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2-6 出版社:文化艺术出版社 作者:郑雷 著 页数:456 字数:390000
前言
王文章 伴随着新世纪的开始,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已走过了十几个年头。短短的十几年时间,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总体上呈现出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局面。 首先是符合我国国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初步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下,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和社会的广泛参与下,在各级文化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制、机制从无到有,逐步建立起来,并已发展为比较健全的四级名录保护体系和传承人保护制度。在进行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普查的基础上,国务院已公布了三批共1219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文化部公布了三批1488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各省、市、自治区也公布了省级保护名录项目8566项,代表性传承人9564名。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已从十多年前的单个的项目性保护,走上了整体性保护、科学保护和依法保护阶段。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价值和保护的意义越来越被人们所普遍认知和理解,人们越来越珍视优秀传统文化,全社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关注程度、参与热情越来越高,全社会已经逐步形成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自觉。 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颁布实施,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保障。围绕着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制建设、规章制度建设得到了进一步加强。现在,全国已有十多个省、市、自治区出台了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 三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式方法和方针、原则逐步完善和确立。在总结保护工作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我们逐渐认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具有的恒定性和活态流变性的基本衍变规律。并在此基础上,认识到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科学保护,既不是使它凝固不变,也不是人为地使之突变,而是要让它按照自身的规律去自然衍变。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要遵循其本体规律。近些年来,我们提出的抢救性保护、整体性保护、生产性保护等多种针对不同类型项日实施的保护原则与方法,在保护实践中取得明显成效。同时,在准确认识、总结和把握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质特征的基础上,确立了保护工作的十六字方针:“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确立了保护工作的原则:“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明确职责、形成合力;长远规划、分步实施,点面结合、讲求实效:”保护方针和原则的确立,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健康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四是资金投入进一步加大,机构队伍基本建立。截至2011年,不包括地方财政资金投入,仅中央财政已累计投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经费14.3876亿元;2012年,中央财政转移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经费增长至6.2298亿元。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均成立了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叶l心,16个省、市、自治区文化厅(局)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处(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机构和队伍基本建立。 五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展示活动丰富多彩。