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2-4 出版社:教育科学出版社 作者:《国家教师资格考试专用系列教材》编委会 页数:200 字数:416000
内容概要
2011年,教育部在浙江、湖北两省首次开展国家教师资格考试改革试点。此次教师资格考试试点,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笔试为两个科目,科目一为“综合素质”,科目二为“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其中,综合素质采取机考,“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采取笔试形式。本题库便是针对《综合素质》的机考考试编写。内容包括职业理念(教育观、学生观、教师观)、教育法律法规(有关教育的法律法规、教师权利和义务、学生权利保护)、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职业道德、教师职业行为)、文化素养、基本能力(阅读理解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写作能力)五部分,每部分由考点归纳、重点提示、模拟练习构成。考点归纳,即提出考试要求,让考生明确本部分所要掌握的基本内容,提出每部分知识掌握的程度,即了解、理解或应用等;重点提示,即依据考点归纳,整理相关内容,充实考点,形成体系,帮助考生再次熟悉并记忆重难点及常考内容;模拟练习,即针对本章的重要考点,根据大纲要求的试卷结构和题型,设计仿真试题,题型包括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材料分析题、阅读理解题和写作题,并附有参考答案和名师点睛,目的是让考生了解考试题型,对考点进行练习,再次加强考生对考点的记忆。
作者简介
《教师资格认定考试专用系列教材》编委会是由华图教师培训研究中心和我国十几所著名师范大学的二十几名教授与行业教育专家组成,是迄今为止最为科学、最具权威性、最具影响力的教师资格认定教材。
书籍目录
绪论
第一部分 职业理念
第一章 教育观
考点归纳
重点提示
一、素质教育
二、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
三、教育现象
模拟练习
第二章 学生观
考点归纳
重点提示
一、人的全面发展
二、“以人为本”的含义
三、“以人为本”的学生观
四、人本主义
五、因材施教
模拟练习
第三章 教师观
考点归纳
重点提示
一、教师专业发展
二、终身教育
三、教师职业
四、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观
模拟练习
第二部分 教育法律法规
第一章 教育的相关法律法规
考点归纳
重点提示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节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节录)
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节录)
模拟练习
第二章 教师权利和义务
考点归纳
重点提示
一、教师的权利
二、教师的义务
三、教师教育行为
模拟练习
第三章 学生权利保护
考点归纳
重点提示
一、学生的权利
二、学生的义务
模拟练习
第三部分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第一章 教师职业道德
考点归纳
重点提示
一、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
二、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
三、《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解读
四、《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解读
模拟练习
第二章 教师职业行为
考点归纳
重点提示
一、教师职业行为规范要求
二、新《规范》的亮点
模拟练习
第四部分 文化素养
第一章 科学常识
考点归纳
重点提示
一、中外科技发展史
二、科学常识
模拟练习
第二章 文学常识
考点归纳
重点提示
一、文学常识
二、外国文学史
模拟练习
第三章 艺术常识
考点归纳
重点提示
一、艺术鉴赏
二、艺术常识
模拟练习
第五部分 基本能力
第一章 阅读理解能力
考点归纳
重点提示
一、对文章结构和思路的把握
二、文中信息的筛选和整合
三、文中观点态度的分析与归纳
四、根据文章内容进行的合理推断和想象
模拟练习
第二章 逻辑思维能力
考点归纳
重点提示
一、逻辑的概念
二、性质命题及其直接推理
三、三段论
四、复合命题及其推理
五、模态命题及其推理
六、逻辑基本规律
模拟练习
第三章 信息处理能力
考点归纳
重点提示
一、工具书
二、文献检索
三、互联网信息检索
四、网络信息资源的类型
五、网络信息筛选的基本方法
模拟练习
第四章 写作能力
考点归纳
重点提示
一、写作的基础知识
二、写作手法
三、新闻文体类
四、文学文体类
五、评论文体
六、应用文体
模拟练习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一、素质教育 1999年,国家召开的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出台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下文简称《决定》)。 《决定》对素质教育的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做出了新的规范,成为当前我国各级各类教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依据。 1.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 《决定》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2.素质教育的实质 素质教育的实质是通过教育改革,真正实现“两全”的目标,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素质教育的基点是通过学科教学提高学生素质。