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2-5 出版社:张振学 中国商业出版社 (2012-05出版) 作者:张振学 页数:291
Tag标签:无
前言
欲为官先修德,欲做官先做人。做人要讲人品,为官要讲官德。 官德属于特定职业道德范畴,简而言之,就是为官者的从政道德。具体而言,则是为官者个人的政治信仰、道德品行、思想作风、工作态度、执政理念的综合反映,体现于领导、管理、服务、协调等各项领导工作中。“官德”是为官之魂、从政之本、用权之道。历史表明,吏治关乎国治。“官德”彰则政权稳,“官德”丧则政权失。 我们党和国家历任领导人都非常重视官德教育。 毛泽东同志指出,治国就是治吏。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将不国。 邓小平同志要求党员干部尤其是党的高级干部要身体力行共产主义思想和共产主义道德,提出干部队伍“四化”方针。 江泽民同志提出了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重要思想。 胡锦涛同志反复强调,全党同志要进一步加强道德修养,切实做到为民、务实、清廉;明确提出了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选人用人标准;强调领导干部要常思贪欲之害、常修为政之德、常怀律己之心,切实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习近平同志指出,要做到“权为民所用”就必须法德并举,既要依法用权,又要以德用权,归根到底用权要讲官德。 历经90年,中国共产党人倡导的“官德”,核心就是践行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标准就是“为民、务实、清廉”。 “官德”绝不是领导干部的小节问题,而是大是大非的问题,是关系党和政府形象、关系政权兴衰存亡的根本性和原则性大问题。 官德的内容主要包括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做人道德,这是底线。第二个层面是社会公德,对官员在这方面的要求要比普通人高。第三个层面则是职业伦理,也就是公务员的职业道德,例如忠诚、服从、公仆意识等。官员道德和公民道德同属于社会上层建筑的道德建设范畴。二者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官员道德既源于公民道德,又高于公民道德。中国在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社会正经历前所未有的历史转型,但中华民族几千年积淀形成的道德心理习惯没变,道德上“以官为师”的心态没变。 官员道德与公民道德是不同道德主体在道德水平上的不同素质要求,两者在性质、内容、形式和手段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别。我们既不能以官员道德替代公民道德,也不能以公民道德取换官员道德,公民道德是官员道德的基础,官员道德是公民道德的延伸、升华和发展。 官员道德除了包含公民道德的基本内容之外,更包含官员的职业道德。这种职业道德既是官员在工作实践中应当遵守的道德准则和行为标准,也是他们应当具备的道德品质和职业修养。人类社会由于分工不同,使得各行业或各岗位的职业道德林林总总。医生要讲医德;教师要讲师德;演员要讲艺德;商人要讲商德;武行要讲武德。而当官的,自然要讲官德。与其他各种职业道德相比,最数官德影响为大,也最为世人所关注。 作为职业道德的官德,除了具有一般职业道德的特点和要求外,还具有其自身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主要是由“官”这种社会阶层和职业特点决定的。其他任何一种职业道德,就其对社会产生的影响而言,都不及官德来得直接而明显、广泛而深刻、久远而恒新。因为官德主要是指为官者在其领导或管理活动以及权力运用的过程中,所展现的人格品质、思想境界和心理素质等方面要素的总和,所以,为官者品德的优劣,不仅直接影响其领导活动的成败,及其在社会上和老百姓心目中形象与威信的高低,而且还会直接或间接地带动社会风气,对公民道德建设起到示范作用和引导作用。 正所谓,官德改善一小步,民风改善一大步。 官德不彰,世风日下。