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尔·威特的教育

出版时间:2012-7  出版社:中国商业出版社  作者:卡尔·威特  页数:381  字数:350000  译者:紫心  

前言

有一本书,在长达两个世纪的时间里,被千千万万的人实践并证明是一本儿童教育奇书,成为世界教育史上的经典之作。自该书问世以来,许许多多的父母深受影响并从中受益:那些真正按照书中的教育方法教育孩子的父母们,成功地培养出了一个又一个享誉世界的天才。由此,许多早期教育家们不约而同地把这本传世经典奉为指南,不断地去挖掘和阐释。这本书就是《卡尔•威特的教育》。    卡尔•威特,是18世纪德国一个普通小村庄的牧师,他倡导早期教育,并且有自己独特而鲜明的教育观:“即使是再普通的孩子,只要教育得法,也会成为不平凡的人,这是爱尔维修的话。我在儿子没有出生之前,就坚信这一说法,并常常向别人宣传,为人类培养出一个天才,要远胜过生养千万个庸俗的人。”“对于孩子的成长来说最重要的是教育而不是天赋。孩子最终成为天才还是庸才,不取决于天赋的大小,关键决定于他或她从生下来到5、6岁的教育。”……也正是因为始终坚持这样的教育理念,老卡尔•威特才把自己的儿子小卡尔•威特从一个有些痴呆的弱智儿变成了一个众所公认的天才:8岁时便可熟练运用德语、英语、法语、意大利语、希腊语和拉丁语6种语言;通晓化学、物理学、动物学、植物学、数学等各个学科;9岁考上莱比锡大学;10岁进入哥廷根大学;13岁出版《三角术》一书;14岁获得哲学博士学位;16岁获得法学博士学位,并受聘于柏林大学,任法学教授;23岁出版了《但丁的误解》一书,为研究但丁另辟蹊径;34岁转入哈雷大学……    《卡尔•威特的教育》一书写于1818年,体现的正是卡尔•威特的这些教育理念,以及他对这位天才儿子的教育心得。也正是这本哈佛大学图书馆里的孤本藏书,培养出了近代像塞德兹、威纳•巴尔及维尼夫雷特等无数世界级的通过早期教育成才的典范。尤其值得提到的是,在二百年后的中国,著名的“哈佛女孩刘亦婷”的母亲正是在这些理论的启迪和指导下,将女儿培养成为出色的人才。在《哈佛女孩刘亦婷》一书中,刘亦婷的母亲就曾经说过:“应该永远感谢这些早期教育的倡导者和实践者……我根本想不到,哈佛大学图书馆的孤本藏书所传播的教育思想,最终会把刘亦婷引向哈佛。”    如今,无数家长欲借鉴其教子方法培养自己的孩子。然而,目前市面上关于“卡尔•威特的教育”的图书大多为涉及该内容的翻译作品,理论晦涩难懂、语言表达生硬,更有悖于原著之作,对中国家庭教育现状难以起到真实、有效的促进作用,给广大的家长朋友造成了一定的困扰。    基于上述原因,本书秉承原著思想,总结理念精华,借鉴经典案例,使卡尔•威特的教育思想和理念真正得以体现;同时又加入每章导读、每小节解读等新元素,突破固有风格,使作品更加符合中国国情。    更让人高兴和感慨万千的是,被父亲培养成著名天才的小卡尔•威特在有了自己的儿子威廉之后,继承并深入开掘了老卡尔•威特的早期教育理论与方法,使之更加科学、系统、完善。为了让父母更加了解孩子,为让读者更加了解用卡尔•威特理念教育出来的孩子对这种教育方法的反馈,我们把小卡尔•威特有关他父亲教育方法的著作也加入本书之中,分上、下两篇,分开读则各有春秋,相得益彰;连起来读则珠联璧合,一气呵成,充分满足我国所有重视孩子早期教育的父母和关注儿童教育的人士的渴望和需求。    如果说小卡尔•威特是19世纪德国的一位著名天才,那么他的父亲老卡尔•威特无疑就是一位奇特的教育天才。站在天才的肩膀上我们可以看得更高、更远,教育也同样如此。以天才的父亲为榜样,相信我们的教子活动会更高效,相信您的孩子一定会因此少走很多弯路,更容易获得成功。

内容概要

  《卡尔·威特的教育》一书成书于1818年,体现了卡尔·威特前所未有的父爱下的知识型教育理念,以及他对这位天才儿子的教育心得。也正是这本哈佛大学图书馆里的孤本藏书,培养出了近代像塞德兹、威纳·巴尔及维尼夫雷特等无数世界级的通过早期教育成才的典范。
  后来,小卡尔·威特又将自己的心得与体会结集成书,是对父亲教育作用的最好诠释,这次我们一起收入进来。
  
