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的战斗生涯

出版时间:2008-1  出版社:周迅 中国广播电视 (2008-01出版)  作者:周迅  页数:190  

前言

杨兆麟是我国的名记者,新闻界的老前辈,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原台长。他浑身是胆,敢于拿起手中的笔,与歪风邪气作斗争,不但用笔,而且用生命来扬善伐恶、伸张正义,把自己毕生的精力无私奉献给广播事业,是我们学习的榜样。记者,多么闪光的字眼!新闻工作是一项有益于国家和人民的高尚的事来,值得为之献出自己的一生。正如陈毅将军所说,应该“一点一滴地献出自己的鲜血和生命”。而绝不是一种谋生的普通职业。在血雨腥风的革命战争年代,广大记者前仆后继,冲锋陷阵,是“号角”,是“灯塔”。青少年时期,杨兆麟就立志要当斯诺、范长江那样的新闻记者。为了实现理想,他远赴巴蜀求学,系统地学习了新闻理论,如愿以偿地当上了记者。他前往重庆和南京,先后担任新华社重庆分社和南京分社编辑,接受周恩来的言传身教。周恩来那种严肃的工作态度和严谨的工作作风,使他终生受益。在战火纷飞的日子里,杨兆麟奔赴革命圣地延安,任延安新华广播电台编辑,积极传播革命真理。此后,他随着延安新华广播电台转移,战斗在太行山麓,最后进入北平,参加接管国民党广播电台。他采访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和“开国大典”。在如火如荼的和平建设时期,广大记者深入各行各业采访,积极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热情讴歌时代的“弄潮儿”,深情表达人民群众的呼声,为社会主义建设大造舆论。新中国成立后,杨兆麟先后担任中央广播事业局总编室副主任、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台长等职,一直从事广播工作,在职期间,他为我国广播事业日夜操劳,颇有建树;离休以后,他仍然坚持多写稿、写好稿,写了不少通讯和评论,硕果累累。他笔耕不辍,一切为了人民的利益,是一位名实相符的广播记者。邓拓有一句名言:“要当新闻记者,不当新闻官。”杨兆麟一生都在实践这句至理名言。他不陷入行政事务和“文山会海”之中,虽然身为“一台之长”,要处理各种行政、财务和人事方面的问题,但他还是经常深入基层,密切联系群众,细致地调查研究,和别的记者一样,自己动手撰写消息、通讯、评论、报告文学,采写了不少表扬正面典型和批评反面典型的文章,形成很大的社会影响。以前,我时常听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广播中有“本台记者杨兆麟报道”,也在报刊上读到了他撰写的文章。且莫小看了这个“本台记者”,它说明杨兆麟从来不以“当官的”自居。杨兆麟一身正气,敢作敢为。他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台长的身份,以一个新闻记者的良知,承担起对社会的道义和责任,成功地组织了对双城堡火车站野蛮装卸行为和吉林北站扩建工程互相扯皮十年之久的批评报道,伸张了正义,为听众所称道。他深入群众和基层采访,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宣扬了不少正面典型,树立了社会正气。他组织领导并且参与撰稿的连续报道,有的被中国记协“全国好新闻”评为前所未有的特等奖,有的被评为一等奖。

内容概要

  周迅撰写的《记者的战斗生涯——杨兆麟的不平凡经历》,以杨兆麟的生命旅程为经,以重大历史事件为纬,生动地再现了杨兆麟动人心魄的传奇人生、多姿多彩的记者生涯。同时,该书也折射了上个世纪气象万千的中国革命历史以及中国新闻史、人民广播史。

作者简介

周迅,1962年6月出生,祖籍湖南省衡东县,现居北京。研究生学历,丰任记者。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报告文学》和《中华儿女》杂志特约专栏作家。 从小就酷爱读书,放过牛,教过书,当过记者和编辑。从事业余新闻工作5年、专职新闻工作18年,有各类作品1200篇(条)计100多万字存国内外发表,主要作品散见于《人民日报》、《中国新闻出版报》、《国记者》、《传记文学》、《名人传记》、《报告文学》等几十种报刊。文章数十次存全国、省、市获奖。

