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2-1 出版社:袁庆丰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12-01出版) 作者:袁庆丰 页数:352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现存的、公众可以看到的近40部影片证明,从1922年到1931年的早期中国电影,都属于旧市民电影,1932年左翼电影的出现标志着新电影时代的到来。1933年,新市民电影出现,1936年,国防电影成为左翼电影的升级换代版本。而1937年的10部影片表明,抗战全面爆发前,国防电影一息尚存,新市民电影则成为电影主流。《黑夜到来之前的中国电影:1937年现存国产影片文本读解》的理论贡献和实用价值在于:任何一部1938年之前的中国电影,都可以在这个体系框架中找到符合历史语境的归类定位。
作者简介
袁庆丰,男,1963年生。1990年考入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师从钱谷融教授攻读中国现代文学。1993年毕业,获文学博士学位。1996—1998学年、2000~2002学年北京大学访问学者,先后师从钱理群教授、陈平原教授。2000年被确认北京广播学院电影学专业硕士生导师资格,2002年晋升教授,2009年被增列为中国传媒大学电影学博士生导师。2009~2011学年北京电影学院访问学者,先后师从陈山教授、张会军教授。著有《黑白胶片的文化时态——1922~1936年中国早期电影现存文本读解》(上海三联书店2009年版)、《郁达夫传》(香港花千树出版有限公司2001年海外繁体字版)等。近年来致力于中国电影历史理论以及中外经典影片的教学与研究。
书籍目录
前言:故园寂寞频回首导论一 旧市民电影何以成为1920年代中国电影低俗文化生态的产物? ——以现存的、公众可以看到的1920年代的早期电影为观照视角导论二 中国现代文学和早期中国电影之间存在着怎样的文化关联 ——以现存的、公众可以看到的1922—1936年国产影片为例 甲、缘起:中国现代文学与早期国产电影的关联与困惑 乙、1922~1936年中国电影的历史发展线索、类型划分及其与现代文学的关联 丙、结语与引申现存的、公众可以看到的国产电影个案读解零壹《联华交响曲》:为什么成为左翼电影和国防电影的合成灌装 甲、前面的话 乙、《联华交响曲》中8个短片的面貌和文本读解 丙、《联华交响曲》的内在性质与艺术风格 丁、联华影业公司的没落以及1937年抗战爆发前的国产电影发展趋势 戊、多余的话零贰《压岁钱》:1937年的贺岁片呈现出怎样的精神面貌 甲、前面的话 乙、《压岁钱》是左翼电影、新生电影、国防电影,还是新市民电影? 丙、新市民电影主要特征在《压岁钱》中的体现 丁、结语 戊、多余的话零叁《夜半歌声》:国防电影背景下的恐怖片何以成为贺岁片 甲、前面的话 乙、《夜半歌声》的历史评价及其依存的社会时代与电影文化的生态背景 丙、《夜半歌声》所体现的新市民电影特征及其独有的艺术贡献 丁、结语 戊、多余的话零肆《十字街头》:是否可以看作1930年代的“蚁族”生活写照 甲、前面的话 乙、《十字街头》:与左翼电影和国防电影的叙事关联 丙、《十字街头》:“蚁族”生活的即时反映与世俗表达 丁、结语 戊、多余的话零伍《马路天使》:何以成为新市民电影的经典之作 甲、前面的话 乙、《马路天使》的爱情主题与左翼电影同类主题及人物的属性差异 丙、《马路天使》:艺术表达的从容与雅俗文化的交融 丁、新市民电影歌舞元素的大比例配置与音乐传播效果的世俗影响 戊、结语 己、多余的话零陆《前台与后台》:如何承载与展示民族精神和文化传统 甲、前面的话 乙、《前台与后台》:联华影业公司“四国主义”制片方针的精神承接 丙、《前台与后台》:1937年7月抗战全面爆发之前的文化定位和历史坐标 丁、结语 戊、多余的话零柒《如此繁华》:如何体现新旧电影的逻辑关联及其核心元素 甲、前面的话 乙、《如此繁华》:新市民电影与左翼电影一国防电影和旧市民电影的逻辑关联 丙、《如此繁华》的审美视角与核心元素:世俗品位与艺术趣味 丁、《如此繁华》的时尚元素、情色情趣与现代女性的行为.