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要投资你

出版时间:2012-5  出版社:中国商业  作者:李晓艳  页数:288  
Tag标签:无  

前言

  序 柳传志  最近这几年,“创业”成为社会上的热门话题,一种时代潮流,很多年轻人都开始追逐自己的创业梦想,跃跃欲试者更不在少数。作为过来人,我想给这些年轻人一句忠告,就是决定创业之前一定要想好,要作好思想准备,毕竟能够存活下去、最终获得成功的创业者永远只是少数,要经得起挫折。  在围绕创业的各种讨论中,我经常能看到、听到对大环境的批评或抱怨,认为这是很多中小企业难以为继的原因之一。不可否认,现实中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但如果我们仅仅停留在抱怨的阶段,问题并不会得到解决,还是需要大家一起脚踏实地去做事。  其实,想想我和几位同事在28年前出来创立联想时,跟如今的创业环境相比,根本不可同日而语。我们还算幸运,有中科院最初给的20万元,这笔钱也可以算做天使投资,只不过那时还没有这个概念。那时如果个人想干点什么事儿,根本找不到外部资本,也没有人能告诉你该怎么做,全靠自己摸索,就像小平说的“摸着石头过河”。  再看现在,有一批已经成功的创业者,带着自己的财富和经验,开始做天使投资,去帮助下一拨的创业者。包括像开复两年前决定做创新工场,想用机构化的方式去孵化一批创业者,我很支持这种想法,所以联想控股也是LP(有限合伙人)之一。其实,对于创业者来说,最初的启动资本固然重要,但我认为,这种创业经验的传承更不可或缺,身边如果有了“创业导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创业者走弯路,降低失败的风险。  从联想的角度来说,我们也在作一些尝试,探索一条“帮助创业者”最有效的道路。很多人大概知道,联想从2001年开始做风险投资,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接触到了大量的中小企业和新创业者,就发现了一些制约创业企业成长的因素。  所以,从2008年开始,联想控股跟中科院一起,搞了一个“联想之星”的项目,想通过“创业培训+天使投资”的方式来发掘并培育科技创业的领军人才,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和科技创业。做了这几年,联想之星创业培训已经形成了面向全国招生的创业CEO特训班、针对当地科技创业者的短训班,以及覆盖更多创业人群的联想之星创业大讲堂等多层次培训活动,将联想积累的管理与投资经验分享给更多的人。而在2009年,我们又设立了4亿元的天使投资基金,专注于科技领域种子期企业的投资,并且这个基金的所有收益将再次用于天使投资。为了给创业者提供全方位的帮助,我们在2011年9月,又联合各界机构成立了创业联盟,战略合作机构包括7家地区高新区政府机构、8家社会机构及金融服务机构以及13家投资机构等。  我们深知,联想从最初的20万元发展到现在上千亿的资产规模,并不是因为有多少过人之处,这与整个社会的发展分不开,也离不开多方的扶持与帮助。所以,在取得了一点成绩后,我们很愿意与各界有识之士一道,为新创业者做些实事,为中国的创新事业出份力。  这本书是12位著名天使投资人的切身体会,他们在从事天使投资以前又都在各自的领域内有所建树。我知道这些朋友的事迹,除了认识大部分以外,还有几位是我多年的合作者。我想他们应该是不缺钱花的人,但他们愿意走创业投资这种有一定风险的路,愿意把自己磕磕碰碰中得到的经验教训总结出来写成书,能让更多有条件创业的人少走弯路迈向成功,动机是高尚的,行为是求实的。我真心地钦佩他们。  希望有更多的成功创业者加入“创业导师”的队伍,也希望有更多像这样有“真材实料”的书籍,把这些人的智慧结晶传播得更远。  2012年3月

内容概要

  《我为什么要投资你》是12位著名天使投资人的切身体会,他们在从事天使投资以前有都在各自的领域内有所建树。我知道这些朋友的事迹,除了认识大部分以外,还有几位是我多年的合作者。我想他们应该是不缺钱花的人,但他们愿意走创业投资这种有一定风险的路,愿意把自己磕磕碰碰中得到的经验教训总结出来写成书,能让更多有条件创业的人少走弯路迈向成功,动机是高尚的,行为是求实的。我真心地钦佩他们。

作者简介

  李晓艳(笔名小晏),2004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拥有法学学士和哲学硕士学位。曾先后为《南方周末》、《21世纪经济报道》编辑和资深记者,长期观察和研究TMT(Technology,Media,Telecom)新技术和新经济产业领域的发展。曾合著有《下一个首富是谁》《你拿什么吸引我——创业者必知的风投规则》等书籍。
  后任职国内知名视频分享网站我乐网 市场总监,现为国内著名珠宝品牌企业恒信钻石机构旗下Ooh Dear品牌 负责人。

