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9-8 出版社:中国商业出版社 作者:冯丽莎 页数:269 字数:250000
Tag标签:无
前言
生活是什么?没有人能给出答案。但若用禅心去体察生活,那么生活的定义自不难解。因为生活中处处是禅,而禅也是生活。禅的目标就是觉悟,禅者的生活就是觉悟的生活。觉悟以后,使我们展现内心自我与实相世界的本来面目。禅要人不离现实,从生活当中悟道,然后在生活当中证道行道。正所谓,行住坐卧皆有禅意,清茶淡饭皆有禅味,生活就是禅,一切都是禅。而生活更是有得有失,有苦有乐,有欲有求,有喜有悲……生活充满了酸甜苦辣。假如我们能正确地对待这些经历,那么我们将能用禅心来面对生活,生活也将会充满欢乐。 禅,是一种思考,一种表现,是集合的智慧结晶。 日常中,我们常常身陷于形形色色的纷争和困扰,总是无法宁静,总是无法超脱。我们向往着闲适快乐的生活,却又往往在现实利益之前备受着种种羁绊。可见,“功利”的杀伤力是如此顽固和强大。 面对生活,一切皆取决于心境的高与低和空与实。要让我们时常保有一颗平常心,就得千方百计将一切的利益和纷争都看淡,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得像吃饭睡觉一样平常和简单。然而,平常并不代表庸碌无为,而是更加地对人生充满热情,充满积极乐观的进取精神。 禅师有云:禅者之所以为禅者,应在于他心如大海那样深邃宽广,似秋月那样皎洁柔情,像镜子那样明亮清纯。因而,禅者方能两袖一甩,一路清风;布履一双,踏遍山河;仰天一笑,快慰平生;张口即佛,人人皆成菩萨;与人为善,天天都是好日子。 我们在生活中学习参禅悟道,并非是说我们必须看破红尘归之于佛门,过一种苦行僧的生活。“参”或“悟”,参的是一颗心,悟的是一种人生态度。
内容概要
禅在读,读其语淡味长,智藏其中的美妙,禅在悟,悟其深远意旨,玄机妙合的智慧。人生在云水随缘了无牵无挂中寻找清静的心灵家园。 禅,是一种思考,一种表现,是集合的智慧结晶。 禅是山中的清泉,它可以洗涤心灵的尘埃;它又是天上的白云,让你飘流四方,任尔逍遥。 禅可以开拓我们的心灵,启发人们的智能,引导我们进入更超脱的自由世界。
书籍目录
第一章 悟心与性:点亮自己的那盏生命之灯 不要把心儿给丢了 写好一个“我”字 每天呼唤自己 照着自己塑佛 站起来成佛 正视自己 不俗即仙骨,多情乃佛心 不能代替 自己拯救自己 美丽的月亮偷不去 乱石中的佛珠 心灵的成长 洗净自己被蒙蔽的心 找到梦想落脚的地方 禅房里的蝈蝈 蝎子何时该死 认识你自己 “我”在哪里 心本清净 敬他人即是敬自己第二章 悟得与失:让人生自如达观,让生命超脱自在 幸福的解脱之道 皆因绳未断 得失皆随缘 解脱 僧人的渡船 有舍才有得 放弃更是一种智慧 活在当下即是幸福 一切随缘任它去 行自然,乐自然 完美是一种伤害 人到无求品自高 要懂得适可而止第三章 悟苦与乐:生活就是禅,禅就是生活 吃苦的修炼 地狱与极乐 清风是知音 阳光抚慰的笑脸 快乐是一种心境 放下包袱赶路 “苦”是一种财富 不能流泪就微笑 换一个角度看问题 看透世情少抱怨 坎坷磨人志 不要放弃希望 佛靠修行,人靠磨炼 经一经苦难与磨砺 面对艰难和诱惑 活着是一种莫大的幸运 命运靠双手来创造 人要为了将来而活第四章 悟因与果:与人为善,与己为善 因果互存 每次捎回一把野菊 有付出才有回报 依从一念之善,是真行善 行善不能求回报 留有善念在心中 送出你手中的一轮明月 美德即是智慧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要善于接纳别人 对过错要多加宽恕 多行善事,多结善缘第五章 悟空与色:无欲则刚,有容乃大 爱我就来抱我 坦然面对诱惑 谁是我们的后人 脸上的污秽 寸丝不挂 心空及第 忍让 一尘不染 芥子纳须弥 大干世界一禅床 闭着眼看 四大皆空 四句话 佛学除障 冤冤相报何时了 不必放在心里 愚人买智第六章 悟修与行:德在人先,利居人后 一休的修养 还心灵本色 智慧就在生活中 洗涤心灵 花朵静悄悄地开放 易碎的瓷瓶 为法师献花 捡走心中落叶 