书籍目录

序言一序言二第一章  远赴重庆实现理想一、具有挑战性的童年二、卢沟桥的炮声三、维护中国人的尊严四、走新闻救国的道路五、民治新专的教育和熏陶第二章  前往成都继续革命一、加入“未名”团契二、“日本鬼子”投降了三、半支香烟的故事四、荒山野岭遭遇“棒老二”第三章  如愿以偿成为记者一、在新华社重庆分社当编辑二、周恩来在南京的最后一次中外记者招待会三、戏耍国民党特务四、延安台最早的两首开始曲五、观音庙里传捷报第四章  进京赶考迎接解放一、在太行山麓二、第一部广播剧三、担任新华社俱乐部副主任四、平山时期的工作五、进入北平的趣闻逸事六、向李大钊烈士默哀第五章  努力工作经受考验一、“本台记者”开始对全国广播二、“开国大典”的实况广播三、举办《美国真相》广播讲座四、幸福家庭五、周恩来总理的言传身教六、周恩来总理视察广播大楼第六章  走出国门满载而归一、第一次出国二、遗憾的澳大利亚之行三、到莫斯科去四、随周恩来总理访问缅甸五、报道日内瓦会议的“三亲王”六、三次访问非洲七、出席亚太广播联盟会议第七章  赶上“文革”  遭受打击一、山雨欲来风满楼二、“文革”中的四顶“帽子”三、当“五七战士”四、研究广播史五、毛泽东逝世和“四人帮”被“隔离审查”六、在拨乱反正中获得新生第八章  联系群众深入实践一、广播要“自己走路”二、新闻学和广播学三、回延安四、张武店风波五、三峡大坝是不是应该修建第九章  当了台长敢作敢为一、不当“新闻官”二、批评双城堡火车站的野蛮装卸三、解开扩建吉林北站的“死结”四、大邱庄的功过是非五、“民治”在北京复校第十章  离而不休奉献热量一、“无官”并不“一身轻”二、中国的第一个生态农场三、为美丽的西雅图写书四、到西藏去五、中央人民广播电台65岁了第十一章  总结人生启迪来者一、动静结合是长寿之道二、“歌坛新秀”三、宿舍大院的“杨教练”四、令人生厌的“官本位”五、语言文字太“混乱”六、“空巢”家庭杨兆麟大事年表后记

章节摘录

从童年开始,杨兆麟就具有敢于挑战的性格。杨兆麟原名杨先泗,祖籍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县。他有时候对熟人说:“朱镕基是我的老乡,雷锋也是我的老乡。”在杨氏的“家谱”中,有“以承先志”四个字,并按此排列辈分。杨兆麟的祖父杨以铭,在望城县小西门金线巷开设棺材铺,“富者收银,穷者赠送”,不以盈利为目的,以济世为宗旨,而保持“清白家风”。后来,杨兆麟的祖父杨以铭带着一家老少,从望城移居长沙。杨兆麟的父亲杨承谋,走的是科举入仕的人生道路。杨承谋毕业于京师译学馆。那时候没有大学,只有“馆”。译学馆是为培养翻译人才,于同治元年(1862年)设立的。虽然名为译学馆,其实,除了外文课程以外,也开设中文课程,杨承谋学习的是中文。1902年译学馆并入京师大学堂,是北京大学的前身。在1903年清朝最后一次科举考试中,杨承谋得中“举人”,外放到山东省济宁县任知县。于是,“县太爷”把父亲杨以铭等家人,从湖南长沙迁到山东济南。由于他学习的是中文,当了几年知县以后就弃政从文,只身到北京办报。后来,和湖南同乡、积极参加维新活动、致力于实现共和的爱国主义者熊希龄等人共同发起组织世界红十字会中华总会。熊希龄担任“名誉会长”,只管大政方针;杨承谋担任“责任会长”,负责日常会务。1923年9月1日,日本东京发生大地震,又名“关东大地震”,大火连续烧了三天,十多万人丧生,150万人无家可归。杨承谋率领红十字会的一些同事,前往日本赈灾。杨承谋从日本赈灾回到济南,杨兆麟在1923年10月19日(农历癸亥年九月二十日)降临人世。在此之前两年,哥哥杨先健出生。杨承谋和杨以铭商议,由于他曾经任职的济宁县是在“泗水之滨”,就给新生的婴儿取名“杨先泗”。而杨承谋刚从日本赈灾归来,中国人把日本称为“东瀛”,就又给杨先泗取号杨瀛士。由于“瀛”字笔画太多,“士”字又太文雅,家里的大人都叫他“营子”,把他当成“兵营”里的一名“小卒”。很多人问杨兆麟是什么地方人?他“悬赏”猜三次,至今没有人猜中过。最后,他开玩笑说:“我祖籍湖南长沙,生于济南,长于北京,然后游走四方。”他说:“我算半个山东人。”杨兆麟出生以后,家里人异常喜欢。爷爷杨以铭非常疼爱杨兆麟和他叔叔杨承训的儿子杨先敬(比他大40天)。杨承训从美国留学回来以后,在南方工作,妻儿则住在济南。爷爷时常抱着孙子玩耍。两个淘气的孙子,总是揪爷爷的胡子玩,惹得爷爷开怀大笑。爷爷一高兴,拿一个馒头给他们吃,一人一半,不偏不倚。后来,爷爷去世,两个童稚的孙子大哭了一场。奶奶经常给杨兆麟“翻古”,夸他的父亲以自己的才学参加朝廷的考试,“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这在他幼小的心灵里打下了深深的烙印。可以这么说,他最早的老师,就是爷爷、奶奶和父亲。济南的文化传统、风土人情也影响了他。杨兆麟懂事的时候,父亲为他请了一个塾师,教他和杨先敬念书、写字。在他幼小的心灵里,家庭和塾师灌输的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读书做官,光宗耀祖”的思想。