书籍目录


第一篇
 薛蛮子
 我的投资逻辑永远是先看人
 微心得
 有三把“金刚钻”,才能做天使投资人
 国内投资市场很畸形
 美国的天使遍布全国,善于团体作战
 天使投资人最大的挑战:不断学习新事物
 天使投资人挑战之二:识人是一门艺术
 挑选项目的五大标准:人要靠谱,事也要靠谱
 创业者要看清投资人为什么而来
 “天使投资第一人”薛蛮子:我做天使投资就是玩
 从“红二代”到投资人
 最漂亮的出手:投资UT斯达康
 有眼不识马云、周鸿祎,错失投资良机
 “微博达人”不断玩出新花样
 薛蛮子投资风格
 雷军
 有一天,“雷军”二字会和
 一家伟大的企业深深联系在一起吗?
 微心得
 做天使投资的初衷:回报社会,帮助朋友
 拿出输光了不在乎的钱去赌一个伟大的梦想和未来
 投资原则:帮忙不添乱
 中国的天使投资还很初级,有很好的投资机会
 投资的关键判断:团队+方向
 通过熟人找投资最靠谱
 流着“创业者”血液的雷军:愿做天使投资的热心大婶
 乔布斯点亮大学“创业”梦想
 他把青春都献给了金山,却跟不上互联网的脚步
 卖掉卓越,无奈之举却换来第一桶金
 “雷军系”隐然成型:“全中国都是他的试验田”
 雷军投资风格
 徐小平
 我人生的树枝上,挂满了因为信任
 滋长的甜美果实
 微心得
 能为我赚倍的年轻人,必将能为自己赚取万倍
 我的工作就是等着被感动
 理性而狂热的创业者才能得到我的“爱”
 能让我脑袋发热的人就投资
 我用真金白银表达对你的信任
 信任是创业最宝贵的财富——最感性的天使投资人徐小平
 岁,从男孩到男人
 新东方:徐小平的一半是俞敏洪
 天使投资动“真格”
 徐小平投资风格
 曾李青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微心得
 创业成本越来越高,天使投资可以帮助新创业者
 只投两类:“前腾讯员工”+熟人推荐
 拿了别人的钱就不要拿我的
 给创业者全方位服务:“给钱+培训+生活帮助”
 三大独门秘笈:快、小而强、细分市场
 识人四招:情商、智商、背景和经验
 只投团队组合:腾讯式“产品+技术+市场”经典三人组
 “独步天下”不是一天练成的——腾讯联合创始人曾李青的“牌局”
 腾讯前传——典型青年的职业经历
 腾讯辉煌——马化腾做产品,张志东做技术,曾李青做市场
 天使投资——腾讯之后的第二高峰
 曾李青投资风格
 季琦
 做自己擅长的事,赚自己能赚的钱
 微心得
 企业家要有感恩心态:感恩政策、感恩资本、感恩团队
 把经验分享出去,帮助创业者
 投资项目,最看重创业者的人品
 年创立家成功企业,条珍贵创业经验
 中国梦开始的地方:创业最好的机会在服务业
 对创业“有瘾”的天使投资人季琦
 不甘寂寞的交大毕业生
 四人合伙,启动携程
 再创如家,开创经济型连锁酒店中国模式
 “到汉庭,我要画上个感叹号”——入门天使投资
 季琦投资风格
 何伯权
 创业者把自己的钱全部投进来,
 就是最好的可行性报告
 微心得
 亲朋好友曾是我的天使投资人
 充分尊重创业者,并认可天使投资人与资本的重要性
 我更喜欢传统项目,从头开始慢慢培养它成功
 创业者把自己的钱全部投进来,就是最好的可行性报告
 我只是一面镜子,真正决策和负责的还是创业者
 天使投资人最好少占股份
 何氏投资哲学:行业趋势>团队>商业模式
 启动创业项目的六大要素
 创业者要处理好三种关系
 我所做的一切都发自内心——乐百氏创始人何伯权的第二人生
 多重经历积淀深厚内功
 创办乐百氏:一家地方小厂成为全国知名品牌的故事
 投资,从久久丫开始
 何伯权投资风格
 蔡文胜
 只要用户规模够大,自然能找到商业模式
 微心得
 中国不缺创新,缺的是发现草根和底层创新的人
 四个投资特点
 投资判断四步走
 要靠烧钱才能做大的项目我就不会做
 建立天使投资行业标准:不诚信的人大家都不投
 天使和创业者关系“四段论”:初识、磨合期、蜜月期和收获期
 潜在的创业机会:移动互联网、电子商务、创意产业机会最大
 草根,草根,还是草根——蔡文胜的互联网投资
 小时候就开始做生意
 “域名投资”,名利双收
 .com奇迹:没有商业计划书,就获得百万美元投资
 卖掉,投身天使投资
 蔡文胜投资风格
 吕谭平
 市场不断变化,最不可取的是急功近利
 微心得
 短平快的投资模式不适合创业
 最核心要素:天使投资人与创业团队价值观匹配
 做良师益友,和创业团队一起成长
 创业初期融资太多未必是好事
 没有经历过低潮的企业是经不起考验的
 反对签对赌协议,不信任就不要投
 从香港联想总经理到天使投资人——吕谭平的丰收时刻
 不甘心给别人打工
 偶遇柳传志,一同创立香港联想
 离开联想,开创创投人生
 吕谭平投资风格
 杨向阳
 我今天做的事情不是为了明天,
 而是为了年以后
 微心得
 愿意做天使投资的人,更多的并不是在意经济上的东西
 很多普通人都能做天使投资
 天使投资就像保姆和农夫
 天使投资的难处:急功近利文化
 身体力行,推动“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
 在中国做天使投资,像师傅带徒弟
 投资守则:大方向一定要对
 低调!不要抢创业者的风头
 我做天使投资是药引子——清华走出来的杨向阳
 最初投资生物医药源于清华情结
 把生物医药投资当做事业,而不仅仅是一门生意
 杨向阳投资风格
 包凡&险峰华兴
 我们不是开车的人,最多是坐在副驾位置上的人
 微心得
 从成功创业者向天使投资人转型,要有学习和积累的过程
 让有项目的人和有钱的人相互找到
 用机构化模式做天使投资,效率会更高
 只做天使投资和A轮融资,而绝不做“孵化器”
 现在是做早期投资最好的时候
 选择项目看三点:市场、产品、团队
 摆正自己的位置,做纯财务投资人
 天使投资人要有钱、有专长、有人脉
 从推销企业到天使投资——包凡的投资生涯
 金融启蒙:投行经历打基础
 创办华兴资本:分享高科技产业快速发展的价值
 成立险峰华兴,分享早期投资“一杯羹”
 包凡&险峰华兴投资风格
 倪正东&清科
 创业是万米长跑,一万米是慢慢熬出来的
 微心得
 目前的早期投资领域竞争很少,市场空间巨大
 机构化天使投资要有长期的相关资源积累
 投资定位:大于等于天使,小于等于A轮
 判断三标准:一发展趋势,二产品地位,三创业者
 不做创业者的老板,只做一个“可以商量的人”
 创业的心态:有时候做老二也挺好
 不仅要赚钱,还能发现顶尖公司
 “创投老兵”倪正东:现在是参与天使投资的好时候
 努力学习的优等生
 策划创业大赛,创立清科
 熬过寒冬,参与天使投资
 倪正东&清科投资风格
 李开复&创新工场
 把优秀的人聚在一起,看对趋势并给予指导
 微心得
 三个巨大的机会同时爆发,创业成本达到历史新低
 投资的五个判断标准
 四个投资领域
 三个“不投”方向
 “倒金字塔型”跟投模式,伴随好公司一起成长
 不可复制的“资金+孵化+专家指导”模式
 文化传承更重要:企业不仅要赚钱,而且要值得尊敬
 创业者要更专注,既有魄力和胸怀,又善于听取意见
 李开复:用机构天使投资模式帮助有梦想的年轻人
 “开复老师”:微软亚洲研究院结缘中国大学生
 加盟Google重返中国,坚持帮助年轻人
 创办“创新工场”,专注帮助青年创业
 李开复&创新工场投资风格
第二篇
 天使投资一点通
 Facebook背后的天使投资
 天使投资——风险投资链条的第一环
 Family,Friend,Fool——天使投资人的民间定义
 天使投资VS创业投资
 天使投资在美国
 “最佳天使机遇”来了——天使投资在中国
 天使投资“生物链”——基本运作模式
 项目搜寻:熟人介绍最靠谱
 项目筛选:一般不熟不投
 项目估值:企业值多少钱
 尽职调查:投资人对目标项目的全面背景调查
 投资合同谈判与签订:“重中之重”的环节
 投资后管理:天使投资人是企业的保姆和农夫
 资本退出:评判投资成功与否的最重要标准
 跋追求财富,但更追求梦想——被照亮的人生因此不同
 附录项目公司融资商业计划书

