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基础

出版时间:2007-3  出版社:教育科学  作者:王云峰,马长燕主  页数:324  
Tag标签:无  

前言

  2001年新课程改革启动之后,随着语文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式和评价方式的变革,小学语文教师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遇到了一系列的理论和实践性问题,有的一线小学语文教师甚至发出了“语文课越来越不知道怎么教”的感叹。如何提高小学语文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促进小学语文教师与新课程共同成长,已成为确保语文新课程有效推进的核心问题。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基于近年来组织小学语文教师开展语文新课程研修活动的经验,在充分吸收语文课程改革研究的理论和实践成果的基础上编写了这部《教程》。  这部教程是为在职研修的小学语文教师专门设计的。它力图体现“实践反思取向”教师专业发展的理念,正视教育情境的复杂性和教育问题的整体性,力图引导小学语文教师从多个视角去理解和审视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活动;从小学语文教师所面对的真实的教育情境出发,从存在于真实教育情境中的具体的语文教育问题入手,力图引导教师借助现代教育学、心理学、语言学和文学的研究成果,从不同的理论视角,重新审视自己习以为常、司空见惯的各类语文教育问题;引导小学教师重新理解语文教师的专业角色特征,反思和重构知识结构;重新理解语文学科和语文课程,建立新的语文教学目标观;重新理解学生的语文学习,构建新的语文教学观;重新理解语文评价的价值、功能和方法,构建新型的语文评价观。因此,在每一个章节,我们都试图从具体的案例弓I入,通过案例揭示问题;然后进一步提供相关理论,帮助教师理解问题,寻求新的解释;最后再回到具体的案例,回到真实的教育情境,力图引导教师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提高。我们把这一研修思路简称为“真情境--小问题--高观点”。

内容概要

  《语文教学基础》全部内容都是基于大量的文献检索和现场调查,是作者近几年来的研究成果,具体包括了:语文教师的困惑、语文课程究竟改了什么、语文课程因何这样改、理解语文学习中的“差生”、“错误”也是一种资源、识字教学的改革实践等方面的内容。

