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2-6 出版社:文化艺术出版社 作者:梁志刚 页数:352 字数:290000
前言
王文章 伴随着新世纪的开始,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已走过了十几个年头。短短的十几年时间,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总体上呈现出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局面。 首先是符合我国国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初步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下,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和社会的广泛参与下,在各级文化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制、机制从无到有,逐步建立起来,并已发展为比较健全的四级名录保护体系和传承人保护制度。在进行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普查的基础上,国务院已公布了三批共1219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文化部公布了三批1488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各省、市、自治区也公布了省级保护名录项目8566项,代表性传承人9564名。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已从十多年前的单个的项目性保护,走上了整体性保护、科学保护和依法保护阶段。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价值和保护的意义越来越被人们所普遍认知和理解,人们越来越珍视优秀传统文化,全社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关注程度、参与热情越来越高,全社会已经逐步形成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自觉。 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颁布实施,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保障。围绕着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制建设、规章制度建设得到了进一步加强。现在,全国已有十多个省、市、自治区出台了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 三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式方法和方针、原则逐步完善和确立。在总结保护工作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我们逐渐认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具有的恒定性和活态流变性的基本衍变规律。并在此基础上,认识到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科学保护,既不是使它凝固不变,也不是人为地使之突变,而是要让它按照自身的规律去自然衍变。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要遵循其本体规律。近些年来,我们提出的抢救性保护、整体性保护、生产性保护等多种针对不同类型项日实施的保护原则与方法,在保护实践中取得明显成效。同时,在准确认识、总结和把握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质特征的基础上,确立了保护工作的十六字方针:“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确立了保护工作的原则:“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明确职责、形成合力;长远规划、分步实施,点面结合、讲求实效:”保护方针和原则的确立,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健康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四是资金投入进一步加大,机构队伍基本建立。截至2011年,不包括地方财政资金投入,仅中央财政已累计投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经费14.3876亿元;2012年,中央财政转移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经费增长至6.2298亿元。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均成立了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叶l心,16个省、市、自治区文化厅(局)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处(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机构和队伍基本建立。 五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展示活动丰富多彩。