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1-6 出版社:教育科学 作者:詹万生 编 页数:419
内容概要
《教学参考书》是与经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的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相配套使用的教师参考书。编写《教学参考书》的目的在于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把握教材,落实教学大纲提出的各项教学要求,创造性地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提高德育实效。编写《教学参考书》的指导思想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所强调的“要转变教育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切实提高教学质量。要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重视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的能力”的教育改革方向,依据教材编写大纲的要求,努力体现“以学生为中心”、“以情境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和“教、学、做合一”的教材特色,并强调教法与学法并重,从学生的学法出发,考虑教学的合理步骤。为推进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的改革提供实验探索的载体。
书籍目录
绪论一、教学目标二、教学内容分析三、教学方法建议四、教学参考资料五、教学评价参考第一章 职业及职业素质一、教学目标二、内容结构三、本章教学应注意的问题第一节 职业与职业演变一、职业[认知明理](一)教学内容分析(二)教学方法建议(三)教学参考资料(交流研讨](一)研讨思路(二)教学组织(三)题目补充二、职业的演变[认知明理](一)教学内容分析(二)教学方法建议(三)教学参考资料[交流研讨](一)研讨思路(二)教学组织(三)题目补充第二节 职业与专业一、专业[认知明理](一)教学内容分析(二)教学方法建议(三)教学参考资料[交流研讨](一)研讨思路(二)教学组织(三)题目补充二、职业资格[认知明理](一)教学内容分析(二)教学方法建议(三)教学参考资料[交流研讨](一)研讨思路(二)教学组织(三)题目补充三、与专业相关的职业群[认知明理](一)教学内容分析(二)教学方法建议(三)教学参考资料[交流研讨](一)研讨思路(二)教学组织(三)题目补充第三节 职业素质及其构成一、职业素质[认知明理](一)教学内容分析(二)教学方法建议(三)教学参考资料[交流研讨](一)研讨思路(二)教学组织(三)题目补充二、职业素质的构成[认知明理]、(一)教学内容分析(二)教学方法建议(三)教学参考资料[交流研讨](一)研讨思路(二)教学组织(三)题目补充三、职业素质的提高[认知明理](一)教学内容分析(二)教学方法建议(三)教学参考资料(学习致用](一)题目设计意图(二)教学导行建议(三)教学评价参考第二章 职业道德与职业道德规范一、教学目标二、内容结构三、本章教学应注意的问题第一节 职业道德的特点、核心和基本原则一、道德与职业道德[认知明理](一)教学内容分析(二)教学方法建议(三)教学参考资料[交流研讨](一)研讨思路(二)教学组织(三)题目补充二、职业道德的核心和基本原則[认知明理](一)教学内容分析(二)教学方法建议(三)教学参考资料[交流研讨](一)研讨思路(二)教学组织(三)题目补充第二节 职业道德基本规范一、爱岗敬业[认知明理](一)教学内容分析(二)教学方法建议(三)教学参考资料[交流研讨](一)研讨思路(二)教学组织(三)题目补充二、诚实守信[认知明理](一)教学内容分析(二)教学方法建议(三)教学参考资料[交流研讨](一)研讨思路(二)教学组织(三)题目补充三、办事公道[认知明理](一)教学内容分析(二)教学方法建议(三)教学参考资料(交流研讨](一)研讨思路(二)教学组织(三)题目补充四、服务群众(认知明理](一)教学内容分析(二)教学方法建议(三)教学参考资料[交流研讨](一)研讨思路(二)教学组织(三)题目补充五、奉献社会(认知明理](一)教学内容分析(二)教学方法建议(三)教学参考资料(交流研讨](一)研讨思路(二)教学组织(三)题目补充第三节 行业职业道德规范一、行业对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认知明理](一)教学内容分析(二)教学方法建议(三)教学参考资料二、行业职业道德规范的具体內容和要求[认知明理](一)教学内容分析(二)教学方法建议(三)教学参考资料[学以致用](一)题目设计意图(二)教学导行建议(三)教学评价参考第三章 职业道德行为养成一、教学目标二、内容结构三、本章教学应注意的问题第一节 职业道德行为养成及其作用一、职业道德行为养成的内涵[认知明理](一)教学内容分析(二)教学方法建议(三)教学参考资料[交流研讨](一)研讨思路(二)教学组织(三)题目补充二、职业道德行为养成的作用[认知明理](一)教学内容分析(二)教学方法建议(三)教学参考资料[交流研讨](一)研讨思路(二)教学组织(三)题目补充第二节 职业道德行为养成的途径和方法一、在日常生活申培养[认知明理](一)教学内容分析(二)教学方法建议(三)教学参考资料[交流研讨)(一)研讨思路(二)教学组织(三)题目补充二、在专业学习申训练[认知明理](一)教学内容分析(二)教学方法建议(三)教学参考资料……第四章 职业个性第五章 职业选择第六章 职业理想
章节摘录
2.重点难点 道德知识只有内化为信念,才可能外化为行为,本部分内容既是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因为道德知识内化过程是复杂的,道德信念外化是艰苦的、长期的。 3.理论阐释 内化,是指把学到的道德知识、规范转化为个人内心的要求、思想、情感、意志和信念。通俗地说,内化就是把所学的知识消化吸收,变成自己的东西,是由外到内的转化。 “内化”最初是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中的用语。从社会心理学角度看,内化是将一定的精神文化经学习而转化为自我稳定的心理因素的过程。内化是在个体的活动中经过语言的中介而实现的,意味着个体心理世界与一定文化因素之间的协调统一。它不仅使人类的知识与经验被吸收、转化为不同个体的知识与经验。而且使一定的社会规范和价值体系被吸收、转化为不同个体的信念、价值与态度。对所参照的人格范式及价值体系的内化,还决定着个体理想自我的形成。因此可以说,个体的社会化,实际上就是个体将周围的精神文化有选择地逐步内化的过程。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