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12 出版社:汪振城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10-12出版) 作者:汪振城 编 页数:268
内容概要
追问一种艺术的意义,实际上就是在追问一种艺术的价值。特别是对于一种艺术形态多维空间的阐释,实际上就包括对这种艺术形态多向意义与多重价值的探讨。汪振城教授的新作《影像意义阐释的多维空间》就是这样一部从影像空间的表现形态入手,立足影像的多重意义与价值探讨的学术著述。他把电视作为影像化的文本来研究,集中探讨的问题是“如何阐释电视影像文本的意义”。
作者简介
汪振城,男,1963年生,浙江淳安县人,现为浙江传媒学院影视艺术学院教授、常务副院长、硕士生导师、国家教育部特色专业主要负责人。1984年考入杭州师范大学中文系(文学学士),1988年考入广西师范大学中文系(文艺学硕士),2008年考入南京艺术学院(电影学博士)。20多年来,一直在高校从事《美学基础》、《影视批评》、《广播电视艺术学研究方法论》等课程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出版著作有《现代学校立美教育论纲》、《当代西方电视批评理论》、《影像意义阐释的多维空间》、《救猫咪——经典电影剧本探秘》(译著)等。在《浙江学刊》、《文艺争鸣》、《当代电影》等刊物发表论文40多篇,其中十多篇分别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以及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全文转载或转摘。主要学术兼职有:浙江省美学学会常务理事、省电影家协会理事、省广播电影电视学会理事、省广播电视文艺奖评委会成员、省委宣传部“文化精品工程”评委会成员、省广播电影电视局影视剧审查委员会委员。目前学术旨趣:现代美学、电影学与文化传播学研究。
书籍目录
绪论 电视研究之“为何"与“如何"一、电视研究之为何:为什么要思考电视?二、电视研究之如何:怎样阐释电视?第一章 电视文本系统及其意义生成的互文性分析一、互文性与电视文本系统的主要特点二、互文性与电视文本意义的生成机制第二章 电视媒介中形象意义的符号学分析一、符号学的关键概念与基本观点二、符号学方法在电视文化研究中的运用第三章 电视媒介中形象意义的场面调度分析一、场面调度:从戏剧、电影到电视二、场面调度与影视文本的建构及意义阐释第四章 电视作为影像文本意义的叙事学阐释一、叙事、叙事模型与影像叙事问题二、叙事成规与电视文本的建构及意义阐释第五章 类型片理论与电视文本的类型分析一、类型理论:从文学分类到电影研究二、类型片研究与电视研究中的类型分析第六章 电视作为影像文本的意识形态阐释一、意识形态理论:从马克思到阿尔都塞、葛兰西二、影像文本意义之意识形态阐释的基本策略与建议第七章 电视作为影像文本意义的女性主义阐释一、女性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二、女性主义媒介分析的基本诉求第八章 电视作为影像文化现象的精神分析学阐释一、精神分析学的主要概念及其理论二、梦境与影像文化的视觉虚幻性及其意义阐释第九章 电视作为传媒机构与电视文化的产业意义分析一、从“国家机器”到“公共领域”和“企业机构”二、作为企业机构的电视传媒及其文化产业分析第十章 电视作为传播技术与电视文本建构的媒介技术阐释一、媒介哲学家对影视媒介技术特性的思考二、媒介技术的发展与电视文本的生产和传播主要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三)我国高校影视教育对媒介分析反思能力培养的漠视由于目前我国媒介素养教育还处在观念传播阶段,人们对于媒介素养的认知大多还是“陌生的话语”。①诚然,媒介素养(media literacy)的概念对我们来说,就像传播学学科一样,是地地道道的舶来品,不同国家和地区都有其不同的说法,在美国一般称为“媒介素养”,在欧洲一般称为“媒介教育”,在香港则称之为“传媒教育”。近年来,随着我国传媒产业化和传媒教育的发展,媒介素养教育才引起学界的关注。加拿大媒介素养学者Jane Tallim认为,媒介素养是筛选、分析那些每天由各种媒体传递的各种媒介信息的能力……受众的批判性思维反作用于媒介的能力。②综观国外有关媒介素养理论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媒介素养就是指正确地享用大众传播资源的能力,通过对媒介资源的正确而充分的利用来完善自我,参与社会进步,它主要包括受众利用媒介资源的动机、使用媒介资源的方式方法与态度、利用媒介资源的有效程度以及对传媒的分析批判能力等。相关资料显示,在我国即使是电视从业人员,他们对电视等媒介现象的分析评价能力也还是参差不齐的,他们对电视的认识更多是一些有关电视拍摄制作技术的学习以及运营等方面的工作总结。另外,有的研究者通过对上海、北京、西安等地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的调查发现,电视、网络、报纸是目前大学生消费程度较深的三大媒介,它们成了大学生们了解信息的首选渠道;但学生在使用过程中主动选择媒介内容并对媒介的传播方式或传播内容做出相应的鉴别和评价的能力,还有待于加强,他们关于电视等媒介对人、对社会文化的影响等这些深层次问题还没有足够的认识,当代大学生不是通过科学的媒介理论指导以及系统的训练获得媒介素养,而是在日常媒介接触的经验基础上,通过个人的直觉感悟来培养自身的媒介素养。③显然,他们的媒介素养尚处在自发状态,其媒介素养水平还处于较低的层次。
编辑推荐
《影像意义阐释的多维空间》:影视艺术研究丛书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