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9-1 出版社:亚当·斯密 (Adam Smith)、 陈建平 中国商业出版社 (2009-01出版) 作者:亚当·斯密 页数:169 译者:陈建平
Tag标签:无
前言
随着我国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的进一步发展,无论是现实生活中的诸多困惑还是人们的心灵深处的丰富渴求,都将了解、学习、掌握并融会贯通人类所积淀至今的所有思想、精神之精华。过去,我们有辜鸿铭、严复等先贤大儒,现在,我们似乎无法超越古人。其实非也,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使命,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辉煌。在社会转型的巨大挑战和机遇面前,我们需要学习,而学习的最佳途径莫过于学习经典。没有经典的文化是没有灵魂的的文化,没有经典的人生是没有希望的人生。作为源头活水,经典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所载为常理常道,其价值历久而弥新。然而,面对鸿篇巨制的经典,很多读者不是畏惧于它们的艰涩难懂就是为它们曲里拐弯的行文头疼不已,本就不具备辜鸿铭、严复等先贤所具有的深厚渊博的知识底蕴的人,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生活中,许多人真真是无暇细嚼慢咽那些长篇巨著,但求知的心又时时渴望能阅其概貌,以丰富自己的心灵。在每年出版22万种图书,其中新书13万种,市场可供应的图书已达40多万种的情况下,有些人不知所措,有些人则抱怨没有能读可读之书。真是:过去,无书可读,烦;现在有书,更烦。究其原因,一是现代人很大程度上不是出于心灵的渴求而是现实的压迫,抱持着实用目的去阅读学习的,二是出版者一厢情愿地迎合所谓的阅读需求,如此则书越多大家越无书可读。那些曾经哺育出无数思想家哲学家科学家的传世经典,竟然与最需要阅读的现代人越来越隔膜了。
内容概要
在亚当?斯密那里,政治经济学已发展为某种整体,它所包括的范围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形成。亚当?斯密第一次对政治经济学的基本问题做出了系统的研究,创立了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把英国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这是一本将经济学、哲学、历史、政治理论和实践计划奇怪地混合在一起的书,一本由有着高深学问和明敏见识的人所写的书。这个人有强大的分析能力,能对他的笔记本中所有的材料进行筛选;又有强大的综合能力,能按照新的和引人注目的方式将其重新组合起来。 亚当?斯密对当时的学术领域的各种思想是极为敏
作者简介
亚当·斯密(Adam Smith,1723—1790)是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主要代表之一。生于苏格兰柯卡尔迪,先后入格拉斯哥大学和牛津大学学习。1767年致力于《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即《国富论》)的写作,经过10年的刻苦努力,终于在1776年完成了这部巨著。该书一出版就成了当时的畅销书,并被译为许多国家的文字,相继在欧美发行。其影响持续了近一个世纪,致使那一时期的政治经济学不可避免地打上了斯密思想的烙印,而且这一影响至今还在继续着。
书籍目录
