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青年教师

出版时间:2010-1  出版社:教育科学出版社  作者:吴非  页数:231  
Tag标签:无  

前言

  不久前,我在教师培训大会上说,这些年教育界最重要的任务,可能是捍卫常识。用那么大的精力去捍卫常识,有必要吗?当然有。比如有人指鹿为马,虽然我们不会信,但是如果没有人挺身而出,至少有一代儿童会在一个比较长的时期认为那长角的动物是马,直到拨乱反正,他才明白自己学的是颠倒黑白的“知识”。不远的历史上,不是还有过这样的事吗?  教育工作,不过是依据常识并教会学生遵守常识,学会学习并养成好习惯。至于我们在教育中的发现和创造,最终也必然成为常识的一部分。  我们中国人经常宣传每一种职业的辛苦,诸般不易,而往往忽略了职业在“进乎技矣”的境界中的幸福与乐趣,这也造成青年在选择职业时会有种种顾虑。而教育是陶冶人之心灵的职业,它应当有比一般职业更多的快乐。  五年前,当逢会必谈“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时,我觉得基础教育需要一个准确一些的工作目标,因此我试图提出“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也要办对民族未来负责的教育”。毕竟是“基层教师”,我的声音显得微弱。一年前,在和青年同行交流时,看到他们的生存状况,我又想把这句话充实为“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也要办对民族未来负责的教育,还要办对教师职业生命负责的教育”。——我在教师进修班说这些话时,老师们又笑了,他们大概觉得这仍然不过是个“基层教师”的思考。但是,我的思考仍然没有停止。

内容概要

我们中国人经常宣传每一种职业的辛苦,诸般不易,而往往忽略了职业在“进乎技矣”的境界中的幸福与乐趣,这也造成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种种顾虑。而教育是陶冶人之心灵的职业,它应当有比一般职业更多的快乐。“对教师职业生命负责”,是教育政策制订者和管理者的职责,也应当是教师自身的追求。如果教师不敬重自己的职业,没有自觉的进德修业的意识,他能有职业幸福感吗? 这是致青年教师的警醒文集,也是青年教师的职业范本。

作者简介

  吴非,本名王栋生,1950年生于南京。江苏省特级教师、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任教于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1988年以来写作杂文、随笔,1996年以来三次获得“林放杂文奖”。著有《不跪着教书》《前方是什么》《中国人的人生观》《中国人的用人术》《污浊也爱唱纯洁》等。

书籍目录

自序第一辑 做个有胸襟的教师 就让你的眼泪流出来 我们要有什么样的志趣 做个有胸襟的教师 为什么你的学生缺乏气度 珍视我们的专业 我是来欣赏同行的 你为什么不快乐 不是活泼,是缺乏教养 不要因为这样的话而自得 说学生听得懂的话 课堂有你,更有学生 不要保留学生的检讨书 教师的心中要有阳光第二辑 不要急 那故事是我的 力戒浮躁钳 不要急 愚蠢者的“苦干” “没有问题”是大问题 课前紧张是正常的 教师不是演员 在教学实践中创造 仍说“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 我们将留给学生的记忆 让学生喜欢我的课鲥 教师应当比一般人“会学” 不能让学生认为我们不认真 不能疏忽的教育细节 不良习惯是哪里来的 做一个让孩子们信任的人 教师仪态也是“范” 学校的一切都在影响学生思维 必须遵守的教育伦理第三辑 心里装着学生的心 让学生追求诗意的人生 等一会儿,让他把话说完 ……第四辑 尊重常识第五辑 不放弃理想第六辑 播下一粒善良的种子