  卡尔·威特,18世纪德国一个普通小村庄的牧师,他倡导早期教育,并且有自己独特而鲜明的教育观:
  
  “即使是再普通的孩子,只要教育得法,也会成为不平凡的人,这是爱尔维修的话。我在儿子没有出生之前,就坚信这一说法,并常常向别人宣传,为人类培养出一个天才,要远胜过生养千万个庸俗的人。”“对于孩子的成长来说最重要的是教育而不是天赋。孩子最终成为天才还是庸才,不取决于天赋的大小,关键决定于他或她从生下来到5、6岁的教育。”……
  也正是因为始终坚持这样的教育理念,老卡尔·威特才把自己的儿子小卡尔·威特从一个有些痴呆的弱智儿变成了一个众所公认的天才:8岁时便可熟练运用德语、英语、法语、意大利语、希腊语和拉丁语6种语言;通晓化学、物理学、动物学、植物学、数学等各个学科;9岁考中莱比锡大学;10岁进入哥廷根大学;13岁出版《三角术》一书;14岁获得哲学博士学位;16岁获得法学博士学位,并受聘于柏林大学,任法学教授;23岁出版了《但丁的误解》一书,为研究但丁另辟蹊径;34岁转入哈雷大学……

作者简介

  卡尔·威特,18世纪德国一个普通小村庄的牧师,他是儿童早期教育的倡导者和成功的践行者,他有自己独特而鲜明的教育观。他认为孩子是否成才,并不取决于天赋,而是取决于后天的培养教育。在他始终坚持以这种理念教育自己的儿子,最终将出生时有些痴呆弱智的儿子小卡尔?威特培养成了举世公认的天才。小卡尔?威特在父亲的培养下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他能熟练运用六种语言,通晓各种知识,9岁考中莱比锡大学;10岁进入哥廷根大学;13岁出版《三角术》一书;14岁获得哲学博士学位;16岁获得法学博士学位,并受聘于柏林大学,任法学教授;23岁出版了《但丁的误解》一书,为研究但丁另辟蹊径;34岁转入哈雷大学……老卡尔?威特也因儿子的成功而享誉儿童早教领域。

书籍目录

上篇卡尔·威特的教育理念
第一章 做好准备,迎接孩子的到来
教育孩子,从选择一个好妻子开始
为孩子塑造一个健康的生长环境
孩子,父母愿和你一起成长
母亲,撑起教育的另一边天
第二章 先天禀赋与后天环境,哪个更重要
后天教育比天赋更重要
天才的失败源于父母的极度催逼
人如瓷器,幼儿期好比制造瓷器的黏土
挖掘潜能,让孩子的潜能发挥到十成
第三章 抓住孩子智力发展的关键时期
儿童潜能会递减,所以教育孩子要趁早
孩子爱吃的食物才是最好的食物
训练五官,刺激大脑
让孩子学会更多、更规范的词语
尽早开发孩子的记忆力、想像力和创造力
第四章 最正确的教育孩子的方法
在玩中学,将教育融入到游戏中
教孩子学外语的五种方法
如何教孩子学数学
培养孩子的兴趣,让兴趣帮助孩子学习
绝不使用填鸭式的灌输教育
百闻不如一见,教他不如让他亲身经历
第五章 让孩子学会明辨是非和善恶
把孩子培养成善辨析、有智慧的人
教孩子正视阳光下的阴影
不是每个人都值得帮助
不要轻信任何人,即便这个人是你的父亲
第六章 培养孩子与人交往的能力
傲慢是与人相处的最大障碍
教孩子掌握人际交往的尺度
坚持真理也需要照顾别人的面子
教孩子学会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
教孩子去争取自己应得的利益
鼓励孩子,也教孩子去鼓励别人
第七章 学会和孩子进行积极的交流
地位平等,别在孩子面前充老资格
在家庭中创造良好的沟通和理解氛围
严格管教时,方式要合理
不要以为孩子太小就不懂道理
不蒙蔽孩子的理性,不损坏孩子的判断力
批评孩子要讲究正确的方法
孩子的自尊心不能伤害
第八章 教育孩子离不开夸奖和激励
恰到好处的夸奖是孩子信心的源泉
用夸奖把孩子带进知识的海洋
孩子失败时,父母更需给予肯定
有关夸奖的一些原则
第九章 让孩子在游戏中获得真正的快乐
在游戏中培养孩子的各种能力
教育孩子正确对待游戏
儿子和玩伴之间的矛盾
没有小伙伴也不会失去童趣
不要让玩具陪伴孩子度过童年
教孩子在游戏中体验人生
和孩子一起做游戏
第十章 让孩子远离坏习惯,帮助孩子培养好习惯
孩子发脾气时要正确引导
怎样纠正孩子的错误
帮助孩子改掉贪吃的习惯
教会孩子正确使用金钱
如何才能让孩子专心致志地做事
培养孩子坚持不懈的好习惯
培养孩子精益求精的求知精神
培养孩子行动敏捷的好身手
第十一章 培养孩子良好的心理素质
从小就得培养孩子的勇气,锻炼孩子的意志
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摆脱对父母的依赖感
锻炼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
用“平静下来”的游戏培养孩子的自控能力
教孩子学会争取与果断放弃
让孩子的心里充满光明
第十二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德和善行
为孩子制定一个“行为录”
以身作则培养孩子的善行
如何用钱来培养孩子的美德
母亲是孩子言行举止的楷模
第十三章 我的儿子是最幸福的——成功教育的硕果
一鸣惊人的卡尔
考入莱比锡大学
国王亲召卡尔入哥廷根大学
年仅14岁的博士
健康并快乐着的天才小卡尔
下篇小卡尔·威特的心得
第一章 父母要为造就天才做准备
特殊的“优生学”教育
创造天才从胎教开始
每个孩子都可以成为天才
第二章 身体健康从襁褓中开始
天才宝宝都应该吃什么
襁褓中的体育运动
冷水浴锻炼法
良好的生活习惯和作息规律不可缺
第三章 孩子的语言训练
孩子的语言与智力
如何开发孩子的语言能力
早期阅读的重要性
掷骰子教习法
第四章 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兴趣教育是永不过时的好方法
不仅要学习,更要理解
不可违背孩子的天性
学习只有专心才能有高效率
保持生活的乐趣
第五章 几个重要的学习方法
拥有良好的学习环境
学习中的控制与放松
如何让孩子不感到厌倦
每天保持两小时的学习
最棒的记忆方法
学会把握学习的节奏
交叉学习法
第六章 为孩子铸就最好的成长动力
达·芬奇的标准
让孩子拥有一双想象的翅膀
树立孩子正确的金钱观
节约不能光用嘴说
把孩子培养成一个诚信的人
爱的教育
引导孩子正确地认识自我价值
第七章 父亲给予我的忠告
学校教育不容忽视
坚持旅行,放飞你的灵魂
找到一位合乎理想的人生导师
瞎子丘比特
不要惧怕死亡,但要珍惜生命