官德教育不仅是对世风的拯救,也是对党风的拯救,对民风的拯救,同时也更是对官员自身命运的拯救。历史事实告诉我们,官德建设始终与政权安乱、国运兴衰、百姓祸福和官员个人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官德兴,党风正,政权稳,国运旺,百姓福,自身安;官德衰,世风颓,政权乱,国运舛,百姓苦,自身危。 官德教育决不可再做官样文章,虚应故事,而应该按照《公务员职业道德培训大纲》的整体要求和部署,把这项工作全面推行下去,推广开来,推广到每一个组织的课堂,推广到每一个官员的心里。 本书是根据国家最近推出的《公务员职业道德培训大纲》的基本精神编写而成的。其中参考了众多专家、学者和各级领导者关于道德建设和官德教育的精典论述,并结合诸多实际案例和中国传统优秀的道德思想进行分析,为公务员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加强职业道德修养和官德修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和事业观,秉承忠于国家、服务人民、恪尽职守、公正廉洁的执政理念,提供了多视角深入、多层次架构、全方位汇览的放射性学习方法和思维方法,在提高思想、加深认识、匡正观念、涵养道德和提升理论水平方面具有十分明确的指导作用和教育意义。 作者 2012年2月于北京
内容概要
《官德修养读本(畅销书珍藏版)》主要包括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做人道德,这是底线。第二个层面是社会公德,对官员在这方面的要求要比普通人高。第三个层面则是职业伦理,也就是公务员的职业道德,例如忠诚、服从、公仆意识等。官员道德和公民道德同属于社会上层建筑的道德建设范畴。二者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官员道德既源于公民道德,又高于公民道德。中国在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社会正经历前所未有的历史转型,但中华民族几千年积淀形成的道德心理习惯没变,道德上“以官为师”的心态没变。
书籍目录
第一章 为官布德泽,万民生光辉——官德惠泽社会,众生为之生辉1.我之为官,百姓幸否2.官德修养的12项基本内容3.官德从哪里来4.厚德之官,载民载物5.廉政之德,威孚众望6.勤政之德,惠及民生7.按百姓的要求为官8.亲民者民恒亲之9.顺乎民意是最大的官德10.官德教育必须强化十种意识11.官德体现在干群关系之中 第二章 欲为官先修德,欲做官先做人——要想做个好官必须首先做个好人1.做官要坚守底线,绝不闯红灯2.正官品先正人品3.公平正义是为官者的良心4.官德藏于领导意识活动之中5.做官的根基是做好人6.做官不要丢了自己的人格7.以真示人,以真为官,以真行政8.请官员切记:缺什么都不能缺德9.为官者必备的三种素质 第三章 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有德无才难为用,有才无德必成殃1.从德与才的关系看用人标准2.莫以权大制胜,当以德高为赢3.关键是心里要装着群众4.别把老鼠放进米缸里5.注意“官二代”现象6.德者无敌7.心中无德,嘴必跑偏8.滋生贪念是慢性自杀的开始9.官员应警惕“特供奢侈品”10.官场“高危”源于“德危”11.职高保不了德劭,薪高保不了廉洁 第四章 清白是做官的风骨,美德是做官的口碑——做官就要挺直腰板做个有骨气的好官1.为官之风骨,行权之正气2.官德不彰,官威难扶3.不花“脏钱”,不收“脏物”4.当官不忘宗旨,行权莫去谋私5.做清白之官,修勤俭之德6.清则千古流芳,浊则遗臭万年7.为官心系于民,功德为民所记8.立正骨撑腰,拂清风浩世9.有权力也要有亲和力10.近墨不黑方显官德风骨11.立志当以品端为基12.戒奢倡俭,简化生活13.去庸俗之风,树刚直之气14.当官有点“穷酸相”不掉架 第五章 官风带动世风,官意引领民意——官德是社会公民道德的风向标1.以德治国当先正官德官风2.官德沦丧,则民风难淳3.官员是道德建设的领头羊4.育民德必先正官德5.官风亦是政风,家风亦是世风6.官员不信巫,民风自然淳7.做官要常修为政之德8.律人先律己,正己而及人9.欲正官德,须以身作则10.为官者做好政事才是正事11.当官千万别伤了老百姓的感情12.善政育善民,官风润世风13.正会风先从正官风开始14.