近十年来,北京和全圉各地陆续举办了一系列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展演及保护成果展,对于社会公众认知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保护的意义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近两三年来,主要的展演活动如2009年文化部在北京农展馆举办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大展”,2010年在北京展览馆举办的“巧夺天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百名工艺美术大师技艺大展”,2011年在中华世纪坛举办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师徒同台展演”,2012年年初文化部等部门在北京农展馆举办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成果大展”等都引起轰动,增强了公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关注和参与意识。 六是国际合作和交流不断加强。2004年,经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我国第一批加入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我国在四川成都成功举办了三届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截至2011年11月底,我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总数达36项,成为世界上人选项目最多的国家。2012年初,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国际培训中心在中国(北京)正式成立,这表明了国际社会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充分肯定。 在充分肯定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成绩的同时,也必须看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仍然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后继乏人、生存濒危的境况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仍存在传承人年老体弱,人走歌息、人亡艺绝的现象;在保护工作中,重开发、轻保护、轻传承的问题仍不同程度地存在,过度开发、盲目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现象仍有发生;一些地方对保护工作认识不到位,保护工作不落实的情况依然存在。因此,我们应该头脑清醒,思想明确,进一步增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认真研究解决保护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真抓实干,从而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持续、扎实、深入的开展。 最近,文化部主要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规划的实施及保护措施落实情况,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传承情况,以及保护专项资金使用情况三个方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督促检查,以便找准问题,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调整。我相信,只要我们坚持求真务实的态度,把各项保护措施落到实处,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就会越做越好。 在概要回顾总结近年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基本情况和经验的同时,我们也在思考一个问题,那就是我们保护工作的基础,或者说我们科学把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规律,不断取得保护工作成绩的基础是什么,我想,首要的就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科学认知。今天,我们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全面整体性保护的情况下,更需要继续对具有代表性的项目进行认真、科学的梳理和分析,进一步探究它的文化渊源,揭示它的价值,总结它的存在形态和演变历程,以及研究如何在把握本质规律的基础上对其进行科学保护。这样的调查、分析和梳理,可以充分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让更多的人了解、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粹性及其杰出的文化、艺术、历史和科学价值,由此引导人们正确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保护工作,逐步形成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文化自觉,关注、重视或主动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来。