章节摘录

  李开复&创新工场  把优秀的人聚在一起,看对趋势并给予指导  投资的五个判断标准  创新工场投资选择的策略有四点:第一是针对性挑选投资一些特殊关键的领域,不是什么都投;第二,用我们的运营和孵化模式与能力,帮助这些创业公司快速成长;第三,看到好的公司不断加注;第四,除了我们自身投的种子期、孵化期的这些公司,也会根据从他们身上学到的东西,再去找一些可以中后期进入的合适项目。  我们对投资和孵化的项目,具体有五个判断和选择标准:  第一,这个细分的小领域是否处于爆发式成长的领域?比如说,我们的重点之一是移动互联网,但是我们绝对不考虑大部分移动互联网里面的细分领域。比如我们当然不会考虑一个WAP网站。我们会把移动互联网当做一个大领域,然后在里面挑最可能即将爆发式成长的小领域,例如移动游戏。如果小领域挑对了,在爆发式增长的大领域里再挑选爆发式增长的小领域,这就是顺势而为。如果能挑到好公司,能够顺势而为的话,这个往往比你的点子和创意重要太多。  第二,我们只投有可能成就巨大价值的公司,当然,作为一个初期公司,这是一个不确定性的判断。不过,具体说是10年后估值10亿美元的公司。如果以10亿美元为一个估值单位,那么营业额就要达到1亿美元,而且有不错的利润。通常要达到上亿的营业额,而且要有不错的利润,这个公司一定要找到一个爆发的趋势,而且不能只是服务业的公司(例如外包),而要有一个可扩张的产品业务。  我们可以探索这个领域能有多大?这个公司能占有多少全领域的份额?公司的商业模式是什么?是入口、广告、分成,还是虚拟物品?这样的商业模式能否产生10亿美元所需要的营业额和利润?当然对于项目的判断不是一门科学,不能说百分之百判断就一定会爆发式成长,一定能达到10亿美元的估值。但有一个基本原则:如果觉得成为估值10亿美元的公司几乎不可能,那我们就不会投;如果觉得有可能,我们才会考虑。  第三,创业的成本投入要非常低,我们不喜欢capitalintensive(资本密集型)的公司。如果你的创业需要马上建立一个巨大的渠道或者要开工厂,或者要建立复杂的物流,我们就不会考虑。这不是说这些公司不好,而是我们更喜欢低成本的公司。低成本的公司初期回报会更好,而且如果失败损失有限。  第四,一定要可本地化,在中国是有希望的。中国的很多创业项目都是从美国公司得到的灵感。一般美国被追捧的创业公司,在中国很快也会火起来,于是很多人就会学习甚至抄袭美国。但一方面要符合中国用户的习惯,另外也要看是不是有政策限制的问题。有一个很火的网站“FourSquare”,但在中国就没有起来,理由是它的模式太不符合中国人的需求。另外,一个叫Square的支付公司在中国太难做,因为中国支付比较特殊。所以在中国能否本地化是重要的。  第五,要有差异化。中国比较恶劣的竞争环境和“山寨”现象导致了,如果有一个领域看起来很不错,大家都可以做、门槛很低,就蜂拥而上。团购是最好的例子,虽然增长是快的,它的价值和营业额未来也可以很高,绝对可以本地化,但是同质化的竞争将会导致利润下滑,蓝海很快就成了红海。因此,我们一直没有投资任何团购网站。  四个投资领域  过去两年半,创新工场主要投资的领域有四个:第一个是基于安卓(Android)生态系统的项目,第二个是游戏,第三个是社交,第四个是LBS(Location-basedService,基于位置的服务)。  所谓安卓的生态系统,这个操作系统是非常优质的,Google在美国的模式送你操作系统,然后你也不会拒绝它的服务,因为也做得很好,包括YouTube、Gmail邮箱、搜索、地图等,这些都是标准的Google一整套配套的东西,它跟互联网的连接、它的浏览器等在美国都很完善形成了产业链,它提供的服务好用,用户就全部接受了并且喜欢用。Google的模式是一大堆东西里,它最在乎的就两样东西:市场和广告。  但是这个模式在中国是不行的。一是上面这些应用未必是中国用户最喜欢、最想要的,另外Google选择了退出中国,这个过程中就很难把互联网连接、浏览器等其他衍生配套的东西发展起来。所以,我们判断Google的安卓系统在中国是可以成功的,因为开源、免费、技术也做得不错,但它在中国的移动应用策略一定是失败的,这点我们在两年半前就看清楚了。那么这里就有一个巨大的市场空白,用户拿到安卓系统的手机,但是没有配套的应用和服务,而且中国的运营商在手机上预置应用软件的能力比美国又差很多,我们就应该做一套Google在中国没有发展起来的东西,基于安卓生态系统的项目一定是有潜力的。虽然我们刚开始做的时候还有很多质疑的声音:比如说Symbian是老大,Google要抢食没机会,还要和运营商合作等,但我们还是很坚持,而且很早就对外说了这个判断。像我们投资的豌豆荚、点心、友盟、应用汇等,都是基于安卓系统的项目。这一批投资可以列入中国安卓的领跑者。  第二个领域,就是基于游戏生态链在转型的“轻创业”机会。游戏领域很多人笼统地把它绑在一起,说过去的网游不再增长,但我们看得很清楚。在国外有几个现象在崛起,首先是移动和碎片时间。和过去不一样的是过去用户一次花很多小时玩“魔兽世界”,而现在用户一次游戏可能就是10分钟等车的时间。另外,社交化也很重要,我们从Zynga和其他类似游戏学到游戏的设计不再是像电影这样的“巨作”过程,而是不断优化、迭代、运营的“轻创业”公司。另外,我们很早意识到HTML5.0的崛起、iPad的普及性。这些趋势都带来了相对应的投资机会。我们投的涂鸦移动就是基于移动社交的游戏应用,行云则是建立了一个社交游戏的云平台,磊友则是基于HTML5.0的游戏平台,乐豚和齐乐家则是iPad上的儿童游戏。  第三个领域是社交。对于社交其实已经有点晚了,微博已经起来了,人人网、开心网、QQ也都做得很不错,但我们认为社交网络领域不是一家公司可以霸占所有的机会。如果具体分析,社交网络有熟人跟陌生人的、有实名跟匿名的、有深度跟浅度的,像美国的Twitter就是最浅度的140个字,还有跟地理位置相关的、不相关的,多媒体的或非多媒体的,还有单向跟双向,像新浪微博其实是单向的,而QQ是双向的等。我们会系统化地细分,并且研究国外走向。我们投的点点、知乎都是社交领域的项目。  第四个领域是LBS,基于位置的服务。在中国提供有关地理位置的服务,要关注的不是说做什么平台、能够把地理位置提供给谁,而是从用户的角度能得到什么更好的服务。我们想投资的不是“告诉别人我在哪儿”的应用,而是“用我在哪儿解决真正问题”的应用。比如说我肚子饿了,知道我在哪儿很重要,我需要知道附近有没有服务提供;中国网民在这方面比较务实,所以就把吃喝玩乐、衣食住行加上打折省钱提供给用户。我认为这是中国LBS最重要的核心,至少在未来两三年有很大的机会。像我们投资的布丁和酒店达人都是这个领域的项目。  三个“不投”方向  同时,我们有几个方向是肯定不会投的:一是团购方向;二是电子商务的B2C方向;三是做平台的LBS方向。  对于团购,我们在两年前就提出它没有门槛,人人都可以做,所以竞争都是看谁最便宜,最后大家都活不下去。价格竞争就只能带来两件事:一是团购网站赚不了钱,无法生存,二是商家赚不了钱,就没有商家愿意再为用户提供价值。在用户价值和商家价值里,它完全偏袒了用户的价值,忽视了商家的价值。这些问题,我在两年前都在我的微博提出,可惜很少投资人参考我的建议。  B2C电子商务我们也不介入,但不是说我们不看好,而是不符合创新工场“轻公司”创业的模式。我们认为B2C还是很好的,只是成本太高、不划算,比如获取用户的成本高,打品牌、推广的成本高,就做不了“轻公司”。因为要花很多钱去打广告,像京东、凡客巨大的物流成本,还有像钻石小鸟要线下开店,这些已经失去了互联网真正的优势。当然像凡客和京东在几年前品牌建设成本与用户获取成本低的时候就已经做起来了,但现在再有新公司去做就很困难,成本很高了。  最后一个,我们不投做平台的LBS。我们觉得,把地理位置提供给用户,这本身并不是用户的需求,比如现在的签到、报到、点名这些应用,那大家签到后去干吗呢?用户没有这个需求,做互联网产品忘记用户需求是不行的;而且一做就是想做平台,就什么领域都想做,就违背了在一个领域做细的“轻创业”的原则。提供给用户的服务和内容是关键。  “倒金字塔型”跟投模式,伴随好公司一起成长  我们具体的投资方式和其他天使投资人或者机构不同。他们可能大部分只投第一轮或前两轮,然后可能就退出,导致到后来,没有分享到企业自始至终的成长价值。而创新工场则是希望伴随优质企业从头到尾一起成长。我们每年在早期大概30万美元一家这样投30家公司,然后在这30家公司里面会挑12家左右再投第二轮,再继续选拔8家公司投第三轮,最后再有3家公司投第四轮。我们知道这30家中最终能够成为估值10亿美元的公司还是非常少数的,所以我们的模式是:1.精确挑选高成长领域;2.在领域中尽量多投;3.投资到好的公司就要在下轮加码,增加份额。这样才能最大化我们投中10亿美元公司的概率,并且最大化我们在这样的公司里的份额。  