章节摘录

  大学期间几位老先生的认真给我的印象很深,如今偶尔说给青年教师听,看到他们的无动于衷,便想到,不再是“一个时代过去了”,而应当是“又一个时代过去了”。我们做教师的,应当多看看前辈是怎样做的。  老一代教师上课的认真及魅力,青年一代也许想不到。听唐圭璋先生讲宋词,场面很大,青年教师和硕士生簇拥而人,他坐着讲课,有硕士生代他板书。其实唐先生为人极其平易,实在是年事已高,气力不足,没法亲自书写了。他讲课时,言必有据,面前放着讲稿,但他基本没看,心平气和,就像在书房里与朋友晤谈。系里的老教师说,当年唐先生讲宋词,上课时偶尔还会取出一支箫,吹出很伤感的曲子,一座怃然。诸祖耿教授是章太炎的弟子,他给我们讲《战国策》时,年已八十。他高度近视,伏在讲台上,用一枚放大镜看着讲稿,边看边讲,连讲一个多小时,根本不在意学生反应;虽然有年轻的学生认为他的课“不好玩”,但也不敢胡来。学校实在是浪费他的生命,不该让他来教本科生的,然而当年动乱甫定,硕士生人数比教授还要少。像诸先生那样的人物,应当说是晚年被耽误了。段熙仲教授,教我们时也已经八十出头了,系里有教师私下里说他是“反革命”、是“地主”,1949年以后吃尽了苦头,平反后,他上课仍是一丝不苟。有一次路遇,我顺便向他请教有关《晋书》中的一些问题,他双手拄杖而立,告诉我:什么问题查哪一本书,某件事在谁的传中,另一本某篇可以参照了看。时间不短了,我担心他老迈,想打住,便推说已经知道了,我回去查书。

媒体关注与评论

  我经常憧憬这样的图景:在早晨的阳光中,孩子们哼着歌向学校走去,有时能停下来看看太阳;学生能经常地向教师提出有意思的问题,课堂上经常能有愉快的笑声;中午,他们能吃上一份由政府提供的、全国城乡同一标准的营养餐;学生能保有自己的爱好,下午4点起,他们在球场上奔跑叫喊,或者在图书馆查阅资料,在实验室研究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晚上,做完作业后,捧起一本诗集,轻声地读给妈妈昕……  我在病中,想起一个又一个学生的面容,感叹生命的短暂,同时也赞叹生命的美丽。我感谢上天让我有机会认识这些美丽的生命,让我感受他们的仁爱和贤德,让我懂得什么是真正的教育,让我知道职业的使命与荣耀,让我敬重生命中的永恒。  ——吴非

编辑推荐

  《源创教育:致青年教师》作者吴非:《不跪着教书》作者,著名特级教师,告别讲台之作,30年教学经验和教训倾囊拖出2010年教师培训首选读本。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致青年教师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28条)

 
 