第一编 论劳动生产力改进的原因,兼论劳动产品在不同阶级之间自然分配的顺序第一章 论劳动分工第二章 论劳动分工的原由第三章 论劳动分工受市场范围的限制第四章 论货币的起源和效用第五章 论商品的真实价格与名义价格或论其用劳动、用货币表示的价格第六章 论商品价格的组成部分第七章 论商品的自然价格与市场价格第八章 论劳动工资第九章 论资本利润第十章 论工资与利润随劳动与资本用途的不同而不同.第一节 起因于职业本身性质所产生的不均等第二节 起因于欧洲政策的不均等第十一章 论地租第一节 论总能提供地租的土地产品第二节 论有时提供有时不提供地租的土地产品第三节 论总能提供地租的产品与有时提供有时不提供地租的产品两者价值比例的变动本章结论第二编 论资财的性质、积累和使用第一章 论资财的划分第二章 论作为社会总资财或维持国民资本支出一部门的货币第三章 论资本积累,或论生产性和非生产性劳动第四章 论贷出取息的资财第五章 论资本的用途第三编 论各国财富增长的不同途径第一章 论财富的自然增长第二章 城市商业对农村改良作出的贡献第四编 论各种政治经济学学说第一章 论商业主义或重商主义的原理第二章 论限制从国外进口的能在国内生产的货物第三章 论对来自贸易差额被认为不利于我国的各种货物的进口所加的特别限制第一节 论即使根据重商主义的原则看这些限制的不合理第二节 论根据其他原则,这种特别限制的不合理第四章 论退税第五章 论奖励金第六章 论通商条约第七章 关于重商主义的结论第八章 论重农主义即把土地产品看作各国收入及财富的惟一来源或主要来源的政治经济学学说第五编 论君主或国家的收入第一章 论君主或国家的费用支出第一节 论国防费第二节 论司法支出第三节 论公共工程和公共机构的费用第一项论便利社会商业的公共工程和和机构第二项论青年教育设施的费用第三项论各种年龄人民的教育支出第四节 论维持君主尊严的费用本章的结论第二章 论一般收入或公共收入的来源第一节 论属于君主或国家的收入来源第二节 论赋税第一项地租税即加在土地地租上的赋税第二项利润税或加在资本收入上的赋税第一项和第二项的附录加在土地、房屋、资财上的资本价值的税第三项劳动工资税第四项原打算无区别地加在各种收入上的税第三章 论公债
章节摘录
第一编 论劳动生产力改进的原因,兼论劳动产品在不同阶级之间自然分配的顺序第一章 论劳动分工劳动生产力上最大的改进,以及劳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熟练程度、技巧和判断力,很大程度上似乎都是分工的结果。我们不妨通过讨论个别制造业分工状况,来理解社会一般业务分工所产生的结果吧。一般人认为,不重要的制造业分工最细,这类制造业雇佣的劳动者人数不多,工人们可集合在同一工厂内,使观察者能一览无遗。反之,那些大制造业,雇有的劳动者多而且分布在不同的部门,而不是在一个一览无余的厂内。这就造成了一种大制造业分工没有小制造业分工明显的假象。以扣针制造业为例,该制造业极微小,但它的分工往往引起人们的注意。一个没有受过训练又不会使用机械的工人,再竭力工作,也许一天也制造不出一枚扣针来。但在分工明确的工厂,各个工序都被严格分工:一人抽铁线,一人拉直,一人切截,一人削尖线的一端,一人磨另一端,以便装上圆头。要做圆头,就需要有二三种不同的操作。装圆头,涂白色,乃至包装,都是专人负责。这样,扣针的制造分为18种操作环节。有些工厂,这18种操作,由18个工人专门担任,有些则一人承担几个工序。我见过一个雇了10个工人的小工厂,就有几个工人同时担任二三种操作。他们设备简陋,但如果他们勤勉努力,一天也能成针12磅。按每磅中等针有4000枚计,这10个工人每日就可成针48000枚,即一人一日可成针4800枚。如果他们各自独立工作,不专习一种特殊业务,那他们谁也不能一天制造20枚针了,说不定一天连一枚针也制造不出来。他们不但不能制出今日由适当分工合作而制成的数量的1/240,就连这数量的1/4800,恐怕也制造不出来。其他工艺及制造业虽不能如此分工细密,但分工的效果总是一样的。凡能采用分工制的工艺,一经采用分工制,便相应地带动劳动生产力的增进。不同行业职业的划分,似乎都是由分工的这种好处而造成的。产业与劳动生产力的增进程度越发达的国家,分工也最彻底。未开化社会中一人独任的工作,在进步的社会中,一般都由几个人分工合作完成。这种因为分工而造成的同等数量劳动者所能完成的工作量比过去大大增加的原因有三:第一,劳动者技巧因业专而日进;第二,节约了由一种工作转到另一种工作所损失的时间;第三,机械的发明便利和简化了劳动,使人以一顶三。分工使物质产品大大丰富,一个劳动者,除自身所需以外,有大量产物可以出卖;同时,因为其他劳动者的处境相同,他还可以换得其他劳动着生产的大量产物。别人所需,他能充分供给;他自身所需的,别人亦能充分供给。于是,社会各阶层都变得普遍富裕起来。考察一下文明而繁荣的国家的最普通技工或日工的日用物品罢;你就会看到,用他的劳动的一部分(虽然只是一小部分)来生产这种日用品的人的数目,是难以数计的。