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要从学做人开始

出版时间:2008-10  出版社:中国商业出版社  作者:龚宇华  页数:318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禅很深奥,又很平常。达摩大师面壁十年,把禅宗植根于华夏大地;赵州禅师却说禅就是穿衣吃饭,就在身边等着我们去领会。    禅是一盏灯,无轻无重,在我们筋疲力尽、迷失方向的时候能够照亮我们的旅程。高节奏的现代生活压榨着我们的思考时间,没有了对自我经常的磨练和鞭策,我们时常会丢失自己原来的前进方向。而禅让我们时时反观自我,守住自己的本性,不偏移自己的道路。    禅是一阵风,无影无形,十方三世里淡然穿梭,了无挂碍。花花世界,有太多的迷乱,太多的诱惑。放下,放下,禅让你摒除杂念,放下一切该放下的。只有懂得放下,如无形的风一般自由自在,才不会被这个婆娑世界迷了慧眼。    禅是一杯茶,无色无味,每个人会在口渴的时候去喝它。禅虽不可言传,但就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投子大同禅师与嵇山章禅师在室外品茶,大同禅师指着茶杯中倒映的青山绿树、蓝天白云说:“森罗万象,都在里边。”章禅师将茶水泼在地上:“森罗万象,在什么地方?”大同禅师说:“可惜了一杯茶。”喝茶是禅,吃饭是禅,脱离日常生活去找禅的智慧则无异于“骑驴觅驴”。    禅是一颗心,无嗔无痴,以最真诚的态度对待身边的人。禅师在院子里种了一园好菊花,山下村子里的人纷纷来向禅师要几株种在自家院子里。禅师答应了,他亲自动手挑拣最鲜、枝叶最粗的几株,挖出根须送到了别人家里。前来要花的人络绎不绝。没几天院里的菊花就被送得一干二净了。弟子看到满院的凄凉,说道:“真可惜!这里本应该是满院香味的。”禅师笑道:  “这样岂不是更好,三年后一村菊香!”

书籍目录

正精进·禅是一盏灯 1. 半路子人与半路子事 2. 非礼勿行 3. 雪窦非邮差 4. 清风是知音 5. 床头女像 6. 求人不如求己 7. 心空及第 8. 参禅法器 9. 剑客的故事 10. 知非便舍 11. 慧可安心 12. 未卜先知 13. 自己的佛 14. 剑道要诀 15. 一觉成佛 16. 断指求法 17. 滴水开悟 18. 山高怎阻野云飞 19. 禅力就是定力 20. 磨砖成镜 21. 一休晒经 22. 大肚容人 23. 内不心乱为定 24. 马祖挡路 25. 虚幻之城 26. 没时间老 27. 泥中莲花 28. 水满自溢 29. 行囊空空 30. 并不受矛盾影响 31. 佛祖吃水 32. 悟无生忍 33. 禅师解梦 34. 佛陀论马 35. 万丈高楼始于垒土 36. 不作不食 37. 成功在于坚持 38. 聪明在于勤奋 39. 凡事靠自己 40. 自己的价值 41. 关于成功 42. 逸豫使人亡身 43. 养成认真踏实的习惯 44. 禅师的教化 45. 虔诚的心 46. 真正的地狱 47. 绝知此事要躬行 48. 两个和尚的故事 49. 做意志坚定的人正念·禅是一阵风 1. 布施有度 2. 黄豆降鬼 3. 比大 4. 无明 5. 拨扇起火 6. 灵利道人 7. 想成佛的皇帝 8. 新妇骑驴 9. 该放下时就放下 10. 八风吹不动,一屁打过江 11. 俗眼无珠 12. 提起放下 13. 男女无别 14. 道信拒旨 15. 不被迷惑 16. 达摩论宝 17. 无气可生 18. 爱不执着 19. 锁虚空 20. 老和尚与小和尚 21. 知色知欲 22. 四大皆空 23. 行脚僧 24. 性天真佛 25. 心灭法灭 26. 放下得道 27. 一念嗔心 28. 跳过时间的纽扣 29. 来来往往 30. 和尚喝粥 31. 黄金毒蛇 32. 空与色 33. 