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1-8 出版社:中国商业 作者:张永生 页数:423
Tag标签:无
前言
如果你对人类的历史有一定了解的话,便会发现,在适者生存的民族竞争中,只有那些接受了较为高级的道德系统的民族才可以拥有较为强大的民族凝聚力,使其自身的思想体系一直延续到今天。这里所提到的高级道德系统,即轴心时期成熟的高级宗教与哲学所论证的伦理道德。从各个强国的发展史来看,越是重视道德力量的民族自身的生命就会越强。道德观念较弱的民族,哪怕凭借自身的军事实力可以强盛一时,但大多无法长久。在中国古代,匈奴的力量可以算得上是较为强大的了,但是由于他们内部没有具体的道德标准,导致其民族最后完全消失。据历史学家观察发现,远古时期的突厥被分为了很多部族,蒙古曾经也是一个极为强大的民族,但是它的辉煌也只是一时的军事光芒。古罗马帝国非常重视军事力量,凯撒大帝与其外甥屋大维所创下的战绩是所有的历史学家公认的,并且在那一时期还出现了很多名将。当时的欧洲有这样一条不成文的习俗:谁的军团力量更为强大,谁便是领导者,而且古罗马时期的法律非常成熟,直到现代还被人们称为现代西方法律所公认的鼻祖。但是古罗马帝国的统治者并不像儒家那样重视道德和文化风俗的传承与沿袭,这一统治理念所造成的结果是在外族入侵后,强盛一时的罗马民族便在历史上彻底消失。外族用武力证明了他们的军事力量要比罗马强上百倍,在这种前提之下很多崇拜军力的罗马人便心甘情愿的变成了外族。甚至产生了“高贵的野蛮人”的说法,这一说法清楚地证明了他们自身不但对国家没有了希望,甚至对文明也产生了怀疑,并欣赏起了野心。中国历史上,汉族统治阶级与割据的少数民族分裂势力所造成的动乱使得当时在都城附近活跃的玄学家们被杀死或者逃到南方,但分散于各个地方上的儒学家们却成为了日后整个中华民族的文明所在。这在很大的程度上要感激儒家思想的体系:其思想和实践都是以家庭为基础单位的。以家庭为单位的儒家思想在国家力量消失、无法保卫文明的时候,人们还可以在家庭中展开教育,这样的沿袭方式使人们将四书五经之中的道德与礼节都传递了下来。由于儒家一直看重民众的力量,所以,在外族入侵的浪潮中,他们不但坚持着自身的道德理念,还在满族入关之后依靠着自身文明的优越性吸引与同化着那些外来民族。独特的文化与道德的力量永远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基础所在,而道德则是基础中的钢筋,没有钢筋的基础是无法牢固的,失去了道德观念束缚的民族也是非常脆弱的,这样的民族在外力的影响之下非常容易垮塌。从汉代开始,各个朝代的统治者都将儒家思想作为了治世的主要思想体系,虽然这种思想体系也存在着不小的弊端,但是它的确起到传承文明、规范思想的目的。这才使得中国的文化在历史的洪流中灿烂如云,一直光芒闪耀,直到现在中国传统的道德文化依然被全世界的人们所推崇。
内容概要
《论语》是中华文化最伟大不朽的经典之一,记录了孔子的重要思想言行,内容博大精深。其中许多经典名言里所包含的思想,体现人类普世价值,两千多年来历经无数考验却始终万古常新,颠扑不破,被古今中外奉为为人处世、安身立命的金科玉律。
书籍目录
学而篇
1.善于学习才能快乐学习
2.志同道合才能和睦相处
3.不孝之人必会不忠
4.孝治天下的王朝
5.君子的交友之道
6.学会善意的“巧言令色”
7.自省,修身的良好方式
8.贪婪,人性的堕落根源
9.以礼待人以礼服人
10.诚信,做人的立身之本
11.谦让,让世界团结和睦
12.自律,最高尚的德行
为政篇
1.为政以德还是为政以刑
2.学习要循序渐进
3.言而有信是道德的最高境界
4.发自内心的恭敬是真正的孝顺
