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非理性

出版时间:2013-7  出版社: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作者:约瑟夫·卡迪罗,Joseph Cardillo  译者:高伟  
Tag标签:无  

前言

引言对注意力的作用机制有所了解,就等于服用药物,接受治疗。——史蒂文•约翰逊(Steven Johnson),《敞开心智之门》在我们做绝大多数选择时,注意力都发挥了关键作用。因为注意力系统可决定一个人的思维、情感及行为,还会影响行为动机以及近期与远期目标的实现。只有注意力的作用机制运作正常,你才能真正实现对自我的期许。在日常生活中,你注意事物的方式,会对你的工作、家庭、婚姻、亲子等关系以及健康、学业、娱乐、创造力甚至精神等方面产生或积极或消极的作用;它还能决定你体会伤痛或愉悦的方式,也可以决定你的各种感受,诸如精力集中还是分散,痛苦还是平静,抑郁或者开朗,以及是否易于发怒或是感到满足。有关“注意力”的各种理念最初起源于哲学思想,这些思想扎根于丰富多样的世界传统。部分理念早在心理学创建之前许多年即已问世。例如,在中国传统武术中,涉及“警觉”及“专注”的信条最早可追溯到公元525年。当时有位名叫菩提达摩的僧人造访少林寺,向寺中僧众传授冥想、呼吸及其他一系列技艺,旨在探求更为真实和富有智慧的人生,同时也让思想更为纯粹,身体更加机敏。千百年后,1899 年,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开启了从事心理研究的先河。他声称:注意力是人类判断力、品性与意志的根源。詹姆斯对“注意力”所下的定义,被引用次数可能雄踞早期心理学家所下定义之首。他认为,“注意力”就是“保持意识清晰活跃,从杂乱无章的多个事物或纷繁复杂的系列想法中明确一个对象”。詹姆斯进一步建立了如下理论:注意力包含一个人收回对某些事物的关注,从而可以专注于其他事物的能力。从哲学角度来说,詹姆斯的观点与千百年来武术和其他强调整体性的科学所持理念相差无几,只不过他强调注意力(特别是其运作方式)是可以认知的。事实上,这为后来的大量科学研究指明了道路。当然,现在我们对注意力已经有了更多了解,但詹姆斯早年的观点不仅将科学家引上正路,也鼓励人们进一步去揭开这一强大精神力量的神秘面纱。他的见解非常重要,因为这让注意力不再像往常一样,只属于艺术家和神秘主义者,而是将其作为一项人人生来就有的技能,就像其他技能一样,可以掌握,可以训练。然而,直到前不久,对于詹姆斯的这些观点,除了推测思考,我们仍然找不到工具去驾驭。但随着精确的神经成像设备与技术的出现,加上对神经科学领域的大量研究,现在我们对大脑的作用机制已经有了更多的认识,其中包括注意力的运作方式,以及注意力作用机制与现实生活中各方面(如学业、工作、人际关系及人格等)的联系方式。科学证据表明:一个人的注意力水平,与其在人生各个方面能否取得成功密切相关。《思考,非理性》以这些相关科研成果为基础,它并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自助图书,只为提高智力水平而提供12种简单步骤;它也不是一本有关东方智慧、灵性或常规冥想的图书。它将会带你走上全新的探险旅途。本书把古老的注意力高速集中方法与心理学、神经科学和生物学领域最前沿的注意力研究成果融为一体。比如说,你知道这么几项事实吗?你可以运用注意力来设定流程(只需不到千分之一秒的时间),让任何日常活动都能完美进行,无论是演奏钢琴,处理工作还是打高尔夫球时那挥杆一击。仅在1/600 秒内,你目光一瞥所见的任何细节,就可以决定你是否会喜欢萍水相逢之人,会不会引发或是避免一场事故,一整天时间是过得快乐还是沮丧,所做的事情是会成功还是失败。特别设计的冥想方式,可以用来扫描和改变脑电波,可以如同插满电极的脑电生物反馈仪器一样,有效地改变一个人的注意力。最为重要的是,你可以培养自己的注意力,随心所欲地开启或取消这类流程。《思考,非理性》首先告诉大家,对大脑中注意力作用机制的运作方式有所了解,可以帮助你解放心理硬盘,让你的思维和专注程度变得更快,更灵敏,更有目标。到本书结束之际,你将会掌握许多方法和技巧,能对这种令人迷惑而又至关重要的大脑作用机制作出自我调节。你还会进一步发现,在脑科学领域,自我调节正在成为目标管理游戏的代名词,其范围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诸如职业、人际关系、学术、娱乐,甚至包括医学。最好的消息是,你不必拥有哲学博士或医学博士头衔,就可以自己开始训练注意力。只需要对自己的头脑一天所关注的事情有一些基本了解,你的生活就会变得大为不同。在《思考,非理性》中,你会看到各个年龄层次有创造力的个人、从事尖端研究的科学家、运动员、高级军人、医务人员、习武者,还有其他人,他们都是这本书中讨论注意力运用技巧时的鲜活例证。你的足迹会踏遍四方,从中国的嵩山之巅,到布满电极的帽状仪器,再到2008年美国总统选举的国内新闻编辑部。你会听到气泡冒出时发出的嘶嘶声,听到冬日清晨传授古老的呼吸技巧课的声音,发现美国海军陆战队对注意力这个词的真正含义给出的理解,学会让头脑高速运转的方式,以及其他更多的东西。在本书的结论部分,我们将向大家呈现一系列自然的非药物处理工具,可以极为有效地增强注意力。请做好准备,这本书中的内容极为有用,一定会让你惊奇万分!