  •   早就读过吴非老师的《不跪着教书》和《前方是什么》,这两本书是我最喜欢的教育著作!犀利的文字、冷静的剖析、客观的评说、无情的揭露、痛快的鞭挞,一切都缘自一颗高尚、伟大的心,一种炽热如火的教育情怀。
    吴非老师是一个敢于说真话的人,这是我最为佩服的!在当今社会,敢于说真话的人已经凤毛麟角,而我们这个社会、我们这个国家、我们这个民族,如果没有了敢于说真话、说实话的人,将会怎样?!……教育之事,千秋大事,面对当今教育存在的种种弊端,吴非老师毫不客气的予以揭露和鞭挞,这是我等所不敢做的事情。
    我一直在关注吴非老师,一直在期待他的下一本针砭时弊的教育“巨著”,今天终于在当当网上购到了。吴非老师的第三本教育著作《致青年教师》仍然沿袭了前两本书的写作风格。三本教育著作,都在告诉所有的教育者和非教育者,教育就是把“人”当做“人”来培养,教育就是把“人”培养成“人”!现实是,我们现行的教育在很大程度是不把“人”当做“人”来培育的。吴老师所做的一切就是在大声疾呼:只有把“人”当“人”来培育,把“人”培育成“人”,才是真正的教育。当然前提是,教育者知道“人”是什么;在往前推,教育者首先应该是“人”,真正的“人”。不是“人”的教育者无论如何都是培养不出真正的“人”的,这样的人从教简直就是教育的灾难。现实是,这样的“伪教育者”比比皆是,他们不学无术,只知哗众取宠,借教育之名中饱私囊,最可悲、最可恨的是:他们已经和正在伤害着千千万万无辜的、鲜活的、本来可以拥有美好生活的生命。
    吴非老师的书是每一位有教育良知的教育者一定要读的书。读吴老师的书你时而会义愤填膺,时而会感动不已,时而会心潮澎湃,但更多的是深刻的反思。是的,我们能为充满问题的中国教育做些什么?只要想做,我们是可以做些什么的,最起码我们可以尽全力教好我们的班,我们的每一个学生,因为关住教室的门,我们说了算!
    吴非老师年届六旬,离开了自己钟爱一生的课堂和学生,他有多少不舍呀!对于中国的教育,吴老师怎么可能成为一个旁观者?!不管身体在不在课堂,吴非老师的心都会留在课堂的,他会一如既往的为之鼓、为之呼的,因为他就是为教育而生的。
    感谢吴非老师,感谢您在这个物欲横流、喧嚣浮躁的时代,吹来的一阵阵清风,但愿这阵阵清风能使足够数量的被利益和欲望冲昏头脑的人们清醒过来,我们不能在这样下去了!
    感谢吴非老师,感谢您对我们这些一线教师的振聋发聩的警醒。是的,身为教师的我们不能怨天尤人、随波逐流。我们必须改变自己,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改变我们的学生,你改变一个,我给一个,你改变一个班,我改变一个班……也许我们会改变这个社会。
    吴非老师,期待你将更多的自己的教育笔记和关于教育的思考整理发表,我想这些宝贵的财富不仅属于您,还应该属于更多的愿意为改变中国教育做些什么的中国教师。
    吴非老师,您虽已六旬,但是为了中国的教育、中国的教师,您将永远年轻!
    祝您身体健康、“工作”顺利、家庭幸福、一切顺利!期待您的下一部著作早日诞生!
  •   一、 教育工作者需要理想主义的情怀 我不了解教育史,但是很小的时候听爸爸唱过一首歌,说是一个老师下工厂去听取工人意见,好“共同谱写教改新篇”。好像我们的教育一直在改革,一直都被诟病,一直都在改革。 但是改来改去,我们每一次都不过是想回到一些常识上去。 在这样一个物欲横流的世界,一切行业都在追求“更快”,都拜倒在金钱的脚下。教育也深受其害,仿佛被绑架了一样,气势汹汹地向前冲去。很多教育工作者忘记了教育不是一种行业,不仅仅是一种行业。 我们掌握知识,归纳方法,我们也面对人。知识的世界是纯洁的,和一切嘈杂都不相关,它就在那里,在我们沐浴山风、仰观繁星的时候,知识美得令人窒息,令人悲伤。我们在知识和学生之间搭起桥梁,我们是彼岸世界和此岸之间联系者。 但是这还是不够的。我们面对的是人,是血肉,是微笑,是眼泪,是思想,是心灵,是——世界。 我们不能仅仅是知识的传递者,甚至不能仅仅是知识的引路人、启发者。 我们和学生们需要梦,需要诗,需要精神的成长,需要人格的完善,需要面对自己和世界的立足的土地。因此,我们需要理想的情怀。 因此,如果有一天,你觉得迷惑,你觉得举步都很艰难,请看一看这本书,然后告诉自己,我们(而不是我)并不孤独。我们的坚持播下的种子一定会开出美丽坚强的花朵。 二、 教育是“慢”的艺术 教育是“慢”的艺术。 真的,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我并不是不想在高考的路途上风雨兼程,但是我知道我不能像收割麦子似的,一茬一茬地割断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是的,我尽量不和已经毕业的学生保持紧密的联系,我的精力有限,我必须看到“来者”。但是更重要的,在我的第二届学生快要毕业的时候,仍然需要我事事提醒的时候,我就好像一个濒死的母亲,担心我的孩子一个人孤独地活在世界上,什么都搞不定。我悲伤着。 可是我本该放下我的悲伤。就像吴非说的“教育就是要培养好习惯,‘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学生不需要教了,是教学的成功,也是教师的职业追求。”(《仍说“教师为了达到不需要教”》)我很遗憾,我中途接班,没能认识初进高中那一张张懵懂稚气的脸,没能陪他们一起犯错一起成长,我没能更多地树立榜样、言传身教,让孩子们没能养成应有的习惯。而且,即使一开始就是我陪着他们长大,也不能尽善尽美。 但是我很高兴听到越来越多的孩子学会说“谢谢”;我很高兴看到他们开始主动学习,虽然他们的方法甚至方向都还有问题;我很高兴学生开始学会说“对不起”,尽管他们只是在心里说,但我能感到他们的焦虑、反省和慢慢建立起来的责任感。 是的,教育是“慢”的艺术。在我们中间流传着一句话“初中生越教越讨厌,高中生越教越乖”。不同学段的学生总会有不同的表现。我的感悟并不深,但是吴非说“我在教学中,接触过很多学习有困难的‘困难学生’,当时并没有实质的转变,而这些学生成人后心智健康,很正常,有的成就很高”。(《教育的一个特征:慢》) 是的,教育是“慢”的事业。 吴非说教育如农业,植物有自己的生长周期,天时、地利一样都少不得,光有干劲是不行的。我们也许只是需要一些耐心,平静地等待。我们需要多一点去相信,因为我们的言传身教,这些和我们朝夕相处过留下的种子,将来会在某个时间真正地醒来,长成参天大树。
  •   一直算是个好读书的人,虽然很多时候不求甚解。但是不动笔不读书,既然读了,还是应当记录一些什么。毕竟花了两天时间读完,隐隐然之间似乎找到一个方向,有了一些想法。
      