大小两碗面条 积善以成德 境界高处还有更高 心灵的“眼珠” 大疑大悟,小疑小悟第七章 悟嗔与痴:平常心是福,平常心是道 人境两不夺 不成不淡是常味 饥来吃饭,困来即眠 凡事不必太认真 命中无时别强求 无心之心 除却心头火 平常心是道 但尽凡心,别无圣解 好事不如无事 幸福是一种心态 被责是值得庆幸的事第八章 悟贫与欲:知足者虽贫亦富,贪婪者虽富亦贫 欲壑难填 金钱也是好东西 别让心畸形 名利两条船 美好的心灵犹如钻石 依顺自然,正视问题 不求非分之得 贪婪是个无底洞 贪小便宜吃大亏 真正的财富 功名皆为身后事 不为金钱所惑 欲望太多造成心灵的贫穷第九章 悟学与道:智慧是一切幸福快乐的源泉 盗贼与禅师 学会思考 菩提本无树 莫做有知识的傻瓜 想法越单纯,智慧越清明 专心的力量 智慧的一念 怎样跑得最快 急于求成不可取 守德是做人的大智慧 穷汉和富翁的区别 智慧是心灵的花朵 聪明的商人 一炷心香第十章 悟净与静:宁静方能致远 鲜花的启示 管理自己的心 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超越烦恼 宁静而致远 清空心灵 司钟的禅心 一切皆祥 人生之路 禅的妙用 荣的任它荣,枯的任它枯 草木成佛第十一章 悟慈与悲:人人都是未觉悟的佛 你也是菩萨 心中要装着别人 寺院里的鸟巢 怀有乐善好施心 立地成佛 自己救自己 佛性平等,普度众生 佛的慈悲心 神医的奥秘 爱的力量第十二章 悟老与命: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珍惜今天,把握今天 时光小溪 不可说生死 百年一场梦 人生单行道 人死可悲吗 有没有鬼 长寿之道 把握时间,超越自己 与自己赛跑 时光是斑斓的猛虎 成功需要把握机会 与其抱怨,不如行动 重要的是赢得人生
章节摘录
第一章 悟心与性:点亮自己的那盏生命之灯 不要把心儿给丢了 生而为人,大多都有物质与金钱,甚至是和谐幸福的欲望。然而,如果物欲的满足和表面的和谐能够让我们得到暂时的安宁,为什么我们的心还是落落寡欢呢?这又是什么在人的心里作怪呢? 有个小沙弥吃完山杏,准备把杏核丢掉,老方丈看到后叫住了他,说:“果核是树木的心脏,不要随手丢了,要把它播种在适宜的泥土里,唤醒一个涅粲的再生梦。” 小沙弥听了老方丈的话,觉得非常有道理,就把那个真有些像心脏的杏核深浅适宜地埋在了寺院的一个角落里,并时常去为它浇水施肥。一两个月之后,那颗杏核真的发芽了,长出了一片片心形的叶片。小沙弥感到由衷的喜悦,就跑去告诉老方丈。老方丈听后,脸上也露出了笑容,他对小沙弥说:“树木的种子可以轮回树木再生梦,人生的种子也可以涅槃人的梦想和愿望。你知道什么是人生的种子吗?” 小沙弥思忖了片刻,小声说:“我认为是人心。” 老方丈满意地点点头,语重心长地说:“人心就是生命的种子,把它播种在佛教里,能生成一棵菩提树;把它播种在艺术里,能生成一丛风景林。可是,有不少人,在享受生命的同时,随手就把自己的心丢了……” 在现实生活中,又有多少人能真正算得上有心人呢?试想,有多少人是在真正地按照自己想要的方式生活的呢?有多少人没有被物质和金钱的欲望牵着鼻子走呢?但是,再回过头来想想,心是自己的,如果迷失了,还有什么幸福和快乐可言呢? 也许有人会说,为了生活我们不得不违逆自己的心。其实不是,大多数是为了满足自己物质与金钱欲望的需要,总是想得到更多,总想让一切都尽善尽美,为此,就要看别人的脸色行事,伪装自己,迎合他人。于是,也就不得不在夹缝中生存,在痛苦中周旋,令自己身心疲惫。心灵的重负,最终让一颗曾经年轻的心,变得苍老、无力,就像汪洋大海中一只漂泊的孤帆,找不到可以停泊的港湾。 找回自己的心吧,清理掉一切杂念,放下思想上沉重的包袱,抛弃心灵上过重的负荷,别再受世俗的牵绊,重新找回那个曾经迷失的自我,过属于自己的幸福生活。 【一日一悟】 悟道最重要的就是发现自己的本心。 写好一个“我”字 无论写字还是做人,唯独一个“我”字,最难把握、最难出新。从某种意义上说,认清了自我,就能看清世界,也就找到了通往世界的道路。 “存乎一心,运用之妙”,形成健朗的个性,需要恒心,更需要慧心。