禅言得失 34. 轮回流转 35. 悟禅无欲 36. 皆因绳未断 37. 世上没有后悔药 38. 爱的教育 39. 贪得无厌 40. 贪欲是人性最大的缺憾 41. 远离贪欲 42. 生不带来,死不带去 43. 节制欲望 44. 多捡一些 45. 自我解脱 46. 风物长宜放眼量 47. 八折诵经正业·禅是一杯茶 1. 吃粥与吃茶 2. 一片菜叶 3. 无事不禅 4. 只是一杯茶 5. 镇州萝卜 6. 圆梦 7. 一宿禅 8. 意在钁头边 9. 峨山开悟 10. 骑牛觅牛 11. 偈语 12. 每天吃什么? 13. 我们的禅道 14. 禅是自由 15. 出世入世 16. 禅之不定 17. 风吹云过 18. 禅师与乞丐 19. 见山忘道与见道忘山 20. 对死的赞美 21. 因果分明 22. 禅师的生活 23. 平常心是道 24. 禅无妄语 25. 佛子天然 26. 美丽的寺庙 27. 云水随缘 28. 超度亡狗 29. 一念自在 30. 当下之时 31. 月光满堂 32. 皆有生死 33. 虎扑先低头 34. 珍惜今天 35. 做自己的主人 36. 刮金救人 37. 放宽心胸 38. 学会放松 39. 心净国土净 40. 怜取眼前人 41. 沉默是金 42. 一念之间 43. 致富之道 44. 修养自己的魅力 45. 幽默 46. 另一种心境 47. 以良好的心态面对生活 48. 孝敬父母 49. 不要预支明天的烦恼 50. 诚实做人 51. 关于失恋 52. 随缘正命·禅是一颗心 1. 斗鸡悟道 2. 废纸一堆 3. 怀疑生暗鬼 4. 体相本自然 5. 高尾染坊 6. 一口好牙 7. 酒缸里的人 8. 天下第一的茶道 9. 诚实无欺 10. 一村菊香 11。给衣服吃饭 12. 徒为师师 13. 文殊现身 14. 雪霁便行 15. 慈悲 16. 禅师的眼泪 17. 漂泊的诗人禅师 18. 捐血救人的太子 19. 化缘睡觉 20. 自忏他忏 21. 方外之交 22. 善自珍重 23. 为师胸怀 24. 情与无情 25. 禅师的洗脚石 26. 大干世界一禅床 27. 善恶正反 28. 布袋拖耳 29. 禅师与小偷 30. 笑口常开 31. 禅无杂邪 32. 盐酱人生 33. 不许为师 34. 正受烧书 35. 禅的宽恕 36. 骷髅盛粥 37. 护贼度贼 38. 寒山的处事秘诀 39. 不信是真谛 40. 开悟心自宁 41. 风水与平安 42. 不要拂拭 43. 不要欺世盗名 44. 道信收徒 45. 青梅子不可随便给 46. 风动幡动 47. 须弥藏芥子 48. 心无外物 49. 乞丐买饼 50. 心有滞,而众法皆不通 51. 其一其二 52. 自重自律 53. 从容处事 54. 第三个金人 55. 即心即佛 56. 落花无言 57. 到底谁比谁强 58. 有容乃大 59. 不计人间毁誉 60. 谦逊是美德的色彩 61. 快乐的法门 62. 照亮自己 63. 推己及人 64. 人我之分 65. 真诚做人正见·禅是一枝花 1. 貌美的佛陀 2. 悟性不得模仿 3. 缘起性空 4. 烦恼是佛 5. 灵佑踢瓶 6. 吃蜜谢罪 7. 智闲开悟 8. 虎和尚 9. 衣裹真珠 10. 传法要传心 11. 斩蛇悟性 12. 里外之分 13. 有相无相 14. 打坐与参禅 15. 心净土净 16. 云在青天水在瓶 17. 非驴非马 18. 如水归水 19. 惟心净土,自性弥陀 20. 退礼 21. 心性如一 22. 话头禅 23. 虎头长角 24. 丙丁童子来救火 25. 一生万法,万法皆一 26. 我也有舌头 27. 变与不变 28. 不在别处 29. 百年一梦 30. 我往西方走 31. 自己的住处 32. 生时操劳,死为休息 33. 什么是禅 34. 一与三 35. 我是侍者 36. 信马由缰 37. 剪指教徒 38. 独超物外 39. 大颠与韩愈 40. 我也不是佛 41. 抢不走 42。睹影自悟 43. 无形无相 44. 转秽为净 45. 责骂与慈悲 46. 银货两讫 47. 真禅无物 48. 枯木严寒 49. 心净生佛 50. 杯水禅机 51. 肉眼心眼 52. 仁者心动 53. 满招损,谦受益 54. 禅的妙用附录:古代先贤参禅