近十年来,北京和全圉各地陆续举办了一系列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展演及保护成果展,对于社会公众认知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保护的意义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近两三年来,主要的展演活动如2009年文化部在北京农展馆举办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大展”,2010年在北京展览馆举办的“巧夺天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百名工艺美术大师技艺大展”,2011年在中华世纪坛举办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师徒同台展演”,2012年年初文化部等部门在北京农展馆举办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成果大展”等都引起轰动,增强了公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关注和参与意识。 六是国际合作和交流不断加强。2004年,经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我国第一批加入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我国在四川成都成功举办了三届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截至2011年11月底,我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总数达36项,成为世界上人选项目最多的国家。2012年初,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国际培训中心在中国(北京)正式成立,这表明了国际社会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充分肯定。 在充分肯定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成绩的同时,也必须看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仍然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后继乏人、生存濒危的境况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仍存在传承人年老体弱,人走歌息、人亡艺绝的现象;在保护工作中,重开发、轻保护、轻传承的问题仍不同程度地存在,过度开发、盲目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现象仍有发生;一些地方对保护工作认识不到位,保护工作不落实的情况依然存在。因此,我们应该头脑清醒,思想明确,进一步增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认真研究解决保护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真抓实干,从而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持续、扎实、深入的开展。 最近,文化部主要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规划的实施及保护措施落实情况,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传承情况,以及保护专项资金使用情况三个方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督促检查,以便找准问题,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调整。我相信,只要我们坚持求真务实的态度,把各项保护措施落到实处,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就会越做越好。 在概要回顾总结近年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基本情况和经验的同时,我们也在思考一个问题,那就是我们保护工作的基础,或者说我们科学把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规律,不断取得保护工作成绩的基础是什么,我想,首要的就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科学认知。今天,我们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全面整体性保护的情况下,更需要继续对具有代表性的项目进行认真、科学的梳理和分析,进一步探究它的文化渊源,揭示它的价值,总结它的存在形态和演变历程,以及研究如何在把握本质规律的基础上对其进行科学保护。这样的调查、分析和梳理,可以充分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让更多的人了解、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粹性及其杰出的文化、艺术、历史和科学价值,由此引导人们正确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保护工作,逐步形成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文化自觉,关注、重视或主动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来。正是基于此,我们组织专家学者或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实践者编撰出版了这套“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丛书”。