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2-6 出版社:文化艺术出版社 作者:陈建中,陈冬珑 著 页数:315 字数:240000
前言
王文章 伴随着新世纪的开始,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已走过了十几个年头。短短的十几年时间,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总体上呈现出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局面。 首先是符合我国国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初步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下,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和社会的广泛参与下,在各级文化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制、机制从无到有,逐步建立起来,并已发展为比较健全的四级名录保护体系和传承人保护制度。在进行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普查的基础上,国务院已公布了三批共1219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文化部公布了三批1488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各省、市、自治区也公布了省级保护名录项目8566项,代表性传承人9564名。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已从十多年前的单个的项目性保护,走上了整体性保护、科学保护和依法保护阶段。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价值和保护的意义越来越被人们所普遍认知和理解,人们越来越珍视优秀传统文化,全社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关注程度、参与热情越来越高,全社会已经逐步形成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自觉。 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颁布实施,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保障。围绕着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制建设、规章制度建设得到了进一步加强。现在,全国已有十多个省、市、自治区出台了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 三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式方法和方针、原则逐步完善和确立。在总结保护工作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我们逐渐认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具有的恒定性和活态流变性的基本衍变规律。并在此基础上,认识到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科学保护,既不是使它凝固不变,也不是人为地使之突变,而是要让它按照自身的规律去自然衍变。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要遵循其本体规律。近些年来,我们提出的抢救性保护、整体性保护、生产性保护等多种针对不同类型项日实施的保护原则与方法,在保护实践中取得明显成效。同时,在准确认识、总结和把握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质特征的基础上,确立了保护工作的十六字方针:“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确立了保护工作的原则:“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明确职责、形成合力;长远规划、分步实施,点面结合、讲求实效:”保护方针和原则的确立,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健康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四是资金投入进一步加大,机构队伍基本建立。截至2011年,不包括地方财政资金投入,仅中央财政已累计投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经费14.3876亿元;2012年,中央财政转移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经费增长至6.2298亿元。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均成立了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叶l心,16个省、市、自治区文化厅(局)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处(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机构和队伍基本建立。 五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展示活动丰富多彩。近十年来,北京和全圉各地陆续举办了一系列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展演及保护成果展,对于社会公众认知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保护的意义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近两三年来,主要的展演活动如2009年文化部在北京农展馆举办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大展”,2010年在北京展览馆举办的“巧夺天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百名工艺美术大师技艺大展”,2011年在中华世纪坛举办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师徒同台展演”,2012年年初文化部等部门在北京农展馆举办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成果大展”等都引起轰动,增强了公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关注和参与意识。 