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6 出版社:教育科学 作者:闫学 页数:200
Tag标签:无
前言
四月的一个夜晚,帕夫雷什学校的校园里凉风送爽,苹果树上挂满了初绽的花朵。苏霍姆林斯基在校园里散步。忽然,他看到了女孩瓦里娅。瓦里娅是个性格活泼、十分爱笑的女孩。此刻,她正将列夫·托尔斯泰的《复活》紧紧贴在胸前,若有所思地向前走着。苏霍姆林斯基等待着她像往常一样跑过来,在他的身边快活地唧唧喳喳。可当瓦里娅忽然抬头看见苏霍姆林斯基的时候,她却神情紧张、害羞窘迫起来,她的目光变得深邃,微笑在眼睛里闪现……她把书抱得更紧,似乎有什么秘密生怕被人发觉似的。显然,女孩想要自己单独待一会儿。 看到这一幕,苏霍姆林斯基的心高兴地跳了起来:“多好啊,瓦里娅,我觉察到了你由女孩子成长为姑娘的那一时刻……” 在阅读苏霍姆林斯基的这些年里,我无数次地想象这个夜晚,沉醉在这些美好的场景中。苏霍姆林斯基作为一个优秀教师和班主任,十分关心学生的精神世界,他最担心的是自己不能觉察、理解和真正感觉到从幼儿变成少年的那一时刻——那一短暂的时期。所以。当他从瓦里娅的眼睛里看到那个时刻终于到来的时候,他心潮澎湃,为见证了一个孩子的成长而备感喜悦。
内容概要
本书重点梳理、提炼了苏霍姆林斯基在班主任工作方面的种种做法,研究分析了他在班级管理、道德建设、师生交往、习惯养成、家校沟通、组织活动等方面的经验与价值,并结合当下中国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工作中遇到的种种困难进行了系统反思。作者文笔素朴优美,思考深刻犀利。 本书可作为教师读物,也是班主任专业培训的优秀读本。
作者简介
闫学,1970年生,毕业于济南大学中文系,2002年被评为特级教师,成为当时山东省有史以来最年轻的特级教师。早年任教于山东省章丘市实验小学,2004年开始担任杭州市拱墅区教研室小学语文教研员。近年来,分别在十几个省市开设公开课,在《中国教育报》、《人民教育》等报
书籍目录
自 序 世界上曾有过这样的班主任第一辑 在别人的眼中看到自己 在别人的眼中看到自己 将玫瑰赠予别人 教学生约束自己 培养学生的情感素养 培养学生的精神力量 培育对他人的义务与责任感第二辑 莫让孩子知道你在教育他 怎样批评学生 怎样表扬学生 怎样评价学生 莫让孩子知道你在教育他 公正会使心灵变得高尚 用学生的眼光看世界 为童心筑上护栏第三辑 让家长也懂教育 让家长也懂教育 怎样与家长沟通 一颗火星儿点燃另一颗火星儿 集体教育对个人的影响 让每一支溪流都清澈 班级活动的教育意义 莫让孩子成为道具第四辑 善于创造成功的预感 善于创造成功的预感 让每一句话都结出果实 让美融入学生的生命 阅读是孩子的精神需要 死亡教育是不能避免的生活逻辑 让每个孩子都找到自己的美好领域第五辑 站在苏霍姆林斯基面前 爱学生是一种才能 记录生活的见证 做一个魅力教师 营造一致的教师团队 教育中的人道主义 站在苏霍姆林斯基面前后记 雪落知春
章节摘录
第一辑 在别人的眼中看到自己 在别人的眼中看到自己 教师是教育者,学生是受教育者,这似乎是一个不言自明的结论。但是,在苏霍姆林斯基看来,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非常重要,学生既是受教育者,同时也应是教育者。在复杂的教育实践中,只有把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和学生的自我教育结合起来,才能顺利地克服各种困难,解决教育实践中非常棘手的一些问题。 但如何让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这是问题的关键。对于处于基础教育阶段的孩子来说,要让他知道一个道理或者明白应该怎么做是相对简单的。但知道应该怎么做和实际怎么做是两回事,因为对这个阶段的孩子来说,缺少的正是这种自制力和自觉性。这就是为什么有些教师和家长苦口婆心的说教在很多时候并没有起到预期效果的主要原因。那么,怎样增强孩子的自制力和自觉性,尤其是在教师和学校教育均不在场的情况下,让孩子也能遵循正确的法则去行事,这就有赖于在平时的教育工作中,要使孩子能够进行自我教育。在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中,大量的案例实际上展现的就是学生们进行自我教育的过程。我反复思考着这些案例,以及中间的种种细节,试图探寻在这些做法中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某种奥秘。 苏霍姆林斯基极其重视学生的身体锻炼,认为身体锻炼是学生自我教育的重要部分。他要求学生每天天一亮就起床,洗淋浴,在严寒的冬天每天用雪擦拭身体,以增强身体抵抗力。这对于十岁左右的孩子来说,不能不说是巨大的挑战,因为并不是每一个孩子从一开始就具有天天用雪擦拭身体的勇气。但苏霍姆林斯基从不采取强制的做法,他要求每一个孩子都能坦白,说说自己是否真的做到了。对于实在没有勇气自己提来一桶雪,脱下衬衫,用雪擦拭自己身体的孩子,可以请别的同学帮忙,以这样的方式去做其他同学都能做到的事。