往往天使因为在后轮占的份额较小,能提供的帮助又不如VC,就会被要求早点把自己的股份卖给VC。创新工场将尽力避免这样的命运。那怎么样才不会被后来的VC排斥出去呢?在于我们的价值:第一、在我们的团队里面,不止有做天使的人,最关键是对产业真正了解和有经验的专家,在所投公司的董事会上还是可以起到作用的;第二,创业者对我们的感情和认可;第三,在公司运营上我们能真的提供相当大的价值;最后一点,靠我们的股份保证,如果经过三四轮以后还有较高的股份,就不可能全部卖掉。  不易复制的“资金+孵化+专家指导”模式  创新工场希望能够帮助创业者以最快的速度扩张,希望我们的帮助能让创业者节省出1/3的时间,让创业者能够把这些时间投入到创业中。在这个初衷下,我们有三个计划帮助创业者:  第一个是最核心的创业“加速计划”:针对有经验的,具备清晰的商业计划、产品模型和核心成员的创业团队的加速扩张和发展的计划,这部分主要以招募和吸纳外部项目进场孵化为主,当然也可以不入驻;第二个是基础/系统性的创业“助跑”计划:针对有商业创意、初次创业的年轻创业团队;第三个是针对个人的创业“企业家”计划:针对有丰富业界经验,希望开创自己新事业的高端人才,但是尚未打造商业计划。这三个计划我们现在都在进行,而且大多数都在前9个月入驻工场。无论入驻还是不入驻,我们都给所有的项目提供比别的天使或者VC多一些的孵化服务,包括投资、融资,帮你策划,给你意见,市场的、产品的发展方向,融资的方法,上市的渠道,战略的分析,竞争对手的分析,投资团队的帮助等,应该说投资团队对所有正在孵化的项目都一视同仁。  整个创新工场的架构是:15个人的投资团队帮他们理解行业、敲定战略、打造产品、准备融资;30个人的运营团队帮助创业公司做招聘、帮他建立所有法务和财务架构,帮他发股份,然后帮他每个月发薪水,社保、税务、财务、租房子、法务等一系列服务。具体对项目的帮助方面,在技术层面我们有一个架构师,用户体验有一个设计总监,还会从外部找人来对创业者进行指导,确保他开发的代码跟做的体验设计都很好。一旦他的产品做好了,我们会帮他做公关、产品推广、线下活动等。  这其实就是整个孵化的过程,目的是希望能够让创业者把更多时间花在产品和开发上,更快地推出产品,这样就能比竞争对手更快一步。同时,所有团队在创新工场和其他创业团队一起办公,降低了他们创业的风险,大大降低了他们的成本。总之,就是让他的成功概率增加,失败概率降低。  但创新工场这种“资本投资+孵化服务+专家判断和指导”的孵化器模式是很难复制的,首先需要有资金来支撑起这个模式,而投资这样的资金是需要很长的周期和耐心的。其次,提供孵化服务和技术方向与产品指导就更难复制了,尤其是能让创业者真正信服的技术专家和产品专家。创新工场在这方面有先发优势。  文化传承更重要:企业不仅要赚钱,而且要值得尊敬  创新工场为什么要定位于为中国创业企业提供“天使投资+企业孵化”?是因为我看到几件事情:一是在Google时,我的团队里有很多人离职创业,都做得很好,几乎没有倒闭的,这是为什么呢?我归纳了一下,认为有下面几个因素:一个是Google当时能够吸引中国最优秀的人才,他们是顶尖的人才;二是他们通过Google的“望远镜”看到了未来的趋势,而且是未来美国的趋势,这个很有价值,对中国市场有前瞻性的作用;第三,他们得到了多方面的指导。所以,优秀的人看对了趋势,再得到指导——这就是成功的秘诀。  我认为在Google是偶然地把这批人凑起来了,那如果我们能够做一个规模化的机构,有意识地把优秀的人聚在一起、看到未来的趋势并且得到很好的指导,是不是可以让中国有更多、更好的创业公司?如果能做到的话,一方面在长期可以产生很多价值和利益;短期来说,我们可以帮助很多有激情的创业者,让他能有更好的成功机会和概率,能够打造出很有价值和合适价值观的公司。如果你不提供这样的环境,这些创业者可能会碰到超过他们承受范围之外的压力和挫折,因为他们没有这个“望远镜”,没有这个教练。最重要的是,经过对他们的帮助、培养和熏陶,能够创造一批中国能够走向世界、很值得自豪、很有价值的公司,不但产品做得好、能够赚钱上市,更重要的是有很好的价值观和企业文化,像Google早期的不作恶文化,苹果的创新文化……创新工场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传授价值,而不是可以讲出来的那些,比如技术、开发、设立公司、法务、财务什么的,就是教授他们如何做好事情的一种文化、一种方式、一种氛围。  中国过去做得很成功的传统企业,很大程度靠一个特别有魄力、魅力和能力的老板,带着一些愿意跟着他打仗的兵打出来的江山。但是在高科技领域,你需要更多的是一批很聪明能干的团员,有愿意分享、透明、平等、创新的机制。在创新工场的环境里,你会看到我的办公室是透明的,大家都是小小的位子,没什么官僚制度,每个人都愿意分享,任何人有问题和需要都可以来找我——这些事情需要传授的不是一种知识或技巧,而是做事的方法。  所以,我们能够改变的其实就是两件事情:第一,当然是大大提升这些青年创业者成功的概率,让他们发挥潜力,得到他们应得的回报;第二,不只是教他们做什么事情,更重要的是教他们如何做事情,让他们创立的公司不仅仅赚钱,而且是值得尊敬、有企业文化的公司,符合创新精神的公司,能够可持续发展,能够走向世界。  创业者要更专注,既有魄力和胸怀,又善于听取意见  我发现,不少创业者经常有两个最大的问题:一是不专注,创业者都是聪明人,但这种聪明是把双刃剑,一方面聪明人自然受到的诱惑比较多,也容易改变自己的方向;另外,聪明人喜欢用复杂的方法来解决巨大的问题,而不是用简单的方法专注来解决一个简单的问题,然而现在这种“轻创业”恰恰需要创业者用简单方法解决简单问题。第二,创业者能不能在魄力和胸怀,以及愿意听取别人意见这两者之间取得平衡,现在很缺乏既具备主观的魄力和能力、又愿意听取别人意见的创业者。  具体在选择团队上,要从几方面去看人:第一,需要这个人深谙行业走向,一定是他考倒了我们,不是我们考倒了他。这个很重要,我非常相信“一万小时”的概念,你真的只有花苦工夫才能得到成功和尊敬,那些拍脑袋想到一个点子的人我们不会投。深度的理解和工夫、勤奋,是特别重要的。  第二,需要这个人善于学习而且能够成长。因为他需要能够在三五个人的时候没有架子,放下身段做客服,他也需要在公司到的两三百人的时候做CEO,能放权去雇人做和管理,所以学习能力、成长能力一定要很强。  第三,需要这个人抗压能力很强。不要碰到一点小事情就愁眉苦脸、觉得是世界末日,要善于鼓舞团队,虽然自己心中很挣扎纠结于一些事情,需要有魄力,能够让团队愿意跟随他。魄力也是不同的,有内向的,有外向的,有很张扬的,有很沉默的……但是这个团队要认为老板不错,跟着他值得。这种领导的魄力和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  第四,沟通能力也很重要。包括对各种不同的人的沟通能力:跟自己的员工,跟投资人,跟合作伙伴,跟顾客,跟媒体……都要能沟通。每一种沟通都有不同的艺术和技巧,这是做CEO都需要的,别的职位可能不需要每一种都要。  对创业者,我还有几点具体的建议:一是一定不要失去掌控权,最好不要找君主式的投资者,但如果实在没选择,你在协议条款上一定要保护好自己,千万不要把董事会的决策权或股份让出去;宁可阶段性拿少一点钱,因为你的公司会越来越值钱,所以你与其一次释放40%、50%的股份出去,不如分两次释放,这样每一次价值更高了,反而可以融到更多的钱。二是不要怕失败,有可能拿了一点钱,6个月后没钱了,项目可能就要倒了,但是没有关系,从头再来。三是跟天使投资人要互相信任、互相尊重,不要只是拿了钱就走了,天使能给到创业者很多很好的帮助和建议,双方的信任和沟通很重要。  有一位创业者跟我要一句话,我想了想,决定给他五句:1.判断未来趋势,顺势者昌,逆势者亡;2.最重要的成本是机会成本;3.关键在执行,魔鬼在细节;4.专注你的用户,一切都会接踵而来;5.简约聚焦,学会说不。  李开复:  用机构天使投资模式帮助有梦想的年轻人  在中国的创业圈子里,李开复是个明星式的人物。他在微博上的粉丝量早已达到千万级别,这是只有极少数娱乐明星才能“享受的待遇”。有太多的头衔或身份可以描述他:计算机科学研究者,跨国公司高级职业经理人,青年导师,到如今创新工场创始人兼天使投资人……每一个似乎都互不相干,但每一个其实都息息相关——不论从事什么工作,李开复始终没有忘记对中国青年的关怀和关心,也正是这种情怀决定了他的每一次职业选择和重大节点的变化。  很多人对这种所谓的情怀不以为然,但无论外界的评价如何,李开复始终坚持“followmyheart”(跟随自己的内心)。2009年从Google离职创办创新工场时,李开复就饱受外界的“误读”,坚持了两年多时间后,创新工场如今已成为中国最有代表性的机构天使投资者,他希望可以用“天使投资”的方式继续关心青年人,帮助那些有梦想的创业者实现自己的梦想。  