有这样一个故事:小和尚很想跟老和尚学习书法,老和尚让他从“我”字开始练习,并给小和尚提供了几个前辈和名家们的“我”字帖。 小和尚开始耐心地观摩并练习了一个上午,挑拣了其中一个比较满意的“我”字,拿去让老和尚指点。老和尚乜斜了一眼说:太潦草了,接着练。 小和尚接着练了一个星期,他自己也记不清究竟练了多少个“我”字了。看着满屋的“我”字,便又挑拣了几个自己满意的,拿去让师父看。老和尚随手翻了翻那几个字,一边背过身去一边轻声说:太漂浮了,接着练吧。 小和尚沉住气,接着练了半年,基本上能把前辈和名家们的几个“我”字临摹得惟妙惟肖了。便又拿去,请教师父。老和尚静静地看了一阵那几个字,拍拍小和尚的肩膀说:有长进,有出息,不过,还得接着练,因为你还没掌握“我”字的要领。 得到承认和鼓励之后,小和尚终于静下心来,揣摩着师父的开导,一遍遍、一天天地练下去。半年之后,小和尚又来找师父了。这次他只拿来唯一的一个“我”字,不过,这个“我”字再不是泛写和临摹了,每个笔画都是异样的一种新写法。很显然,小和尚熟能生巧地练就、独创了一种书法新体。 老和尚终于满意地笑了,他意味深长地对小和尚说:你终于写出自己的“我”、找到“自我”了。 故事说明的道理很简单,就是无论写的字是潦草、漂浮、泛写、临摹,都写不出真我,只有静心精心的修炼才能慢慢地找到真我。所以,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就说过:“认识你自己是哲学的最高任务。” 做人和练字一样,一开始我们只会“临摹”,只会跟别人学。有很多人在跟别人学的过程中,渐渐忘记了自己,丧失了自己的独立性,成了人云亦云的芸芸众生;只有少数人在“临摹”别人以后能脱颖而出,超越先辈,成为真正的自己。 【一日一悟】 真心没有了,这就好像说失落了自己.找不到自己的家门。 每天呼唤自己 每天清晨,不等寺院里的晨钟敲响,僧侣们就被老方丈的呼唤声喊醒了。不过,老方丈呼唤的却不是寺院里僧侣们的名字,而是他自己的名字。 多少年了,老方丈总是在晨钟敲响的前十分钟左右,率先起床,站到寺院附近的山坡上,对着山谷大声呼唤自己的名字。有一个小和尚曾经问过老方丈:“您怎么天天呼唤自己呢?这样做有什么玄机吗?” 老方丈笑笑说:“我天天晚上在梦中出走,甚至云游四海,腾空万里,根本无法约束自己。醒来后当然要呼唤自己了,把自己及时地唤回来呀。不然的话,就有可能把自己走失了,再也找不到自己了……” 这个故事所蕴涵的道理之深刻发人深省,因为常常走失自己的,岂止老方丈、岂止是在梦里?现实人生、现实生活中,不知有多少人在经意不经意间,就走失了自己、迷失了自我。 古代圣人就曾经说过:“吾日三省吾身,为谋而不忠乎?为友而不信乎?传不习乎?”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我们每天要三次反省自己,省悟自己在做事做人时是否尽心尽力了,与朋友交往是否讲信用了,老师传授的学业是否都学习好了。这里的寓意其实与老方丈呼唤自己的意思是一样的。这也是提醒我们,无论我们要怎么生活,都要时刻唤回自己,而唤回自己就是经常提醒自己、反思自己,一天下来的收获是什么,一周下来的收获是什么,一月下来的收获是什么,一年下来的收获又是什么。在这种及时的呼唤与提醒中,我们才不会被纷繁复杂的世界所迷惑,才不会被舒坦安逸的生活所收服,唯有在不断的提醒和呼唤中,把自己唤回到最初的热情与激情中,对生活对工作才能永远充满热情和动力。 【一日一悟】 “我”是躯壳,还是思想? 照着自己塑佛 一座新的寺院终于在半山腰落成了,但寺院里却没有佛像。小和尚就问老和尚该去哪里搬些佛像回来,而老和尚的回答很出乎小和尚的意料。因为老和尚告诉小和尚说,佛像要他们自己动手塑。 小和尚心有疑问,就问老和尚该比照哪个寺院里的佛像塑,没有参照物,如何能塑佛。 老和尚随即回答他说:不需要比照别的寺院的佛像,比照着我们自己的模样塑就行了。 小和尚就说:师父还行,我这副尊容太丑了,还是免了吧。 老和尚暗自一笑,对小和尚说:你也别想推辞,我照着你塑,你照着我塑,岂不方便许多? 小和尚表现出一副惊讶而难为情的样子,还想推辞。然而,老和尚继续开导小和尚说:心表如一、言行一致地把自己当做佛、塑成佛,自己就成了名正言顺、心安理得的佛。