2005年,浙江人民出版社也曾邀我主持编撰一套“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迄今已出版二十多本。这次经作者重新修订后纳入现在这套丛书,由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其项(书)目的选择,则是根据国务院公布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确定,每个项目独立成书,分批出版。第一辑收录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20项,内容涉及传统音乐、传统戏曲、传统工艺、传统技艺等多个领域。它们形式各异,但都以其厚重的历史、鲜明的特征在中华文明的深厚积淀中留下了鲜明的烙印,并长久地影响着中华民族文化基因、精神特质乃至生活方式;如同一朵朵奇葩,千姿百态、绚丽斑斓,与其他文化遗产共同构成中华文化的悠久博大、辉煌壮丽。 这套丛书的作者来自全国各地,都是该项目研究的专家学者或项目的传承人,其中不少作者是项目相关领域的权威学者。他们根据自己多年的实地调查和深入研究,本着严谨的态度和专业精神,详尽梳理每一个项目的历史渊源和沿革流变、分布区域和存续状况,细致描述它们的呈现形态,包括风格流派、技艺特征及其代表性传承人和代表性作品,并对其历史、文化、艺术、科学等价值进行深入的阐发。这套丛书力图以学术的权威性、叙述的准确性和可读性成为广大读者全面了解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优秀读物,它的出版不仅有助于中国渎者认识和了解祖国优秀的文化遗产,也为世界人民认识和了解中国文化打开一扇窗口。 是为序。 2012年5月6日
内容概要
皮影,世人称之为“戏剧艺术的活化石”、“活的绘画”。中国是皮影戏的故乡,十三世纪初,蒙古大军将皮影带到中亚,从此历经五个世纪,逐步由波斯传入埃及,再传入土耳其,最终进入欧洲,并成为现代有声电影的前驱。关中,指中国陕西的关中地区,或称关中平原、关中盆地,其范围西起宝鸡,东至潼关,南倚秦岭,北临“北山”,渭河纵贯其间,东西长约360公里,西窄东宽,总面积约3.9
万平方公里,包括西安、宝鸡、成阳、铜川、渭南五市及杨凌示范区。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关中皮影的生存空间与流变分布
第一节 关中的自然地理、社会人文环境与民俗戏曲传统
第二节 关中皮影戏的渊源流布与地位影响
第二章 关中皮影戏的声腔种类与流布
第一节 老腔
第二节 碗碗腔
第三节 阿官腔
第四节 弦板腔
第五节 灯盏头碗碗腔
第六节 秦腔
第三章 关中皮影戏的班社组织及代表性传承人
第一节 关中皮影戏班社的组织结构
第二节 关中皮影戏班社的传承形式
第三节 关中皮影戏的主要班社及代表性传承人
第四章 关中皮影戏的演出与习俗
第一节 演出形态
第二节 经营运作
第三节 行规行话
第四节 相关习俗
第五章 关中皮影的雕刻艺术
第一节 皮影制作的工艺流程
第二节 皮影雕刻的相关知识
第三节 关中皮影雕刻的传承与优秀艺人
第四节 皮影的生产经营
尾声
附录 关中皮影戏代表剧本选录
参考文献
后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碗碗腔属于板腔体,分花音、平音、哭音,其腔调融合了北曲的铜牙铁板之声和南曲靡丽婉转之音,从而形成了既擅细腻委婉、典雅清丽,又能激昂奔放、雄健豪迈、刚柔兼济的音乐特点,唱悲苦戏凄婉缠绵,演征战戏则激昂刚健。华县的碗碗腔皮影戏演出常与该县的另一声腔“眉户”连在一起。眉户属曲牌联套体,用眉户演唱皮影戏的文字记载所见不多,据曾参加过张艺谋电影《活着》中皮影演出、华县当今最著名的老艺人、现年77岁的潘京乐讲:华县过去有专门的眉户皮影戏班,用眉户演唱本戏、折子戏,后来只唱折子戏,他本人就唱过,当地老百姓最爱听,现在唱得少了。今年40多岁的艺人魏金全现在还常用眉户演皮影折子戏。眉户曲调柔腻缠绵,尾音婉转起伏,不绝如缕,极富抒情色彩。碗碗腔的演唱也有其特别之处,类似晋南梆子,除净角、须生、老旦不用假声外,小生、正旦、小旦多是半声粗、半声细,或者说吐字用“真声”,拖腔用“假声”(艺人称“稍子”声)。 被称为“时调新腔”的碗碗腔是伴随着“花部”戏曲的兴起,同步发展起来的。在这个过程中,李芳桂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李芳桂先后两次进京会考的时间,正是“花部”戏曲“点缀帝王州”的鼎盛时期,既有号称西秦第一班子中的“双和班”,也有声震京师的“徽班”。自古以来,曲无定调,声腔的抑扬亢坠随演员而定。李芳桂之前的碗碗腔,其演唱形式类似于说书,曲调粗犷单调,为了更准确地表达李芳桂“十大本”剧作的社会风情、艺术心境和生旦悲欢离合的传奇特点,经过革新创造,把过去碗碗腔中“北曲”的武夫怒吼杀伐之声与“南曲”的柔美婉转之调融于一体,既细腻缠绵,又粗犷豪放。创新后的“时腔新调”具有了全新的面貌:花脸武戏吐字重,杀声如雷,声裂金石;生旦爱情戏启口轻圆,柔情似水,转腔绵细疾徐。在月琴和铜碗碗击节的主要乐器声伴奏下,典雅飘逸,一曲三折,令人回肠荡气、神魂俱醉。平日里的阡陌田间,常可听到百姓们吟唱着碗碗腔曲调。 碗碗腔的音乐形式相当完备。板式有南路慢板、北路慢板、紧板、慢紧板、滚板、闪板、尖板等;曲牌有重台、银钮丝、桂花香、硬顶、搬皂等。它的音乐节奏复杂,旋律起伏较大。表现喜怒哀乐的手段非常丰富,唱腔真假声并用,男音吐字厚重,势如金断石裂;女音启口轻圆,韵若行云流水。它以齐全的板路、丰富的腔调,构成了独具特色的板腔单乐体系。
后记