我不得不佩服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方式,不仅是因为用雪擦拭身体的锻炼确实能够增强孩子的身体抵抗力,我更佩服的是他在不逼迫孩子的前提下使每一个孩子都战胜了自己。他不采取强制的做法,是为了避免有些孩子可能会被迫撒谎;他允许孩子坦白,又可以借助同伴的力量帮助自己克服心中的怯懦。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学会了自我克制,学会了在困难面前拿出勇气,也学会了在别人的眼中看到自己——谁也不想每次都请同学帮忙才能战胜自己。这就是一种真正的自我教育,即使没有严肃的批评,没有严格的规章制度,学生也能够在教师和家长不在场的情况下遵循正确的规则去做。 有一个校长非常自豪地向我提起了他学校的一位优秀班主任的事迹。王老师是该校一位初中二年级的班主任,新学期伊始,班里转来一个名叫刘桦的男生。刘桦来自一所农村学校。王老师很快就发现,刘桦英语基础很差,必须帮助他尽快提高英语成绩。她当然想到了补课,但怎么补,谁来补呢?请英语老师去补显然不合适,因为英语老师平时教两个班,已经够忙够累的了;请家教,对刘桦的家庭来说,显然是一笔不小的经济负担,而且家长也不一定就会同意。思虑再三,王老师决定请班上几个学生轮流给刘桦补习英语。但值得注意的是,王老师邀请给刘桦补课的并非是班里成绩最好的学生,而是几个各方面表现都比较一般的学生。这几个学生接受任务之后非常高兴,他们凑到一起制订了一个详细的补课计划,而且很快就付诸实施了。经过近一个学期的补课之后,刘桦的英语成绩果然有了明显提高。更令人高兴的是,那几个给刘桦补课的学生英语成绩竟然也提高了一大截,在其他方面与原来相比也有了很大进步。 王老师的做法引起了我的深思。经过补课之后,刘桦的英语成绩进步了,这件事本身可以说是在意料之中,但那几个帮助刘桦补习英语的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发生了什么变化呢?他们在帮助刘桦补习英语的过程中也巩固了自身的英语知识。也许为了更好地帮助刘桦,他们付出了比平时更多的努力去学习英语。在补课的过程中,当他们看到刘桦的英语成绩在逐步提高时,他们就看到了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对他们来说,这就是一种十分积极的鼓励和赞美。当一个人看到自己的努力取得了成绩、得到了肯定时,那种巨大的鼓舞会使人朝向更高的目标去努力。因此,这些学生在各方面都有很大进步就不足为怪了。我想,这些学生帮助他人的过程,正是一种真正的自我教育。应该说,这是教育中的一种很高的境界。
媒体关注与评论
最让人头痛的是,问题生的“问题”总是反反复复,似乎难以根除,致使一些教师和家长逐渐丧失了耐心。对此,有经验的班主任除了表现出高度的爱心与责任感,还充分调动自己的教育智慧,本着“一天淘出一粒金子”的精神,帮助问题生逐渐学会约束、控制自己,最终走出阴霾。 ——《教学生约束自己》 对教师来说,惩罚学生、批评学生需要非常慎重,这个道理是比较容易明白的。但可能许多教师并没有想过,表扬学生同样也是一门艺术。在很多时候,不恰当的表扬所产生的负面作用并不亚于惩罚。 ——《怎样表扬学生》 教师公正的态度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在很大程度上说,教师公正与否,对孩子的成长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一个时时感受到公正的孩子,他就会敞开自己的心灵感受、接纳周围的世界,他的心灵会变得高尚;相反,一个常常感受到不公正的孩子,他会逐步丧失对他人的信任,他会变得对一切都无所谓,他的心灵会变得迟钝和凶狠。 ——《公正会使心灵变得高尚》
编辑推荐
最让人头痛的是,问题生的“问题”总是反反复复,似乎难以根除,致使一些教师和家长逐渐丧失了耐心。对此,有经验的班主任除了表现出高度的爱心与责任感,还充分调动自己的教育智慧,本着“一天淘出一粒金子”的精神,帮助问题生逐渐学会约束、控制自己,最终走出阴霾。 ——《教学生约束自己》 对教师来说,惩罚学生、批评学生需要非常慎重,这个道理是比较容易明白的。但可能许多教师并没有想过,表扬学生同样也是一门艺术。在很多时候,不恰当的表扬所产生的负面作用并不亚于惩罚。 ——《怎样表扬学生》 教师公正的态度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在很大程度上说,教师公正与否,对孩子的成长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一个时时感受到公正的孩子,他就会敞开自己的心灵感受、接纳周围的世界,他的心灵会变得高尚;相反,一个常常感受到不公正的孩子,他会逐步丧失对他人的信任,他会变得对一切都无所谓,他的心灵会变得迟钝和凶狠。 ——《公正会使心灵变得高尚》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