章节摘录

  正精进·禅是一盏灯  1. 半路子人与半路子事  成功讲耐住寂寞,行百里者半九十,没有努力坚持到最后常常使我们后悔不已。  一个小和尚因为耐不住佛家的寂寞下山还俗去了。  不到一个月,因为耐不得尘世的口舌,又上山了。  不到一个月,又因不耐寂寞下山了。  如此三番,老僧就对他说:“你干脆不必学佛,脱去袈裟吧;也不必认真去做俗人,就在庙宇和尘世之间的凉亭那里设一个去处,卖茶如何?”  这个还俗的小和尚就讨了一个小媳妇,开起一个茶店。老僧的指引很对,半路子的人只能做半路子的事。  小和尚没有恒心,难修正果。人做事如果没有恒心,难成大事。所以决定各人成就的不只是天资,还有后天的努力。小和尚一半的努力换来一半的成果,也算很公平了。  2. 非礼勿行  佛讲六根清净,身体去除浮躁、波动、欲望、喧闹,以达到澄明之境。  有一学僧元持在无德禅师座下参学,每日精勤用功,却始终无法对禅法有所体悟。有一次在晚参时,元持特别请示无德禅师道:“弟子进入丛林多年,一切仍然懵懂不知,空受信施供养,每日一无所悟,请老师慈悲请示,每天在修持、作务之外,还有什么是必修的课程?”  无德禅师回答道:“你最好看管你的两只鹫、两头鹿、两只鹰,并且约束口中一条虫,同时,不断地斗一头熊和看护一个病人。如果你能做到这一切并善尽职责,相信对你会有很大的帮助。”  元持不解地说道:“老师!弟子来此参学,身边并不曾带有什么鹫、鹿、鹰之类的动物,如何看管?更何况我想知道的是与参学有关的必修课程,与这些动物有什么关系呢?”  无德禅师含笑说道:“我说的两只鹫,就是你时常要警戒的眼睛——非礼勿视;两只鹿,是你需要把持的双脚,使它不要走罪恶的道路一非礼勿行;两只鹰,是你的双手,要让它经常工作,尽善自己的责任——非礼勿动;我说的一条虫那就是你的舌头,你应该紧紧约束——非礼勿言;这只熊就是你的心,你要克制它的自私与个人主义——非礼勿想;这个病人,就是指你的身体,希望你不要让它陷于罪恶。我想在修道上这些实在是不可少的必修课程。”  非礼忽视、非礼勿言、非礼忽行、非礼勿动,严于律己方能得到自由。  3. 雪窦非邮差  无欲则刚,无求品自高。如果我们的心灵能破除虚妄,那么这样真实的本心,会产生巨大的能量。  雪窦寺在浙江宁波四明山中,历代出高僧,都以雪窦为名,但禅宗公案中的雪窦禅师是指正脉的雪窦重显禅师,不可误认。雪窦大师慈悲心切,诲人不倦地传播着佛法真谛,让人彻悟人生的本来意义,在禅林中独树一帜,标新立异。天下的学人士子,衲子奇僧,无不趋之若鹜,切磋印证。  大师住到雪窦寺后,庄严佛土,气象一新,成为禅林云门宗法的新祖庭。这一时期,其他禅宗派系都显得衰落,独有云门一枝独盛,所以称为“云门中兴”。  当初,雪窦禅师在淮水旁遇到太守曾会先生。曾会问道:“禅师,您要到哪里去?”  雪窦很有礼貌地回答道:“也许往钱塘,也许往天台去看看。”  曾会就建议道:“灵隐寺的住持禅师跟我很好,我写封介绍信给您带去,他一定会好好地接待您。”  可是雪窦禅师到灵隐寺时,并没有把介绍信拿出来求见住持,一直在大众中过了三年。曾会于三年后奉命出使浙江时,便到灵隐寺去找雪窦禅师,却没有人知道有这么一个人。曾会不信,便自己去云水僧所住的僧房内,在一千多位僧众中找来找去,才找到雪窦,便问道:“为什么您不去见住持而隐藏在这里?是不是我为您写的介绍信丢了?”  雪窦答道:“不敢,不敢,因我是一个云水僧,一无所求,所以不做你的邮差呀!”  即从袖里拿出原封不动的介绍信交还给曾会,双方哈哈大笑。