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5-12 出版社: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作者:潘小平 页数:219 字数:1100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在中国历史上自明中叶至清中叶的三百余年间,引领中国商业经济潮流的,是来自古徽州一府六县的徽州商帮。当时的中国大地上,西至川黔湖广,北至京师关外,南至福建两广,东至滨海江浙,乃至南洋东瀛,到处都是徽商的车船店坊,到处都是徽商永不疲倦的身影,到处传扬着徽商顽强奋斗的事迹。“无徽不成镇”的民间俗语为当时这种情形提供了生动的注解。 徽商的崛起是由多种自然和历史条件的使然,但主要因素在三个方面:一是自然环境。徽州四面环山、山高坡陡,可耕地面积非常之少,故徽州素有“七山一水一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之称,历史上魏晋时代、唐朝末年和两宋时期三次大的战乱,大批中原显姓大族涌入徽州地区,进一步加剧了土地和人口的尖锐矛盾,徽州人应付挑战的办法,就是在务农之外从事手工业和商业,走出大山,以天下为人生奋斗的舞台,“十三在邑,十七在天下”,徽商足迹遍布九州。二是传统习惯。徽州不宜种粮,但却盛产林、竹、茶、桑、药材、山货土产等各种经济作物,徽州地区的数十条支流汇集而成的新安江,中游被称为富春江,下游就成为钱塘江。新安江流域水量丰沛,便于航行,为徽州人的货物贸易提供了一条黄金水道。徽州人营商的历史最初可以追溯到公元3世纪的东晋时期,历史上三次大移民高潮入迁徽州的许多显姓大族,本来就有经商的传统和特长,他们来到徽州,与徽州自然地理特点相结合,更加速了徽州地区商业化的进程。三是历史机遇。南宋偏安一隅,建都临安,推动了江南经济的发展,南宋以后淮扬地区和苏、嘉、杭等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日趋发展和繁荣,逐渐成为中国经济的重心,徽州地处江南,紧邻这些经济日益发达地区,得天独厚的条件,加之徽州人历来就有重视教育的传统,文化素质普遍较高,又能吃苦耐劳,坚韧不拔,以“徽骆驼”精神而著称,所以在商业领域恣意纵横,终成大器,也就势所必然。 徽商不仅仅在当时的中国商业舞台上扮演着主角,而且他们带来了“财自道生,利缘义取”等一系列先进的经营理念,创造了相对科学完善的资本运营方式。他们还以自己的商业行为和人格力量,将“士农工商”这样一种旧四民观进行了颠覆,改成了“读书好营商好效好便好”,商与士具有同等重要性的价值判断,这是中国资本主义思想意识的真正萌芽。可以说,徽商在经营上取得的成就和思想观念上所达到的高度,就当时而言无出其右者。 《徽商》一书,以散文的笔调和图文并茂的形式,深入浅出,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徽商崛起的自然和人文历史环境,徽商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徽商奋斗的足迹和涉及的经营领域,徽商对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以及民风、民俗的影响,徽商的经营理念,徽商“亦贾亦儒,贾而好儒”的特点,徽商与徽州文化的关系,徽商的情感生活和徽州女人的人生命运,徽商衰落的历史原因等等。本书作者潘小平女士是对徽商和徽文化有着深入研究的知名作家,本书摄影吴广民先生是长期从事徽文化专题摄影的知名摄影家。本书完整而严谨的逻辑结构,流畅而练达的散文笔调,精美而丰富的随文图片,成为一大特点,也相信读者在阅读本书时会得到不少历史的知识和美的享受。
书籍目录
引子第一章 前世不修,生在徽州 不染他俗,不纳王租 十三四岁,往外一丢 徽人不蹲家,经营走四方 新安四宝 南渡改变了一切 书商朱熹,小贩戴震 中华传统文化在徽州第二章 宗祠连云 举族而商 原始资本源于宗族 聚族而居,共一祠堂 挑着宗谱逃难 “小绩溪”和“大绩溪”第三章 漫漫古道 商贾四出 徽州古道,客商络绎 北京典当流行徽州方言 盐典茶木四大宗 花茶对上了慈禧的口味 无徽不成镇 英国女王偏爱“汪溢美” 日本汪直后人徽州寻根 会馆的灯火亮到很晚第四章 红顶商人拿什么染红顶子 富商大贾多为盐商 结交官府不择手段 “扬州十日”和卷土重来 以布衣上交天子 以银子贿买官员 万岁爷发的本钱 官商合流与存典生息 乌纱帽与红绣鞋 茶木贸易支撑残局 胡雪岩——最后一个红顶商人第五章 扬州繁华以盐盛 柳絮飞来片片红 蓄养家班为哪般 盐商之财力伟哉! 新旧二城与扬州八怪 “瘦西湖”与“小秦淮” 徽菜首推“一品锅” 五百两金纳五娘第六章 儒道经营 立于不败 金字招牌“一文钱” 三贾不利犹未厌 最能负重“徽骆驼” 饶河上的木商 儒道经营,诚信为本 胡庆余堂的“戒欺匾” 徽商的义利之辨 仁者爱人,仁心为质 阳俸与阴俸 促销各有绝招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儒商精神面临现代转型第七章 亦贾亦儒 左儒右贾 竹山书院曾遍植桂树 徽商莫不热心书院 商翁大半学诗翁 欲把名声充宇内 晋商与徽商之异 十户之村不废诵读 左儒右贾,科举入仕 亦儒亦贾,儒贾不分第八章 一世夫妻三年半 十年夫妻九年空 歙南太荒唐 兰姑太的九连环 贞节牌坊甲天下 望门寡和记岁珠 节烈稳定了后方 徽州商人“两头大” 孝贞烈节六万五千零七十八名第九章 弥天花雨唱徽州 徽俗最喜搭台看戏 徽州腔与目连戏 有堂皆设井 无宅不雕花 聚族而居宛如城郭 “三雕”精美绝伦 雕花老屋正在坍塌第十章 一个商帮的衰广 改纲为票,招贩行票 几代繁华成一梦 战争带来灭顶之灾 乱世英雄胡雪岩 商帮荣枯系于国运 对乾嘉学术之贡献
编辑推荐
中国有句话,叫“无徽不成镇!”那就是说,一个地方如果没有徽州人,那这个地方就只是个村落。徽州人住进来了,他们就开始成立店铺;然后逐渐扩张,就把个小村落变成个小市镇了。 ——胡适 徽商以追求商业的成功与推进文化、培育人才并举,既提高了人商人的素质和层次,又制造了一个官僚集团,从“贾面好儒”而进入“官商互济”。徽商辉煌的业绩能持续300年而不衰,实在得益于“官商互济”的法宝。 ——叶显恩(著名徽学研究专家) 明代中叶,随着商品经济的繁荣,徽商和晋商迅速崛起,成为中国财力最为雄厚的两大商帮。万历四十五年盐业纲运制度的确立,极大地有利于徽商对于两淮盐场的控制。以后,徽商的势力超过晋商,从而执掌商界之牛耳。 ——臼井佐知子(日本学者) 《徽商》,以散文的笔调和图文并茂的形式,深入浅出,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徽商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徽商的经营理念、“亦贾亦儒,贾面好儒”的特点、与徽州文化的关系及衰落的历史原因等等。读者必会得到不少历史知识和美的享受。 ——杜诚(安徽省徽学会会长)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