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政策评论2007

出版时间:2007-10  出版社:教育科学出版社  作者:袁振国  页数:288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科学研究是知识生产的一个重要途径,科研水平体现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是一国综合竞争力的重要反映。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提出要努力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科研政策是繁荣我国哲学和社会科学研究,建设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的保证。《中国教育政策评论2007》集中了国内众多影响深远的科研政策研究成果,首次在实践和理论两个层面系统地探讨了当前我国科研政策的现状、问题以及制约科研创新的政策因素,并介绍了当前一些西方发达国家的科研政策,对广大研究人员和科研管理工作者了解和研究科研政策都将有所助益。

书籍目录

综合研究建立促进学术繁荣和技术创新的体制——关于科学发展和技术创新的若干思考关于新世纪高校科技发展战略的思考对科研体制机制创新的思考——基于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管理经验提高我国创新水平的政策思考正确定位高校科研功能,改革科研体制产学研结合在创新型国家建设中的关键作用改革大学科研管理体制,建立合理科研事业费制度高校文科学术组织的体制化及其问题我国科技人才创新能力不足的原因与对策我国留学人员创业园发展的对策研究促进高校人文社科研究人员科研合作的政策思考理论前沿人文社会科学评价理论与实践评析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体系的困境与建议高校科研奖励制度运行的实证研究——以A大学为例大学学科交叉与科研合作的矛盾及应对策略跨学科社会科学研究:理论创新的新路径社会学视野中的社会科学学科构成——兼论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困境科学研究中利益冲突的本质与控制对“人才”概念的反思国际视野布宜诺斯艾利斯宣言——倡导社会科学-政策关系的新方法瑞典、芬兰、挪威北欧三国的科研政策英国政府的社会科学管理和政策美国科研体制对中国的启示中美政府对高校科技创新的支撑作用比较分析美国科技管理体制的形成与发展研究

章节摘录

  综合研究  建立促进学术繁荣和技术创新的体制——关于科学发展和技术创新的若干思考  内容提要:本文围绕建立促进学术繁荣和技术创新的体制机制,主要提出以下三点看法:一是根据科学和技术的不同特性,有必要建立不同的竞技规则和激励机制;二是技术创新有赖于规范的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三是要促进科学发展和学术繁荣,就必须充分发挥科学共同体的作用,减少学术评价中的非学术因素。  主题词:科学,技术,创新,体制  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也就是第一个五年计划后期开始,党中央和国务院就一再发出了“向世界科学技术的先进水平进军”等口号,制定了多个科学技术规划。但在往后的半个世纪,从总体上看,中国在科学和技术上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却拉大了,尤其在民用领域表现更为突出。最可能的原因,是制度的铺设偏离了有效的轨道,没有建立起一套有利于学术繁荣和技术创新的体制机制。这一段历史告诉我们,要想赶上和超过世界科学和技术的先进水平,必须在体制机制上狠下工夫,否则今后同样难以有效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一、“科学”、“技术”不宜混为一谈  加快中国科学和技术的发展,首先要区分“科学”和“技术”,促进科学发展和促进技术创新是很不一样的两件事,两者不能混为一谈。  作为“科学技术”或“科学和技术”缩略语,“科技”一词现在国内使用频率很高,而这种用词习惯其实是相当晚近的事,直到1957年,我国还分置了“国务院科学规划委员会”与“国家技术委员会”。但据于光远教授考证,1958年,“国务院科学规划委员会”与“国家技术委员会”合并后,新机构的名称被定为“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这是第一次在国家层面上设立二者合一的行政管理机构,以后“科学”和“技术”这两个名词连在一起使用的情况就快速增加,改革开放以后“科技”一词更加风行起来,以至于“high.tech”(高技术)这样的西方词汇,到中国也往往被译成了“高科技”。“科技”一词的流行使人很少思考科学与技术来源、内容和激励机制上有诸多区别,也很少考虑科学领域的规则和技术领域的规则不全一样。

编辑推荐

  《中国教育政策评论2007》集中了国内众多影响深远的科研政策研究成果,首次在实践和理论两个层面系统地探讨了当前我国科研政策的现状、问题以及制约科研创新的政策因素,并介绍了当前一些西方发达国家的科研政策,对广大研究人员和科研管理工作者了解和研究科研政策都将有所助益。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国教育政策评论2007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