书籍目录

第一编 认识、理解你自己第一章 语文教师的困惑第一节 “语文课越来越不会上了”一、小学语文教师的困惑二、如何看待教师的困惑第二节 看看你“所采用的理论”一、教师的知识与教育改革二、识别你“所采用的理论”第三节 检测自己的语文教师专业素质一、语文教师的专业素质二、当前语文教师素质存在的问题三、检测自己的语文教师专业素质第二编 理解语文课程第二章 语文课程究竟改了什么第一节 语文教学内容的变革一、识字教学的变革二、阅读教学的变革三、作文教学的变革第二节 语文学习方式的变革一、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二、如何改变学生的语文学习方式三、案例与讨论第三节 语文教材观念的变革一、是“教教材”还是“用教材”二、语文教材的选文类型鉴别第三章 语文课程因何这样改第一节 建构主义与语文教育一、从“鱼牛”的故事说起二、建构主义与语文知识观的转变三、建构主义与语文学习方式的革新四、建构主义与语文教师角色的转换五、案例与讨论第二节 后现代课程理论视野中的语文教育一、案例二、后现代语文课程目标三、后现代语文课程内容与实施四、案例与讨论第三节 语文教育中的人文价值取向一、案例二、语文教育中的科学主义倾向三、语文教育向人文性的复归四、案例与讨论第四节 语文教育中的解释学与接受理论一、一个课例引发的争论二、视野融合的阅读教学解释学三、接受理论四、案例与讨论第三编 理解学生第四章 理解语文学习中的“差生”第一节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一、自我效能感二、成就动机理论三、外部奖励机制四、动机水平第二节 认识学生发展的潜能一、最近发展区二、多元智能第三节 提高认知活动的监控一、元认知概述二、元认知的要素三、元认知的发展第四节 案例与讨论第五章 “错误”也是一种资源第一节 “错误”的存在价值第二节 “错误”的研究方法一、确定研究问题二、分析研究问题三、实践反思第三节 “错误”的案例呈现一、教学案例的含义二、教学案例的作用三、教学案例的撰写第四节 案例与讨论第四编 思考教学,改进实践第六章 识字教学的改革实践第一节 识字教学中的困惑一、教师的困惑二、造成困惑的原因及走出困惑的思考第二节 上出有文化底蕴的识字课一、汉字概说二、识字教学的汉字文化传承使命三、在识字教学中融入汉字文化第三节 有益的尝试与思索一、教师的实践二、实践带来的思索第四节 案例与讨论第七章 阅读教学的改革实践第一节 阅读教学中的困惑第二节 文本你解读好了吗一、一位教师的教学反思二、关于文本解读三、如何解读文本第三节 “阅读教学”只是学生的“阅读”吗一、一位教师的教学感言二、学生阅读需要引导三、教师角色作用的缺失四、教师的作用第四节 学生的体验从何而来一、引导阅读期待二、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是关键第五节 案例与讨论第八章 作文教学的改革实践第一节 作文教学中的困惑一、教师的苦恼与困惑二、学生的苦恼及其原因三、要研究的问题第二节 学生“为什么写”作文一、忽视“为什么写”所引发的问题二、让学生知道“为什么写”第三节 学生为什么感到“没的写”一、“假”没的写二、“真”没的写第四节 作文教学中的语言问题与评价问题一、由语言问题想到的二、由批改问题想到的第五节 案例与讨论第五编 理解教学评价第九章 教师的评价观第一节 重新认识评价的目的与功能一、语文课程评价目的的转变二、语文课程评价功能的转变第二节 正确把握语文评价的要点一、识字与写字的评价要点二、阅读的评价要点三、写作的评价要点四、口语交际的评价要点五、综合性学习的评价要点第三节 以纸笔测验为手段促进学生学习一、命题技术的改进二、对考试结果的使用第四节 以档案袋评价促进学生学习一、什么是档案袋评价二、档案袋中应该收录什么内容三、如何对档案袋进行评价四、谁是档案袋的主人五、对档案袋评价的反思第五节 案例与讨论第六编 教师的发展第十章 语文教师的持续发展第一节 课程改革与教师的专业发展一、课程改革与教师专业发展的关系二、教师个体的专业发展第二节 促进语文教师自我发展的元素一、问题意识二、反思自我三、学会合作四、体验生活主要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四)变“静态”教学为“动态”教学  这里的“静态”教学有两层含义:(1)指对所有课文都进行分段解剖、客观分析的“机械式”做法,即以帮助学生认知客观存在于社会当中的语音、词汇、语法、语义等语言形式为目的的分析讲解的教学方法。(2)指课堂上,教师照本宣科,不能根据学生的表现对自己的预设做出适当调整的僵化的教学方法,即单向式灌输的教学方法,又称“注入式”教学法。  与之相对,“动态”教学则指:(1)在对文本的解读中强调整体感知,通过学生的体验感悟,追寻文本背后的情感内涵。通过阅读学习不仅要学习一些语言形式,更要获得审美体验、情感熏陶。(2)课堂上,动态教学则指教师做好充分预设的同时,能根据学生的表现及时调整自己的预设,与学生平等交流、对话的教学方法,又称“对话式教学”。  有关变“静态”教学为“动态”教学的第一层含义,我们在前面已经有较多的论述,具体可以参阅本节第(一)(二)部分。这里我们主要分析变“静态”教学为“动态”教学的第二层含义。  《课标》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对话教学的思想给课堂中师生的角色以重新定位。在对话式的阅读教学中,师生是互为主体的两方,师生的地位是平等的,但同时教师又是“平等中的首席”。“师生正如围绕在圆桌周围的‘董事’,他们都具有决定与执行的权利,他们之间相互制约,而教师的作用则可表达为首席执行官”①。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恰当地处理好这种关系,既不能高高在上,又不能完全置自身于学生中,忘却教师的职责。  学生是具有鲜活生命力的个体,他们有各自独特的个性,有自己判断是非的能力,有自己的知识经验背景,有自己的成长环境。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语文教学基础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