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史论丛(2008年号)

出版时间:2008-1  出版社: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清史研究室 编  页数:337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清史论丛》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清史研究室主办,它是一本面向海内外的清史研究学术论文集刊,同时也是国内清史学科研究的权威论丛。该集刊发表的文章,在已经发表的清史论著中被大量引用参考,可见其学术影响力。本论丛自创办以来,一直被海内外清史研究者、高校及相关研究单位广泛收藏。美国哈佛大学、荷兰莱顿大学、台湾中研院等许多著名科研机构的图书馆,均将该集刊作为清史研究必备图书。

书籍目录

魏象枢独对与玄烨的反思——康熙朝满汉关系释例塔山守将之谜及其他——朝鲜士大夫关于明清争战的历史记忆试论乾嘉以来清政府对“披楞”问题的认知清初南书房述论试论清代考官子弟回避考试之法清代京旗回屯双城堡始末明清时期监察机制的演变天地会的入会仪式和戏剧晚清江苏厘金的善后支出研究 ——以1868~1894年为背景试论裴维佞及其反对割让台湾的奏折康熙朝天主教政策对江南地区传教的影响 德天赐案初探清入关前政权儒学化略论乾隆初叶清廷诏开三礼馆缘由析论李绂学术思想渊源探析刘宝楠《论语正义》探微《方言笺疏》对词义问题的探讨潘廷璋生卒年考及其在华的艺术活动李安德和他的日记

章节摘录

  魏象枢独对与玄烨的反思——康熙朝满汉关系释例  姚念慈  清圣祖玄烨在位61年,对其影响最为深刻的政治事件,莫过于三藩之乱。凡治清史者,于此恐无异辞。从来史家论及玄烨反思三藩之乱,多着眼于其缓和民族矛盾、留心国计民生等积极方面,甚至于后来的“康乾盛世”,亦发轫于玄烨此一思想转折。本文拟用最习见的史料,通过一个具体事件的考辨,证明三藩之乱亦为玄烨带来极为消极的思想。玄烨心理上所形成的巨大阴影,终其一生都不曾消除,并严重阻碍着朝局中满汉关系的正常发展。  上篇 魏象枢奏杀索额图考辨  一、玄烨有关魏象枢的上谕及其流传  《碑传集》卷l2,韩菼《文靖王公熙行状》:  公能持大体,有远虑。茭为学士,撰《平定三逆方略》失上指。一日,上谕阁臣日:“当三桂初反时,汉官有言‘不必发兵,七旬有苗格’者。又其时,汉官尽移其妻子回家,何也?”即顾菼日:“汝为朕载之!”菼退而皇恐,语公日:“当奈何?”公奋日:“待缚我之东市,君乃栽耳!”公大言于阁中日:“有苗格,乃会议时魏蔚州语,告者截去首尾,遂失其本意。然若如其言,岂不是误国!汉官移家故有之,亦多有否者,日久何从分别,岂不是背主!汉官负此两大罪之名,复何颜立于朝乎?”因语大学士明公:“幸好为我执奏也。”翌日入见,明公为上言,略引其端,公即继之,恳恳如阁中语。上微笑日:“朕固知此两事载不得也。”事遂寝。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清史论丛(2008年号)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