章节摘录

第三章抓住孩子智力发展的关键时期    译者按:先抓住孩子智力发展的关键时期进行教育,你也可以拥有一个天才宝宝。在本章中,卡尔•威特不仅告诉我们教育孩子要趁早的教育理论,还会告诉我们在儿童智力发展的关键时期,什么食物会有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以及开发孩子智力的几种具体办法。儿童潜能会递减,所以教育孩子要趁早    有一点需要提醒诸位特别注意,那就是儿童虽然具备潜在能力,但这种潜在能力却是在逐渐递减的。比如说一个孩子生来就具备100度的潜在能力,那么如果从他一出生,就给他进行理想、高效的教育,那么他就可能成长为一个具备100度能力的成人。而如果从5岁开始对其进行教育,那么即便是教育再理想、再高效,他也只能成为具备80度能力的成人。而如果从10岁开始对其教育的话,那么就算教育得再好,他也只能成为具备60度能力的成人。总之,教育开始得越晚,儿童的潜能被挖掘的就越少。这就是儿童潜在能力的递减法则。    以下便是产生这一法则的原因。对于潜在能力,每种动物都有着各自固定不变的发达期。当然,不同动物发达期的长短不同,有的动物潜在能力的发达期很长,有的则很短。但不管怎样,如果不让潜在能力在发达期充分发展的话,那它很可能就永远也不能再发展了。例如小鸡“追随母亲的能力”的发达期大约是在出生后4天之内,如果把刚生下来的小鸡在最初4天里不放在母鸡身边,那么小鸡将永远不会跟随母亲了。而小鸡“辨别母亲声音的能力”的发达期大致在出生后8天之内,如果在这段时间里不让小鸡听到母亲的声音,那么小鸡的这种能力将永远不可再得。而小狗“把吃剩下的食物埋在土中的能力”的发达期也是有一定期限的,如果在这段时间里把它放到一个不能埋食物的房间里,那么它将永远不再具备这种能力。    人类的能力也是这样。英国司各特伯爵的儿子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司各特伯爵夫妇带着他们刚出生的孩子出海旅行,不幸的是当船行至非洲海岸时遇到了大风暴,船被巨浪打翻,全船的人除了司各特伯爵一家三口以外全部遇难。灾难过后,司各特伯爵夫妇带着儿子爬上了一个荒无人烟的海岛。岛上都是热带丛林,不能适应环境的司各特伯爵夫妇很快就被热带丛林里的各种疾病夺去了生命,只剩下孤零零的小司各特。后来只有几个月大的小司各特被一群大猩猩收养,之后他就跟着这群动物父母、朋友成长。20多年后,一艘英国商船在小岛附近抛锚,船上的人登上小岛发现了小司各特。此时的小司各特已经长成了一位强壮的青年,但是他不会用两条腿走路,也不会一句人类的语言。而是跟着一群大猩猩在一起,像大猩猩那样在树枝间荡来荡去,灵巧地攀爬跳跃。人们将他带回英国后,引起了巨大的轰动,也引起了科学家们的关注。科学家们像教婴儿那样教导小司各特,试图让他学会人的各种能力,以便他以后能够重归人类社会。在科学家们的努力下,10年以后小司各特终于学会了穿衣服,也学会了用双腿行走,虽然他还是更喜欢爬行。但是,无论如何他也不能像正常人那样说出一个连贯的句子来,当他要表达什么的时候,他更习惯像大猩猩那样吼叫。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就是因为小司各特开始学习人类语言的时候已经20多岁了,而学习语言的能力的发达期却是在人的幼儿时期,也就是说他错过了学习语言的最佳时期,因此他的语言能力也就永远地消失了。    上面的这些例子都说明儿童的潜在能力是在逐渐递减的。所以教育和培养孩子的最高宗旨就要是杜绝这种递减。对于孩子的教育来说,父母要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不失时机地给孩子提供发展其潜在能力的机会,也就是要让孩子尽早发挥其能力。    那么,这个“尽早”要早到什么时候呢?我的经验是,对孩子的教育必须从孩子出生那天起就开始进行。这么早就开始对幼儿进行教育?教育家们听了以后可能马上就会站出来进行反驳了。但是虽然有许多人反对我尽早开始教育孩子的观点,我仍然按照自己所想的那样去做了。    或许有人会问:“卡尔先生,您真的从孩子出生起就开始对其进行教育了吗?