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9-7 出版社:教育科学出版社 作者:孙忠武 编 页数:217
前言
30年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历程波澜壮阔,一套汇集了最新、最优秀基础教育教学成果的丛书悄然诞生。 20世纪70年代末,教育战线经过了拨乱反正。1984年,烟台市被国务院和国家教委确定为全国教育改革实验区和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城市。烟台市的教育事业从此驶入了改革发展的快车道,教学改革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总结出了许多闻名省内外的教学改革经验。1986年缘起于福山区的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单元达标教学改革经验,1988年肇始于龙口市实验小学的小学语文“双轨”教学改革经验,1996年发源于招远、莱州和牟平的学科异步教学改革经验,1998年开始的“两主”教学改革经验等,都为烟台市的教学改革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纵观这个时期的教学改革,呈现出两个鲜明的特征:一是改革依靠行政力量强力推进,呈现出突出的外延式发展特征;二是改革注重学习借鉴和移植改造,改革成果更多地体现在单一学科和几个学科领域内,具有单项突破、散点式发展的特征。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和深入,尤其是2004年烟台市基础教育改革从以外延发展为主到以内涵发展为主的战略决策的实施,烟台市的教学改革全面进入了内涵发展、整体推进、自主创新的崭新历史时期,突出标志就是从2007年开始的“和谐高效思维对话”型课堂建设。烟台市广大教科研人员和学校教师在准确把握国内外教学改革动向、认真总结区域教学改革经验教训、深入调查现实教学改革种种问题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和谐高效思维对话”型新课堂建设思想和教学改革总体思路。 “和谐高效思维对话”型课堂,是在教学过程诸要素配置和谐的基础上,依托教师、学生、课程间具有思维含量的对话来实现教学高效的理想课堂形态。“和谐高效思维对话”型课堂不是某种特定的教学模式,也不是具体的教学策略,而是一种教学思想,是课堂教学力求实现的理想目标。
内容概要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谁抓住了课堂,谁就抓住了教学工作的关键。传统的课堂教学过于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而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过于强调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教学而轻视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过于强调接受学习而忽视学生的主动参与和探究性学习。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正在发生着积极的变化,课堂开始活泼了,教学形式丰富多彩了,教学手段逐步现代化了。但是,在具体的课堂教学实践中,在某些地方、某些学校出现了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的趋势。课堂教学过于重视教学形式而轻视教学本质,由过去的“满堂灌”变成现在的“满堂问”,由过去的一支粉笔、一本书变成现在对多媒体教学方式的滥用,由过去的以教师为中心到现在出现忽视教师作用的现象。通过对当前课堂教学现状的分析和对传统教学观的反思与批判,我们认为,目前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诸要素配置不合理、关系不和谐,要么缺少或者弱化了某些方面的因素,要么某些方面超越了现实需要而做得过分了;二是教学要素之间缺少有思维含量的交流和对话,学生没有形成积极的思维品质。在学习和借鉴斯滕伯格思维教学理论、布鲁姆掌握学习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以及叶澜教授“新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理论,总结近几年来各市、县、区课堂教学改革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我们提出建设“和谐高效思维对话”型课堂的构想。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和谐高效思维对话”型课堂教学概论 第一节 “和谐高效思维对话”型课堂教学特征 第二节 思维对话是课堂教学的基本策略 第三节 高效是课堂教学永恒的追求第二章 “和谐高效思维对话”型课堂教学设计 第一节教学设计概述 第二节 教学设计策略第三章 现象课 第一节 现象课教学反思 第二节 现象课教学原则 第三节 现象课教学模式及策略第四章 概念课 第一节 概念课教学反思 第二节 概念课教学原则 第三节 概念课教学模式及策略第五章 规律课 第一节规律课教学反思 第二节 规律课教学原则 第三节 规律课教学模式及策略第六章 探究课 第一节 探究课教学反思 第二节 探究课教学原则 第三节 探究课教学模式及策略第七章 习题课 第一节 习题课教学反思 第二节 习题课教学原则 第三节 习题课教学模式及策略第八章 复习课 第一节 复习课教学反思 第二节 复习课教学原则 第三节 复习课教学模式及策略第九章 讲评课 第一节讲评课教学反思 第二节 讲评课教学原则 第三节 讲评课教学模式及策略第十章 拓展课 第一节 拓展课教学反思 第二节 拓展课教学原则 第三节 拓展课教学模式及策略第十一章 课堂教学评价 第一节 课堂教学评价反思 第二节 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第三节 课堂教学评价方法和策略主要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探究是对思考现象的过程中产生的认识进行检验、深化的过程。在探究中,应把握以下几点。第一,提供更多的参与机会。现象不仅要看,还要让学生去悟,这样学生会获得更多的感性和理性认识,加深现象的形象记忆和深刻理解。因而,要提供给学生更多的参与机会。第二,引导过程渗透方法。学生在观察、记录、分析等探究过程中,会完整地了解物理现象的形成条件、发展过程及最终结果,形成清晰的认识。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探究活动,利用科学的方法解决问题。第三,加强各类资源的利用。在学生探究的过程中,不仅要注重物理仪器的使用,也要注意合理利用生活中的各种器材,让学生学会建立自己的“物理实验室”,学会构建、抽象、模拟出各种物理模型。在探究的过程中,也可以利用学生对生活中物理现象的认识,以交流分析的方式获得对现象的本质认识。 归纳是在探究活动的基础上对现象的认识升华。这个过程中,先通过学生自己思考,形成对问题的初步认识和理解,然后由教师组织全班同学讨论,通过质疑、引导、讲解、师生互动、互为补充、相互启发,对物理现象展开研讨,进行归纳和总结,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使学生对问题的认识经过反复调整,去伪存真,由表及里,形成概念,把未知变成已知,把问题变为规律,把知识变为能力。这一过程,要注意以下几个要点。第一,注重现象产生的条件。物理现象是随着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的,应通过对比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和了解现象产生的条件。第二,认识现象间的联系。物理现象之间存在着相互的联系,同时也存在区别,这些联系,有的是本质的、必然的,有的是非本质的、偶然的。因此,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排除各种非本质的联系,透过表面现象,抓住本质。第三,注重物理模型的构建。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往往不能在脑海中建立清晰完整的物理模型,造成分析判断错误。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分析和认识这些物理现象,正确地构建物理模型,完成“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的过程。 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仅包括知识的获得,同时也包括知识的应用。利用实验探究得到物理规律,认识生活中的物理现象,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感到物理现象就在自己的身边,在应用中对物理规律进一步释疑、巩固、提高,形成较高的能力。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