后记

张衡赋“二京”,左思赋“三都”,均历时十年。于是,刘勰慨叹:  “虽有巨文,亦思之缓也!”我写杨兆麟的生平,也是好事多磨,经历了十多年的深思熟虑。从感情方面来说,我写杨兆麟,不仅仅因为他是我的“老师”。我走上新闻工作岗位,从一名通讯员,锻炼成长为一名新闻记者和编辑,有他的辛勤栽培。更为重要的是,他的正直、朴实的人品,以及他对新闻事业的执著追求,一次又一次深深地打动了我,驱使我萌发了为他作传的念头。记者,多么闪光的字眼!孩提时,我就想当一名记者。为此,我读书,我写作,我用勤奋的学习编织着未来的梦。“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这是共产主义先驱李大钊的名言,杨兆麟自知相去甚远,不敢说是“铁肩”和“妙手”。但是,他热爱人民广播事业,保持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优良作风,工作和学习都很勤奋。他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台长的身份,以一名新闻记者的良知,承担起他对社会的道义和责任。他敢作敢为,成功地组织了对天津大邱庄发展乡镇企业、共同致富的报道,对河南新乡市张武店摆脱贫困、发家致富的报道,对北京大兴县留民营成为我国第一个生态农场的报道,对双城堡火车站野蛮装卸行为和吉林北站扩建工程互相扯皮十年之久的批评报道。这一切的一切,一方面,充分显示了一名广播记者的本色及其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实事求是的精神;另一方面,旗帜鲜明,伸张了正义,为广大听众所称道。韶华易逝,岁月如同流水。杨兆麟从事新闻工作,不知不觉已经50年,其中广播生涯度过了49年。早在青少年时期,他就受报纸和广播的感染,立志献身党的新闻事业。几十年来,他坚持真理,实事求是,为振兴党的新闻、广播事业呕心沥血。如今,回顾自己大半生走过来的道路,悠悠往事,虽然有甘也有苦,有顺境也有曲折,却夙志不移。离休之后,他仍笔耕不辍,还利用有生之年,把自己的点滴心血,奉献给党和人民的新闻事业。起初,杨兆麟老师不同意我为他写书。“我一生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故事,只不过是一名普普通通的记者。我从小就立志要当像斯诺、范长江那样的记者,并且系统地学习新闻理论,如愿以偿地当上了记者。在抗日战争时期,我又从事党的地下工作。在新华社重庆分社和南京分社,以至20世纪50年代,我几次受到周恩来总理的言传身教。学习周恩来总理严肃的工作态度和严谨的工作作风,这使我终生受益。”我再三请求,他这才勉强同意:“那好吧,让年轻人练习练习。”立传,关键是要充分占有真实的材料。杨兆麟多舛的命运,可谓处处精彩,惊心动魄!我认真阅读了杨兆麟提供的几十万字的著作、笔记,认真查阅了已经解密的几十万字的档案资料,逐渐走进杨兆麟的“内心世界”。令我感到意外的是,九十高龄的新闻界老前辈甘惜分,乐意为这本书作序。我喜出望外,去拜望甘惜分老师。他待人和蔼可亲,思路清晰,欣然执笔写序。我真是感激不尽!