你对一个智力低下的孩子真的如此有信心吗?”    对于这样的问题,我可以肯定地回答:“是的,我的儿子卡尔从出生的那天起就开始接受教育了。而且,我从不曾对他失去信心。”    卡尔刚出生的那几天,我们全家人都陷入一种苦恼和不安的氛围之中。那个时候,甚至就连一直支持我的妻子也开始怀疑了,以至于有一次,他悄悄地对我说:“卡尔,告诉我,为什么上帝会这样安排?他对我们公正吗?为什么我们的孩子偏偏是个弱智儿?”    我回答她说:“亲爱的,上帝永远是公正的,请相信我。你还记得我曾经说过的话吗?世界上大多数父母都没有将孩子的潜能完全发挥出来,我教育孩子的目标就是尽可能地开发他的潜能。”   “这个我明白,可是面对小卡尔,你能够改变他是个弱智儿这个无法回避的事实吗?”   “虽然我无法改变这个不幸的事实,但我能想办法将他现有的潜能发挥到极点。所以,尽管卡尔现在没有别的孩子聪明,但总有一天他会超过他们。你要知道即使是天赋异禀的孩子,虽然他们在出生时起点很好,但如果得不到正确、有效的培养和教育的话,也不可能充分发挥其潜能,那么他终究也不会成才。而我们的小卡尔,现在的起点虽然很低,但如果得到了合理、高效的教育,那么他一定能够充分发挥他的潜力,最终会超过其他的孩子,超过所有人,成为德国最优秀的人才!”在那段时间,我把我的这种教育理念以及我毫不动摇的信心告诉了我的妻子,告诉其他所有关心小卡尔的人。那么我为什么能够如此自信呢?就是因为我知道后天教育有多么大的力量。    事实上,3岁之前孩子的大脑接受事物的方法和以后截然不同,所以这一时期,是教育孩子最为重要的时期。    刚出生的婴儿还不具备分辨人的面孔的能力,但是到了三四个月,或者五六个月,他们就能分辨出母亲的面孔,知道“认生”了。但此时他并不是对面孔的特征进行了这样那样的分析之后才记住的,而是在多次的观察中,把母亲整个面孔印象原封不动地作了一个“拷贝”印进了大脑之中。    婴儿这种纯记忆式的识别能力,是我们所无法想象的。婴儿依靠动物的直观感觉,具有在一瞬间掌握整体的记忆识别能力,这种能力是成人所远远不能及的。同时婴儿对多次重复的事物不会感到厌烦,所以3岁以前也是很好的“硬灌”时期。此时孩子的大脑还处于一种白纸状态,无法像成人那样进行分析判断,因此,他具有一种不需要理解、领会就吸收的能力。如果此时你不把正确的东西,经常、反复、生动地灌入他们尚未具备自主分辨好坏能力的大脑中的话,那么坏的东西就会被他们大量吸收,占据他们的大脑,从而形成人的素质,伴随他们的一生、影响他们的一生。    正如古谚所说:“从你小时候就可以看到你成人以后的样子。”孩子到3岁之前,就已形成了长大之后基本性格的一些质素。如果我们仔细研究所有的人,那么毫无例外地我们都能从他们身上看到他们3岁以前的环境,以及这种环境对他性格形成的影响。所以,3岁之前的这段时期决定了人一生的发展。    那么应该给3岁以前的孩子“硬灌”些什么呢?我认为大致应该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反复灌输语言、音乐、文字和图形等所谓奠定智力的大脑活动基础的模式;另一方面则是做人的基本准则和做事的态度。    总之,生下一个健康的孩子,这只是作为父母所走出的第一步,以后的路更长,事情更琐碎,责任更重大。因为,从孩子出生那天起,父母就必须以一个教育者的身份,承担起教育的责任。译者寄语:中国自古就有“三岁看老”的说法,家长们一定不能忽略孩子的早期教育,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孩子爱吃的食物才是最好的食物    怎样对孩子进行教育,才能尽早挖掘出孩子的能力呢?很简单,如果婴儿已经能够感觉到你的关心和爱抚,那就说明你已经在教育他了。孩子渴了要给他喝水,孩子饿了要给他喂奶,孩子尿布湿了要马上更换……这种教育训练其实是非常细小而繁琐的。能够成功地感知孩子的需要,便是父母成功的开始。所以,父母要以最敏锐的感觉去感知孩子的需要,随时随地地去解除孩子的不愉快。这是父母和孩子之间建立感情的第一条成功的纽带,这也会为今后的教育和训练提供良好的感情基础。    