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7-8 出版社:教育科学 作者:莫雷 页数:4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本书是为适应教育实践发展和高等教育改革的新需要所撰写的,该书在保留教育心理学传统的经典理论和实验的基础上,力图吸纳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并对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乃至结构体系进行调整。本书共分四篇13章,具体内容包括教育心理学概述、学习策略的学习、智力与创造力的培养、动作技能的学习、品德的形成、影响学习的动机因素、课堂管理等。其中,每个章节均设置了“内容摘要”“学习目标”“关键词”“正文”“主要结论与启示”等部分。该书可作为高等师范院校教育心理学教材,也可作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自学用书使用。
书籍目录
编写说明第一篇 总论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 第二节 教育心理学的性质与意义 第三节 教育心理学的起源与发展 第四节 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与方法 第二章 学习与学习理论 第一节 学习概述 第二节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第三节 认知派学习理论 第四节 建构主义与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第二篇 认知领域与行为领域的学习过程 第三章 知识的学习 第一节 知识学习概述 第二节 传统观点的知识学习 第三节 陈述性知识的学习 第四节 程序性知识的学习 第四章 学习策略的学习 第一节 学习策略概述 第二节 学习的认知策略 第三节 学习的监控策略 第四节 学习策略的学习与指导 第五章 智力与创造力的培养 第一节 智力的发展与培养 第二节 创造力的发展与培养 第六章 动作技能的学习 第一节 动作技能概述 第二节 动作技能的形成 第三节 动作技能学习的条件 第七章 学习的迁移 第一节 学习迁移概述 第二节 早期的学习迁移理论及其研究 第三节 学习迁移的当代理论 第四节 促进学习迁移的条件与教学 第八章 品德的形成 第一节 品德及其结构 第二节 关于品德的认知发展理论及其教育启示 第三节 情感取向的品德研究及其教育启示 第四节 关于品德的社会学习理论及其教育启示 第五节 品德的形成与培养第三篇 影响学习的因素 第九章 影响学习的动机因素 第一节 学习动机概述 第二节 学习动机理论 第三节 学习动机的培养 第十章 影响学习的认知与人格因素 第一节 认知发展与学习 第二节 智力差异与学习 第三节 学习风格与学习 第四节 非智力因素与学习第四篇 教学心理 第十一章 教学设计 第一节 教学目标设计 第二节 教学方法与策略设计 第三节 教学评价设计 第十二章 课堂管理 第一节 课堂管理概述 第二节 课堂中的人际关系 第三节 课堂环境管理 第四节 课堂纪律管理 第十三章 教师心理 第一节 教师的职业角色心理 第二节 教师的职业心理特征 第三节 教师的职业成长心理 第四节 教师的职业心理健康
章节摘录
3.复述的方法选用 (1)注意克服记忆效应。这里所指的记忆效应主要有两种:一是复述过程中不同材料的干扰。这种干扰既有先前学习的材料对后面要复述的材料的干扰,也有后面复述的材料对先前学习的材料的干扰。这就要求复述过的材料在头脑中应该尽量保持清晰的印记。二是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复习刚开始时的材料和最后复习的材料容易记得牢,这被称为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这就要求对复习中段的内容要加以特别的注意,或者将特别难于记忆的内容放在开始或者结尾的时候进行复述。 (2)运用多种感官协同记忆。运用多种感官协同记忆,可在大脑中留下多方面的回忆线索,从而提高记忆效果。例如,边听边看,边说边写,边听边做,边想边动手等。特瑞奇勒(rechler)的研究结果表明,人们在信息获取中1%通过味觉,1.5%通过触觉,3.5%通过嗅觉,11%通过听觉,83%通过视觉。而且,人一般可记住自己阅读的10%,自己听到的20%,自己看到的30%,自己看到和听到的50%,交谈时自己所说的70%,这说明多种感官的参与能有效增强记忆。 (3)采用多种形式复习。采用多种复习形式会使复习更加持久专心,不单调,利于多角度地理解知识内容。例如,复习英语生词时,可采用朗读、抄写、默写、看中文回忆英文或相反、用单词造句、同学问互问互答等多种方式。 (4)保持积极的心向、态度和兴趣。心向、态度和兴趣也是影响记忆的一个重要因素。孔子说过,知之不如好之,好之不如乐之。如果我们对某事感兴趣,或者对它持积极态度,就会记得牢;反之,则容易忘。因此,我们若想保持良好的记忆,最好对要记背的材料持积极态度。 第三节学习的监控策略 一、学习的监控策略概述 学习的监控策略,也即元认知监控策略,是指学生对自己整个学习过程的有效监视及控制的策略。美国心理学家弗拉维尔(J.H.Flavell)1976年在《认知发展》一书中首先提出了元认知的概念。 (一)元认知及其与学习策略的关系 元认知,又称反省认知、监控认知、超认知、反审认知等,是指人对自己的认知过程的认知。学习者可以通过元认知来了解、检验、评估和调整自己的认知活动。一般认为,元认知由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和元认知监控三部分组成。 元认知和认知是两个相辅相成的概念。首先,元认知不是一般的认知。这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两者的作用对象不同,元认知的对象不是一般认知的对象,而是主体的认知活动本身;二是两者的发展速度不一样,个体的认知能力(如感知、判断、思维等能力)的发展在婴幼儿时期就已经开始了,而对这些认知过程进行调节、控制的元认知的发展则要晚得多。其次,两者关系密切。元认知指导和调节认知,对认知的发展有不可忽视的作用。而认知则是元认知的基础,没有认知,元认知便没有对象,同时元认知的发展也有赖于认知水平的提高。再次,认知策略和元认知策略有时是相通的。比如人们为了有效监控自己的认知过程、提高认知过程的效率,常采用提问的方式,如“这段文字到底讲的是什么?”、“我已经把它记住了吗?”,这些监控认知活动的提问策略,在认知过程中也常常被使用。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