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3.素质教育的目标 《决定》指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使受教育者坚持学习科学文化与加强思想修养的统一,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坚持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的统一,坚持树立远大理想与进行艰苦奋斗的统一。” 4.素质教育的要求 《决定》指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相应的条件: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学生的基本权利,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使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得到发展。”“实施素质教育应当贯穿于幼儿教育、中小学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高等教育等各级各类教育,应当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等各个方面。” 5.素质教育的内容结构 《决定》指出:“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根据《决定》的精神,素质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1)政治思想素质教育 ①政治素质教育,指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对学生进行民族、阶级、政党、国家、政权、社会制度和国际关系的立场、情感和态度的教育。我国目前进行的四项基本原则教育、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教育以及党的基本路线教育等就属于政治素质教育的范畴。 ②思想素质教育,指通过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教育,集体主义、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教育,中国近现代史、中国国情、国内外形势教育等,使学生形成正确的观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思想方法,确立正确的思想信仰、理想动机、信念追求、民族精神等。 ③道德素质教育,主要是按照德育总目标和学生成长规律,教育学生遵守社会行为规范,正确处理个人与群体、他人和国家的关系,养成良好的道德修养和文明行为习惯。 ④民主法制素质教育,主要是使学生了解中国的民主法制理论与内容,知法懂法,依法行事,树立较强的民主法制观念和意识。 (2)科学文化素质教育 科学文化素质教育着重解决基础学科和基本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和训练,包括基础文化知识、基础科学知识,以及识字阅读能力、写作能力、思维能力、计算能力、基本实验操作能力和基本的劳动技能等,为适应自身的发展和现代社会生活、职业岗位选择以及科技发展的需要,奠定坚实的科学文化和技能的基础。 (3)审美素质教育 审美素质教育主要是使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点,形成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能够在工作、生活中分辨真善美与假恶丑,善于以美的品位去完成工作,以美的心灵去面对社会和人生,以美的思想去创造生产和生活。 (4)身体素质教育 身体素质教育一方面是要运用各种适当的方式,锻炼学生的体魄,增强学生的体质,使其掌握基本的体育锻炼的方法;另一方面,还要对他们进行健康教育和普及各种常见病、传染病的防治知识,保证他们健康成长。 (5)心理素质教育 心理素质教育主要指良好个性品质的发展,包括顽强的意志力,积极的情感,健康的兴趣、爱好、需要、友谊、交往、成就感、荣誉感以及面对困难、失败的承受能力等各种正常心态的发展培育和心理失衡、心理矛盾、心理疾病的自我调整与自我矫治。心理素质教育就是要使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和善于控制、把握自己的能力及调整心理冲突的能力。 二、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使学生素质全面提高和发展,最终主要落实到学科课堂教学之中。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学科课堂教学,应该努力从多方面人手,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 1.把教学目的的实现,落实到每一堂课,乃至教学的每一个环节; 2.构建紧密的生活、生产实际和社会发展相联系的学科内容体系; 3.全方位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保证学生学习的有效性,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促进学生学习的良性循环; 4.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的作用; 5.建立多层次、多样化的教学模式。
编辑推荐
《华图•2012国家教师资格考试专用教材:综合素质经典题解及上机考试题库(小学)(赠送教师网20元代金券)》由《国家教师资格考试专用系列教材》编委会编著,针对《综合素质》的机考考试编写。内容包括职业理念(教育观、学生观、教师观)、教育法律法规(有关教育的法律法规、教师权利和义务、学生权利保护)、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职业道德、教师职业行为)、文化素养、基本能力(阅读理解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写作能力)五部分,每部分由考点归纳、重点提示、模拟练习构成。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