正是基于此,我们组织专家学者或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实践者编撰出版了这套“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丛书”。2005年,浙江人民出版社也曾邀我主持编撰一套“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迄今已出版二十多本。这次经作者重新修订后纳入现在这套丛书,由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其项(书)目的选择,则是根据国务院公布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确定,每个项目独立成书,分批出版。第一辑收录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20项,内容涉及传统音乐、传统戏曲、传统工艺、传统技艺等多个领域。它们形式各异,但都以其厚重的历史、鲜明的特征在中华文明的深厚积淀中留下了鲜明的烙印,并长久地影响着中华民族文化基因、精神特质乃至生活方式;如同一朵朵奇葩,千姿百态、绚丽斑斓,与其他文化遗产共同构成中华文化的悠久博大、辉煌壮丽。 这套丛书的作者来自全国各地,都是该项目研究的专家学者或项目的传承人,其中不少作者是项目相关领域的权威学者。他们根据自己多年的实地调查和深入研究,本着严谨的态度和专业精神,详尽梳理每一个项目的历史渊源和沿革流变、分布区域和存续状况,细致描述它们的呈现形态,包括风格流派、技艺特征及其代表性传承人和代表性作品,并对其历史、文化、艺术、科学等价值进行深入的阐发。这套丛书力图以学术的权威性、叙述的准确性和可读性成为广大读者全面了解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优秀读物,它的出版不仅有助于中国渎者认识和了解祖国优秀的文化遗产,也为世界人民认识和了解中国文化打开一扇窗口。 是为序。 2012年5月6日
内容概要
2005年,浙江人民出版社也曾邀作者主持编撰一套“非物质文化遗产从书”,迄今已出版二十一多本。这次经作者最新修订后纳入现在这套丛书,由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其项(书)目的选择,则是根据国务院公布的同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确定,每个项目独立成书,分批出版。第一辑收录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20项,内容涉及传统音乐、传统戏曲、传统“艺、传统技艺等多个领域。它们形式各异,但都以其厚重的历史、鲜明的特征在中华文明的深厚积淀中留下了鲜明的烙印,并长久地影响着中华民族文化基因、精神特质乃至生活方式;如同一朵朵奇葩,千姿百态、绚丽斑斓,与其他文化遗产共同构成中华文化的悠久博大、辉煌壮丽。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丛书:昆曲》的作者来自全国各地,都是该项曰研究的专家学者或项目的传承人,其中不少作者是项目相关领域的权威学者。他们根据自己多年的实地调查和深入研究,本着严谨的态度和专业精神,详尽梳理每一个项曰的历史渊源和沿革流变、分布区域和存续状况,细致描述它们的呈现形态,包括风格流派、技艺特征及其代表性传承人和代表性作品,并对其历史、文化、艺术、科学等价值进行深入的阐发。这套丛书力图以学术的权威性、叙述的准确性和可读性成为广大读者全面了解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优秀读物,它的出版不仅有助于中国读者认识和了解祖国优秀的文化遗产,也为世界人民认识和了解中国文化打开一扇窗口。
书籍目录
引言 那一场风花雪月的事
第一章 风之卷:中国昆曲的历史行程
第一节 柳絮池塘淡淡风:昆曲的起源与形成
第二节 东方风来满眼春:明清昆曲的发展兴盛
第三节 昨夜西风凋碧树:清代后期昆曲的衰落与分化
第四节 长风破浪会有时:由没落到重振的近现代昆曲
第二章 花之卷:中国昆曲的文学世界
第一节 不知近水花先发:明代昆曲的前期创作
第二节 千树万树梨花开:明代昆曲全盛时期的创作
第三节 歌尽桃花扇底风:《长生殿》《桃花扇》与清代昆髓创作
第四节 春在溪头荠菜花:近现代昆曲创作
第三章 雪之卷:中国昆曲的艺术风神
第一节 闻道仙郎歌白雪:昆曲音乐与演唱
第二节 飘然回雪舞风轻:昆曲演员与舞台演出体制
第三节 乱雪繁花千万重:昆曲舞台美术
第四节 高韵最宜题雪赞:昆曲艺术理论
第四章 月之卷:中国昆曲的文化意蕴
第一节 春花秋月何时了:昆曲与精英文化
第二节 月圆花好一般春:昆曲与民间文化
第三节 清歌一曲月如霜:昆曲与戏盐文化
第四节 何处春江无月明:昆曲与世秀文化
参考资料
后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昆曲演出最集中的地区是江南一带。据曾身历具境的吴伟业回忆:“当是时,江左全盛,舒、桐、淮、楚衣冠人士避寇南渡。侨寓大航者且万家。秦淮灯火不绝,歌舞之声相闻。”。吴江陆文衡的《啬庵随笔》也说:“我苏民力竭矣,而俗靡如故。每至四五月间。高搭台厂,迎神演剧,必妙选梨园,聚观者通同若狂。”为满足社会的需要,万历年间,江南出现了不少专门从事昆曲演小的民间职业班社,其中以苏州瑞霞班、吴徽州班,南京郝可成班、陈养行班,常熟虞山班,上海曹成班,乌程吕三班等最为著名。天启、崇祯年间,民间昆曲戏班的数量迅猛增加,仅号称“歌舞诸部甲天下”的南京一地,“梨园以技鸣者无论数十辈”,昆班就达几十个之多。 与民间昆班相比,由文人士大夫私人蓄养的家庭戏班数量更为庞大,演出也更为频繁,设置家班成厂晚明众多官僚家庭竞相追逐的一种生活时尚,如曾为万历朝首辅的苏州申吋行和太仓王锡爵、官至工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的河北吴桥范景义、担任过侍御史的常熟钱岱、曾身膺重任的嘉兴吴昌时与河南商侯恂、临淮候乍元素、国戚田弘遇、辽东总兵吴三桂等就都有自己的家班。