我们如果考察这一切东西,并考虑到投在这每样东西上的各种劳动,就会觉得,没有众多人的帮助和合作,一个文明国家里的卑不足道的人,就不可能得到他普通所得到的那种(按照我们的非常错误的设想是)平常的简单的生活用品。的确,同富人的极度豪华奢侈相比,他的生活用品简单而又平常;一个欧洲君主的生活用品并非总是大大超过一个勤劳节俭的农民,而这个农民却总是超过主宰许多赤裸野蛮人的生命与自由的绝对非洲君主的生活用品。这或许又是真事。第二章 论劳动分工的原由劳动分工的益处是人类智慧的结果,人类智慧预见到分工会产生普遍富裕并想利用它来实现普遍的富裕。它是人性中某种倾向所缓慢而逐渐造成的必然结果,这种倾向就是互通有无,物物交换,互相交易。这种倾向是人类共有且特有的,其他动物不具备,一般动物,似乎都不知道这种或任何其他种类的契约。两狗同逐一兔,有时也象是一种协同动作。它们把兔逐向对手的方向,或在对手把兔逐到它那边时,加以拦截不过,这种协同动作只在特定时刻偶然一致,并不是契约的结果。谁也没见过两条狗公平审慎地交换骨头,也没见过一个动物向其他动物示意说:这是我的,那是你的,我乐意跟你换。小狗想吃食,会向母狗百般献媚。人有时也采取这种手段,博取欲求之者。这种办法,也不能哪里都能应用。人生在世知己难求,却可以得到多数人的协作和援助。自然界中,只有人类随时随地都需要同类的协助,别的动物,一到壮年期,几乎全都能够独立不需要其他动物的援助。靠人恩惠是不能得到援助的,只要晓之以利,他人就会提供帮助或者交换,这样人就达到了自己的目的。例如,要与旁人作买卖,首先得说请给我所要,你也可获你所要的东西:这是交易的通义。我们所需要的相互帮忙,大部分是依照这个方法取得的。我们每天所需的食料和饮料,不是出自屠户、酿酒家或烙面师的恩惠,而是出于他们自利的打算。不说自己有需要,而说对他们有利。除乞丐外,没有一个人愿意靠别人的恩惠过活。即使乞丐,也不是一味依赖别人的。乞丐生活资料的供给,虽出自善人的慈悲却不能随时随刻给他提供他所需要的东西。他的大部分临时需要和其他人一样,也是通过契约、交换和买卖而得到的。他把一个人施舍的钱,拿去买食物,把另一个人施舍的旧衣,去交换合身的旧衣,或者,先把旧衣换成货币,再用货币购买自己需要的食品、衣服和住所。跟人们通过契约、交换和买卖取得需要的相互帮忙一样,劳动分工最初也是从这种互相交换的倾向产生的。人们从事不同职业所表现出来的极不相同的才能,在多数情况下,与其说是劳动分工的原因,倒不如说是劳动分工的结果。人类如果没有互通有无、物物交换和互相交易的倾向,每个人都须亲自生产自己所需的所有东西,所有人的任务和工作全无分别,那工作差异所产生的才能的巨大差异,就不可能存在了。交换的倾向形成人与人之间在职业才能上显著差异的同时,也使这种差异成为有用的。许多同种但不同属的动物,得自天性的天资上的差异,比人类在未受教育和未受习俗熏陶以前得自自然的资质上的差别大得多。自然给了它们各种各样的才能,它们却不能以此得到何种其他好处。人类就完全不同了。他们彼此间,那怕是极不类似的才能也能交相为用。他们依着互通有无、物物交换和互相交易的一般倾向,好象把各种才能所生产的各种不同产物,结成一个共同的资源,各个人都可以用这个资源随意购取自己需要的别人生产的物品。第三章 论劳动分工受市场范围的限制分工起因于交换能力,分工的范围总是受限于交换能力的大小,即受到市场范围的限制。市场过小,人们就不能终生专务一业。因为他不能用自己消费不了的剩余劳动产品,随意换取自己需要的别人剩余的劳动产品。有些职业,那怕是最低级的,也只能在适合其存在的地方发挥作用。例如搬运工人,就只能在大城市生活。小村落固不待言;即普通墟市,亦嫌过小,不能给他以不断的工作。水运开拓了比陆运广大得多的市场,所以各种分工、工艺和产业的改良,自然而然地都始于水运码头等交通便利之地。这种改良普及到内地需要很长很长的时间。由于与河海隔离,内地在长期间内,只能在邻近地方,而不能在其他地方,销售其大部分产品。所以,它的货品销量,在长时间内,必定和邻近地方的财富与人口成比例。结果,它的改良进步总落在邻近地:方的后面。水运的便利不仅体现在节约人力、产生更多利润、节省时间等外,还会对江河湖海所连接的地方之间的产业发展提供的刺激,他们之间相互进行大规模的贸易,相互提供市场,并对彼此的产业发展,相互给予很大的根据最可靠的历史记载,开化最早的乃是地中海沿岸各国。在地中海沿岸各国中,农业或制造业发达最早改良最大的,要首推埃及。东印度孟加拉各省,以及中国东部的几个省,似乎也在极早的时候期已有农业和制造业上的改良。