       初读书名《致青年教师》,想当然的觉得书中存在直接迫切需要的一些案例,一些建议,甚至一些具体可行的办法。但是逐一翻阅之后觉得有些失望,但是读完,才发现,有好多正确的内容应当被吸收和内化。虽然它不是直接的方法论,确是一个理想教师的随笔和记录。
      
       大学四年呆在教育学院,读的也是教育相关的专业,但是从今年九月开始当老师之后,反而越发的模糊什么样才是好的教育。当老师,当的手忙脚乱,而从同事的交流当中也没有太多幸福感。
      
       教育是什么?怎么样教育?传播知识,也在进行人文熏陶。
       不单局限在一个学科里,也需要有更宏观的内容。教育是关于人的学科,需要有人的品性,需要守住常识,守住“时间”。一些基本的伦理,需要守住“师道尊严,对他人的尊重”等等,而好的老师,或者说想当好老师的人,都需要注意这些。
       用足够多的知识和方法吸引孩子,用智慧传递给孩子,用足够的耐心等待孩子等等。不纵容孩子不良的习惯和缺点,注意劳动,不向单一的”馒头“投降等等。
  •   王栋生老师是罗大耳朵特别敬重之人。罗大耳朵读过王老师很多文章,以及他的教育随笔《不跪着教书》、《前方是什么》、《致青年教师》。在罗大耳朵的影响下,古蔺有数百名教师在读王老师的书。像罗庆刚、付志英、赵利华、高雁等,非常喜欢读王老师的文章。罗大耳朵曾说过:课改需要蔡林森,更需要王栋生王荣生!
  •   在功利喧嚣浮躁曼舞的当下,读读这本书,促使我们去思考,教育是什么,教师是什么?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必读书!
  •   在校园时读过吴非老师的《不跪着教书》,彼时血气方刚,看得心潮澎湃。如今已正式参加工作,迷茫并且不安,《致青年教师》的出现给了我勇气,让我读到了一些感动人的话语……谢谢吴非老师!
  •   虽然这本书的很多内容我在吴非老师的博客中已经读过,但我不后悔买这本书。这是一位有良知的老教师跟青年教师的倾心交谈。它值得好好阅读。有些文章我已印发给我的学生们看了,他们很喜欢,也很受触动。谢谢《致青年教师》。
  •   刚刚进入教师领域,有很多需要学习、积累。《致青年教师》给我在教师道路上指明了方向。
  •   我感觉这是吴非老师多年教育生涯的总结之作,精华之作。值得一读,特别是每一位青年教师都应该读一读。这样,我们的青年教师才能将热情渗透到日常琐碎的教育工作中去。
  •   作为一名青年教师,很渴望得到别人的帮助,但是老教师有的时候跟我们说的就是一些经验,往往没有什么技术含量,终其一生也摆脱不了教书匠的命运,这本书像一个智者,从长远考虑,给青年教师提供了一些鲜活生动的例子,看看很不错。
  •   来自教育教学一线的感悟,引领青年教师成长。
  •   尽管作者的年龄和教育思想有点老,但是对青年教师在从教初期是很有指导意义,可以避免不必要的冲动和鲁莽让自己的从教之路变的相对平坦。
  •   吴非老师说出了我国教育的现状,看后感觉很沉重。我们的教育出路在哪,作为青年教师到底该怎么做,很矛盾。
  •   吴非老师对青年老师的谆谆教导让人感动。那富有诗意的文字,能拨开青年教师疑惑的阴云。
  •   作为青年教师,不想做教书匠,就读一些这类书籍吧,做一个有思想的人。
  •   做为一名青年教师,能够看到这本书,学习优秀教师的优秀品质,真是难能可贵啊。
  •   青年教师必读书目。
  •   王老师是很多青年教师心中的偶像老师,这本书让我懂得了一个道理:做生活的有心人,聚沙才能成塔,集腋才能成裘
  •   青年教师的精神导师,值得仔细玩味,很不错的书。
  •   对新上任的青年教师挺有帮助的的!
  •   买给学校的青年教师的,教师的必读书。
  •   观点新颖,很实用,是青年教师的好老师。
  •   对于青年教师,多看点书还是很好地,此书看过在细细评论
  •   我觉得挺不错的 青年教师可以多看看