曾会将雪窦引见给住持,禅师甚惜其才,后苏州翠峰寺缺住持时,就推荐雪窦任其住持。  世风日下,人心不古。有些人会选择成功的捷径,但往往令人反感,而排除外部因素,有真才实学才能得到真正的尊重。  4. 清风是知音  只有在自己所做的事情里找到乐趣,才能发挥出自己的积极能动性,乐此不疲、持之以恒地做好自己的工作。这样,自己快乐,他人也快乐。  佛曲本来是佛教徒在举行宗教仪式时所歌咏的曲调,可乐天和尚却几乎达到了曲不离口的程度。无论在寺院里值更,还是到各地化缘,他总是哼哼唧唧、乐陶陶地唱个不停。从曹植的《鱼山呗》到《弥勒佛曲》、《如来藏佛曲》、《释迦牟尼佛曲》、《观音佛曲》……他唱了一曲又一曲。  有一天,一个跟随他化缘的小和尚终于忍受不住心中的疑惑,问乐天和尚道:“师兄,你整天乐颠颠地唱个没完,究竟是唱给谁听呢?”“当然是唱给佛陀、唱给菩萨听了。”乐天一边哼唱着一边说。  “在寺院里是唱给佛陀、菩萨听,来到乡间野外,也是唱给他们听吗?”小和尚笑嘻嘻地说,“你有时间唱,佛陀和菩萨还不一定有时间听呢。”  “那就唱给自己听。”乐天依然乐呵呵地说。  “鑫佛曲唱给自己听,不是有失敬仰吗?”小和尚故意装着严肃的口气部。  “那就唱给清风听,”乐天和尚笑得更舒畅了,手舞足蹈地说,“对了对了,清风是佛曲的载体,清风是我的知音。”  做事不仅仅是为了他人,也是为了自己。可以不为了达到某种其他的目的,只是为了做该事本身。  5. 床头女像  美好的外表与美好的心灵本来没有本质的区别,但人们往往只能见到外表,而忽视了内在。  在安积良斋的床头,无论何时都挂着一个女人的相片,还随时在相片下供献珍奇果品。这里面有一段有趣因缘。  安积因幼年出天花,面貌非常丑陋,疤痕满脸,像个怪物。他年轻时娶的妻子嫌他面目丑陋,忍受不了,最后和他离婚了。  安积对镜长叹,痛苦万分。有一天,他突然明白了,一个人的价值在于心灵,身体的缺陷无法改变,但心灵是可以净化提升的。  于是他奋发努力,琢磨心志。后来拜在当时的大学者佐藤一斋门下,以坚忍的毅力,刻苦用功,终于成为当时第一流的大学者。  他把这一切归功于那个因嫌恶他而离他远去的女人。他想:“如果当初她不嫌弃我,我就不可能奋发进取,我不能忘记她的大恩。”  于是他把那女人的画像挂在床头,以表报答之意。  感谢那些怀疑我们的人,我们因此学会坚信。感谢那些伤害我们的人,我们因此学会顽强。感谢那些迫害,苦难使我们成长。  6. 求人不如求己  把希望放到别人的身上,不如把希望放到自己身上。每个人都是自己的佛,都是自己的决策者和希望。  佛印了元禅师和苏东坡一起在郊外散步时,看到一座观音的石像,佛印立即合掌礼拜观音。  苏东坡看到这种情形不解地问:“观音本来是我们要参拜的对象,为何他手上与我们同样挂着念珠且合掌念佛,观音到底在念谁呢?”  佛印禅师道:“这要问你自己。”  苏东坡道:“我怎知观音手持念珠念谁?”  佛印道:“求人不如求己。”  我们不知道自己有无尽的宝藏,不求诸己,反求诸人,希求别人的关爱,别人的提携,稍有不满,即灰心失望。一个没有力量的人,  怎么相负责任?一个经常流泪的入,怎能给入欢喜?儒家说:“不患无位,患何以不立。”只要自己条件具备,就能不求而有。观音菩萨手拿念珠,念称自己名号,不就是说明这个意思吗!  有诗云:佛山灵山莫远求,灵山只在我心头,人人有个灵山塔,好向灵山塔下修。  7. 心空及第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参禅是这样,做事亦如此,天下事大都这样。  有位老禅僧参禅一甲子,出家数十年,未得慧解,经常悔恨不已。  一天,他见一青年法师和他人论说四圣谛之理,心生钦敬,便很诚恳地向青年法师请求开示。青年法师戏谑老禅僧道:“你只要天天以美食供养我,我一定教你证悟的法门。”  老禅师求道心切,真的以上等美食天天供养青年法师。