截至2011年12月,创新工场投资孵化了包括点心、点点、魔图精灵、豌豆荚、友盟、知乎、涂鸦异动(Doodle)、行云等43个项目,其中16个项目进入A轮,融资规模从500万~1000万美元不等;两个项目被收购(其中魔图精灵被百度收购);超过5个项目(包括点心、点点、友盟等)拿到外部公司的投资;而所投项目中只有三个关闭,两年中关闭率不到10%。  在下游投资孵化的项目表现不俗的同时,创新工场在上游也获得了更多资本的支持:除了成立之初第一期获得刘宇环领导的中经合集团、郭台铭领导的富士康集团、柳传志领导的联想控股、俞敏洪领导的新东方教育集团、YouTube创始人陈士骏等人的资金支持外,2010年又获得联发科和美国FoundationCapital、硅谷著名天使投资人罗恩?康威(RonConway)以及俄罗斯风投大鳄DST创始人尤里?米尔纳(YuriMilner)的投资。创新工场的首只美元基金已关闭,目前美元基金全额为1.8亿美元,人民币基金规模将达到5亿元。  各地政府、风险投资机构甚至个人开始模仿和借鉴创新工场,“孵化器+天使投资”的模式在各地纷纷出现:上海、成都、杭州、重庆、深圳、南京市政府都邀请李开复去进行“孵化器模式”的交流;2012年初Pre-Angel的孵化器——青阳天使基金即将出世,加上之前成立的天使湾投资基金等,创新工场的模式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认同。  对于“一开始被误读”的创新工场,李开复强调:“创新工场的根本目的,不是最快地赚到最多的钱,更重要的是多大程度能做成催化剂效应,让中国的创业生态系统更好,让它更规模化帮助更多人,让更多人可以参考它再帮助更多人。”  “开复老师”:微软亚洲研究院结缘中国大学生  李开复1961年12月3日生于中国台湾,是父母的老来子,那年父亲55岁,母亲44岁。11岁那年他就离开父母到美国读书。1983年,李开复先在哥伦比亚大学政治系就读,后来因为实在不感兴趣而转到计算机学院,毕业后他进入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继续攻读研究生,于1988年获得计算机学博士学位,并留校任教。  任教两年后的1990年,李开复收到苹果公司的邀请,离开了卡内基?梅隆大学加入了苹果,主管多媒体部门,主要负责语音识别技术,后来担任多媒体互动部门的总监。李开复在苹果工作了六年之后离职,加入了美国以做高端服务器和超级计算能力可视化工作站为主要业务的公司SGI,担任全球副总裁。  1998年,李开复离开了SGI公司,加盟微软。他受总部之命,回到中国创办微软中国研究院,在他的带领下,微软中国研究院以新一代多媒体、用户界面和信息处理技术为主要方向开展基础研究,很快就获得了业界的认可,并改名为微软亚洲研究院,当时被《麻省理工学院技术评论》评为“最火的计算机实验室”。  在此期间,总是不断有在研究院工作或实习的学生来向李开复请教各种问题。从这些问题中,李开复发现,中国大学生更多的是对生活本身迷失方向,是对人生价值观取向上的迷失,他们每个人都充满激情,却没有人指导他们、帮助他们。  李开复多次表示过,自己对教育和对青年人的关心源于父亲的影响。其父对国学颇有研究,曾任台湾国民党“立法委员”,后来为政大历史系教授,老人一生心怀国家和社会,忧国忧民,充满社会责任感,临终前留给孩子的遗愿是写一本关于中国人未来希望的书。虽然自己在父亲身边只成长到11岁,但父亲去世后李开复愈加感到那种无声的影响,他非常想帮助这些大学生。  李开复开始通过演讲、报告并且给中国大学生写信,希望能将自己以往的经验和心得与他们分享,内容涉及纯学术的计算机研究,科学、教育和人文的关系,更多的则是中国大学生如何做人、做事。2000年时,李开复先后给中国大学生写了七封信,同时还开办了针对大学生的网站——开复学生网(后来更名为我学网),他自己在这个网站上回答了超过1500封信和论坛的问题,还发动自己身边经验丰富和资深的亲朋好友在网站上注册成为Mentor(导师)给学生解答问题,同时鼓励学生之间互相学习和交流。  也正是写给中国大学生的三封信,让李开复在中国广大的青年人中开始享有盛誉,很多青年人都亲切地称呼他为“开复老师”。而在2001年,中央电视台《对话》栏目邀请李开复与当时北大副校长陈章良参与有关“人才”的评述节目,双方对“人才”的认识偏差让他开始思考除了帮助学生,是不是也可以帮助学校。于是,李开复写信给当时主管教育的副总理李岚清,多次和教育部门领导探讨高教的发展,又在《科技日报》上撰写“美国大学启示录”系列文章,直到今天他最喜欢读的书之一还是美国著名大学历史上知名校长的传记。  在创建微软亚洲研究院的时期,李开复得以和中国大学生近距离接触,从那之后他便与中国大学生、青年人结下了渊源,并且之后的每一次人生选择似乎都和中国的青年学生有关。由于创办微软亚洲研究院非常成功,李开复受到了微软总部的认可。从2000年之后,他升任公司副总裁,调回微软西雅图总部负责自然界面部。  加盟Google重返中国,坚持帮助年轻人  2005年,李开复身在西雅图的美丽景色中,心里想的却是远在大洋彼岸的中国,想的是那些曾经受过自己三封信和演讲鼓舞的中国大学生,他非常清楚自己的归宿在中国,希望能在中国创造更大的价值。  在这之前,李开复甚至有过在中国办一所大学的想法,希望用专业学校的方式真正切实帮助青年人。虽然这个想法没有实现,但他意识到可以通过自己的付出帮助青年成长,也正是在那个时期,李开复推出了写给年轻人年轻人的励志书籍《做最好的自己》。  经过思考,李开复作了一个决定:离开微软总部,回到中国。而这时一家在2004年上市的新锐互联网公司——Google表示要布局进驻中国,这家做搜索引擎公司是当时美国“最酷”的公司,而中国的百度也于2005年刚刚在纳斯达克上市,获得了市场认可。Google此时计划进入中国市场,让李开复感到了重燃激情、重返中国的激动。  在网上搜索到当时Google总裁艾瑞克?施密特(EricSchmidt)的电子邮箱后,李开复主动给他发了邮件,希望加盟Google。2005年7月,双方迅速达成一致,李开复决定加盟Google,重回中国。之后,虽然Google和微软因此引发诉讼,中间几经波折,但双方最终取得和解。2005年9月,李开复来到北京,着手组建Google中国的团队。  在之前雅虎、Ebay等跨国互联网巨头进入中国市场都折戟的情形下,李开复要带领Google进中国同样被很多人质疑。他一面加紧面试和招聘,一面根据中国市场制定符合本土需求的搜索引擎产品战略,李开复开始了全新而忙碌的跨国职业经理人生涯:一面通过招聘全国有想法和激情的大学生加入Google,与他们交流;一面在Google“20%做自己喜欢的事业”的企业文化下,将工作之外所有的剩余时间都花在了中国大学生身上,每年都会有半个月时间去十几所大学演讲,和大学生近距离沟通。  创办“创新工场”,专注帮助青年创业  在李开复的带领下,Google中国先后推出谷歌中文搜索、谷歌地图、视频搜索、移动搜索、博客搜索、音乐搜索等一系列产品,逐渐分食之前绝大部分由百度所占据的中国搜索引擎市场。2006年Google在中国搜索引擎的市场份额还是16.1%,而2008年就达到了31%,成为中国市场的第二大搜索引擎。  然而,Google和其他跨国互联网公司在中国面临的问题虽有差异,但也有相同之处:Google总部产品的中国本土化,美国和中国本土国情的一些不匹配,Google的政府关系处理……这些都让李开复和Google中国虽然稳步发展,但也阻力重重。  李开复也越来越觉得自己不再适合继续既有的职业经理人模式,2009年,48岁的他决定改变,真正去做一些自己感兴趣、同时能对他人有价值的事情。这年9月,李开复从Google离职,宣布成立了专门针对青年人创业帮助和指导的机构——创新工场。也是在这一年,他还推出了自传《世界因你不同》。  李开复说自己创办创新工场是因为它串联了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几个关键词:中国、青年、创新和创业,是一种自然的延续,一种跳跃中的传承。创新工场最初定位于“天使投资”+“项目孵化”,希望帮助有创业梦想的年轻人,给予他们资金的支持和经验与产品构建的帮助,同时帮助创业者建立团队、建立团队文化、提升领导力、提高创业成功率。  2009年“天使投资”的概念在中国还很陌生,而很火热的风险投资基本集中在中后期的项目,创新工场也遭到了外界的种种质疑和误读。然而,李开复希望帮助年轻人的想法从未改变,从最早对大学生在人生观和价值观方面的思想帮助,到创办创新工场、在资金和经验方面切实帮助年轻创业者,对青年人的帮助和关怀早已成为他生命和生活的一部分。如今,看到创新工场孵化和培育的一批批企业不断成长,李开复更加坚定了创新工场的模式——用机构化天使投资模式帮助年轻人。  ……