  •   作为一个青年教师,更多的是要去努力理解学生的需要。
  •   对青年教师如何爱岗敬业有很大的帮助。
  •   值得青年教师一读,很有帮助。
  •   发货很快,包装也挺好的。本书是特级教师给青年教师的经验读物,很适合新教师使用。我已经读了两遍,每一遍都会有不同的感受和收获
  •   教师的必读书,对青年教师而言有用。
  •   是准青年教师上岗前的适合读物
  •   很好,教师们很喜欢,建议青年教师选购!
  •   对于青年教师来说很有用
  •   青年教师必读
  •   青年教师看看吧,会有收获的
  •   给青年教师买的
  •   不仅青年教师要读,每个想当好教师的老师都应该有!
  •   青年教师应噶多读点书,快速成长
  •   很喜欢哦~青年教师值得一读。
  •   看看这本书,思考怎样做一位青年教师
  •   青年教师的成长是国家的未来
  •   很有针对性的一本书。王老师穷一生之经验,结合当下形式给青年教师们的肺腑之言。真的很好!
  •   书很好,值得一读,推荐给我校的青年教师每人一本。
  •   对刚刚参加工作的青年教师很有用,能学到很多!
  •   做教师的都应看一看,不只是青年教师!
  •   对青年教师的帮助很大,能够解惑
  •   做有思想的老师,做有担当的知识分子,希望自己能在这方面大有作为,此书对青年教师的谆谆劝道,娓娓道来,理论案例的结合使此书更具有可读性。
  •   值得一看。。作为一名刚入行的青年教师,还有许多需要学习的地方。。此书给我很大启发。。
  •   青年教师的教师
  •   青年教师一定要看!
  •   吴非老师的这本书,无疑给当前中国的青年教师一个很好的引导,阅读吧,阅读之后你会有所思,有所行。
  •   第一感觉很好,书的质量不错,也便宜.
    内容更好,引人深思,作为青年教师的我,很喜欢这书.
  •   这本书内容好,适合青年教师看,很有见地,
  •   很好的一本书,内容不错,青年教师应该读一读。
  •   读了这本书,让自己对所从事的职业有了一个更清楚的认识,对自己的工作也有了更好的反思,能够更好的指导自己以后的工作
  •   我要准备成为教师了,致亲爱的自己,你准备好了吗?
  •   带着感动读完王老师充满思想火花的文字。感受到了一位老教师对后来者的嘱托;感受到了一位有着强烈民族责任感的教育界人士对中国当代教育的认真反思;感受到了一个真正有爱国心的中国人的“苦恋”之心。中国需要这样的教师和公民,为我们的前行点亮明灯。
  •   感谢吴非老师,感谢您对我们这些一线教师的振聋发聩的警醒。是的,身为教师的我们不能怨天尤人、随波逐流。我们必须改变自己,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改变我们的学生,你改变一个,我给一个,你改变一个班,我改变一个班……也许我们会改变这个社会。
  •   大致翻阅了一下,内容都是作者的真实感言,相信细细读来会受益匪浅。即将登上讲台了,一直找不到一种能让自己坚定的走下去的力量。正在寻找中。。。但我相信会慢慢体会到作为一位教师的幸福。
  •   我是师范院校的老师,自己是教师,而自己的学生又是准教师,有些时候现今教育凸显的一些问题让我这个小老师在教育自己的学生时多少显得无奈。这本书让我再次看到希望,庆幸有吴非这样的一位同行与前辈。都是随笔和杂文,充满了温暖与责任,读着读着,能感觉作为教师的心又活过来了。
  •   书中确实讲到了许多新教师会遇到的问题,并且也有吴老师本人的想法和做法,直接借鉴。
    同时,吴老师对学生、教学、教育的热爱感动、激励着我,每一位读者
  •   “让学生追求诗意的人生”“要向学生表明我们的爱憎”书中的每篇文章的标题都是一个细节,一个教我们如何成为一位好教师的细节,书的内容很浅显易懂,没有大篇大篇的理论,却贴近教师生活的实际,初入教师行业,我们也许会遇到这种各样的问题,从书中我们或多或少可以找到一些解决的的办法,也许不是现成的“答案”,也许你也不会完全地认同,但会让初入教师行业的你有所感悟,有所启发。