时日一久,老禅僧要求开悟不得,老是说自己时日无多,不能再等下去了。青年法师想再和他恶作剧一番,因此说道:“好!你跟我来!”  青年法师带老禅僧进一空屋,至一角落,叫年老禅僧蹲下,用杨柳枝点其头说道:“这是须陀洹果!”  老禅僧一心专诚,系念不乱,当下真的即证初果。  青年法师再道:“你虽得初果,却有七生七死,起来,到另一个角落!”  老禅僧到另一个角落蹲下,青年法师又点其头说道:“这是斯陀含果!此果尚有往来生死,起来,到另一个角落!”  老禅僧到另一个角落蹲下,青年法师点其头说道:“这是阿那含果!已证不还,但在色无色界受有漏身,念念是苦。起来,到第四个角落!”  禅僧到第四个角落蹲下,青年法师点其头道:“这是阿罗汉果!生 死已了,好啦!”  老禅僧此时已证得阿罗汉果,欢喜无量,向青年法师顶礼,更设许多美食供养青年法师。  青年法师惭愧地说道:“我跟你开玩笑的,你别再认真了。”  老禅僧此时诚恳地说道:“我真的已经证得阿罗汉果了,不是开玩笑的。”  年老禅僧,参禅六十年,未能开悟证果,总是机缘未契,青年法师拿老人取笑,实属不该,但反助老年禅僧证得阿罗汉果,真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意插柳柳成荫。”老禅僧对禅道六十年的坚持,后对青年法师的恭敬供养,崇尚慧解,“行解并重”,开悟证果则易如反掌矣。  “坚持”二字,说来容易,亲恭实难。机缘未契时,仍坚持不懈,这就是屈原的“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8. 参禅法器  在外露谦卑之态,在内胸怀大志,做事如是,求学如是,古今皆然。  法远圆监禅师在未证悟前,和天衣义怀禅师听说叶县地方的归省禅师有高风,同往叩参。适逢冬寒,大雪纷飞,同参的八人来到归省禅师处,归省禅师一见即喝骂驱逐,众人不愿离开,归省禅师以水泼之,衣褥皆湿。其他六人不能忍受,皆忿然离去,惟有法远与义怀长跪祈请不退。  不久,归省禅师又喝斥道:“你们还不离去,难道待我棒打你们?”法远禅师诚恳地回答道:“我二人千里来此参学,岂能以水泼之便去?就是用棒责打,我们也不愿离开。”  归省禅师不得已道:“既是真来参禅,那就去挂单吧!”法远禅师挂单后,曾任典座(煮饭)之职,有一次未曾禀告,即取油面作五味粥供养大众。  这件事被归省禅师知道后,就非常生气地训斥道:“盗用常住之物,私供大众,除依清规责打外,并应依值偿还!”说后,打了法远禅师三十香板,将其衣物估价后,悉数偿还已毕,就将法远赶出寺院。  法远禅师虽被驱逐出山门,但仍不肯离去,每日于寺院房廊下立卧。归省禅师知道后,又呵斥道:“这是院门房廊,是常住公有之所,你为何在此行卧?请将房租钱算给常住!”说后,就叫人追算房钱,法远禅师毫无难色,遂到市街为人诵经,以化缘所得偿还。  事后不久,归省禅师对众教示道:“法远是真正参禅的法器!”并叫侍者请法远禅师进堂,当众付给法衣,号圆监禅师!  浮山法远禅师一生得力之处就是“为法忍耐”,用现代的话说,就是经得起考验。归省禅师不接受他挂单,骂他、打他、用水泼他,甚至罚他变卖衣单,补偿公款,即使睡在走廊檐下,也要房租,这一切都无法打退他千里求法的心愿,难怪最后连归省禅师都赞他是法器了。  忍宁头上一把刀。庸人做事浅堂辄止,正是缺乏忍字。  9. 剑客的故事  前进的路上,不仅要风雨兼程不停朝着目标前进,更要记得看着脚下的路。  日本近代有两位一流的剑客,一位是宫本武藏,另一位是柳生又寿郎。  当年,柳生拜师宫本。学艺时,柳生问宫本道:“师傅,根据我的资质,要练多久才能成为一流的剑客?”  宫本答道:“最少也要十年吧!”  柳生说:“哇,十年太久了,假如我加倍苦练,多久可以成为一流的剑客呢?”  宫本答道:“那就要二十年了。”  柳生一脸狐疑,又问:“假如我晚上不睡觉,夜以继日地苦练呢?”  宫本答道:“那你必死无疑,根本不可能成为一流的剑客。”  