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与融合

出版时间:2008-9  出版社:教育科学出版社  作者:关松林  页数:171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杜威与亚洲教育丛书”包括由沈阳师范大学教科院教授关松林博士撰著的《交流与融合——杜威与日本教育》和由华南师范大学教育学原理博士后流动站王彦力博士撰著的《走向“对话”——杜威与中国教育》。这两本书是他们在各自的博士学位论文基础上修改补充而成的。  《交流与融合——杜威与日本教育》一书在占有较为丰富的史料基础上,从不同的文化背景出发,清晰地论述了杜威教育思想在日本的传播、应用、发展和影响。在该书中,作者指出,在杜威日本之行后,其教育著作开始大量传入和介绍到日本,并逐步扩大影响,后来又经历了杜威教育思想在日本传播的“高峰期”和“勃兴期”。这种历史现象表明,不同国家之间的教育交流是教育融合的前提,而教育融合是教育交流的结果;没有教育的交流,就没有教育的融合,更没有教育的创新。正是通过交流与融合,杜威教育思想得以在日本传播、应用和发展。在该书的最后,还附录了“杜威寄日本的来信”,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杜威日本之行的情况以及他当时的心路。

书籍目录

摘要Abstract导言一、选题的意义二、文献综述三、结构与方法第一章 杜威和他的教育思想第一节 杜威的生活时代与生平一、杜威的生活时代二、杜威的生平第二节 杜威的教育思想一、杜威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二、论教育与教学三、论教育目的四、论道德教育第二章 杜威与两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教育第一节 杜威与美国教育一、美国教育的特点二、杜威教育思想对美国教育的影响三、杜威教育思想的世界意义第二节 杜威与日本教育一、日本教育的特点二、“传统教育”在日本的状况三、美国教育对日本教育的影响第三章 杜威教育思想在日本的传播第一节 20世纪初期杜威教育思想在日本的早期传播一、杜威教育思想的传人二、杜威教育思想的早期传播第二节 20世纪20年代后杜威教育思想在日本的广泛传播一、杜威教育思想传播的“高峰期”二、杜威教育思想传播的“勃兴期”第四章 杜威教育思想在日本的应用第一节 杜威与日本“新学校”一、“新教育”运动在日本二、日本的“新学校”运动三、杜威教育思想对日本“新学校”的影响第二节 杜威与“八大教育主张”一、“八大教育主张”的形成二、“八大教育主张”的内容三、杜威对日本新教育思想的影响第五章 杜威教育思想在日本的发展第一节 永野芳夫对杜威教育思想的解读一、哲学阐述二、教育改造原则三、教材选择原则和理性原理第二节 筱原助市对杜威教育思想的批判一、教育目的论二、知识论三、教授方法论第三节 小原国芳对杜威教育思想的追随一、教育实践的探索二、教育思想的完善第六章 杜威教育思想在日本的影响第一节 杜威教育思想对日本教育的导向一、在教育理论上成为日本的“社会导向”二、在教育实践上成为日本实验学校发展的主导思想三、在教育理念上成为日本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行动指南第二节 杜威对日本教育的贡献一、促进了日本教育哲学的变革二、推动了日本教育现实的改变三、加速了日本教育制度的建立结语一、日本杜威研究者的反思二、日本杜威研究的启示主要参考文献附录:杜威寄自日本的书信后记

章节摘录

  第一章 杜威和他的教育思想  第一节 杜威的生活时代与生平  二、杜威的生平  2.学术研究从大学时代开始  1875年,杜威进入州立的佛蒙特大学学习。当时,这所学校规模很小、水平较差,是最早的专业学院,教授基础文化科目,也讲些新知识,如达尔文的进化论、孔德的社会学说、英国的经验主义理论以及德国理性主义哲学之类。大学第四年,杜威学习了基本的政治、经济、哲学和宗教理论,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是杜威大学时代的第一个阶段,也标志着他学术研究的开始。  1879年大学毕业后,杜威任教于宾夕法尼亚州中学和柏灵顿乡村学校。此时正值南北战争后的重建时期,美国在政治、经济方面展开了热火朝天的改革,在文化教育上则大力向学术发达的德国学习,掀起了德国热。杜威受此学风的鼓励,在教学之余经佛蒙特大学教授托里的指导,阅读德国哲学家黑格尔等人的著作。他撰写的哲学论文被黑格尔的崇信者哈罩斯称为佳作,并推荐发表。美国高等院校的德国热以1876年建立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为标志。这所大学由吉尔曼校长主持,提倡学术研究,以柏林大学和莱比锡大学为范例,被誉为设在巴尔的摩的德国大学。  在哈里斯的鼓励之下,杜威于1882年进入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攻读哲学,成为该校的一名研究生。1884年,杜威以一篇题为《康德的心理学》的论文获得哲学博士学位。这是杜威大学时代的第二个阶段,杜威处于一个更浓厚的学术气氛之中,参加和完成了更多的学术活动和研究,坚定了他研究哲学的志向,这对他以后思想体系的形成起了重要的作用。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交流与融合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