编辑推荐

《记者的战斗生涯:杨兆麟的不平凡经历》由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记者的战斗生涯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一位老广播记者的多彩人生——读《记者的战斗生涯——杨兆麟的不平凡经历》周溯源我们每天都要从各种媒体上获取信息,了解社会的发展和变化:阅读报纸、杂志记者撰写的文章,收听广播电台记者采编的消息、评论和录音报道,观看电视记者的音像采访……。记者是现代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人物,是我们的朋友,而且是“无冕之王”。那么,记者们是怎样成长起来的呢?他们是怎样思考和写作的呢?他们又有哪些酸甜苦辣呢?等等。由主任记者、青年作家周迅撰写,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年1月出版的《记者的战斗生涯——杨兆麟的不平凡经历》,是一本记者写记者的人物传记。该书生动地记述了我国著名记者、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原台长杨兆麟不平凡的一生。新闻界的老前辈、九十高龄的甘惜分教授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台长王求分别为该书作序。该书共11 章20多万字,不仅是传主杨兆麟一个人的历史,同时也折射了20世纪气象万千的中国革命历史,以及近现代中国新闻史、人民广播史。在我看来,该书有两点是可以肯定的。首先,是它的纪实性。该书以杨兆麟的生命旅程为经,以重大历史事件为纬,再现了杨兆麟内容丰富的传奇人生、多姿多彩的记者生涯。少年时代,他远赴巴蜀求学,青年时期立志要当斯诺、范长江那样的新闻记者;他前往重庆和南京,先后任新华社重庆分社和南京分社编辑,接受周恩来的言传身教;奔赴延安,任延安新华广播电台编...辑,成为红色宣传员;进京参加接管国民党广播电台,亲历伟大的历史转折;新中国成立后,一直从事广播电视工作,多有建树;当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台长,尽忠职守,敢做敢为。现已84岁高龄,仍担任中国广播电视协会广播电视史研究委员会顾问。杨兆麟是我国的名记者,几十年来,在延安新华广播电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人民日报》、《光明日报》、《记者文学》等媒体经常可以听到、读到他撰写的文章。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广播工作中,杨兆麟几次逃过了“空难”,两次遭遇车祸,可谓“大难不死”。他还经历过其他种种风险。他在广播新闻采访、录音、写作、评论、学术研究、对外交流和业务管理等方面,建树颇多,为我国广播事业做出了可圈可点的贡献。前些年,我时常听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广播中有“本台记者杨兆麟报道”。且莫小看了这个“本台记者”,它说明杨兆麟从来不以“官长”自居。邓拓有一句名言:“要当新闻记者,不当新闻官。”杨兆麟一生都在实践这句至理名言。他当了“一台之长”后,虽然要处理各种行政事务,但他有能力从行政事务和“文山会海”中跳出来,经常深入基层,实地调研,自己动手撰写消息、通讯、评论、报告文学。他至今还是坚持自定的“离而不休,忙而不累”的原则,笔耕不辍,77岁那年还去了西藏,写了系列报道。该书通过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故事,真实地展现了杨兆麟追求光明正义,为党工作,为人民服务,生命不息、笔耕不止的记者生涯。其次,是它的可读性。该书因文生情,文情并茂。全书不拘于史实做纯然“客观”的描述,而是通过对第一手资料的把握,以散文的笔调,展现传主的情感世界,提炼思想寓意,写得如行云流水,好读好看。“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这是共产主义先驱李大钊的名言,杨兆麟自知相去甚远,但是,他以一个新闻记者的良知,承担起对社会的道义和责任。他担任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台长以后,不是明哲保身,而是敢做敢为,先后成功地组织了对双城堡火车站野蛮装卸行为、对吉林北站扩建工程互相扯皮十年之久的批评报道,伸张了正义,促使问题得到了解决,为听众所称道。他长期深入采访,宣扬了不少正面典型,树立了正气。他组织领导并且参加撰稿的诸多连续报道,多次被中国记协评为“全国好新闻”奖,有的被评为前所未有的特等奖。杨兆麟十分重视语言文字修养,把它当作为人民服务的工具。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他严格要求大家学习语法、修辞、逻辑,学习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学作品。该书中的“语言文字太混乱”一节,给人以启迪和警醒。该书作者周迅少年即立志成为记者和作家。他当过中学语文教师、记者和编辑,自费到北京广播学院(今中国传媒大学)深造过,先后应聘在中央电视台、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从事采编工作,到他写作此书时,已经从事业余新闻工作5年、专职新闻工作18年,有各类作品100多万字在国内外发表,文章数次在全国、省、市获奖,并且先后加入了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和中国报告文学学会,被《报告文学》和《中华儿女》杂志聘为特约专栏作家。这些经历和相同的职业,便于他能够走进杨兆麟的内心世界,写好杨兆麟。他的努力取得了成功。该书做到了传记文学所要求的“史的品格,诗的灵性,美的气质”,值得一读。(周溯源:求是杂志文化编辑部副主任、编审、博士) 阅读更多 ›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