六是国际合作和交流不断加强。2004年,经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我国第一批加入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我国在四川成都成功举办了三届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截至2011年11月底,我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总数达36项,成为世界上人选项目最多的国家。2012年初,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国际培训中心在中国(北京)正式成立,这表明了国际社会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充分肯定。 在充分肯定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成绩的同时,也必须看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仍然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后继乏人、生存濒危的境况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仍存在传承人年老体弱,人走歌息、人亡艺绝的现象;在保护工作中,重开发、轻保护、轻传承的问题仍不同程度地存在,过度开发、盲目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现象仍有发生;一些地方对保护工作认识不到位,保护工作不落实的情况依然存在。因此,我们应该头脑清醒,思想明确,进一步增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认真研究解决保护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真抓实干,从而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持续、扎实、深入的开展。 最近,文化部主要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规划的实施及保护措施落实情况,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传承情况,以及保护专项资金使用情况三个方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督促检查,以便找准问题,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调整。我相信,只要我们坚持求真务实的态度,把各项保护措施落到实处,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就会越做越好。 在概要回顾总结近年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基本情况和经验的同时,我们也在思考一个问题,那就是我们保护工作的基础,或者说我们科学把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规律,不断取得保护工作成绩的基础是什么,我想,首要的就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科学认知。今天,我们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全面整体性保护的情况下,更需要继续对具有代表性的项目进行认真、科学的梳理和分析,进一步探究它的文化渊源,揭示它的价值,总结它的存在形态和演变历程,以及研究如何在把握本质规律的基础上对其进行科学保护。这样的调查、分析和梳理,可以充分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让更多的人了解、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粹性及其杰出的文化、艺术、历史和科学价值,由此引导人们正确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保护工作,逐步形成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文化自觉,关注、重视或主动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来。正是基于此,我们组织专家学者或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实践者编撰出版了这套“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丛书”。2005年,浙江人民出版社也曾邀我主持编撰一套“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迄今已出版二十多本。这次经作者重新修订后纳入现在这套丛书,由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其项(书)目的选择,则是根据国务院公布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确定,每个项目独立成书,分批出版。第一辑收录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20项,内容涉及传统音乐、传统戏曲、传统工艺、传统技艺等多个领域。它们形式各异,但都以其厚重的历史、鲜明的特征在中华文明的深厚积淀中留下了鲜明的烙印,并长久地影响着中华民族文化基因、精神特质乃至生活方式;如同一朵朵奇葩,千姿百态、绚丽斑斓,与其他文化遗产共同构成中华文化的悠久博大、辉煌壮丽。 这套丛书的作者来自全国各地,都是该项目研究的专家学者或项目的传承人,其中不少作者是项目相关领域的权威学者。他们根据自己多年的实地调查和深入研究,本着严谨的态度和专业精神,详尽梳理每一个项目的历史渊源和沿革流变、分布区域和存续状况,细致描述它们的呈现形态,包括风格流派、技艺特征及其代表性传承人和代表性作品,并对其历史、文化、艺术、科学等价值进行深入的阐发。这套丛书力图以学术的权威性、叙述的准确性和可读性成为广大读者全面了解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优秀读物,它的出版不仅有助于中国渎者认识和了解祖国优秀的文化遗产,也为世界人民认识和了解中国文化打开一扇窗口。 是为序。 2012年5月6日
