助金 一、案例 二、遗产说之批判 三、工亡补助金性质主要为补偿家庭预期共有财产损失 四、工亡补助金的分配原则 五、“直系亲属”规定之错漏 六、工亡补助金的领取对象 职业病保护 一、镉超标案件 二、很美的规定却形同虚设 三、职业病范畴之完善 四、行政主体不作为侵权责任之设立 五、行政主体不作为侵权责任之实现 六、参考案例:日本麻风预防法国家赔偿案 工伤保险储备金 一、基金的结余与储备金的建立 二、储备金的层级 三、储备金的筹集 四、储备金的支付 五、储备金的管理 六、储备金的运营 下篇 工伤保险规则研究 《工伤保险条例》的缺陷与完善 一、工伤范畴 二、排除工伤事由 三、工伤认定申请期限 四、工伤待遇 五、工伤保险与养老保险的衔接 评《工伤保险条例》的几款规定 一、在交通事故中负全责也能认定工伤 二、超过48小时死亡不能视同工伤 三、1年以后丧失工伤认定申请权

章节摘录

在工伤认定中,对劳动关系的确认权属有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劳动关系的确认权应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法院)行使,工伤认定行政部门无确认权。理由是原劳动部《关于劳动争议受理问题的复函》(劳办发[1994]96号)第4条规定,对于事实劳动关系当事人之间发生的劳动争议,劳动争议仲裁委应当根据《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第2条规定精神予以受哩。因此,引起工伤补偿争议的双方是否存在劳动关系,应由劳动争议仲裁机构直接受理确认后裁定,若对仲裁不服,则按规定向法院起诉。如果说工伤争议的双方是否存在劳动关系也由工伤认定主体确认,则超出了工伤认定工作的职责范围。第二种观点认为,工伤认定中,劳动关系的确认权应由工伤认定机关行使。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首先,《工伤保险条例》第18条第2款已明确规定,证明劳动关系的材料包括证明事实劳动关系的相关资料,即行政法规已经授权工伤认定部门可以对是否存在事实劳动关系作出主观判断,事实不清的,认定部门还应调查核实;其次,先通过劳动仲裁确认劳动关系后进行工伤认定的程序,加重了劳动者的诉累,不利于社会稳定;再次,若按这一程序开展工作,极易把劳动争议仲裁部门的确认程序变成工伤认定的前置程序,但法律法规对此没有明确规定。该观点肯定了劳动关系认定属于工伤认定机关的附属职权。第三种观点认为,工伤认定中的劳动关系争议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纯粹因对事实真假的看法不同而引发的争议,即事实争议;另一种是如何适用法律判断的争议,即法律争议。前者可以由工伤认定机关直接确认,后者则应通过劳动争议处理程序确认。这一区分主要是基于以下理由:(1)《工伤保险条例》已赋予工伤认定机关查明事实的职权。(2)完全否定工伤认定机关的确认权,对需要及时获得补偿的工伤职工来说显然是十分不利的。(3)工伤认定机关的主要任务是调查核实工伤事故或职业病。完全赋予工伤认定机关确认劳动关系的权利,可能抹杀工伤认定本身的特点和性质。(4)可能导致工伤认定部门与仲裁部门的不同结论。

媒体关注与评论

《工伤理论与案例研究》对工伤认定、工伤待遇等工伤保险基础问题、疑难问题提出了建设性的理论建议。这样的理论探索和架构,不仅会促进我国工伤保险法律制度理论的研究,为工伤保险立法提供有益的思想借鉴,而且会丰富和开拓工伤保险实践工作人员、司法审判人员的工伤保险知识和视野。  ——陈刚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工伤保险司司长《工伤理论与案例研究》融法学理论与具体案例为一体,由浅入深,从案例分析入手,进行理论分析研究;将法哲学理论与现实问题相结合,从理论高度研究、分析、探究目前中国工伤保险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同时对工伤保险制度的发展脉络进行了有意义的梳理。  ——孙树菡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工伤理论与案例研究》从理论高度阐释工伤构成的一般规律、基本要件等,对于人们理解工伤、准确把握工伤认定的尺度有理论指导意义:对工伤保险实践中的“疑难杂症”进行理论分析和构建,使其理论研究具有实践价值,对实践部门的同志开展工作大有裨益。  ——郑尚元 中国政法大学劳动和社会保障法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

编辑推荐

《工伤理论与案例研究》为劳动与社会保障案例教程之一,由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工伤理论与案例研究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