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这么玩

出版时间:2011-1  出版社: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作者:曹鹏  页数:265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生活就是艺术——王世襄访谈录一王世襄审改代笔版王世襄访谈录未经王世襄审改首次发表版关于访谈录的整理说明王世襄的收藏观:好而不执拿得起放得下何渭锦灰堆?傅斯年为何拒绝王世襄的求职?听王世襄漫谈老北京的挂货铺子。

作者简介

曹鹏,博士,文化学者、美术评论家、画家、报刊工作者,先后在南開大学与中国人民大学就读十年,获学士、硕士、博士学位,主攻艺术与传播两大专业,旁及文史、茶艺、美食、收藏等杂学,现为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特聘教授、河北大学媒介经济研究所所长,2008年至2009年

书籍目录

总序  换个角度看大师引言  王世襄的收藏境界:爱玩、会玩、玩出名堂、玩出好处[上篇  王世襄说] 生活就是艺术——王世襄访谈录(王世襄审改代笔版) 王世襄采访侧记 王世襄访谈录(未经王世襄审改首次发表版) 关于访谈录整理的说明[下篇  说王世襄] 王世襄的收藏观:好而不执拿得起放得下 何谓“锦灰堆”? 傅斯年为何拒绝王世襄求职? 王世襄对央视东方时空片头的鸽子的批评  ——两篇旧剪报与相关的漫忆 听王世襄漫谈老北京的“挂货铺子” 王世襄的杂项收藏研究与民国时期居京欧美人士的风气及著述 周默就紫檀的基本概念定义对王世襄先生的质疑 偶读古籍中涉及紫檀、黄花梨资料点滴摘录 听胡德生谈王世襄先生 王世襄的几件小事 关于王世襄的前辈玩家于非厂的片段 在上海博物馆参观并拍摄明清家具展厅散记[附  录] 《史树青说史树青》序 史树青:带走了历史  留下了遗憾 国学和见物是鉴定的基础一史树青访谈录 史树青采访侧记 “苗老汉聊天”丛书札记片段 批评的自由——关于黄苗子事件的随想 关于董其昌与荀慧生成名作《丹青引》的点滴资料 写给附庸风雅的艺术收藏者的二十条箴言 一定要附庸风雅 眼光与底限 字画的玩法 另眼相看老挂历:一项有学术价值与临摹实用价值的冷门收藏 一副奇联五年风波——中国第一起艺术作品丢失赔偿案 纵谈中国古旧书市场 中国美术史的研究:视野与取材范围 作为职业画家先行者的扬州八怪 漫谈日本国华社《南画集》(1910年版) 传统文化与传统文化人——读《北山谈艺录》及续编有感[后记] 对本书写作出版背景的一点介绍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除非是经纪人或画商,否则不要直接和艺术家谈他的作品交易,因为在从事商品销售时,人会暴露出其弱点,不会潇洒,表现出来的贪心与见利忘义,俗不可耐。我交往的艺术家不可谓不多,遇到过一些挂着艺术家招牌当小商小贩的人。在见面时碰巧赶上对方有交易,可能是在家里,也可能是在电话里,往往是刚才还在神侃古今书画艺术以及个人艺术追求与主张,转眼就像一个摆地摊的小贩一样讨价还价,而且不以为耻反以为荣,把这看成是自己在市场中很成功的标志,实在是让令人齿冷。按照经济学的市场分工,艺术家只是生产厂家,或者叫制造商,而不是经营商家或者叫销售商。虽然前店后厂也不是不可以,但是那只是小买卖的作派。在现代市场中,上游下游严格分工,通过代理制实现资源有效配置,是符合效益最大化原则的。西方艺术市场就基本上很规范,除了极个别例外,有身份的画家绝对不肯自己零售任何一幅作品。经纪人制在国内书画家还不普及,在艺术家没有经纪人时,他的亲属或学生、助手就是他的经纪人。由于艺术市场是一门极专业化的生意,所以,没有足够的专业训练与资格,这种经纪人代理行为也就有很多缺陷。不过,再不称职的经纪人,也比艺术家直销要好得多。通过画廊或机构,比通过个人往往价格会更低,因为艺术家自己都是有身价的,他可以通过中介批量销售而降低价格,但是不会因为零星的买主而掉价,这既是对代理商的放水,又是对自己利益的不负责任。艺术家可以白送别人作品,只要确实有白送的理由或必要。如果非要从艺术家手里买作品,那就准备好更厚的现金吧。有些热门走俏书画家,现货供不应求,于是就出现了期货交易,先收款,让买主等候排队。有时买主等不及,又把付了的钱要回来,而书画家也安之若素。数以十万计的现金在大进大出,书房画室有若银号,亦非雅景。