内容概要

《思考,非理性》作者为美国首屈一指的大师级人物,先后师从日本、中国、美国海军陆战队、泰国等世界各国武术高手,并在美国获得五项国内竞技冠军。此外作者还是心理学领域的畅销书作家,曾在斯坦福、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担任过心理学和写作老师。
《思考,非理性》中从作者与小女儿冬日早晨的一次对话开始,层层展开,讲述了关于人类内心独有的许多心理现象,比如冥想、专注、走神、选择性注意、恍惚、自我欺骗等,中间夹杂了包括日本剑道高手、普林斯顿大学心理学教授、嵩山少林寺棍僧等人的观点和经历,具有极强的趣味性和启发性。

作者简介

作者:(美国)约瑟夫•卡迪罗(Joseph Cardillo) 译者:高伟约瑟夫•卡迪罗,畅销书作家,不折不扣的功夫大师。著有《像水一样流淌》(Be Like water)、《向生活鞠躬》(Bow to Life)以及《思考,非理性》等畅销书。此外他还是掌握五门格斗技巧的一流功夫高手,学员遍及全美,人数超过20000。

书籍目录

引言1 第一章关于“注意力”的几个故事 伊莎贝拉和《麦田里的守望者》 “无心”,让思维像流水 宫本武藏的故事 从“着相”到“无心” 怎样做到“无心” 注意力的奥秘 打开注意力控制链 无处不在的思维干扰 公元525年,中国 历史另一面:2008年美国总统选举 “冥想”探秘 禅宗呼吸法 巨人麦克拉伦 意志力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第二章你的激素会说话 功夫高手为何能用皮肤“看”? 什么会让你分心? 内啡肽的秘密:大脑为何能产生自然快感? 肾上腺素:到底是朋友还是敌人? 压力激素皮质醇 听听百忧解在说什么 欣快症:倾听多巴胺 我是金星,你是火星? 第三章情感不可思议的力量 情感的不可思议的力量 荒谬的恐惧:鼹鼠洞里的大黄蜂 灌木丛中有老虎吗? 法国,1911年,一个广为流传的实验 来吧,该打败恐惧了 柔道馆里的本能训练 为什么智商不能决定一切? 学会感受真实的情绪 越战老兵满脑子都是AK—47 高手过招,一错毙命 哥特音乐会现场的黄色T恤 无时不在的准备效应 感受他人的情感 地铁英雄为何能舍命救人? 第四章自我调节的法则 感恩节聚会的启示 如何排除思绪干扰 学会自我调节 结语 附录注意力迅速集中训练指南

