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8-1 出版社:中国劳动 作者:董大旻 页数:204
内容概要
本书围绕施工项目中的危险源管理展开系统研究。从施工环境、作业人员、建筑材料、机械设备、施工技术和工艺、施工管理等各个方面,运用系统科学的分析方法研究、辨识工程施工项目中的危险源,把握其特点,对危险源进行定量危险性评价,划分危险等级,确定危险源的控制范围,并对危险源进行有针对性地预防和控制。 本书体系完整,内容新颖,是论述施工项目危险源管理的一本系统、全面的专著,既有理论,又有可操作性,对指导企业进行施工项目危险源管理工作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本书可作为高等教育教材,供培训从事安全管理的专业工作者和大专院校的相关专业师生参阅。
作者简介
董大旻:男,1973年9月生。浙江绍兴人。现为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副教授。1995年7月毕业于同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建筑管理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2007年3月毕业于向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城市建设与房地产专业),获管理学博士学位。
书籍目录
内容提要第1章 概述 1.1 问题的提出 1.1.1 我国建筑行业施工安全现状 1.1.2 施工安全事故多发的原因 1.2 本书研究范围和对象 1.2.1 本书研究范围妁界定 1.2.2 施工项目系统的危险性特点及管理思路 1.3 本书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的侧重面 1.3.2 研究内容和框架 1.3.3 研究手段和方法 1.4 本书的创新点及研究意义 1.4.1 主要创新点 1.4.2 研究意义 1.4.3 研究的主要结论 1.4.4 留待深化研究的问题第2章 安全生产理论研究及实践综述 2.1 安全事故致因理论研究 2.1.1 早期事故致因理论 2.1.2 事故致因理论的发展 2.1.3 现代系统安全理论和观点 2.2 国内外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建设 2.2.1 美国的职业安全与健康法规 2.2.2 英国的安全生产法规 2.2.3 我国的安全生产法规 2.2.4 其他国家的安全生产法规 2.2.5 我国建筑行业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建设 2.3 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标准化 2.3.1 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产生、基础和结构 2.3.2 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中的危险源管理思想 2.3.3 建筑企业职业安全健康管理的实践 本章小结第3章 施工项目危险源的系统辨识 3.1 施工项目危险源的构成与分类 3.1.1 危险源的构成要素 3.1.2 危险源的理论分类 3.1.3 危险源引发机理实践 3.1.4 施工项目危险源的界定 3.2 危险源辨识的系统方法 3.2.1 施工项目工作系统的分解结构 3.2.2 工作系统危险源辨识过程 3.2.3 危险源辨识的方法 3.3 施工项目危险源的初始辨识 3.3.1 初始辨识的目的和作用 3.3.2 施工项目整体环境的危险源初始辨识 3.3.3 工作单元危险源的初始辨识 3.4 施工项目危险源的动态辨识 3.4.1 施工项目危险源自辨识 3.4.2 安全网络计划模型的构建 3.4.3 施工过程中的危险源动态辨识和评价 本章小结第4章 施工项目潜在危险性评价 4.1 施工项目潜在危险性评价方法、对象与指标 4.1.1 危险性评价方法 4.1.2 单项危险源的危险性评价方法 4.1.3 施工项目危险性综合评价方法 4.1.4 评价对象及指标构成关系 4.2 施工项目整体环境危险性综合评价 4.2.1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综合评价模型构建 4.2.2 综合评价模型计算方法 4.2.3 施工项目整体环境危险性综合评价方法应用 4.3 施工项目工作单元综合危险性评价 4.3.1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全局性危险源危险性综合评价 4.3.2 工作单元局部性危险源危险性值计算 4.3.3 基于安全网络计划模型的工作单元危险性动态评价方法 4.3.4 工作单元综合危险性评价方法应用 4.3.5 施工项目危险源的分级标志管理 4.4 人失误和作业人员危险性评价 4.4.1 人失误和人员危险性评价概述 4.4.2 作业人员失误的影响因素分析 4.4.3 施工项目作业人员危险性评价 本章小结第5章 施工项目危险源控制 5.1 危险源控制的原则、方法和手段 5.1.1 危险源控制的原则 5.1.2 危险源控制方式分类 5.1.3 危险源控制的方法 5.2 施工项目危险源控制过程 5.2.1 危险源控制过程描述 5.2.2 实施控制过程的方法 5.3 基于本质安全化的危险源控制 5.3.1 施工组织设计中的本质安全化 5.3.2 施工作业人员本质安全化 5.3.3 施工中的人-机配合本质安全化 5.3.4 施工环境无害化处理 5.4 施工项目危险源的应急控制 5.4.1 施工项目危险源应急管理特征 5.4.2 施工项目应急管理分级 5.4.3 施工项目应急响应 5.4.4 常见施工应急事故处置 本章小结第6章 施工项目危险源管理的信息系统支持 6.1 安全管理信息系统支持的作用和意义 6.2 危险源管理信息系统框架 6.3 施工项目危险源管理信息支持系统构架 6.4 施工项目危险源决策支持系统 6.4.1 施工项目危险源辨识系统 6.4.2 施工项目危险源评价系统 本章小结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第2章 安全生产理论研究及实践综述 在自然科学技术落后的古代,由于人们对自然界缺乏认识,往往把危险和灾害看做是必会发生,无法违抗的“天意”或“命中注定”,只能祈求或默默承受。 综观安全科学的发展历程,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安全管理科学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普遍重视和较快发展。现代安全管理逐步从传统的纵向单因素安全管理发展到现代的横向综合安全管理,变传统的事故管理为现代的事故分析与隐患管理,变被动的安全管理对象为主动的安全管理动力,变传统的静态安全管理为现代的动态安全管理,变过去只顾生产效益的安全辅助管理为现代的关注效益、环境、安全、卫生的综合效果,变被动、辅助、滞后的安全管理模式为现代、主动、本质、超前的安全管理模式,变外迫型安全指标管理为内激型的安全目标管理。现代安全管理思想、方法和手段的引入,是人类安全历史进程中一场重大变革,必将给人类安全带来新的曙光。 但是,应该看到,目前人类对于安全科学的认识仅仅是起步阶段,安全管理理论中某个局部或某个细节可能已相当成熟,但总的理论体系还没有形成。 2.1 安全事故致因理论研究 早期的安全科学起源于人们对事故(即违背人的意志而发生的意外事件)的防止。人们在与各种伤害事故的斗争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探索伤亡事故的发生及预防规律,提出了事故为什么会发生,事故是怎样发生的,以及如何防止事故发生的理论。这些理论即是事故致因理论。它是指导安全科学的基本理论。 ……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