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德育论

出版时间:2008-6  出版社:教育科学出版社  作者:詹万生  页数:454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构建和谐社会是当前重点和热点议题之一,而和谐德育又是构建和谐社会与和谐文化的基础工程,因此整体建构和谐德育体系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切实呼应时代主旨的重要课题。《和谐德育论》作为“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的研究与实验”的研究成果,立足我国实际,从和谐教育的视角出发,从上、中、下三篇进行了整体构建,首次系统探讨了和谐德育的理论体系和实践模式,把各级各类学校德育作为一个系统加以统筹规划,整体构建了和谐德育体系,并全面阐述了它的理论基础、目标、内容、方法、管理评价系统以及实践探索经验,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较强的创新性,为新时期建立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和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学校德育体系提供了理论参照,具有很强的实践示范价值。

作者简介

  詹万生,1948年10月生于北京市延庆县,1982年1月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并留校任教。1991年调入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系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学术委员会委员、访问学者导师、硕士研究生导师,曾任首都师范大学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兼德育教研室副主任、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德育研究中心主任、学校教育研究部主任,现任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报刊中心副主任、中国伦理学会德育专业委员会会长。  自1991年担任德育研究中心主任以来,一直致力于整体构建大、中、小学德育体系的研究与实验。“八五”规划期间主持全国教育科学教育部重点课题“我国各级各类学校德育现状调查研究”,“九五”规划期间主持全国教育科学国家重点课题“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的研究与实验”,“十五”规划期间主持全国教育科学国家重点课题“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的深化研究与推广实验”。他坚持“理论研究、政策研究、实践研究相结合,德育专家、行政领导、一线教师相结合,总课题组、实验区、实验校相结合”的科研路线,带领学术团队咬定青山不放松,“十年磨一剑”,创立了和谐德育的理论体系和实践模式。从事德育研究近三十年来,发表论文100多篇,出版著作100多部(套),主要代表著作有《中国德育全书》《人生哲学》《中国传统人生哲学》《整体构建德育体系引论》《整体构建德育体系导论》《整体构建德育体系总论》等。