媒体关注与评论

  希望有更多的成功创业者加入“创业导师”的队伍,也希望有更多像这样有“真材实料”的书籍,把这些人的智慧结晶传播得更远。  ——柳传志

编辑推荐

  1、12位“创业导师”的创业投资常识,第一手投资实战案例分享  12位“创业导师”分别是:薛蛮子,徐小平,李开复,小米网CEO雷军,腾讯联合创始人曾李青,7天假日酒店、汉庭快捷酒店联合创始人季琦,“站长之王”蔡文胜,乐百氏创始人何伯权,清科创始人倪正东,前香港联想总经理吕谭平,杨向阳。  2、天使会全程策划作品,也是天使会成立的标志作品  天使会是国内唯一一个由12位本土著名天使投资人发起设立的投资人团体,理事成员包括:薛蛮子、雷军、徐小平、李开复等。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我为什么要投资你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56条)

 
 

  •   12位著名天使投资人,他们愿意走创业投资这种有一定风险的路,愿意把自己磕磕碰碰中得到的经验教训总结出来写成书,能让更多有条件创业的人迈向成功。让更多尚在迷茫或是由于中的年轻人找到自己的方向。本书的含金量还是蛮高的,就冲着各位老师的名气也该买来读读的。
  •   2012年的目标是希望做个投资人,其实我是个工薪阶层,买了房子和车子,余钱并不多。因为有投资界的朋友,所以一直关注这个领域。这本书有天使投资人自己独到的观点,比如薛蛮子的“我的成功都是蒙的”,比如何伯权的“创业者把自己的钱全部投进来”。拿到书的当天看到了午夜,第二天我决定停止半年多的徘徊,把手头的余钱投给朋友的公司(一家小型科技企业),因为他(它)符合天使投资人的标准。推荐对投资或创业感兴趣的人阅读。
  •   提到创业,几乎击中每个年轻人跳跃的心
    艰苦创业、辛苦打拼、一朝成功、一夜暴富,鲜花、美女、名声。。。
    多么令人艳羡!!!