章节摘录

版权页:   宫本武藏的故事 一个剑客与敌人正面交锋之际,不要想敌人,也不可想自身或剑法,必须什么都不想,只让潜意识浮现出来,并主控一切。 ——宫本武藏 为了让我更好地理解怎样运用无心来提高我的思维能力,师父给我讲了日本著名剑客宫本武藏的故事。宫本说过,一个人的注意力必须时刻保持流动状态,一旦它在某处停留,这种流动状态就会中断。一旦中断,你的注意力就会分散。对于剑客来说,注意力分散就意味着死亡。好莱坞电影《最后的武士》(The Last Samurai)就反映了武藏这一无心观念。这部影片重点刻画了剑客森胜元领导的一群日本武士。 汤姆?克鲁斯扮演纳森?阿尔格林,这是一位在战争中被日本武士俘获的美国人。随着时间流逝,阿尔格林不知不觉地被那些武士强大的精神力量所吸引,同时也迷恋上他们令人叹为观止的剑术。不久之后,他开始努力摆脱自己的过去,与武士越来越亲近。在提到“无心”的那个场景中,阿尔格林正在学习剑法。在一次决斗时,他又一次被森胜元的儿子信忠打败。阿尔格林躺在地上,信忠走近他。 信忠试着向阿尔格林解释他屡次战败的原因:“恕我直言,”他说道,“你想得太多了。 “想得太多了?”阿尔格林不懂信忠的话是什么意思。 信忠再次解释:“你心中想着剑,想着观看的人,还想着敌人,心思太多了。必须什么都不想才行。” 信忠的话让阿尔格林茅塞顿开,尽管理解得还不够透彻,但他明白了一个很重要的道理。他重复了一遍对方的话:“什么都不想。” 经历随后一次次的决斗,阿尔格林的剑术长进很大,他对无心和注意力的理解也渐渐深入,他不再去想那么多,最终成功击败了信忠。 怎样做到“无心” 我问师父:“你是怎样做到无心的?” “这是一个重要问题。”他答道。 他拍了拍我的肩膀,示意我走到房间的中央,这是他回答我问题的一贯方式。 我将自己调整到战斗状态,然后我们开始进行一场小小的搏击。从一开始,我就很难集中注意力。我的注意力总是从一件事跳到另一件事上,这让我十分紧张。有一种强烈的愿望驱使我去做些什么,任何事情都行。于是我开始发动攻击,使尽了浑身解数,但十分讽刺的是,我师父几乎纹丝儿不动,然后在他出手时,却一击成功。我为自己找借口说,这是因为他平时就训练有素,所以反应才会如此灵敏。但是后来我发现,我俩之间悬殊如此之大,真正原因在于,他在不断训练自己的思维,使之更加敏捷。这让我明白,我还有很多需要学习的东西。 在早期习武的那些日子里,我脑海中常常纠结着各种想法。后来,我终于明白了,真正的速度来自头脑处理信息的方法及做出的正确决定,而不是急于求成的愿望。