正官德,也要正世风 第六章 官德与政德互为表里,德治与法治相得益彰——最好的政治应该是德治与法治的完美结合1.“德治”重于治心,“法治”重于治行2.官德不彰,德治无魂3.敬法畏法也是官德修养的重要内容4.官德是对法治最好的注解5.官德是管束权力魔棒的最高主宰6.执法不要悖德7.不做谄媚之官8.每逢佳节倍思“清”9.用权讲官德,交往有原则10.干部之德在为民 第七章 当官信佛莫若信德,官德保你一世平安——从官员的沉浮中看道德的神奇力量1.百姓鞭炮声中的官德之殇2.谁颠倒了社会的“主仆”关系3.信佛信神莫若信德4.官运源自官德,而非来自“风水”5.腐败之官不管怎样问卦也是个“凶”签6.构筑官员道德律的四道防线7.官无德则露多大“脸”现多大“眼”8.官升切忌“脾气”长9.懂谦退之道,防失德之忧10.清廉为官是福11.君子之心,常存敬畏 第八章 道德重建,从我做起——重建社会道德应先从重建官德入手1.做官要时时清除失德心态2.廉洁自律是官员最安全的保护伞3.将官德教育纳入干部教育的常态之中4.重建官德刻不容缓5.领导要带头破特权6.做官一定要守住“最后一道防线”7.永远把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放在首位8.管好自己,也要管好家人9.勇于担当是一种可堪大任的官德10.有德无德历史自有评说11.为官要当好民怨的“灭火器”12.沉静是一种淡定的官德13.做官有十慎,贞固益一生参考书目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时下有幸为官者可曾扪心自问:“我之为官,百姓幸否?”如果每个为官者都能以此自勉、自警、自问,那么权力的天平就可以时时接受良心的严密审视,百姓的福祉就能够处处得到美德的温暖呵护。我们常说“百姓心中有杆秤”,其实为官者自己的心中又何尝没有一杆秤?这杆秤在权力的天平上随时可以称出自己良心的分量;我们也常说“百姓的眼睛是雪亮的”,其实为官者自己的眼睛也同样是雪亮的,这双眼睛在权力的天平上随时可以看清自己道德的刻度。我们的官员如果人人都能拥有这样一种自省意识,经常这样抚躬自问,相信就一定会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在这个世界上人人都在谋求属于自己的那份幸福,为官者当然也不例外。不难发现,谋幸福这件事是有方向性的,一是向内,即为自己谋幸福;一是向外,即为他人谋幸福。普通老百姓要谋幸福,只需向内——为自己谋就可以了,社会不会对他们提出过高的要求或期许。因为他们的“人间正道”是靠自己的诚实劳动换取幸福。这就是说,百姓单方面为自己谋幸福是天经地义,无可厚非的。但为官者为自己谋幸福是不是也是天经地义和无可厚非的呢?答案似乎并不像问题的提出这样简单。为官者也是人,也需要谋幸福,也需要向内——即为自己谋幸福。而事实上,对他们向内——为自己谋幸福的内容,国家已经提前为他们考虑过了,给他们超过社会基本收入的优厚俸禄,使他们的幸福有所保障,换句话说,他们当上了官,就实现了幸福的基本内容。而后,国家赋予他们以公权公器,让他们用这玩意专门向外——即为老百姓谋幸福,而不是向内——为自己谋幸福。但遗憾的是,他们中的很多人手握着公权公器却混淆了“谋”的方向,他们滥用人民赋予他们的公权公器,借助这东西的强大力量依然向内谋,依然在为自己谋幸福,这不仅是造成社会腐败特别是官员腐败的根源,也是引起民众“仇官恨官”心理的症结所在。公权公器一旦用错了方向,百姓就会大遭其殃。试问此之为官,百姓幸否?答案已不言自明了。 网上曾看到一个视频,说的是某城市有人夜间酗酒后乘出租车,下车后非但不给钱,还出言不逊,骂出租车司机不识数,并朝出租车踹了两脚。出租车司机见势头不对,不敢招惹,吓跑了。旁边1有两个好奇的围观者,竟然也被酗酒者拳打脚踢,酗酒者还口出狂言:“信不信,老子叫人把你们抓起来。”有人看不惯,报了警。警察赶到时,酗酒者用命令的口吻对警察说:“你们给我把他俩抓起来,关了。”警察要求检查他的证件,方得知此人原来是某市委的工作人员,名片上赫然印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徽,证明他的身份确实不一般,确属“人民的公仆”!这样的公仆借着酒劲摇身而变成了随便抓人的“老子”,此之为官,百姓幸否? 我们不会忘记在下岗大潮中,我们国有企业中的好多人遭到排挤打压,强令下岗,国企职工身份被解除。某些国企领导腐败得满嘴流油不说,还要祸害人玩,整人玩,其中一些漂亮的女工被领导侮辱的事件时有耳闻。