    在日复一日的给老板打工中,哪个年轻人没有想过创业呢?
    但第一个横亘的问题就是——没有钱!
    没有启动资金,如何创业?
    这本书为大家提供了一个跨越障碍的办法——找到天使投资。

    随着这些年创业日渐兴起,天使投资人也渐渐为人所关注,
    由12位大佬成立的“天使会”也诞生了。
    这本书不仅仅是告诉大家从哪里找钱,更是12位大佬自己创业打拼的实战经验。
    他们每一个人都拥有丰富的人生和经历。
    关于创业会遇到的所有问题,这本书都提到了。

  •   天使投资人也是在摸索着向前走,毕竟投资也是一门新的学问,老师们总结出来的经验里,有一条我觉得很有用,那就是一定要做自己熟悉的事情,这样的事情你有发言权也更能了解其中的弯弯绕绕,不至于被创业者坑了,也能给创业的年轻人更多经验。
  •   最近国内刮得很猛烈的山寨风甚至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创业领域,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愿意自己努力去创立事业,而是直接照抄美国的模式或者套用成功的套路,这在短时期内无疑是奏效的,但是山寨终归是一种拙劣的模仿,怎么也不能发挥出原本的活力和魅力,像最近也非常的团购,虽然看起来红火无比,其实隐藏着危机,这种产业,天使投资通常都不会去插手。
  •   一个人有兴趣有魄力去做天使投资,那么,一般意义上讲。他应该是个成功者,因为一般人没有这样的远见卓识也没有足够 的财力啊,这样的人大多是有创业经验的吧,他们知道创业早期和后期产业链的延伸需要的什么,有经验很重要,在这个基础上做好一个投资人也就不难了。
  •   曾李青老师的很多建议都非常有价值呢,比如下面的这个总结:给创业者的建议建议:一定要拿职业天使投资人的钱,一般来说比其他的钱好;而且要有正确的心态,天使投资人是来提供帮助的,不是来瓜分利益的。对于想做天使投资的人,我的看法是:一、没钱当然不要做;二、刚开始做的时候做好要交几千万元学费的准备,一旦做好了回报也可能非常高。这些建议可以说是这本书一直不断在阐述的主要概念了,非常有意义。
  •   天使投资人清楚的指出,在现实的创业过程中,即使是在他们给予了投资的公司里,他们也不会做太多的干涉,因为他们只是坐在“副驾驶座位上的人”,负责掌管方向的不是他们,这就是所谓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吧
  •   我人生的树枝上,挂满了因为信任滋生的甜美果实——徐小平。信任是天使投资双方合作愉快的基石,投资人因为信任把钱投出去,创业者因为信任努力地工作来回报投资人,最后双方都因此收益,当然甜美啦。
  •   多少人愿意去创业,而多少人又在创业的艰辛中选择了放弃?我们不希望生活在一个没有创新的社会里,把美国的那一套拿过来中国化掉不是该有的中国创新,天使投资鼓励创意,愿意给好点子出钱,现在的创业者有福啊!
  •   跟风,中国人十分喜欢,天使投资就是为了让别人跟风而努力,因为咱特殊的国情,要想吸引更多的人参与进来,就必须放大天使投资的效应,传播她的理念,引发国内的投资风潮,这样就会有更多的人愿意加入进来愿意为了扶持创业出把力。这么说来的话,这本书也是一种宣传的媒介喽,做的还不错哦~
  •   改变或者至少改善整个中国的创业投资环境,是包凡的想法也是未来努力的目标,可这并不容易呀,一小拨人想要去与整个大环境抗衡甚至想要改变大环境,这基本是不可想象的,特别是在这里,我们的祖国最看重的就是和谐,大的变动很难再短时间内完成,这样的形势也就要求天使投资人不能操之过急,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更何况是这样任重道远的大事业呢。
  •   现下绝对是天使投资的好时候,我们通过读这本书就能看出来,现在创业的年轻人很多,大大小小各种各样的小企业遍地都是,但是已经形成规模的大基金通常都是不愿意投资给小公司的,他们的心更大不愿意做这些风险大收益小甚至没收益的事情,这就留给天使投资一个巨大的市场,那么多的小企业,谁敢说其中的哪一个不会变成苹果抑或脸谱呢?最好的机会摆在那里,天使会的各位大师,敬请大展神通吧
  •   Family,friend,fool,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概念,就是说在创业最初期,甚至是在天使投资到来之前,要靠什么起家呢?这时候可以“利用”的就是你的家人,朋友再加上一些愿意相信的“愚人”。当然不同的人对此也有不同的理解,本人一家之言,还望海涵。
  •   清科能够成为国内最大的提供创业投资和私募股权投资领域综合服务的机构之一,在于理念的坚定和坚持,有所偏重不好大大偏全,有自己的重心并一直坚持,天使投资领域的大佬之一呢,很牛!
  •   从小孩子们喜欢家长的表扬老师的肯定,长大了,希望得到同学的认同朋友的赞扬,创业了当然也希望有前辈对自己的想法和事业鼓励有加,所谓有鼓励才会有发展,夸奖浇灌的花朵会很芬芳哦。天使投资会做到,也希望更多的人可以做到吧。
  •   天使投资相当于需要帮助的企业的第一桶奶粉,给了这些企业最初的原动力和发展的能力,第一的意义总是非凡,相信以后会有更多的创业成功人士愿意回报社会。
  •   在中国天使投资几乎还未成气候的情况下,不管是创业者或者是投资者,这本书都是难得一见的实际案例介绍。从字里行间中可以看出这些投资人分享的都是他们真实的故事和经验,也确实是希望能带动中国的创新产业。而作为创业者,读一读投资人的一些经验也可以反观自己在工作中可以改进的地方。
  •   你说我叱咤商海笑傲江湖,咋说也是混出头了,可是在天使投资这片天空里,你也许只是一个白丁,啥也不懂的那种,不过别急,成功创过业不代表就能成功去投资,这是两码事儿,不能往一块掺和,咱不说没用的,天使会能做的就是把你的创业经验转化成无形财富,而投资经验也会有系统的交流和指导
  •   孤独求败是寂寞的,创业者也是寂寞的,很多事情他们不能对团队里的人讲因为会乱了军心,更不能对家人讲因为他们不懂,这个时候天使投资的有时就体现出来了,他们不是后期投资直观投钱然后就要求看到收益,他们是可以和你坐下来细细谈话了解你的苦闷的存在,原来天使投资人还有这样的妙用么,呵呵
  •   世事浮沉沧桑变化,没有一成不变的事物也没有一成不变的国家,在改革开放的三十几年中,我们经历了无数次剧烈的变化,也慢慢见证着中国经济的复苏和发展,而在投资领域更是风云变幻变故迭起,风水轮流转,从外资独霸到国人觉醒,从扎堆儿投资到市场日趋饱和,看起来不过是短短的变化,身处其中的人最是能感受到那巨大的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的推动作用,而现在,历史翻到了新的一页,我们开始了解到天使投资——船创业产业链的最前端,这一页会是更加辉煌灿烂的一页吗?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   洋溢着青春色彩的创业者像清风像青草像很多清新而富有朝气的事物,天使投资人大多已经功成名就,与年轻的创业者接触,再次感受到青春的悦动和美好,再加上创业理念的碰撞和灵感的火花,真真称得上是享受了,哪怕付出再多的努力和心血也愿意吧.
  •   其实投资人能考察的项目太少了,在一个企业需要天使投资的阶段,他必然是没有多少数据可供参考的(这可不像是VC,见好就上),那就只剩下观察创业者和他的团队了,看人有时候比数据还管用。
  •   看了书才知道,现在那些很牛很知名的企业尤其是和网购相关的很多都和天使投资有着渊源啊,比如女生喜欢的聚美和梦芭莎之类的,原来创业和天使投资真的离我们呐
  •   天使投资不是圣母基金,它本质上还是一个商业化的投资行为。它不是公益机构,看你可怜就会给你投资,相反,那些有钱有闲的投资人可都是眼光毒辣的主儿,关键还是得靠创业者自身的条件够好啊!
  •   现在的环境非常好,也有很多人愿意去创业,但是相对的,天使投资的数量就不够了,其实民间也有很多人在做,只是他们并不知道那样的行为就是天使投资,嗯,高手总是在民间。
  •   天使投资的本质是每个人拿出输光了不在乎的钱去赌一个伟大的梦想和未来。在这里雷军老师阐述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六合彩心态:不做大笔的投资,只做小额(当然这里的小额是相对的),如果赔了就当是没中奖,如果赚了那就是走大运,我觉得这样的心态非常潇洒,羡慕的同时也有所收获,这本书读来觉得蛮值的。
  •   别老是想着拿到一笔大投资,从此飞黄腾达一飞冲天,那基本上是不可能的,愿意在天使阶段就给天价投资的投资人也几乎没有,除非你的项目非常出色,出色到他觉得不投你会终身后悔的地步。踏踏实实用好投资者给你的每一分钱,做出成绩来回报他的付出才是实际。
  •   当你的钱多到不知道不知道该怎么花,又处于茫然不知该做什么的时期,也许你会像徐小平老师一样从无心开始做天使投资,逐渐找到其中的乐趣并沉浸其中,这“闲出来”的天使投资真真是机缘巧合,又仿佛是缘分天定啊!
  •   天使投资人往往不会拿出很多钱去投资,因为在企业的发展初期,这是没必要的,而且这也是规避风险的方法,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面。
  •   咱不是没有拿得出手的大企业,也不是没钱,而是缺少苹果那样让全世界为之赞叹的创新型企业,创新在于年轻人,很多年轻人又处于创业初期,所以天使投资着力于投资年轻人,推动一批真正具有创新精神的企业涌现,为民族争光
  •   天使投资的苦心在于为将来的创业者造就一个更好更舒适的创业环境也就是所谓的创业生态系统,使之更规模化,能帮助更多的需要扶持的年轻创业者。
  •   专职的天使投资人很少,大多都是只做业余,一方面很多人都是事业有成的成功人士,有着自己的事业需要去忙,也有的是希望有更多的生活空间,只把天使投资当做业余事业来做,也能得到更多的意趣。
  •   天使投资会给初出茅庐的创业者必要地支持帮助他们把企业做起来,慢慢发展起来,因为国内现在vc/pe发展的已经相对成熟了,到了那种程度自然会有人找上门来的,珍贵的连结者和甘露——天使投资人
  •   老马识途,那也是从小马磨练出来的,在天使投资这个新领域里头,大家都是新人,不管你的创业资历有多耀眼,都要从0学起——学会怎么给年轻人最大的帮助和最小的困扰。
  •   创业时候要想清楚,选好一个大有未来的朝阳产业去奋斗,千万别一开始就跑偏,那谁也救不了你。别说天使投资了,能不能自保都是问题啊!
  •   有钱又有闲再加上那么一些创业经验,这样的人不去做天使投资简直就是资源浪费嘛,可能主要还是意识不够吧,唉!
  •   做天使投资没那么容易,也没那么难,需要热情的心和一定的财力,愿意分享经验,不太在意钱财,能给创业者正确的指导,这就够了吧。
  •   反哺社会——天使投资只是希望运用自己创业过程中的的到底宝贵经验,关于管理关于创业方面,来帮助一些有创业心的事业心强的年轻人,这是无价的无形资本,甚至比大笔的投资更加宝贵
  •   天使投资人的目的就是他们在前面起到示范带头作用,然后吸引越来越多的有钱人进入到扶持年轻人创业的事业中去,在这之中,把资本引入到股权融资领域也是一大课题呢,希望可以获得预期的效果。
  •   创新不是说说就有了,创业也不是上嘴唇碰下嘴唇就ok了,这是需要合适的机会,合适的环境,合适的人才,甚至合适的微小的契机的。其他的不好说,天使投资人能做的就是为创业者营造一个适宜的氛围和环境来鼓励创业刺激创业。
  •   前期投资冷门,天使投资在中国没有早早发展起来的原因在很大程度上需要归结于资金回笼的时间过长甚至有可能无法回笼,那就相当于是打了水漂白白扔掉了,人们不愿意去做,这很正常完全可以理解,但是火中取栗的诱惑还是有人愿意去接受的,有人不怕赌一把,他们或是相信自己的眼光或是不把那点钱放在心上,天使投资需要这样的人,但更需要的是带着热诚的富有经验的前创业者。
  •   天使投资并不是说要拿出大前辈的资本对新的创业者指手画脚,而是提供宝贵的经验财富,少走弯路才能更快触摸到成功。
  •   书的质量非常好,内容很不错,从天使的角度告诉我们很多道理,想要获得天使投资,我们需要具备哪些,哪些天使喜好好些方面的投资,等等,不一而足,不错的处,有创业意向又缺少启动资金,想找天使投资的可以看看~
  •   天使投资的发展情况是很不错的,尤其是在南方沿海地区,人们普遍收入较高,白手起家的创业者也很多,他们构成了民间“草根”天使投资人的主体,也是主力军,这样的回报社会的精神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
  •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不可能在做着自己的全职工作情况下,再抽出很多的时间去全程跟进自己的天使投资项目,所以有一些兼职的投资人就会放手,让年轻人去做,但也会和他们保持联系,及时沟通想法,做出指导。
  •   也许有那么一些人,不是攥着手里的钱不愿意投资而是找不到门路和途径,那这一本书就给这些人提供了走出迷茫的捷径,愿意做的人可以加入天使会,从而获得知识路径,慢慢的,天使会的规模扩大最终形成联盟,更加系统更加有效率