曾经有人说过:“不同的胃,会造就不同的人。吃什么食物、怎么吃可以决定这个人是乐天派或厌世者。”我想,这句话的含义不仅仅只是说明了吃东西对人身体上的影响,它还说明食物对人的影响还有许多。    从儿子4个月大时起,在吃母乳前,我就会先给他喝点儿蜜柑汁,后来又添加香蕉泥、苹果泥、胡萝卜泥、青菜粥等等。等他更大一点儿的时候,我就开始给他喂汤,给他吃煮熟的鸡蛋、马铃薯等。很多孩子喜欢吃谷类食物,对他们来说,这是最好的食物,可是小卡尔却不爱吃这类食物。对此我并不强求,因为我认为孩子爱吃的食物才是对孩子来说最好的食物,所以,我一直坚持只给他吃他喜欢的食物。但是在他两周岁之前,我一直不让他吃肉。    德国有句谚语,大意是说“人的性格取决于食物”。如此看来,人的性格同食物的确有关系。曾经有人认为选择不同的食物,就能使孩子形成不同的性格。比如:多吃胡萝卜,孩子的牙齿和皮肤就会美丽;吃马铃薯有助于提高孩子的推理能力;吃菜豆有助于激发孩子的美术兴趣;而吃洋白菜和花菜则会使孩子思想简单,成为平凡的人;吃青豆则会使孩子性格变得轻率。因此,他们主张在对孩子的教育过程中使用“菜食疗法”。比如,让厌恶数学的孩子多吃马铃薯,让缺乏美术兴趣的孩子多吃菜豆,不允许没毅力的孩子吃青豆,不给粗暴的孩子吃洋白菜,等等。    为了使儿子的生物钟一开始就形成规律,在儿子刚出生的头半个月,我们就坚持给他定时喂奶、喂水。如果让孩子的精力只用于消化,那么大脑就不会得到很好的发展。所以,在他能够吃饭后,我们也坚持两顿饭之间只给他喝水不给他吃别的,以免他的胃得不到休息,进而使血液不能集中在大脑,而总是在胃部工作。并且吃得过多容易使孩子患上胃肠疾病,有害于孩子的身体健康。    很长时间以来,人们一直认为读书、识字、学习知识,这就是教育的全部。其实,这些只是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已。我认为,从孩子出生到长大成人,这个过程中的所有事情都可以纳入教育的范畴。但是很遗憾,直到现在,许多父母甚至教育专家都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孩子吃东西就是教育的一方面。但是在这个问题上,人们总是秉持“吃得越多越有益于健康,对孩子越好”这个理念,但是事实却并非如此。    吃得过多有碍大脑的发展,这毫无疑问。除此之外,吃得过多还会使孩子的大脑从小就充满“吃能解决一切问题”的想法。因为当孩子还是婴儿时,让他感觉难受的除了病痛就是饥饿。如果婴儿一感到饥饿就喂给他大量的食物,让他吃得过饱,就会让他产生一种观念——吃大量的东西填饱肚子是排除难受感觉的唯一途径。等他长大之后,这种“吃”的概念,会让他对物质过度依赖。    当然,我这样说的目的并不是让父母限制孩子正常成长所需的食物的摄取,而只是想提醒那些疼爱孩子的父母:包括吃东西在内的一切事情都应该有个限度。    有一天,我看见妻子正在喂小卡尔牛奶,便走了过去问妻子说:“怎么?刚才不是喂过了吗?”   “是的,但是我看他在哭,就想让他再喝点儿牛奶。”妻子回答道。   “不,卡尔刚才就已经吃饱了,他没有再吃任何东西的必要,至少他现在还不需要。”说着我从妻子手中夺过奶瓶。    美味突然消失,小卡尔“哇哇”大哭起来。   “你在干什么呀!”看见孩子大哭,妻子不高兴地埋怨道。    这时,卡尔的外祖母也走了过来,看到这种情景她也开始喋喋不休地抱怨起来:“上帝呀!婴儿都是要喝牛奶的,你为什么不让他喝?你怎么能这样对待这个可怜的孩子?这孩子自从生下来就那么不幸,你为什么还要如此对待他呢?哦,可怜的孩子!”    “我并不是不让他喝牛奶,只是他现在还不需要。”我解释道。    “你一直说要把卡尔培养成一个优秀的人,可是不让他吃饭,他怎么能成为一个优秀的人呢?我看你的那些教育理论都是无用的空谈。”孩子的外祖母生气地说。面对这样一位善良的妇女,我还能与他争辩什么呢?所以对于孩子外祖母的不理解,我当时并没有说什么。    事后,我仔细向妻子说明了我的想法,告诉她我们应该以谨慎的态度来培养和教育孩子,而疼爱孩子也并非是一味地呵护他、顺从他。    妻子本来就是个明白事理的人,在我讲明了其中的道理之后,她便不再像以前那样过分地顺从孩子了。    