家班主人中,有不少是昆曲剧作家或昆曲艺术的内行,像吴江沈璟、顾大典,长洲许自昌,无锡邹迪光,宜兴吴炳,镇江金习之、金鹏举父子,杭州汪汝谦,山阴张岱、祁彪佳、祁豸佳,宜城梅鼎祚,怀宁阮大铖,福建侯官陈一元,陕西米万锺等就都属于这种情况。由于有文人士大夫的悉心指导和充分的经济保障,家班的演出一般比较讲究,水准也往往高于民间班社。例如,中时行家班“明季为吴下甲,每一度曲,举座倾倒”;上海潘允端家班能演的昆曲剧日达十九种之多,《琵琶记》《荆钗记》《宝剑记》《精忠汜》《连环记》《西厢记》《明珠记》等皆称擅场;阮大铖家班“所搬演,本本出色,脚脚出色,出出出色,句句出色,字字小色”。“与他班孟浪不同”。有些家班偶尔也从事商业演出活动,如阮大铖流寓南京时,其家班便经常对外演出,因全班艺术水准较高,故收费昂贵,多时甚至达到“白金一斤”即银十六两。但正如研究者所指小的,家庭戏班与职业戏班在演出上有一个重要区别:“家乐大致演新戏最为积极,着重歌唱和形式上的新;民间戏班则比较多演保留剧日,讲究情节和表演艺术。这是由演出对象和场合决定的”,“新剧通过实践的考验,逐步形成保留节日,被民间班社拿来推行开去”。家班之所以积极演出新戏,是由于其服务对象主要是身为丈人十大夫的主人及其亲朋,家班伶人所演出的剧日有时甚至就是主人的创作。
后记
钱锺书先生在补订本《谈艺录》的《引言》中尝借僧肇《物不迁论》所记梵志“吾犹昔人、非昔人也”之语自解,称新版《谈艺录》“犹昔书、非昔书”。推而广之,这个提法其实可以涵括一切书籍的修订。 这本《昆曲》原系应傅谨先生约请而撰写,后列入浙江人民出版社“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于2005年3月出版。与出版社签约时,原定由我的硕士学位导师颜长珂先生指导完成,出版之际,颜先生忽然提出撤销他的署名。我觉得既已签约,临时改变似有未妥,再三劝说,先生以择善固执的态度坚持己见,不为所动,神色郑重地表示:“我不能在自己学生的书上署名。”乍聆此语,我一时竞不知说什么好。其实接受编撰任务后,先生亦曾为此准备资料,搜罗图片,很费了一番心力,我具体执笔时,有部分章节还参考了他的《古典戏曲名作纵横谈》。先生完全可以坦然地按合同规定署名,然而他出于对学生的关爱,本着严格自律的精神,放弃了。近些年来,学界乱象纷呈,导师抄袭乃至剽窃学生论文的事时有所闻,而在我就读和供职的中国艺术研究院,这种情况却从未碰到过,究其原因,或与老一辈研究者笃实严谨的学风有关。颜长珂先生、我后来攻读博士学位的导师傅晓航先生以及我在院中亲炙过的林冠夫等先生,都是望之俨然,即之也温,日常相处自然平和,亲如家人,但一涉及学术问题便立即严肃认真起来,哪怕是最微小的疏漏也不肯放过。在这种氛围中学习,首先得到的是一种品格的熏陶,其次才是专业知识的传授。我想,没有这样一种超脱功利的学术氛围,或许也就没有现在的这本《昆曲》了吧。 书稿写作期间,除颜长珂先生外,傅晓航、林冠夫、刘祯几位先生都曾慨然以多种书刊相借,中国艺术研究院图书馆的吴秀慧老师亦提供了不少有益的帮助。图片编配过程中,车锡伦、陈四益、郭启宏、杨连启、曹鹃、冯涛、梁振才、王廷信、陈建军、陆军、谷芒、许健、余秉芹等先生都曾给予大力支持,尤其是杨连启兄,连续多日代为扫描和整理图片,且以他个人珍藏的部分剧照、戏画相饷,为全书得以按时出版付出了大量的辛劳。在河北拍摄相关图像时,得到卢兴华先生和梁振才兄的鼎力协助,还曾偏劳张成来先生往返驱车数百公里。凡此种种,皆足见良师益友助成之美意,自当铭诸肺腑。 《昆曲》初版问世以后,我参加了国家重点课题《昆曲艺术大典》的编纂工作,真正涉足昆曲苑囿,由偶然的游园惊梦走上寻梦之旅。人之既深,所见稍广,愈觉前此之作率尔操觚,仓促成稿,思虑欠精,论述未备,因而颇生悔意。今年文化艺术出版社计划重版此书,我趁机改正了不少细节的疏误,重写了部分章节,又根据最新搜集到的材料补充了一些内容。修订中得到更多旧雨新知的指点和帮助,王馗、张乃锋、詹怡萍几位先生贡献尤多,济美增华,指瑕攻错,情谊至可感怀。而李平、车锡伦、林东海、江巨荣、雷群明、王安葵、丛兆桓、周华斌、李一、沈岗、张少龙、曹鹃、张静、孔祥胜、赵权利、吴瑞卿、徐小维、李彩标、欧阳强、王学锋、张杰、祖京强、赵增利、万素、刘冰冰诸位老师,或提供资料,或代核引文,或协同考察,或摄影相贻,出其所有,匡我不逮,使修订得以在短期内顺利完成。因知一艺之立,一事之成,固非一人之力能竟其全功。师友嘉惠,并志于此,聊见同声相应,吾道不孤。 一位长者曾经深有感慨地对我说:“其实人一辈子能做的事很少。”初闻之下,惕然而惊,益自惭用心不专,多骛少成。这册我原本不甚看重的旧作居然在七年后再版面世,可算是一个意外。蓦然回首,初版与再版之间,也已经隔着一番小小的沧桑。因缘流转,逝者如斯,现在竟凭着一册小书捕捉住一丝追忆、几许留痕,不能不说是生命中的一桩幸事,而其间的悲欢得失,有非言可喻者。此书引言部分的《空谷幽兰》一图出自当代国画大家汤文选老先生之手,当时为了恰切展现昆曲优雅的品格,我斗胆请先生代为配图,先生居然一诺无辞,令我喜出望外。数日后画稿完成,我与梁振才兄在先生画室观赏良久,赞叹不绝。因当日往外地出差,携带不便,所以暂将画稿留在先生处,准备回京再取。先生午觉醒来,见画作仍张挂壁间,误以为我们不甚满意,深感不安,于是重行构思,另成一幅,出神人化,更胜前作。这样一位泰斗级的大画家竟以如此谦抑的态度对待晚生后学的请托,其胸怀之宽广、人品之高尚,在瞰名射利之风盛行的当世实属罕觏。老辈风范,诚不可及。此书修订再版之时,重理旧图,幽兰如昔,而先生下世已两年有余,前事历历,思之怆然。 周进生兄相知有年,彼此晤对久已脱略形迹,而在出版方面合作尚属首次,但他工作态度的认真负责与耐心细致,我是早就了解的。由他担任此书的责编,是书之幸,更是我之幸。我对于自己的著述,一向抱着不切实际的期待,明知学识寡陋,难树新义,却还是希望能略窥玄奥,聊博读者一粲。马齿渐长,信心大减,岂敢再有奢望,只要不出现太明显太低级的错误,就当额手称庆了。 2011.12.14 双子座流星雨划过夜空之际
编辑推荐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丛书:昆曲》由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