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与经验

出版时间:2008-03-01  出版社:教育科学出版社  作者:丁钢  页数:117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迄今为止,有关教育叙事研究的论述很多,但是教育叙事研究的理论阐述和研究方法一直处于模糊不清的状态。本书力图为教育叙事研究建立理论和方法系统阐述的基本框架,通过对中两方叙事理论和方法的梳理反思,尤其是对教育叙事理论资源的辩证分析,提出把教育叙事的理沦建立在教育叙事与日常教育实践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从方法论角度出发,在经验收集、意义诠释和伦理规范等三个方面,对如何收集个人经历或故事素材、进一步深化叙事,以及描述与诠释的关系等方面,提出了教育叙事研究的一般策略和方法,廓清了教育叙事研究的方法论及其意义。并且从人文与科学的思维方式、序列与位置的时宅关系、诠释与解释的不同取向、前台和后台;主观与客观等四个方面,对教育叙事研究本身的基本理论进行了探究,为教育叙事研究奠定了理论与方法论的基础。

作者简介

丁钢,男,浙江绍兴人。先后就读于黑龙江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获哲学学士、文学硕士和教育学博士学位。现为华东师范人学教授,主要从事教育文化与社会、中国教育、教育叙事等方面的研究。发表论文百余篇,出版著作十余种,主持国家与省部级课题多项。

书籍目录

前言第1章  教育研究的叙事转向  一、理论与事实之间的叙述紧张  二、教育叙事何以可能  三、教育研究领域的叙事实验  四、从理论语言到生活语言 第2章  教育叙事的理论资源与辩证  一、结构主义与文学叙事  二、后现代主义的挑战  三、事实与虚构:对挑战的回应 第3章  教育叙事与日常实践  一、教育与实践的“生产”  二、知识和实践的“权力”  三、实践者的日常参与  四、日常实践的变革意义  五、教育经验叙述及其呈现 第4章  教育叙事的方法论和意义  一、拉博夫与结构主义方法  二、里斯曼的五阶段模型  三、康奈利和克兰迪宁的三维叙事探究空间模式  四、“变熟为生”的文化人类学方法  五、中国叙事风格与方法  六、教育叙事研究的一般方法 第5章  作为理论探究的教育叙事  一、人文与科学的思维方式  二、序列与位置的时空关系  三、诠释与解释的不同取向  四、前台和后台:主观与客观  五、教育学的发展路向与选择 结语 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第1章 教育研究的叙事转向:  与国内外人文社会学科的反思观点相一致,复杂多变的中国教育状况同样要求研究者调整自己的视野,也就是将研究对象真正转向中国教育空间内的各种人物、机构与事件上,实验现实主义的教育叙事。由此必然还要涉及叙述风格的转换,这一转换意在克服运用理论语言进行教育学写作的局限,为普通教师、学生以及其他读者提供一种能让他们参与进来的生活语言风格的研究文本。  一、理论与事实之间的叙述紧张  从分析哲学的盛行,到后现代主义的兴起,当代西方理论界大抵经历了这样一种研究范式的转换,即由寻求一种“真正科学”的研究方式,到承认、区分各种学术路向的解释功能。而另外一些理论尝试,如“文化研究”,“知识社会学”,则从“社会语境”(SocialconteXt)的角度,证明以概念界定、量化、程序化、因果关系为基础的“逻辑实证(或推演)主义”学术习惯实际上是研究者屈服于现代性的“工业一技术”社会体制所带来的必然结果。换言之,与其说人文学科领域的“科学研究”是在如实地描述、分析现代社会文化的真实状况,还不如只是为了完成现代性的体制权力所施予它们的任务。事实上,真实状况远没有被逻辑话语描述已尽。  逻辑推演主义的理论话语与现代体制权力之间的一体性意味着要想突破这种强势话语绝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声音与经验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7条)

 
 

  •   毫无疑问,丁钢老师的《声音与经验:教育叙事探究》取用了哲学、文学研究的视角。尤其是叙事理论。比之眼下就叙事谈叙事的教育叙事理论研究,做派大不同。细致的谱系梳理就是工夫。当然了,对于不喜欢理论的人来说,就不一定要买喽。
  •   看完这个估计中小学教师可以初步学会做叙事了,苏霍姆林斯基通过记日记成为教育家,希望我国中小学教师通过做叙事成为教育家,其实真正的教育家一定来自教育实践,教育生活的现场就是最好的教育研究材料,西方理论稍微有点难懂,但是中国经验我相信诸君一定感同身受。
  •   经典之作未必是大部头,比如皮亚杰先生9万字的《发生认识论原理》,比如雅斯贝尔斯先生11万字的《什么是教育》,比如丁钢先生11万字的《教育叙事探究》。
    另外,此书可与克兰迪宁、康纳利的《叙事探究》(中文版由陈向明先生审校)结合阅读。
  •   喜欢丁刚老师对于教育叙事的研究,本书短小精悍,读起来一点都不吃力。
  •   很值得读得一本关于教育叙事原理的书~
  •   叙事研究的经典之作。
  •   教育研究的必备。
  •   该书中等篇幅,比较容易读懂,对教育和科研具有指导意义。
  •   作者的论文,虽说是理论论述,但是让人读得心旷神怡,自己读书过程中很多的困扰,被其一两句话就点透了。值得一读的理论著作。
  •   该书从另一个角度去论证了凡人的理论的重要性
  •   买来做课题研究的,很好。
  •   工作所需,正在学习中
  •   学术性很强的一本书,内容也很全面。
  •   以前看到这样的书名就不会买,但这本的确不错
  •   这书很难读,但很有用。
  •   发货很准时
  •   教育叙事是近年来国内教育界采用的一种新的研究方法。本人觉得这种方法比较能够揭示教育教学活动中的缄默知识,也便于对一些新的教育现象进行即时地探讨。这部著作是本人见到的、国内出版的一部系统论述教育叙事理论与方法的著作,值得一读。
  •   教育叙事是近年来非常流行的词,但很多一线教师将教育叙事单纯地看成是教育日记,而思想内容也并不真实地反映教师的思想,而是一种官方话语的体现。因此,如何看待教育叙事,如何写教育叙事是我们必须重新审视的。丁钢老师这本书并没有评价当今年现象,而是从教育叙事本身来谈教育叙事,很有“述而不作”的风格。我粉喜欢。
  •   对教育研究来说是一种新方法,有参考价值。
  •   很理论的一本书,要很有耐心看哦。
  •   适合专业的研究者
  •   内容还是有点艰深
  •   教育叙事,是一个比较新的话题,使用这样的方法进行撰写论文比较难把握。但是这也不失为一种比较可行的研究方法。丁钢教授是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的教授,博导,他在这本书里把教育叙事描述的相当清晰,看起来不是那么费力,却不失学术色彩。
  •   还没看,书有点薄,可能会有用吧
  •     丁钢老师的这本书实在是汉化版的佳作。教育科学出版社把一个枯燥无聊的研究方法丛书搞的图文并茂的,有大师的相片还有他们的发家史。
      
      中国传承了欧洲大陆思辨式的研究方法,直到近10年开始兴起了尊重叙事者,尊重人,尊重实践经验的研究方法,开始向美国式的研究方法靠拢,欢迎越来越多这方面的理论介绍啊!
  •   where can i get this book in US?
  •   hum, through Taobao?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