可能有人并不赞同我的这种做法,认为这样做太过分,但无论怎样,我认为自己的做法是正确的。因为我认为,要想培养一个优秀的孩子,就必须从生活中点点滴滴的小事和细节做起,哪怕是那些看起来微乎其微的东西我们也不应该忽视。  译者寄语:“民以食为天”,孩子的饮食更是父母的心头大事。父母们不妨像卡尔•威特一样,在注意营养搭配的同时,照顾一下孩子的喜好,给孩子多吃一些他们爱吃的食物。训练五官,刺激大脑    前面已经说过,有一些能力,如果不在孩子处于婴儿时期予以利用和开发,那么这些能力可能终生都不可再得。听觉、视觉、味觉、嗅觉和触觉,是人类感知外部世界的生理基础。充分刺激孩子的这些感觉器官,能够促使孩子大脑的各部分积极活动,并发挥出最大的效能,这样孩子就会成为一个聪明伶俐的人。所以,我决定开始训练儿子的五官(耳、目、口、鼻、皮肤)并刺激他大脑开始发育。    婴儿的听力比视力发展得要早,所以在五官中,首先应该进行开发的就是孩子的听力。而母亲的歌声对于开发孩子的听力来说极其重要。在这方面我的儿子很幸运,因为他母亲拥有很不错的嗓音。从他未出生的时候起,就可以经常听到母亲唱民间歌曲时美妙动听的声音。而我虽然不会唱歌,但我却可以经常给他朗诵诗歌。    在儿子出生6周后,我就给他轻轻地朗读诗歌,并且效果非常好,随着诗的语调的变化,儿子的反应也在变化。当我朗诵威吉尔的诗《艾丽绮斯》时,儿子便能马上静下来并很快入睡;当朗读马克利的《荷拉秋斯在桥上》时,儿子也非常兴奋;当我朗读坦尼森的《他的梦想》时,他又安静下来。经过这种听力训练后,儿子满一周岁便能背诵《艾丽绮斯》第一卷的前十行和《他的逝世》了。    但是有一点我必须要强调,那就是绝不能强制性地不顾孩子的意愿让孩子背诗,而是要让他顺其自然地进行学习。比如《他的逝世》这首诗歌,因为儿子自己喜欢,所以每天晚上他都像做祈祷似地背诵它,因而很快他就能熟练记住了。    为了培养儿子对声音的敏感度,让他形成音乐的观念,我还给他买来能发出乐谱上七个音的小钟,并在每一个小钟上面分别拴上红、橙、黄、绿、青、蓝、紫七个颜色的发带,给它们分别起名叫红色钟、橙色钟、黄色钟等。每次当儿子醒来吃奶的时候,我就会敲这些钟给他听,为了吸引他的注意力,我还会把钟慢慢地左右移动。这样训练的结果是还不到6个月,儿子就能按我说的名称——青色钟、紫色钟等准确地敲相应的钟了。我以为,这种方法对于孩子形成声音和颜色的观念也非常有效。    为了发展儿子对色彩的感觉,我买来了五颜六色的美丽的小球和木片,以及穿着色彩鲜艳服装的布娃娃,然后用这些玩具跟他做游戏。这很重要,因为孩子若不从小就开始发展色彩感觉,那以后对色彩的感觉将会非常迟钝。    训练孩子的视力也是开发孩子智力的重要一步。在儿子出生两三个星期后,我给儿子买了一些各种颜色的、鲜艳夺目的布制小猫、小狗、小鹿放在儿子周围,并不时移动这些鲜艳的玩具来刺激儿子的视觉。此外,我还经常让儿子看用棱镜映在墙壁上的彩虹。儿子非常喜欢看,每当他哭闹时,只要给他看墙壁上的彩虹他就安静了。    在味觉方面,我们也会用各种味道的食品去刺激孩子的味觉,但考虑到食用过多的糖和盐对身体不好,我们始终坚持给孩子吃清淡的食物。这样就可以既保证他的味觉灵敏,又避免了养成多吃糖和盐的坏习惯。    父母一定要让孩子尽早学会爬,因为俯卧才是最适合婴儿的活动姿势。儿子满月之后,在床上能够抬起头来了,我就用手推着他的脚丫,训练他爬行。婴儿爬行,有助于其颈部肌肉的发育,并且头部高高抬起,可以让孩子更加自由地观察周围的东西。这样,他受到各种刺激的机会也就增多了,这对于孩子的大脑发育、让孩子变得更聪明来说极为重要。    培养完孩子的视觉之后,就要开始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了。这里有两个方法,一是通过五颜六色的色彩来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为此我在儿子房间的四周挂上了各种名画的摹本,还陈列了大量著名雕刻的仿制品。儿子起初只注意画的颜色,渐渐地也懂得了画中的含义。另一种方法是让孩子对所观察到的东西进行识别。