后记

结语从19世纪90年代至今,注意力研究领域已取得巨大成就。研究趋势显示,以后数年内还有可能提前出现更多令人兴奋的研究成果。理论方面的突破任务还是留给专业人士去完成吧,从这些重大发现中获益的机会则最好留给任何一个对此感兴趣的人。多亏有了历经千百年传承下来的武术,也多亏有了心理学、神经科学、神经反馈、生物学以及医学领域的大量研究成果,我们才对“什么是注意力”有了极为可靠的认识,知道注意力有什么功能,以及如何训练注意力,这使我们以后的路会走得很轻松。毋庸置疑,我们既可以主动选择关注生活中的有些事情,也可以主动选择通过某种方式让我们接触的一切都对自己有益。这一点很重要,因为它让我们可以决定自己和他人的命运;有助于我们思考过去,利用现在,畅想未来。前不久,有个学生对我说,她在课堂上做了一件事,让她觉得自己以后会很难和某位教授继续融洽相处。与此类似,有个朋友发现我一直在写一本涉及干细胞研究、神经病学和心理学的书,便评论说:“难道你想说我们的一切都是命里注定的吗?”她担心科学研究会证明大家都只不过是命运的奴隶,命里注定都要屈从于预设的某种模式。“恰恰相反。”我答道,“我想说的是,每个人都有选择权。”实际上,我们完全可以影响或掌控自己的命运,比如说,如果那个学生决定对她与教授之间的事情不予处理,那么,她直到学期结束都不会改善跟教授的关系。或者她也可以反思自己的做法,弄清究竟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让自己与老师弄僵了关系,跨过去,以免以后再次出事儿,然后想出新的做法,改变她和教授之间的关系。对人类注意力进行深入探索以后,我更加坚信,人类完全可以影响自己的命运。因此,要专注。我知道做到这点不容易,但专注力可以让你更好地与自己的内心保持连接,把命运交给体内的神经回路和化学物质,它们是你身体的组成部分,也是你内心深处的各种欲望的源泉。我一直深信,作为有意识的人,我们可以回馈给这个世界最伟大的礼物,就是全面发展自己的独特意识,做最好的自己——在本书开头伊莎贝拉的故事中,这一观念就完全体现出来了。无论这趟发展自我的旅程终点何在,我们在旅程中走过的每一步,都是在以某种方式回应着“自我”这个概念。对伊莎贝拉而言,她的生活实际上就是一个舞台,她既是舞者,也是编导。不仅是她,我们也都是如此。在本书的最后,我总结了一些被证明行之有效的策略,你可以运用它们来帮助自己培养和改善注意力。预祝你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能取得新的成功!

编辑推荐

《思考,非理性:你的大脑真的理性又可靠吗?》是美国五项搏击冠军、加州大学伯克莱分校心理学专家约瑟夫•卡迪罗最新力作!高手过招,为什么决定胜负的关键是心意而非招式?为什么你会在1/600秒的时间里决定自己是否喜欢一个萍水相逢之人?为什么冥想能让你快速放松下来,并感到深度安宁?已经忘记的事情也会影响我们的决定吗?多巴胺、内酚酞之类左右人类情绪的物质能否通过训练而自行产生?日本的剑道高手为何总能用简单的招式击垮对手?武术的最高境界是什么?为什么民调显示已经失利的奥巴马团队最终反而胜出?其背后的心理学奥秘是什么?……

名人推荐

我们可以拥有最为强烈的动机,设定最为高远的目标,但如果没有自控力,则必定会步入歧途。——玛吉•杰克逊(Maggie Jackson),《分心》如果精神由大脑决定,那么精神的各个方面就是由那些简单的电学、化学过程生成的。——约瑟夫•勒杜(Joseph LeDoux)事实上,如今已有大量研究明确显示,在人们做出决定以及采取行动方面,感觉都起着重要作用,其影响与思想的影响可相提并论,甚至更大。——丹尼尔•戈尔曼(Daniel Goleman)只要学会留心,一个人的“自我”就能很轻松地随时知晓自己身体、情感和思想的情况。——E.格林(E.Green)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思考,非理性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3条)

 
 

  •   大脑几乎每天都在重复运作,偶尔也想让它不在状态,跟着大师的思维来一场头脑风暴!
  •   书中介绍了一些平常经常遇到但是没有想问什么的事,习惯,下意识是怎么回事。并不枯燥。大家可以好好看看。
  •   正在看“注意力”的几个故事,有一些相关的事例,很实用,继续阅读中。。。。。。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