  •   作为一名新教师,总是急功近利的想要找到能够快速让我搞定教学和学生的书,抱着这样的目的,找到了这本书,很幸运,这本书让我对教育有了更深的理解,虽然没有直接的方法经验, 但我想这本书与我得意义更深远,试想一个老师,能本着良心教育学生,用心投身教育,那些苍白的教条又算什么?只有万事俱备,东风才能发挥作用!
  •   受益匪浅,跳出教师行业再来看教育工作,或许会有很多新的收获
  •   给作为青年老师的老婆看的,她觉得不错
  •   昨晚一口气看了一章,没有那么强的理论,却又句句真心,看书的同时,好像直接在跟吴非老师交流了,这样的书,强烈推荐青年老师好好拜读!
  •   这本书特别适合刚参加工作的教师阅读 ,书中闪烁的那些思想让我受益匪浅
  •   对我们学校的新教师帮助很大,让他们更加有工作的热情了
  •   对教师自身的提高很有帮助!很经典的书哦!
  •   想作者致敬,很值得教师看的一本书。
  •   读了这本书很受影响,是教师的必读书籍
  •   作为未来教师,看看这书还是很有感触的,做学生和做老师,不仅是身份的转换,还有心里申请那个的转变。更加体会到了当老师的艰辛,。
  •   教师不容易 学生不容易
  •   是一本好书,值得年轻教师已阅
  •   值得一读的书,尤其是像我这样刚刚接触教学的新教师,启发很大~
  •   很值得读的一本书 每位未入门或者已经入门的教师都值得一品
  •   作为新教师,这本书很值得一读~
  •   通俗易懂,结合生动的例子,越看越有意思,对新教师而言是本很不错的书
  •   对于刚刚上班的教师 启发会很大!~
  •   将要上岗的年轻新教师一定要看看
  •   好书,值得一读特别是年青的教师,特别是缺少人文关注的教师更要读
  •   好书,是年轻教师该阅读的一本好书!
  •   建议教师多看
  •   是我们老师的书 看到了有心得老教师的品格与素质
    真心敬仰的老师
  •   引领教师成长的书。
  •   其实这是一本各年龄阶段教师都需要看的书。
  •   这本书对于许多教师而言,无论是新老教师都是特别有帮助。推荐大家阅读
  •   适合当教师的阅读,体会
  •   很好!每个教师都要读一读!
  •   作为一名心新教师,看完受益匪浅,推荐给各位新老师。
  •   就是运输的速度有点慢,以后该进会对当当网会有更大的影响力的!
  •   还没看完呢 看完再说吧 宣传到位
  •   名师的宝贵经验,情真意切,切中教育乱象中的实弊,非常好。
  •   一本让为师者思考的好书!读完此书,更专注于教育的育人至上的道理!就是一位长者娓娓道来的好故事!
  •   这是吴非老师的教育精品,非常实用
  •   看过吴非的这本书,找到共鸣,我觉得这才是真正的教育。把真实的案例用易懂的文字写得很贴近生活,不知不觉被吸引。
  •   经典的教育书籍。值得收藏。教育终极价值理念是亘古不变的。变化的只是外在的形式。好书推荐。
  •   字里行间,读到老一辈教育工作者的拳拳之心!令人感动,值得学习!
  •   这是一个正直的声音,没有谆谆教诲,只有赤子之心
    读来居然沉重,因为心中尚有良知
    爱的教育,喊得太多,做的太少
    教育的爱,叫的很响,其实失真
    这是一本可以考量教育良知的书籍
  •   文章的首要因素在立诚,吴非的文字最憾人心魄处在于真实,那里面有一颗中国知识分子少见的使命感与良心。每每读后全身总会洋溢一股浩然之气,觉得自己是不孤单的,觉得应该为改变教育尽一点自己的绵薄之力。
    如果你倾心教育,如果你钟爱教育,如果你想为教育做点什么,吴非的书不要犹豫,不要错过。
  •   吴非老师的书必买,真正关心教育,真正思考中国未来的力作。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