5.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才会进步
6.温故方可知新
7.做了再说方能取信于人
8.真正的智慧: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9.谨言慎行:说话少过失,做事少后悔
……
八佾篇
里仁篇
公冶长篇
雍也篇
述而篇
泰伯篇
子罕篇
乡党篇
先进篇
颜渊篇
子路篇
章节摘录
版权页:在红军长征的途中,为了改变战士普遍都是“文盲”的状况,红军战士张闻天发明了“看后背”的一种学习方法。当红军在前进的过程中成为纵队时,每一位战士都在自己的后背上挂上一块白布,白布上面写着一个一个的汉字,他们就边走边学着识字。虽然看似简陋,可就是在这样的状况下,很多人摆脱了“文盲”的帽子。1934年春天,中共苏北地区开展了一项名为“红军青年冲锋季”的学习竞赛活动,活动以“四不五要三努力”为学习口号,并且要求每一个人都要参加。这是学习的一个大好机会,因为“五要”中有一条是“每一个人最少要认识300个汉字”。当时的红军战士大部分都出身于贫苦的农民家庭,平时连生活都是个问题,更别提去读书写字了。所以大部分人的文化水平都很低,有的战士甚至不会写自己的名字。针对这种情况,组织上的领导建议举办“红军青年冲锋季”,并且要求每一个人都学会写300个字。战士们在听到这一个消息以后都纷纷表示赞同,因为每个人心里都渴望自己能够受到文化的熏陶,摆脱几代都没有文化的现状。虽然被客观的生活条件所限制,想要达到这个目标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但是大家对学习充满了热情,在实践生活中也创造出了很多比较切合实际的识字学习的方法。经过一段时间的集思广益,大家把特殊的军队生活变成了一所生动的学习课堂。比如在行军的路途中,战士们把字写在小木片上插到前面战友的背包上,然后就可以在走路的时候边走边记;途中休息的时候,他们把木棍当做笔,在地上一边练习笔法一边朗读;或者在晚上睡觉的时候,他们把写有汉字的白布挂在帐篷的顶上,这样一睁眼就会看到汉字。当时的生活环境很恶劣,战士们没有统一的学习课本,但是他们发现军队的生活就是一本活生生的优秀教材。他们日常所接触的用具、连队里每一位同志的名字、在行军的路途中经过的地域的名称,还有他们一天更换一次的夜间口令,这些都成为了他们用来识字的课本,最初的300个字甚至奠定了红军战士乃至许多的开国将军的文化基础。红军战士们热爱学习的例子还有很多,但是这些艰苦和困难对于当时的红军战士们来说却是很快乐的,因为他们觉得能够学习文字是最令他们开心的事情。同时,客观环境以及他们自身的条件决定了如果没有基本的文化知识,他们就不能够很好地参与作战,不能够生存,更不要提解放劳苦大众的远大目标。有人说21世纪是一个属于知识经济的世纪;还有人说2l世纪是属于科技的一个世纪。可事实上,21世纪是属于学习的一个世纪。人类并不是这个地球上所有生命体中适应能力最强的动物,但是却成为了地球上生命力最强的动物,人类能够统治世界最大的一个因素就是人类具有最强大的学习能力。学习造就了人类,同时也是人类生存的根本。在今天,全世界在十年之内所产生的新的知识是人类在历史上所有知识的一个总和。如果你不想被社会所淘汰、不想被时代所抛弃,你就必须学习。在1984年,美国的著名管理学家就说过:“到了下个世纪,美国将有一大半的工作是在创造和处理知识。这时那些知识工作者就会意识到,只有持续不断地学习才是他们得到工作的根本条件,而且还是生存的一种主要方式。”学习已经不再是教室里的孤立活动,而是人们工作的核心,学习和效率是同样一个概念,也就是说,学习将是一种新的劳动形式。天资聪慧、后天不努力的《伤仲永》《伤仲永》是王安石的代表作之一,文章中的仲永靠着自己的天资聪明,而不及时地去接受后天的教育和培养,是一个“学而时习之”的反面教材。