从儿子很小的时候起,我就开始抱着儿子教他认识屋里的一些简单物品,如桌子、椅子等,并把这些物品的名称一一念给他听。    在开发孩子智力的过程中,画的作用非常重要,孩子如果能在擅长绘画的父母的培养下成长,那无疑非常幸福的。好在我对绘画有一些了解,于是我给儿子准备了许多美丽的花草和鸟兽的画给他看,还让他看有美丽图画的图书,并读给他听。在我读的时候,儿子总是安静地听。这表明尽管儿子还什么都不懂,但他已经对我的声音和画的颜色开始感兴趣。此外,我还经常把同儿子谈话的内容绘成图画,以此来增长儿子的知识和对绘画的兴趣。    蜡笔不仅是孩子的好玩具,也是培养孩子智力的好工具,我就经常利用它和儿子进行“颜色竞赛”游戏。我首先准备好一张大纸,然后先由我开始,从某点用红色蜡笔画一条3厘米长的线,而后,儿子也要用红色蜡笔画一条长度相等的平行线。接着,我会用青色的蜡笔在我画的红色线之后,接上一条长短一样的线,儿子也得在他画的红色线后边,用青色的蜡笔画一条青色的线。这样一直接着画下去,假若儿子所使用的蜡笔与我所用的颜色不一样,游戏就算结束,儿子就输了。    卡尔刚学会走路的时候,我就经常带他去散步。在散步的过程中,为了发展他的色彩感觉,我会引导他注意天空、树林、花朵、原野、建筑物以及人们服装等的颜色。同时,为了培养卡尔对事物的敏感度,我还让他专心注意某些事物。比如,散步的时候,我经常和他玩一种叫“留神看”的游戏。游戏是这样的,每当路过商店的橱窗时,我都会有意识地问卡尔这个商店的橱窗里都陈列着哪些物品,并引导他在记忆中搜列这些物品。自然,儿子能说出的物品越多越好;当然如果儿子记住的物品还没有他应该能记住的多,他就会受到批评。    对于提高孩子的记忆力来说,这个游戏十分有效。在儿子还只有两岁时,有一次我带他到卖雕刻仿制品的商店去,在商店里,卡尔对店员说:“你这里怎么没有《维纽斯•得•未罗》和《维纽斯•得•麦得衣齐》?”如此小的孩子居然知道这两幅名画,这让店员非常吃惊,其实这就是长期坚持这样训练的结果。婴儿的注意力常常无法长时间集中,有鉴于此,我常常通过鲜活的、运动的物品来教儿子各种形容词。卡尔出生后的第六个星期,我开始给他买了一些红色的大卡片,并把卡片贴在木板上,在他正前方晃动。在以后的时间里,我会每周给他换一张其他颜色的卡片。通过这种训练,我就可以很容易地教他识别各种颜色,并且卡尔自己也非常喜欢这种学习方式。    在卡尔渐渐喜欢上学习之后,我把贴有砂纸的木片和其他种种物品拿给他,借此教给他粗糙、光滑等形容词。当然,这种学习方式也有一个不好的地方,那就是孩子常常会想要把手上拿的物品往口里放。不过父母也不必太过担心,只要多注意,孩子就不致养成这种习惯。    此外,对于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来说,让孩子的手尽可能多地发挥其功能,也是有重要意义的。婴儿往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才能真正认识自己的手,为了加快这个过程,让他的手有事可做就非常必要了。    每当儿子睡觉醒来,张开小手的时候,我和妻子就赶紧让他抓点东西。在平时,我们也经常活动儿子的手指,让儿子抚摸东西和拍手掌。    此外,为了让儿子更多地了解手的功能,我还总是引诱儿子观察我的手。比如我拿着小摇铃摇动,儿子就会甩动胳膊发出响声。他八九个月时,我自己拿着一支蜡笔、一张纸,也给他一支蜡笔和一张纸。然后我在纸上画画,儿子就也在纸上乱画。实际上,他什么也画不出来,但是他通过观察已经知道手有画画这一功能了。    有一点应该特别指出,那就是我对儿子进行这些训练时,我决不强迫他去做什么。孩子是活物,我们要尊重孩子的意愿。我之所以对他进行各种有效的引导,只是为了不让他的潜力白白地浪费掉。结果,由于这些训练总是让儿子有事可干,所以他便不会因为无事可做而去吃手指头,因无聊而沮丧,甚至哭泣,相反,他从一开始就向着健康的方向成长、发展。译者寄语:对婴幼儿的感官进行锻炼可有效地刺激大脑的发育,父母要有意识地锻炼孩子的感官,以促进其大脑的发育。同时,老卡尔•威特的方法也告诉我们,这种锻炼不必借助各种玩具或工具,大自然、社会是最好的教材。