意识 戊、《如此繁华》的世俗精神及其与本土戏剧的血缘关联 己、结语 庚、多余的话零捌《青年进行曲》:为何说左翼电影与新中国电影存在着血统渊源 甲、前面的话 乙、《青年进行曲》:左翼电影与国防电影的血缘关联 丙、《青年进行曲》:左翼电影一国防电影与新中国电影的基因密码匹配与隔代传递 丁、《青年进行曲》制作环境的外在辐射:国防电影和新市民电影之间的关系 戊、结语 己、多余的话零玖《春到人间》:左翼电影是怎样被强行转化为国防电影的 甲、前面的话 乙、《春到人间》:剧本生成的电影历史和时代背景 丙、《春到人间》:从左翼剧本基础上转型而来的国防电影 丁、结语 戊、多余的话壹零《王老五》:蓝苹主演的到底是一部什么样性质的影片 甲、前面的话 乙、编导蔡楚生的电影创作轨迹和《王老五》的电影时代背景 丙、新市民电影《王老五》的主题思想与人物主体轴线 丁、新市民电影《王老五》的新技术主义制片路线及其艺术特征实证 戊、结语 己、多余的话附录1 纠结:生成早期国产电影史前史回顾的文化视角与逻辑判断 ——以1999年中美合拍片《西洋镜》为例 一、其心可嘉、其诚可见——《西洋镜》中的历史真实和艺术虚构 二、主次之分、高下之别——《西洋镜》中蕴含的文化逻辑判断 三、《西洋镜》中的文化视角和文化心态 四、影子下的戏法——市场制约机制和时代情绪的过度开采 五、结语附录2 《定军山》的双重纠结:早期中国电影历史生成的当下描述与历史真实的强行对接 一、前面的话 二、主线副线的置换与大陆电影中人物阶级I生的惯性制约 三、生成中国早期电影历史的真实语境以及《定军山》的强行对接 四、在市场消费观念指导下的民族主义立场及其溢价增值的文化心理资源 五、结语主要参考资料后记 静水深流石不语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前言 故园寂寞频回首 1937年7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之前,中国大约有165间大小电影公司、制片企业或机构,拍摄了大约1174部(集)故事片、戏曲片和动画片。而现存的、公众可以看到的只有50部左右(包括残片)。两年前(2009年10月),我把对其中37部影片的具体分析和研究意见,结集为《黑白胶片的文化时态——1922~1936年中国早期电影现存文本读解》一书,交由上海三联书店出版。 现在这本《黑夜到来之前的中国电影——1937年现存国产影片文本读解》,是以往工作的承接,以现存的、公众可以看到的1937年1月至7月抗战全面爆发前出品的10部影片为读解对象。两本书具体涉及47部影片,试图从当下视角回望历史语境,从思想和艺术领域、社会与历史层面、制作和赏析角度,用“证据”(看得见的影片文本)说话(讨论电影历史发展的脉络),再以“史”带“论”。 学术界一向认为,1937年之前的中国电影分为新、旧两个时期,新电影有1933年出现的“左翼电影”和1936年出现的“国防电影”,以及所谓“进步电影”。我在基本认同的前提下进一步提出,旧电影指的是“旧市民电影”,并在1932年左翼电影出现以后结束其历史存在;除了左翼电影和国防电影,新电影还包括“新市民电影”,以及“高度疑似政府主旋律影片的民族主义电影”和“新浪潮电影”。至于以往学术界动辄拿出来嘲笑指责的“软性电影”,由于没有实证文本,因此我也就基本无话可说。 对上述国产电影发展历史脉络和相关学术概念的梳理、论证,都一再出现于本书的两篇《导论》以及对10部影片的个案读解当中,祈读者诸君鉴别批判。这些意见和看法,是我近八年来,在校内外电影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必修课和非艺术类本科生公选课等课堂教学中使用的讲授大纲和演讲录音的基础上,经过多次完善补充,最终修订完成的。我在前一本书的《体例说明》中曾报告过,由于研讨时间、听课对象层次以及场合的不同,在涉及多部电影相同的时代背景和艺术发展脉络时,不得不保留多有近似或重复性的观点与表述;而考虑到现在读者审阅读取时的理解方便,对此基本上不做原则性的和大的改动或删削组合,依然保持各篇章(影片)相对独立、自成体系的面貌,以尽可能复原现场观摩后的感性氛围和观照角度。
编辑推荐
《黑夜到来之前的中国电影:1937年现存国产影片文本读解》以现存的、公众可以看到的1937年1月至7月抗战全面爆发前出品的10部影片为读解对象,例如大家所熟悉的《马路天使》、《十字街头》、《夜半歌声》、《青年进行曲》等民国影片,立意新颖独特,对从事中国电影研究的和对电影感兴趣的人士,都颇具价值。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