柳生非常吃惊:“为什么?”  宫本答道:“要当一流剑客的先决条件,就是必须永远保留一只眼睛注视自己,不断反省自己。现在,你两只眼睛都只盯着剑客的招牌,哪里还有眼睛注视自己呢?”  柳生听了,满头大汗,当场开悟,从此耐心求学,坚持不懈,终成一代名剑客。  保留一只眼睛反省自己,时刻看着脚下的路,这样才能走得更顺利。  10. 知非便舍  正如太阳之下也有影子,事物都是有长有短的。人们往往迷失于那些看上去璀璨的东西,却忽视了其他更重要的东西。  慧远禅师年轻时喜欢四处云游。  有一次,他遇见了一位嗜烟的行人,两人走了很长一段的山路,然后坐在河边休息。那位行人给了慧远禅师一袋烟,慧远禅师高兴地接受了行人的馈赠,然后他们就在那里谈话,由于谈得投机,那人便送给他一根烟管和一些烟草。  慧远禅师和那人分开以后,心想:这个东西让人那么舒服,肯定会打扰我禅定,时间长了会恶习难改,还是趁早戒掉的好。于是就把烟管和烟草全部都扔掉了。  过了几年,他又被《易经》迷住了。那时候正是冬天,地冻天寒,于是他写信给他的老师,向老师索要一些寒衣,然后托人把信送到老师那里。但是信寄出去了很长时间,冬天已经过去了,山上的雪都开始融化了,老师却还没有寄衣服来,也没有任何音讯。于是慧远禅师用易经为自己占卜了一卦,结果算出那封信并没有送到。  他心想:易经占卜固然准确,但如果我沉迷此道,怎么能够全心全意地参禅呢?从此,他再也不接触易经之术了。  之后,他又迷上了书法,每天钻研,居然小有所成,有几个书法家也对他的书法赞不绝口。他转念想到:我又偏离了自己的正道,再这样下去,我很有可能就成为书法家,而成不了禅师了。  从此他一心参悟,放弃了一切与禅无关的东西,终于成为了一位禅宗大师。  明白自己的目标固然可贵,但更可贵的是为了成就目标而坚持不懈的精神。同时,知道了自己的所为与目标相悖,便要立刻改正,这是达到目标的最佳方法。  爱好可广泛但术业需有专攻。学会取舍,学会比较轻重,才是大智慧。否则,将一事无成。  ……

编辑推荐

  希望读者能从《学佛要从做人开始》中触摸到禅的真谛,在物欲横流的俗世里,拥有一片自己的清凉天地。  时来时不惑,事去时不留。  赵州禅师一生疏散不羁,过着随遇、随缘、随喜、随众的生活,从来都是处处无家处处家,而他一生去水,到八十多岁都在外面行脚。有诗说:“赵州八大犹行脚,只为心头未悄然。即归来无一事,始知空费草鞋钱。”  赵州禅师行脚,其实是因当初有僧问他:“将来劫火焚烧的时候,四大五蕴的身体还坏也不坏?”  赵州禅师答曰:“会坏。”僧再问:“既然身体会坏,那就随他去了。”  对赵州禅的回答,其僧甚疑,赵州禅师也犹豫起来,所以就遍历山川,到处行脚,该师解疑,所谓“一句随他语,千山走衲僧”。  这一天,他行脚到云居禅师处。云居禅师问答:“你年纪这么大了,仍到处奔跑,为什么还不找个长居安身的住处?”  赵州禅师听后,像什么都不懂似的问道:“怎么样才是我长居安身的住处呢”。  云居禅师道:“山前有一处荒废了的古寺基地,你可以把它修复好居住”。  诸恶莫作,诸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七佛通戒偈  无病第一利,知足第一富,善友第一亲,涅槃第一乐。  四第一偈  世人多重金,我爱刹那静。金多乱人心,静见真如性。  庞蕴兴家修行偈  希望读者能从中触摸到禅的真谛,在物欲横流的俗世里,拥有一片自己的清凉天地。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学佛要从学做人开始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一园香,一村香,孰香?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