印度的恒河及其他大河,都分出许多可通航的支流,与埃及的尼罗河无异。中国东部各省也有若干大江大河,分成许许多多支流和水道,相互交通着,扩大了内地航行的范围。这种航行范围的广阔,不但非尼罗河或恒河所可比拟,即此二大河合在一起也望尘莫及。但令人奇怪的是,古代埃及人、印度人和中国人,都不奖励外国贸易,似乎全都从内陆航运获得了巨大财富。第四章 论货币的起源和效用劳动分工一经完全确立,每个人就依靠交换来生活;物物交换的困难导致选用某种商品作为货币,例如,牲畜、盐、贝壳、鳕鱼、烟草、糖、皮革和铁钉等,最终采用了金属,因为其耐久和可分割。最初使用金属时都是没有印记的条块,以后加盖印记,表明重量和纯度;首先采用的是用公章表明纯度,后来通过铸造表明重量,铸币的名称最初表示重量。但是我相信,在世界上的每一个国家,由于君主和国家的贪婪与不公,他们背弃自己臣民的信任,逐渐减少铸币中原来含有的金属的数量。罗马的阿斯,在共和国后来的各个时代中,降到了原来价值的二十四分之一,小是重一磅,而是只重半盎斯。英格兰的镑和便士现今只有原值的三分之一左右;苏格兰的镑和便士约为原值的三十六分之一;法国的镑和便士则只为原值的六十六分之一。君主和国家通过采用这种手段就可用比原来要求的较少量的白银去偿还债务和履行契约。诚然,这只是在表面上看来是如此;因为他们的债权人实际被剥夺了应收债款的一部分。
媒体关注与评论
在亚当·斯密那里,政治经济学已发展为某种整体,它所包括的范围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形成。亚当·斯密第一次对政治经济学的基本问题做出了系统的研究,创立了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把英国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卡尔·马克思“这是一本将经济学、哲学、历史、政治理论和实践计划奇怪地混合在一起的书,一本由有着高深学问和明敏见识的人所写的书。这个人有强大的分析能力,能对他的笔记本中所有的材料进行筛选;又有强大的综合能力。能按照新的和引人注目的方式将其重新组合起来。亚当·斯密对当时的学术领域的各种思想是极为敏感的,他像后来的马克思一样,不是一个关在自己房子里的与世隔绝的学者,他仿佛全身装着天线,能收到并吸收所能接触到的一切信息。他在封建欧洲解体之末、近代世界开始之时写作,在这个世界中,封建制度仍以既得利益集团经常表现的顽固性在坚持。他正是为反对这种利益集团而写作的。结果是,他的书不只是为图书馆架藏而写的,它对经济意见和国家政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它形成了我们今天住在其中的整个生活环境。”——《国富论》编者马克斯·勒纳“亚当-斯密博士是政治经济学现代体系的真正创始人。假如说他留给我们的不是一本完善的著作,但无论从哪一方面来说,他留给我们的已经是一本较过去问世的任何的著作包含更多有用的真理的著作。他指出了并且铺平了一条道路.循着这条道路,以后的哲学家即有可能完成许多他所没有完成的东西,改正他曾犯过的错误。并作出许多新的和重要的发现……亚当·斯密博士的著作都必须放在那些有助于人类自由、开化和富裕等著作的最前列。”——《政治经济学原理》约·雷·麦克库洛赫
编辑推荐
《国富论(精华本)》是一本将经济学、哲学、历史、政治理论和实践计划奇怪地混合在一起的书,一本由有着高深学问和明敏见识的人所写的书。这个人有强大的分析能力,能对他的笔记本中所有的材料进行筛选;又有强大的综合能力,能按照新的和引人注目的方式将其重新组合起来。亚当·斯密对当时的学术领域的各种思想是极为敏感的,他像后来的马克思一样,不是一个关在自己房子里的与世隔绝的学者,他仿佛全身装着天线,能收到并吸收所能接触到的一切信息。他在封建欧洲解体之末、近代世界开始之时写作,在这个世界中,封建制度仍以既得利益集团经常表现的顽固性在坚持。他正是为反对这种利益集团而写作的。结果是,他的书不只是为图书馆架藏而写的,它对经济意见和国家政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它形成了我们今天住在其中的整个生活环境。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