媒体载某企业有位领导有情妇17个,其中一个情妇悲惨地说:“如果有谁去看一下那些下岗女工的现状,就会明白我要迎合领导的原因。下岗了没有钱,而在职一个月三五千元收入,甚至更多,谁个该上,谁个该下,完全是领导一句话。我交给领导身体,领导就会保住我的饭碗,就会保住我一家老小的性命。”5.廉政之德,威孚众望廉洁问题、腐败问题,党和国家多年来虽然采取了诸多严厉的措施,但这个问题解决得仍不够好,群众有意见、怨言较多,对此,我们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工作满意不满意,领导干部是否有威望和威信,主要是看两个方面:一是经济能不能搞上去,二是干部廉洁不廉洁。两者都是关系到执政党的地位和生死存亡的大问题。从目前看,人民群众相对而言更为关注的是党政干部廉洁问题。因为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总体上看我们的经济的确是发展了,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的确是提高了,绝大多数人民群众是满意的。对分配不公和贫富差距拉大的问题,党和国家已经高度重视了这一点,正在努力解决。但廉洁问题、腐败问题,党和国家多年来虽然采取了诸多严厉的措施,但这个问题解决得仍不够好,群众意见、怨言较多,对此,我们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联系当前党员干部队伍的实际,在清政廉洁方面起码应该从三个方面去努力。(1)领导干部要慎用权力慎用权力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讲,有三个基本问题,也是常识问题,要搞清楚。第一个问题是“权力是从哪里来的?”这一点大家都知道权力是人民赋予的,来源于人民。《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文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力是人民给的,人民给的权力只能是为人民的。掌权为公,执政为民,是对行使权力的本质要求。第二个问题是“权力是什么?”权力的本义是公众的委托,是通过一定的选举、选拔的方式,由人民把权力委托给一部分人来执掌行使。权力是一种委托,委托是一种责任。受人民之托,忠人民之事,尽自己之责,是再普通不过的道理。第三个问题是“用权要受监督”。权力是人民给的,用权为民、廉洁从政,就应该接受人民的监督和评判。现在社会上有一种说法,权力的监督是上级监督太远,下级监督太难,同级监督太软,法纪监督太晚。毋庸讳言,我们在权力监督方面问题是存在的。需要我们都能自觉把权力时刻摆在接受人民监督的位置上,增加用权透明度,一方面可以接受人民的评判,不断改进自己的工作,另一方面可以接受人民的监督,有效预防滥用权力、滋生腐败。(2)做官不要发财人们常说,当官要发财,迟早要垮台。当官不是一个发财的职业,要想发财就别当官。在公务员的岗位上,不能脚踏两只船。如果拿公务员的工资待遇与百万、千万富翁比,这个参照系本来就找错了,两者之间没有可比性。关键是党员领导干部要有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取向,要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要提倡奉献精神,只有这样才能守得住清贫。过去“升官发财”是一个词,这是过去中国的封建官文化,它的“官”和“财”是同义的,但现在却有领导干部仍然把它作为标准,这就大错而特错了。(3)廉洁要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中国有句古训:“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小处见精神,小处见品质。昨天还是座上宾,今天就成了阶下囚,看起来很偶然,实际上都有个循序渐进、日积月累,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所以,领导干部务必从小处着眼,尤其要注意热时要冷,冷时要稳,莫随波逐流。要耐得住寂寞,不要跟风跑。中组部部长李源潮在2011年全国地市委组织部长培训班上向各级领导干部提出了为官“不出事”的要求。“不出事”看起来简单,其实是对每一个官员官德的炼狱。