你想想,咱俩的德行和模样都可塑佛,世上岂不是还可以平添许多向往成佛、可以成佛之人吗? 事实也的确如此,你心里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往往就能成为什么样的人。自己心中的画像就是“心像”,这“心像”往往就是自己的外在形象。所以,人要常常扪心自问,好好刻画自己的“心像”,让自己美丽、善良、博大、勇敢、宽容、锲而不舍……并且这种积极的自我暗示,还可以使人日臻完美。但也无须勉强自己,刻意为之,否则反会拔苗助长,所以,只要无愧无悔地过好每一天,顺其自然,水到渠自然能成。 【一日一悟】 做事要静心、定心。心如果乱了,什么也做不好。 站起来成佛 一位和尚跪在一尊高大的佛像前,无精打采地诵读经文。长期的修炼并未使他立地成佛,他为此而苦闷、彷徨,渴望解脱。正好,一位云游四方的大师来到他身旁。 “尊敬的大师,弟子今日有缘见到你,真是前世造化!”和尚来不及站起,激动得颤颤巍巍地说,“今有一事求教,请指点迷津;伟人何以成其伟人?比如说,我们面前的这位佛祖……” “伟人之伟大,是因为我们跪着……”大师从容地说。 “是因为……跪着?”和尚怯生生地瞥了一眼佛像,又欣喜地望着大师,“这么说,我该站起来?” “是的!”大师打了一个起立的手势,“站起来吧,你也可以成为伟人!” “什么,你说什么?我也可以成为伟人?你……你……你这是对神灵、对伟人的贬损!”说着,和尚双手合十,连念了两遍“阿弥陀佛”。 “与其执著拜倒,弗如大胆超越!”大师说罢头也不回地走了。 “超越?呸!”和尚听了大师的话如惊雷轰顶,“这疯子简直是亵渎神灵,玷污伟人!罪过!罪过!”说着,虔诚之至地补念了一通忏悔经,又跪下了。 要想超越别人,首先得超越自己。连自己都不了解,都不敢超越的人,永远都不会加入伟人的行列。一心想成“佛”,又不敢站起来,世间这样的人恐怕不在少数。其实睁眼看一下,大千世界中哪有跪着的佛?迷信乃至崇拜偶像,以致失去自我,泯灭个性和做人的自尊,是世人的悲哀。更为悲哀的是身在迷信之中而不知其迷信,最终被其毒害乃至扼杀。想想我们自己,之所以勤奋而平庸,是因为我们在行业的专家、名师的面前始终跪着!既然这样,那就勇敢地站起来吧。 站起来就是一道美丽的风景,一种超凡的人格,是一种执著的信念,是一种高远的境界。只要站起来,你伸手就可以抚摸灿烂的星斗;只有站起来,你才能让脾气暴戾不可一世的大海也俯首听命,跪伏在你的脚下。 站起来,你才能找到自己;站起来,你就是强者! 【一日一悟】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目标,如果能不受干扰,沿着目标前进,肯定会有不俗的成就。 ……
编辑推荐
在故事上参透禅机,在禅意中觉悟人生。 凡事顺其自然,遇事处之泰然,得意之时淡然,失意之时坦然,艰辛曲折必然,历经沧桑悟然,人生活得悠然。 人生在世,求淡之美而得禅悟,不亦乐乎! 生活是什么?没有人能给出答案。但若用禅心去体察生活,那么生活的定义自不难解。因为生活中处处是禅,而禅也是生活。禅的目标就是觉悟,禅者的生活就是觉悟的生活。觉悟以后,使我们展现内心自我与真实世界的本来面目。禅要人不离现实,从生活当中悟道,然后在生活当中证道行道。正所谓,行住坐卧皆有禅意,清茶淡饭皆有禅味,生活就是禅,一切都是禅。 禅是净化心灵、改变人生的大智慧 “花开水流去,寂然天地空”悟道道何处?简化生活,简化心灵。只要禅悟人生的道理就好。尽可能的把心归于本真,归于平静,归于简单。让心变得空灵,寂静,淡泊,安宁,淡到若有若无,浅到清纯见底。 悟心与性:点亮自己的那盏生命之灯 悟得与失:让人生自如达观,让生命超脱自在 悟苦与乐:生活就是禅,禅就是生活 悟因与果:与人为善,与己为善 悟空与色:无欲则刚,有容乃大 悟修与行:德在人先,利居人后 悟嗔与痴:平常心是福,平常心是道 悟贫与欲:知足者虽贫亦富,贪婪者虽富亦贫 悟学与道:智慧是一切幸福快乐的源泉 悟净与静:宁静方能致远 悟慈与悲:人人都是未觉悟的佛 悟老与命: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