人不能只依靠先天优势而存在,只有接受了后天的培养才能够有较大的成就。相反,一个人即使没有先天的优势,但是只要后天得到了充分的教育,并且刻苦学习也是能够有所成就的。仲永在5岁的时候,在当地是一个小有名气的神童。但是因为父亲的愚昧和虚荣,没能让仲永得到平常人应该得到的学习机会,反而四处带着他到亲朋好友面前炫耀,从而荒废了仲永的学习,导致仲永不到20岁就“泯然众人矣”。令人感到惋惜的同时,也对每一个人都起到了警示的作用。俗话说:“玉不琢不成器”,这个道理是再明显不过的了。一个人即使再有天赋、再聪慧,如果后天不勤奋学习最终也会成为一个普通的凡夫俗子,方仲永就是一个十分明显的例子。如果方仲永当初坚定自己的立场,变“不使学”为“我要学”,或者是他的父亲没有那么愚昧,也许后来的仲永就不会是“伤仲永”,而应该是“赞仲永”、“夸仲永”了……王安石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也是想让方仲永作为教育的反面例子,从而说明“受之人”即是后天教育的重要特性。而题目中的“伤”,也已经能够让读者看出这一点了,“伤”的意思是悲哀、哀伤,仲永天资非凡,但是最终却走向了“泯然众人”的结局,确实是一件让人悲哀的事情。仲永先天的聪明才智是上天赋予他的,他的家人应当好好地去珍惜,而不应该作为炫耀的资本。虽然他拥有了别人所没有的聪明天赋,但是他却没有得到常人应该得到的良好教育。最终他才会变成一个普通的人。这样看来,是否拥有过人的天赋都是次要的,后天的教育才是最为重要的。一个人做学问应该抱着积极进取的态度,如果不能前进,那么必然会后退。从文章中可以看出知识和文化对于一个人来说是很重要的。比如说仲永的父亲,他没有文化,认为仲永的聪明可以为家里带来一笔可观的收入,因此缺少了长远的眼光。如果当时仲永的父亲能够让他去学堂学习更多的文化知识,而不是带他到处去别人家里做客,或许多年以后他得到的利益要比眼下多的多。但是仲永的父亲并没有考虑到这一点,这就是没有文化和有文化的区别。天才从某种角度上也可以分析为:“从上天那里得到才华的人。”天才要比普通人优秀很多,他们只要稍微努力一点就会成为社会上难得的人。天生的才能固然很重要,可是如果没有后天及时的教育,再好的才能也会被时光所磨灭、被社会所淘汰。古人云:“业精于勤”。勤奋的学习才是成功之母。古今中外的成功者,哪一个不是经过了刻苦的钻研,才获得了最终的成功,并且得到世人的赞扬和敬佩的呢?P3-6
编辑推荐
《论语生活经典智慧大全集(超值白金版)》对于中国人,论语已隐然存在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很多人可能都不知道论语对他们无形的影响,许多时候,脱口而出的成语『四海之内皆兄弟』『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慎终追远』『既往不咎』『巧言令色鲜矣仁』『愚不可及』『君子有成人之美』等,却都出自论语。这些成语都是生活中的经典名言,而名言代表生命智慧的累积。《论语》是中华文化最伟大不朽的经典之一,记录了孔子的重要思想言行,内容博大精深。其中许多经典名言里所包含的思想,体现人类普世价值,两千多年来历经无数考验却始终万古常新,颠扑不破,被古今中外奉为为人处世、安身立命的金科玉律。《论语》是中国儒家的宝典。其中记载着两千五百多年前的孔子和他的弟子的言行。有人问:犹太人有一部《圣经》,人人必读;阿拉伯人有一部《古兰经》,人人必读;中国人应该有一部什么?《论语》本书撷取儒家经典《论语》之名言隽语,国人颂诵,终生受益。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