书籍目录

作者简介序绪论 一、和谐社会呼唤和谐德育 二、素质教育诉求和谐德育 三、整体构建生成和谐德育上篇 和谐德育理论构建 第一章 和谐德育的思想渊源 第一节 中国文化中的和谐思想 一、天人合一、天人和谐 二、以和邦国、以谐万民 三、人我和谐、群己和谐 四、合而不同、和而不流 五、和必中节 、仇必和解 第二节 西方文化中的和谐思想 一、古希腊时期的和谐思想 二、文艺复兴时期的和谐思想 三、空想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的和谐思想 一、人与自然和谐的思想 二、人与社会和谐的思想 三、人的和谐发展的思想 第二章 和谐德育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 和谐德育的理论基础 一、和谐德育的哲学原理 二、和谐德育的文化学基础 三、和谐德育的伦理学基础 四、和谐德育的心理学基础 五、和谐德育的教育学基础 六、和谐德育的社会学基础 第二节 和谐德育的基本含义 一、和谐德育的定义 二、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和谐 三、德育环境的和谐 四、品德结构的和谐 五、德育与诸育和谐 六、德育“六要素”和谐与德育“六学段”和谐 第三节 和谐德育的实践原则 一、以人为本原则 二、整体和谐原则 三、继承创新原则 四、服务实践原则 第三章 和谐德育的时代价值 第一节 对构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的价值 一、体现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 二、凸显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 三、实现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 第二节 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价值 一、夯实素质教育的基础 二、强化素质教育的核心 三、突出素质教育的重点 第三节 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 一、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方式 二、和谐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  三、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实施举措中篇 和谐德育体系构建 第四章 和谐德育目标内容体系构建 第一节 德育目标体系的构建 一、德育目标体系构建的依据和原则 二、小学、中学、大学德育目标体系构建 三、小学、中学、大学德育目标和谐衔接 四、学校、家庭、社区德育目标协调趋同 第二节 德育内容体系的构建 一、德育内容选择的依据和原则 二、小学、中学、大学德育内容体系构建 三、小学、中学、大学德育内容的衔接 四、学校、家庭、社区德育内容的互补 第五章 和谐德育途径方法体系构建 第一节 德育途径体系的构建 一、德育途径体系的涵义、分类和构建原则 二、小学、中学、大学德育途径和谐衔接 三、学校、家庭、社区德育途径协调配合 第二节 德育方法体系的构建 一、德育方法的涵义、分类及体系构建原则 二、小学、中学、大学德育方法的特点与互鉴 三、学校、家庭、社区德育方法互通 第六章 和谐德育管理评价体系构建 第一节 德育管理体系的构建 一、德育管理体系的涵义、依据和原则 二、小学、中学、大学德育管理和谐衔接 三、学校、家庭、社区德育管理协调合作 第二节 德育评价体系的构建 一、德育评价体系的涵义、意义和原则 二、小学、中学、大学德育评价和谐衔接 三、学校、家庭、社区德育评价一致下篇 和谐德育实践探索 第七章 学校和谐德育 第一节 建设和谐学校文化 一、学校精神文化建设 二、学校物质文化建设 三、学校制度文化建设 第二节 构建和谐人际关系 一、构建和谐的领导班子 二、打造和谐的教师队伍 三、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第三节 建立和谐德育体系 一、和谐的全程德育 二、和谐的全员德育 三、和谐的全面德育 第八章 家庭和谐德育 第一节 建设和谐家庭文化 一、家庭精神文化建设 二、家庭物质文化建设 三、家庭制度文化建设 第二节 促进亲子关系和谐 一、独生子女家庭的亲子和谐 二、单亲家庭的亲子和谐 三、重组家庭的亲子和谐 第三节 提升和谐家教水平 一、树立和谐家庭德育理念 二、营造和谐家庭德育环境 三、掌握和谐家教方法 第九章 城市社区和谐德育 第一节 建设和谐城市社区文化 一、城市社区精神文化建设 二、城市社区物质文化建设 三、城市社区制度文化建设 第二节 城市社区的人际和谐 一、成年人与未成年人的和谐 二、社区邻里关系的和谐 三、管理人员与社区群众的和谐 四、常住人口与流动人口的和谐 第三节 社区城市和谐德育建设 一、创建功能齐全的组织机构 二、加强深入细致的理论宣传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 第十章 农村社区和谐德育 第一节 建设和谐农村社区文化 一、农村社区精神文化建设 二、农村社区物质文化建设 三、农村社区制度文化建设 第二节 农村社区的人际和谐 一、成年人与未成年人的和谐 二、家族及邻里关系的和谐 三、乡村干部与村民的和谐 四、外出务工人员与留守人员的和谐 第三节 农村社区和谐德育的建设 一、建立管理有效的组织机构 二、养成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 三、开展因地制宜的教育活动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第一章 和谐德育的思想渊源  第一节 中国文化中的和谐思想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和”是一个含义极为丰富、深邃的范畴。早在原始社会,“和”的思想就已萌芽,其基本含义即“调”之义。按照《说文解字》的解释:“和,相应也。”而“谐”是“配合得当”。“和谐”就是“相应”并且“配合得当”。梳理中国传统文化的和谐思想,对构建和谐德育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主要由如下几个部分组成。  一、天人合一、天人和谐  《周易》作为中华文化的源头,由《易经》和《易传》组成。伏羲画卦、文王演卦、孔子述传。《周易》的基本哲学思想是“天人合一”。《周易。系辞上》云:“六爻之动,三极之道也。”《易传?系辞下》又云:“《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才而两之,故六;六者,非它也,三才之道也。道有变动,故日爻;爻有等,故日物;物相杂,故日文;文不当,故吉凶生焉。”又云:“天地设位,而易行乎其中矣。”“一阴一阳之谓道……生生之谓易”。八卦是三画成卦,其中一爻为地,二爻为人,三爻为天,六十四卦是六画成卦,其中一爻、二爻为地,三爻、四爻为人,五爻、六爻为天。天、地、人三者相“参”。“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意思是,整个宇宙是天地人三者统一,天道的大化流行,万物各得其正,保持完满的和谐,万物就能顺利发展。即天人合一。

编辑推荐

  《和谐德育论》系统探讨了和谐德育的理论体系和实践模式,把各级各类学校德育作为一个系统加以统筹规划,整体构建了和谐德育体系,并全面阐述了它的理论基础、目标、内容、方法、管理评价系统以及实践探索经验,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较强的创新性,为新时期建立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和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学校德育体系提供了理论参照,具有很强的实践示范价值。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和谐德育论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