  •   写的都是每个天使投资人的投资经历,值得那些创业者参考。
  •   看完之后有想创业的冲动 天使投资~~~~
  •   现在的市场是很需要天使投资的,市场空间很可观很诱人,竞争很少,敢做的人不多,这都给天使投资提供了非常难得的机会,市场的需求是不能拒绝的,满足了市场的需求,经济才能平稳发展,天使投资人可是身负重任的呢。
  •   说实话,书里把天使投资人讲的太好了一些,其实投资的本质目的还是赚钱,投资的时候都是奔着挣钱去的,当然过程很重要,结果也可以起到锦上添花的妙用嘛,如果自己投资的企业成功了,不仅赢得了市场,更赢得了人心,不是很美妙嘛?
  •   天使投资——这项善举没有一个非常本土化的名字,不知是好是坏,好的方面是直接移植外国的成功经验,坏的恐怕就是国人还会以为这是一个高高在上的洋玩儿意,不愿意去深入了解,有可能会影响天使投资的发展进程。不过,相信这本书能给一些愿意了解的人很多有用的信息,这就够了吧。
  •   不是说我们天使投资人与世无争,想做慈善一样做天使投资,投资的本质还是要赚钱的,第一轮投资之后不一定就要全身而退,如果财力允许,而公司的前景十分看好,完全可以跟投,加入第二轮甚至第三轮融资,可以使利益最大化。
  •   不管国外的天使投资多么成熟多么惹人艳羡,也不管那些美国风格明显的企业是多么的风靡世界,不能在中国的土地上生根发芽都没用,所以不管是天使投资也好,创业者也罢,一定要认清中国的形式,做到真真正正的本土化,市场接受,顾客接受才能真正的成功。
  •   VC/PE 的投资范围是远远大于天使投资的,这不用说,因为天使们都有自己专注的领域,一般不会把钱投到自己不熟悉的地方去,所谓“不熟不投”不是说假的的,相较于VC的财大气粗,天使投资有些小家子气,但是这是必须的也是正常的,为了保障自己的利益,也为了让创业者背负小一些的压力,熟人投资是必要的。
  •   双向选择的过程,创业者不需要被动的等待挑选,有时候也许会有很多人来找你给你投资,这时候需要擦亮眼睛,选择的标准可不是谁给的钱多,咱做的又不是拍卖,而是要综合考虑对方的条件,千万别把魔鬼当成了天使。
  •   天使投资时困难的事,冒险的事,小收益的事,需要耐心等待和培养才能看到成果的事,所以很多人不愿意或者不敢来做,但是难做的事必然也会有相应的难以想象的结果,我们畏惧困难而放弃支持创新,相当于间接的影响经济的发展,这么一想,有点罪恶感了都。
  •   硅谷,facebook,google,这些闪亮的名字,尤其是后面的两个更是闪耀全世界,但是又有多少人知道,如果没有当初那些给予他们宝贵投资的天使投资人,我们今天看到的也许就不是他们了。现在天生投资在中国也算是生根发芽了,就让我们期待属于中国的世界骄傲开启他们华丽的梦想之旅吧!
  •   给创业者投资是为了帮他上台阶,不是要分享太多的胜利果实或者帮他一步步走到最后,关键时候帮一把比啥都强,天使会的作用很大,又不喧宾夺主,希望越来越多的人来做吧
  •   通过几个不同天使投资人的投资心得,让创业者了解双赢的引进投资
  •   关于创业,这本书就足够了——为什么要投资你》!这句话可能有点大哈,那么就是,关于了解天使投资,这本书就够了,够贴切了吧?
  •   VC/PE也是在帮助企业发展,尽管目标就是赚钱这么功利,但是谁不是呢?不能要求所有的人都像天使投资人一样傻傻的做投资。利益的驱使是正常的,一样需要平和的心态去接受。
  •   短平快的想法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功利思想太过明显,除非是走投无路,哪个创业者愿意与抱有这样想法的投资者合作?!天使投资是要放长线还不一定能钓到大鱼的,有这种思想的,还是再好好想想再选择做不做天使投资吧。
  •   这书还不错,却还是离我们普通人远了一些,想来做投资人是无望了,自己也没有创业的宏愿,能做的就只剩下寻觅身边的潜力股,做一把小小的天使了.
  •   因为现在有很大一批人都是做TMT富起来的,所以在他们做天使投资的时候大部分的资本还是局限在这个范围里面,但是这样是不行的,经济发展可只局限在这几个方面。需要想办法走出这个圈儿去谋求更加广阔的天地!
  •   作者和各位大师都说了,国内现在的天使投资还是很不成熟的,当然很有希望,但是再有希望也是需要时间发展的,咱不期待三年五年能成系统,十年总现实一些了吧,希望到时候不会再有那么多的年轻人被一点钱拿捏的痛苦万分了。
  •   天使投资是最最早期的一种风险投资的方式,也是最冒险的,当然做了也是收益最高的,这样的定位要求投资人的素质和财力必须是上乘的,这限制了天使投资的大规模发展但是也保证了它的质量和效率。
  •   虽然清科等机构正在改变一个人为主力的天使投资行为,但现在在国内,这仍然是以个人为主力的,成型的机构并不多,个人的力量虽然不如机构强大,但胜在灵活分散,并不居于劣势,而且个人的发展最后恐怕还是要归于合作共赢的模式。
  •   愿意再次去承担风险而不是固守自己的商业成果,天使投资人已经是很无私的前辈了,相信后来的创业者会有一个前所未有的好环境去做事。
  •   什么是天使投资?天使投资的意义何在?这本书通过与天使会的很多“大腕”对话,给了读者一个清晰的概念,很多投资大头做天使投资的目的其实非常简单:回报社会,帮助朋友。谁也不是一口就吃成胖子的,成功总缺不了别人的帮扶,也许帮助者并不在意,但是被帮助者需存着感恩的心,回报社会,让大家都成为受益者,是天使投资的目标之一。
  •   经验这个东西一直以来都很玄妙,我们经常听老辈人能说什么我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米都多,这是在讲他们经历过的事情多。但是年轻人又容易把老人的忠告当成耳边风,毫不在意。只有经历过才知道老人们的良苦用心,所以天使投资人仍然愿意做哪些“老人”做的事情,把他们经历过的事情和总结的经验传授给年轻人。
  •   十二个天使投资人写的书,可以分析自己的缺失,可以按图索引,根据不同投资人的投资风格,有的放矢的寻找投资
  •   12位超级天使第一手投资实战案例,噱头十足啊!不过这本书的确是有料的,介绍了许多有用的知识和案例。很不错。
  •   赌博的心态是什么?相信下一把会赢!还有,就是以最低的投入获得最高的产出,其实天使投资也是这样的,只是这是一个对很多人都有益处的帮扶项目,虽说说到底还是投资领域的一部分,利益永远是最高的追求,天使人的作为是值得钦佩的。
  •   投资人要有钱要舍得出钱舍得冒风险,在一定的领域中有专长,善于做出判断,不然这些天使投资人就不会急着吸引更多的人来做了,因为这些条件并不好达到,但是中国嘛,人最多了,相对的人才也多嘛,相信自己,嘿嘿
  •   知道了中国有哪些天使投资人和他们投资方式,还有很重要的一条他们都喜欢诚实的被投资人
  •   天使投资做的可不是只有投钱这么简单的哦,他们一方面在横向上帮助创业者和投资者沟通,而同时还要在纵向上帮助不同阶段需要融资和投资的创业者和投资者进行沟通,沟通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可就没那么简单了,天使投资不简单!
  •   在很久以前,还没有清楚的天使投资的概念的时候,这种行为指的是富人们对一些具有社会意义的公益行为出资赞助,最终演变成对高风险高收益的新兴企业的早期投资行为,这其中富人始终是在扮演着一个重要的角色呀。
  •   有那么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在第一轮的融资及天使投资过程中,投资人往往不能够占太多的股份,天使投资的目的在于帮扶而不是在年轻的公司做一个年长的帝王。这个数字最好控制在40%以下,其实40%已经很高了,所以在后期融资的过程中,如果天使投资有意撤出就要放手让VC稀释股份。
  •   帮助年轻人去创业,做出真正有创意的东西来,给咱中国长长脸——天使投资人做的最重要的事情。
  •   话说,这本书的书名可谓是霸气逼人了《我为什么要投资你》,充满了审视感和压迫感,可是读下来才知道根本不是我想的满篇对于可怜的创业者的提点和鄙视,反而从很多方面告诉了创业者如何做才能获得投资,也很好的告诉读者天使投资的真正目的,读来获益匪浅啊。
  •   创业何其难也!刚开始要绞尽脑汁想好点子,抓好方向,还好管理好团队,然后呢,想做大做好,没钱了吧,要找第一轮投资,拨了不是那么好找的,又是一通折腾,好么,终于走上正轨了,企业有了更好的发展,要开始更大规模的融资了,VC开始介入,创业者又要纠结自己的股份会不会被稀释的太狠甚至失去对公司的掌控,这还只是一部分的麻烦就已经这么可怕了,创业者真不容易!
  •   培训机构一样的天使投资——不仅要教会创业者建立管理架构和管理能力,还要倒贴钱给他们去试验梦想,真是无私的事业啊!
  •   吕谭平老师自嘲自己为“香港的农民”,他是吃过苦的,而我一直相信,只有吃过苦的人才会更加向往成功,生活的苦难不是平白强加的,很多时候他都是为了让你更强大,读这本书,我不禁看到了天使投资,也看到了天使会各位大师的人生经历,甚为激励
  •   谁也不是算卦某铁嘴能铁口直断能预知未来,再说了那某铁嘴坑蒙拐骗的多了去了,扯远了哈,不好意思。要想在一个产业刚刚星期甚至是萌芽状态下慧眼识英豪可想而知有多不容易,所说这里头多少有些运气的成分,但稍不了的是人家的好眼光。天使会的各位大师在投资过程里头也不都是稳赚不赔的,但是他们想多相信一些多认可一些,也许有那么一天咱就不用copy外国货真真正正拥有中国创造了。
  •   普遍撒网重点捕捞的模式在天使投资中并不提倡,因为这样会失去关注的中心,要注某个你所了解的特殊的领域,一无所知的领域就算你敢投钱投完也会惴惴不安,记住,贪多嚼不烂。
  •   徐小平老师被称为是最感性的天使投资人,从书中来看确实如此,可能与他早年学美术的经历有关吧,他的语言较之其他老师是充满了艺术色彩和感染力的,而且感觉他的感情很丰富,相对来说应该是比较好打动的投资人吧。
  •   中国人向来是不甘落于人后的,宁为鸡头不做凤尾,这句话咱也说了很多年了,中国人不是不敢创新,而是在很多领域,欧美人甚至日本人已经专美于前,我们很难找到更新更好的办法去超越(因为人家毕竟起步早得多),但是天无绝人之路,此路不通咱可以换一条,总有那么一些路是需要我们去做开拓者的,我相信国人的创新能力,也相信天使投资在中国的前景!
  •   这本书介绍了各位天使投资人的投资特点
  •   财务投资和天使投资有着本质的区别,后者不在意对股权的控制,投资人是来帮忙的不是来把你的公司据为己有,所以不需要担心自己辛苦创立的事业会被侵吞,因为天使投资的原则是“帮忙不添乱”!
  •   做投资,本质还是通过投资挣到钱,虽说天使投资很不一样,但是谁又会嫌弃钱太多呢?很多人都喜欢找到一个“反射点”,反射点,顾名思义,是一个非常特殊的节点,这意味着这个企业所处的行业正在高速增长,但投资价格不高甚至很便宜,项目自身的增长速度又很快,投资这样的企业是最舒服的,心里安定比较靠谱啊
  •   机构化初级阶段,是当下国内天使投资所处的阶段,这个阶段是必须经历的,经历过这一段相对艰难的时期,后面的发展也就更有效率更快速了,对创业者来说也是福音。
  •   表明态度,告诉创业者即使接受了天使投资人的钱,还是该干啥干啥就好,天使会不在乎掌握哪些权利,但是他们珍惜这种和年轻人一起合作的机会,明确权利的划分,明确责任的归属,明确到底是谁说了算,这都是非常必要的。
  •   高新科技领域内诸多新兴企业的崛起和国外创投机构的进入给国内的天使投资带来了绝佳的发展机会,天使投资也确实取得了快速的发展,但这还不够,我们需要的是更加全面更加强大的天使投资,现在情势大好,天使投资定能抓住机会,更上一层楼的。
  •   做天使投资的时候因为很多人都不是专职在做,所以就不会有很专业的部门或者小组去考察创业者的公司。这就需要创业者表现出让人信赖的可靠的感觉了,可能也不只是局限在创业者一个人身上,整个团队的精神风貌和结构组成都会左右投资者的想法吧。
  •   大笔的钱投入就是天使投资了么?恐怕不是吧。做天使投资,帮助的是理想和现实的接轨,是雪中送炭,不在乎量多量少,而是心意的事情。
  •   天使投资的审查过程受诸多因素制约(比如个人没有条件去对一个企业做全面深入的调查,而一个刚刚创立的公司也没多少可以查的)是非常简单的,这种情况下,排出了熟人投资的情况,就需要双方在短期内建立起信任,这并不容易,所以双方都要表现出足够的诚意和合作的渴望。
  •   在国内,主要的天使投资还是少数人在做的事情,因为这个概念还不够大众化,很多人都还不了解这个东西,将来的话,希望有很多很多的“小天使”参与进来,使这项事业全民化。
  •   年轻人讨厌说教,喜欢被肯定,可是年轻的弊端就是缺乏经验,这本书告诉读者一个事实:天使投资并不是要对你的创意管头管脚,他们也不光是有钱的冤大头,他们可以带来除开钱之外更宝贵的财富——经验和方法——如何更快更好的让给自己的创意实现——这些,可是用钱买不到的。
  •   天使投资可不是人傻钱多速来什么的,该出手时就出手,该做的功课一样也不会落下,光凭说的天花乱坠是不可能赢得投资的哦。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