编辑推荐

《卡尔•威特的教育:父亲的职责与理念》编辑推荐:两个世纪以来,一本被千千万万的人不断实践并证明的儿童教育奇书;一本让许多父母成功地培养出了享誉世界的天才的心灵工程手册;一本被早期教育家们不约而同地奉为指南、不断地去挖掘和阐释的经典。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卡尔·威特的教育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8条)

 
 

  •   这本比原来的添加了“小卡尔威特”的心得,很棒!纸张质量也很好,喜欢。
  •   还是得先强大自己才能教育孩子
  •   这是一本很出名的书,很多幼儿教育机构都推荐!
  •   不知道是不是正版的,但老公看后说内容真的不错,之前就给他推荐过但他一直不喜欢这类的书,看过之后让我再买两本准备送人呢。
  •   纸页比一般的书要大,很厚实的一本书,大概翻翻,分类很明了,文字很容易理解,等空下来慢慢看!
  •   正在研究学习中,知道的有点晚,孩子已经4周岁了。
  •   非常经典的一本书,虽然时间很久,但理念很新
  •   父亲的责任很重
  •   初为人父人母,面临孩子许多问题。如何正确引导,没有人能完全明了,只能通过借鉴学习专家,前人的经验,结合实际来制定出适合自己子女的方式方法,该书值得借鉴
  •   看过很多这方面的书,很不错的,看了之后也能为自己的育儿经验增值不少。
  •   一个字 快
  •   一直很关注这本书,很好的幼儿早教指导书籍。
  •   要静下心去看
  •   此书十分有帮助,对于家长来说有很高的借鉴意义
  •   内容很好,比较丰富,很有指导意见
  •   价值非常高,
  •   刚拿到还没看,期待有很好的收获!
  •   还没开始看,准备细细看看
  •   喜欢,从中学了不少!~值得推荐的一本好书。
  •   很不错的一本书,对我们一定有帮助
  •   一直想看这本书,终于看到了,纸张印刷都挺好的
  •   刚收到书,印刷很好,是正品,就是封皮角有点皱
  •   以前自己已经看过了,这本是买给朋友的,很好的一本书。
  •   书面看起来有点旧,不像新书,送货倒是挺快的
  •   re*****!
  •   书角都被弄变形了,不满意
  •   质量很好,内容生动,很实用。买了一套送亲戚,都说很喜欢。
  •   沒看過,不知怎樣。聽說不錯。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