媒体关注与评论

美术术界最有价值的访谈录。  ——陈传席著名美术史论学者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曹鹏所做的访淡,被定义为“·项文化‘抢救’工程”。“抢救”两个字用得好!我们应该从这个角度理解这套书的价值。能留下这些大师对艺术及人生的第一手资料,算是做发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情。  ——赵泓资深出版人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人们读此书,有面见大师之宜,实作难得。书中被采访者都是名家巨擘,其言一出,当必反响于世,泽被的珍。  ——《中华读书报》论人、讽世、忆往,揭秘,牵涉文化学术诸多领域内的人与事。有学林艺苑逸闻,也谈往忆旧、品评人物。  ——《中国青年报》曹鹏先生所为,其实是陪“文化老人”聊人,打捞历史记忆。书中所录。虽多属记忆片断,然面碎金片玉,往往见宝  ——《南方周末》这套书每本我至少要100册毛边本——少于100册我就会得罪人,朋友们不够分!  ——胡同网络旧书店布衣书局总经理

编辑推荐

《收藏这么玩:王世襄说王世襄》:文博书画大师丛书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收藏这么玩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8条)

 
 

  •   坊间写王世襄的书,大都是高山仰止风格,只有这本例外。

    作者明显采取的是平视乃至俯视角度,全书对王世襄的成就充分肯定,但是对其为人则予以批评。看得出来,是超越了个人恩怨的——所谓的恩怨,其实无非是作者当主编时为王世襄做了大型专题,王世襄因为没能得到一百册赠刊,后来写文章贬低曹鹏,说曹鹏采访混乱无序。曹鹏是大名鼎鼎的博士,在北京大学教编辑学,在新闻传播学界是最著名的学者之一,而且早在九十年代就名满天下,随便上网一搜就可以知道他的影响,所以,王世襄说曹鹏不会采访,显然不是实事求是的话,是另有过节。书里对此只是道出了原委,没有更多情绪化的非议。

    曹鹏出版了二十几部专著,在报界是比李辉还要资深、位高的大腕,光为大名家出书就有十多位,包括吴冠中、启功等人,似乎没必要借王世襄做更多的文章。

    看得出来,曹鹏被王世襄恩将仇报,有些不满,直到王过世才发表,可见还是宅心厚道——要是想借名造势,在王世襄在世时就可以出版,那样岂不更热闹?作者在书的后记写得很清楚,出版合同是王世襄去世前两年签下的,只是作者不愿让王世襄生前受刺激,才拖到现在出版。
  •   绝世奇人王世襄,珍奇收藏此书香!
  •   王世襄的收藏知识,是值得藏家读的书,收藏了
  •   买来还没有看,不过品相很好,适合收藏用
  •   收藏就是玩儿
  •   新手,看着玩,不错的书。
  •   前半部主要以访谈为主,对我启发较大的是后半部,值得读!
  •   绝对要看的好书
  •   好书,看过别的书,不错,继续买其他的书
  •   喜欢王老,所以他的书一定要买了
  •   王老的书一定要看的
  •   不错的书。比较喜欢。
    可惜,有些错字。
  •   了解大师的捷径,学习大师的做事和手段。
  •   很不错的书下次还来选
  •   记者的采访手记为主,可以看到王世襄的真性情。
  •   有个性
  •   看了大师的书,收益匪浅
  •   还不错,纸张质量有些差,内容还可以
  •   这本书王世襄部分分三节 第一节基本为王世襄缩写,第二节是录音整理,第三节是作者对王先生的不屑和贬低,完全出于个人好恶,,,用先生上位,却对先生恶意的度测,,,真是后悔买此书,看了犹如针刺在背。。。
  •   买这本书只为了了解王先生的生平经历及收藏故事,刚读了引言部分就感觉口吻不对,表面赞美之下,让我感到有种揶揄传主的笔调和情绪存在。赶紧翻回目录,发现本书对王先生的访谈分为“王世襄审改代笔版”和“未经王世襄审改首次发表版”两部分,原以为两部分没有大关联,等到读完,才发现这两部分讲的是同一段访谈。作者为了讲明缘由,还特意加了一篇《关于访谈录整理的说明》,意在理清来龙,撇清关系。其间把对传主的称谓杂用“王老”和“王世襄”,渺无规律,可见作者既敬又怨的复杂感情。至此,我才知道作者实欲借此书以泄胸中之愤。 这本书最不能让人容忍的地方在于,全书27万字,竟然有三分之一强的篇幅以"附录"之名讲述与传主无关的内容。这是什么意思,是为了多捞些稿费还是为了报复传主,这不是榨取读者口袋里的银子吗?这么做,出版社和作者也太低级趣味讨人嫌了吧。还有就是以后购买书籍,凡是报社和广电部门的出版社出的书,一定不能买,装帧就不说了,校对的敷衍了事,水平低劣最是污染图书市场,玷污读者眼目。 本书唯一的价值就在于王先生口述的那些经历及名人轶事。
  •   大家的风范,敢说敢做,对中国传统文化流失的痛心与无赖。
  •   这是一本绝无仅有的书,太好了。
  •   不可复制的人物--王世襄
  •   1 作者本身是有才的人,资深媒体人+精通书画专业,他的评论有内容、有见地,值得一读。但是作者在文中时不时拿出这些来说,就有点端架子和标榜的感觉了,小家子气了。2... 阅读更多
  •   可以了解到之前不知道王世襄收藏家平生的一些事情,不过还要时间验证。
  •   正版好书,内容写实,值得品读
  •   大玩家王世襄
  •   买过的内容最差的书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