中国影戏有所谓三大影系和七大影系之说,三大影系指陕西影系、滦州影系、潮州影系(廉振华《中国影子演变史话》、《民间艺术之宝》,秦振安《中国皮影戏之主流——滦州影》),七大影系指秦晋影系、滦州影系、山东影系、杭州影系、川鄂滇影系、湘赣影系、潮州影系(江玉祥《中国影戏》)。到底是三系还是七系,抑或x系,各有其理,未成定说,其称谓是否贴切、归纳是否客观等,仍有较大的探讨与研究空间。不管哪种分法、称谓、归纳,陕西皮影或日陕西影系位居其一,是毫无疑问的。根据作者所梳理的相关文献资料及田野考察分析,从剧种声腔的完善多样、演出形态的独特丰富、雕刻技艺的成熟精湛,乃至在中国影戏历史与现实的渊源流变、艺术成就、流播作用、地位影响来看,陕西影系的核心是关中皮影。关中皮影是我国影戏最具典型性的代表之一,其成就、作用、地位、影响等为其他影系所难及。关中皮影具有极高的民俗与艺术价值,是我国民间文化艺术的奇葩,堪称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瑰宝。遗憾的是,近半个多世纪以来,这一民俗艺术瑰宝遭遇到来自诸如现代观念、现代科技、现代文化艺术形式等方面的多重挤压,面临着其赖以生存的民间信仰、民俗风习等生存环境的消亡性改变,市场需求日趋匮乏、经济效益持续低微、技艺传承后继乏人,以此形态继续繁荣似为幻想,勉强维持亦不乐观,消亡之势难挡,抢救之责亦重。近年来,各级政府相关部门投入了一定的人力、物力,专家学者也开始关注,希冀能探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保护之路,但从现状来看,收效甚微。2006年国务院颁布《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国发[2006]18号),关中皮影戏中的华阴老腔、华县皮影戏(碗碗腔)、阿官腔、弦板腔已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占该批全国皮影戏总数(12种)的三分之一。 2004年以来,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康保成教授主持教育部重大课题项目“我国皮影戏的历史与现状”,并分为若干子项目,成为其部分博士生的毕业论文选题。因此,本书也是我博士论文《关中影系研究》所收集梳理材料的一部分。康师在指导我们充分梳理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投人数十万,组成以其博士生为组长的陕西、河北、东北、西南、两湖、河南、山东、江浙、闽台粤9个田野考察组,进行了我国有史以来规模最大、范围最广、参与人数最多的全国性田野调查。我为陕西考察组组长,于2005年1月、7—8月,2006年2—3月先后三次(其中一次是6人同行,两次是只身独往)赴陕西,重点对关中地区进行考察调研,受益颇多、感慨亦深、关切愈甚,现将相关文献、考察笔记、摄影图片等资料进行梳理,拟从生存空间、剧种声腔、班社组织、演出活动、雕刻艺术等方面对“关中皮影”予以介绍,愿能借此为保护和抢救我国这一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尽点绵薄之力。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研,来自田野调查的第一手材料是极为重要的。我们在陕西进行皮影田野调查的过程中,得到了陕西省各级领导、管理者、研究者、艺人、爱好者及朋友们的诸多帮助,在此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他们是(按考察行程次序):省政法委宋洪武书记,文化厅刘宽忍副厅长、赵登峰处长、王朝中老师,陕西师范大学宁锐教授,省民间艺术剧院艺术办主任邓津邱、副院长梁军、原创作室主任杨飞及李淑文、荆田华,西安工艺美术研究所民间工艺研究室主任汪天稳,渭南市皮影协会原会长蔺成江,临渭区文体局局长兼现任会长蔺振杰、秘书长于超武、副会长杨甫勋、车怀庆,文化馆馆长孙慧兰,渭南市文化局调研员路树军、社文科科长马辉志,华县文体局局长贾平京,华县民间艺术研究会的张更胜、高振强,摄影师张韬,华阴市文体局局长张福强、文化馆馆长宁文英,皮影收藏、鉴定师李天社,大荔县文体局局长姚建忠、文化馆馆长唐世德、县剧团团长何满堂,蒲城县文体局局长万少平,安康市委秘书长邹明、安康市文化局局长吴少华、局长助理向健刚,文化馆馆长吕农、股长林松寿,剧协主席陈济元,平利县文体局副局长黎胜勇、文化馆馆长常纪伦,汉阴县文体局股长刘杰,旬邑县文体局局长何家立、副局长江华,文化馆馆长袁彩娥,咸阳市文化局局长韩炜、副局长张跃飞、科长薛恩光,咸阳市教育电视台副台长王良,礼泉县文体局局长刘振洲、文化馆馆长王钧剑、社文股股长曹补充、研究者张廉、张公昀、晁生武,戏剧作家张汉,乾县文化局副局长何朝朝、股长吴俊英,文化馆馆长齐旭峰、杨志英、刘剑琦,宝鸡市文化局刘建州老师、群艺馆副研究员赵家瑞、创作室主任韩民生,陇县文化馆馆长杨秉权,千阳县文化馆馆长苏治国、研究者景岩,凤翔县文化馆馆长姚锐、创作室主任鲁旭。艺人有(按音序):白兆武、陈光仲、陈进朝、陈艺文、陈赠礼、段满瓮、党建民、韩有芳、胡永春、胡晓妮、姜尚文、姜建合、康福海、雷孟乾、雷文礼、李贵杰、李世杰、李存才、李富平、李明才、李五常、李兴余、刘步瑞、刘军虎、刘亚利、刘华、刘兴文、刘正宏、刘正娃、罗贵生、吕崇德、吕思道、吕自强、潘京乐、潘祥舜、沈继生、石景亭、王存虎、王进发、王开选、王宏喜、王云飞、王同春、王秀玲、王振中、汪天喜、魏存才、魏金泉、魏振业、卫兴宝、肖振华、席宗虎、徐胜利、薛宏权、薛芝芬、严必荣、颜书有、颜耀荣、颜仲之、杨森达、余海娃、张潮宝、张国正、张华洲、张教练、张进有、张喜民、张新民、张军民、张石民、张四季、张玉平、张玉琴、张有旺、张志荣、张志和、张转民、赵百年、赵存智。相关朋友:高文让、高成林、李娜、李僧杖、刘凤英、孙前恩、王忠亮、王忠玉、王学民、薛飞、赵生玉、周显明。再次感谢上述给予我极大帮助的赵登峰处长和吴少华局长、王朝中大姐、邓津邱兄长、杨飞和姜尚文前辈、刘建州和赵家瑞老师及王云飞、张喜民、李天社、汪天稳、姜建合等朋友。 感谢与本人一起参与陕西田野调查组工作的孔美艳、张勇凤、杜冰、江佳伟、王子荣,他们付出了诸多艰辛劳作,在此向他们深表谢意。 如果没有恩师康保成教授的该课题项目及由此展开的全国性的皮影戏田野调查活动,没有诸多老师、艺人、领导、朋友的鼎力帮助,本书的面世是不可能的。写作出版过程中,承蒙康保成导师、傅瑾教授的耐心指导,黄伦生教授、黄萍副教授、李跃忠博士、郑劭荣博士、张军博士的诸多帮助以及本书责任编辑程晓红的认真编校,本人在此致以真诚谢意。 本书参考、借鉴、引用了多位前辈及同代人的科研成果、文献资料,特向其作者、编者致以诚挚的谢意。 本书还有许多有待完善之处,请专家多指正。 梁志刚 2012年于广东金融学院
编辑推荐
《关中皮影》由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