为什么这么说,是因为官员“出事”首先是官德的堤坝不牢,忍不住心痒,管不住双手和双腿,结果必然见利忘义,见色忘德,官德必然决堤。“出事”只是时间迟早的问题。要想不出事必须眼不色,心不花,嘴不馋,手不伸,腿不软。眼不色,管住眼睛。现在有些干部一当官眼睛就发色,灯红酒绿眼就迷,见了美女眼放绿光,千方百计发展成自己的情人。结果被“色”蒙住双眼,害人、害己、害家庭。心不花,管住品行。“政者正也。”心术正方是正其根、正其本。心术不正,做一个好人也好,做一个好官也罢,一切都将无从谈起。自己品行端正,才有说服力、号召力和凝聚力。嘴不馋,管住嘴巴。一方面不能光说不做,虚报政绩;一方面不能随便吃,吃人的嘴短。教训告诉我们,光说不练,群众反感;吃吃喝喝,失掉原则。手不伸,管住双手。牢记手中的权力来自人民,一是不义之财手不伸,二是权力面前手不伸。一些贪污受贿腐败官员落马的事实告诉我们,“手莫伸,伸手必被捉”。腿不软,管住双脚。坚持走正路,防止走歪道。不要走错门、上错床,一些不该去的场所不去,不该玩的地方不玩。让理智战胜欲望,别让欲望带动行为。人生有两个出不起事,一是安全事故出不起,有时候常常是毁灭性的,给自己和家庭造成极大的痛苦,这一方面的事故有时是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再就是腐败事故出不起,身败名裂,遭人唾弃,不仅给家庭蒙上阴影,同时也使国家和集体遭受损失,这方面的“事故”完全是靠自己把握的,也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廉洁从政是“不出事”的根本。、人生短暂,为官更是暂时的。当上领导,是组织的信任也是个人价值的体现。“不出事”是组织的要求,也是家庭的期盼。只要不为色欲所累,不为权力所累,不为地位所累,不为名利所累,不为私情所累,就能为官平安。李源潮对各级领导干部提出为官“不出事”的要求,道是无情却有情,是组织对干部的最大爱护,是肺腑之言,也是经验之谈。“天地之间有杆秤,那秤就是老百姓”。具备“不出事”的官德,才会甘当人民公仆,具备“不出事”的素质,才能廉以洁己,慈以爱民,才能“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具备不出事的品行,才能为老百姓做大事,做好事,才能德泽天下,声望远播。
媒体关注与评论
要注意培养人,要按照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标准选拔德才兼备的人进班子。我们说党的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要长治久安,就要靠这一条。 ——邓小平 党员、干部的道德情操和人格力量对全社会有着重要示范作用。 ——江泽民 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 ——胡锦涛 企业要认真贯彻国家政策,关心社会,承担必要的社会责任。企业家不仅要懂经营、会管理,企业家的身上还应该流着道德的血液。 ——温家宝 要做到“权为民所用”就必须法德并举。既要依法用权,又要以德用权,归根到底用权要讲讲官德。 ——习近平
编辑推荐
《官德修养读本》由张振学著,面对“人心不古,世风日下”的社会环境,道德滑坡、诚信缺失、信仰危机,已经为社会管理者敲响了阵阵警钟。《官德修养读本》为专门针对官员道德教育培训与修养的学习读本,讲述欲为官先修德,欲做官先做人。做人要讲人品,为官要讲官德深刻道理。欲为官先修德,欲做官先做人。做人要讲人品,为官要讲官德。官德属于特定职业道德范畴,简而言之,就是为官者的从政道德。具体而言,则是为官者个人的政治信仰、道德品行、思想作风、工作态度、执政理念的综合反映,体现于领导、管理、服务、协调等各项领导工作中。“官德”是为官之魂、从政之本、用权之道。历史表明,吏治关乎国治。“官德”彰则政权稳,“官德”丧则政权失。我们党和国家历任领导人都非常重视官德教育。张振学编著的《官德修养读本》官德的内容主要包括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做人道德,这是底线。第二个层面是社会公德,对官员在这方面的要求要比普通人高。第三个层面则是职业伦理,也就是公务员的职业道德,例如忠诚、服从、公仆意识等。官员道德和公民道德同属于社会上层建筑的道德建设范畴。二者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