内容概要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丛书:德化瓷》的作者来自全国各地,都是该项目研究的专家学者或项目的传承入,其中不少作者是项目相关领域的权威学者。他们根据自己多年的实地调查和深入研究,本着严谨的态度和专业精神,详尽梳理每一个项目的历史渊源和沿革流变、分布区域和存续状况,细致描述它们的呈现形态,包括风格流派、技艺特征及其代表性传承人和代表性作品,并对其历史、文化、艺术、科学等价值进行深入的阐发。《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丛书:德化瓷》力图以学术的权威性、叙述的准确性和可读性成为广大读者全面了解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优秀读物,不仅有助于中国读者认识和了解祖国优秀的文化遗产,也为世界人民认识和了解中国文化打开一扇窗口。
书籍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千年瓷都一德化瓷文化溯源
第一节 资源概况
第二节 瓷都历史沿革
第三节 德化窑瓷的起源
第四节 考古与研究
第二章 幸存的记忆——德化陶瓷生产的历史遗迹
第一节 窑址
第二节 古器物
第三节 古沉船中的德化瓷
第四节 收藏品
第三章 艺海流芳——德化瓷制作技艺
第一节 取土
第二节 坯泥的制作
第三节 制坯
第四节 施釉工艺
第五节 装饰工艺
第四章 化土为金——德化窑瓷烧威技艺
第一节 窑炉
第二节 装窑
第三节 烧成
第四节 出窑、选瓷
第五节 包装
第五章 迷人艺术——德化陶瓷艺术品鉴赏
第一节 瓷种
第二节 年代特征
第三节 艺术鉴赏
第四节 鉴赏要点
第六章 魅力文化——德化陶瓷文化的风情习俗
第一节 窑神和窑坊公
第二节 窑神祭祀
第三节 窑炉点火仪式
第四节 陶瓷文化宗教场所
第五节 民间故事
第六节 诗词、楹联
第七节 谚语、俗语
第八节 陶瓷节
第九节 德化窑瓷著述
第七章 文明足迹——陶瓷文化的传播
第八章 薪火千秽——德化窑烧造技艺代代相传
第九章 无限风光——德化窑传统烧制技艺的保护与传承
参考书目
后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01DJY2由于叠压、打破从平面上只能看出两间窑室,前室较后室窄且进深浅。发掘清理中发现01DJY1是在01DJY3废弃后,窑工利用01DJY3的窑床再建的,01DJY3比01DJY1大,其结构为下半部分未用砖而是土壁经过夯筑和高温烧结,土壁墙较紧密、坚硬。 在01DJY1窑底发现有五层的堆积层,自上而下分为:一层是窑炉废弃后的倒塌堆积包含物,有红烧土、窑砂、砖块等;二层是红色砂层,较细匀,较少包含物;三层为黄灰色砂层,应是窑底砂层;四层是匣钵层,有排列整齐的匣钵,或完整平置,或破碎散乱,有的还夹杂黏结变形和破裂的瓷器,匣钵之间的隙缝充填着黄灰色窑砂,残存匣钵集中在中间靠南部分;五层与三层相同,是黄灰色的窑底砂层。根据堆积层分析,三层为该窑室的第二次窑底,即在匣钵层(四层)的堆积上铺黄灰色窑砂层,作为另一次的窑底,继续烧窑至废弃。 在01DJY1窑头和窑头南侧的过道上还发现了一些早期的木炭,以及在多数匣钵内残存有稻谷壳灰等等。 田野考古发掘后,揭露3座窑炉,发现它们之间有相互打破、叠压的关系。经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为:01DJY1叠压、打破01DJY2,并利用了01DJY2的3间窑室,即01DJY1的倒数第3、4、5间窑室是利用01DJY2的窑室,01DJY1、01DJY2叠压、打破01DJY3,且01DJY1的窑头还利用了01DJY3的窑底。 此次出土的遗物非常丰富,是历年来德化窑址的考古发掘所没有见过的。按器物的釉色分:猪油A瓷约占70%,青白瓷次之,约占20%,象牙白瓷和其他非正常因素变色的约占10%。出土的器型有观音、弥勒、童子、土地爷、狮瓶、人物塑像、瓶、执壶、水注、砚滴、灯、鼎、钵、罐、器盖、器座、炉、盒、匙、杯、洗、盅、碟、盏、碗、盘、盆、糕模等。窑具有匣钵、支垫、支圈、垫饼、支钉垫饼、垫座、垫砖、试片、挡箍等。
后记
2011年初,文化艺术出版社约我将在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德化瓷》一书修订重新出版。经过商量,我与小女冬珑应承了这一任务。我与小女再度深入德化,对德化瓷传统烧制技艺又进行了一次资料搜集和田野调查;在此基础上,对原有版本的部分内容和图片进行了增补。 我们之所以应承这一任务,一方面是我们长期生活、工作在德化这一陶瓷文化积淀丰厚的地方,对德化、德化瓷传统烧制技艺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并长期从事德化窑瓷的田野考古、研究工作,曾到英国、新加坡、荷兰、德国等地进行短期专题学术考察和研究;另一方面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是一个全新的领域,这一领域的研究对德化瓷传统烧制技艺的保护、传承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次修订仍从田野考古调查的角度人手,通过对历史资料的分析,全面探索德化瓷传统烧制技艺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形成、传承、保护及开发利用。第一章至第三章由陈冬珑负责,第四章至第九章由陈建中负责。在田野调查过程中采集到了一批新的资料,有部分资料特别珍贵。现在,经过半年多的努力,我们终于完成了修订工作,希望该书的新版本能更好地帮助读者了解德化瓷的烧制,让更多的人来关心、参与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书稿付梓之际,我们心存感激: 首先感谢我们的人门导师叶文程教授、徐本章研究员(已故),感谢主编王文章先生,感谢英国大英博物馆、新加坡亚洲文明博物馆、泉州市文化局、德化陶瓷职业技术学院、泉州市博物馆、德化县文体局、德化县陶瓷博物馆、德化县文物管理委员会办公室所提供的帮助。 感谢为本书文字、图片资料采集提供帮助的林睦柱先生、陈仁杰先生、张奎如先生、王金雷先生、英国的Jean Martin、Jacica Harunsion Hall、法国的Monique Crick、新加坡的郭勤逊先生等,以及关心、支持本书撰写工作的社会各界人士。 感谢我们的家人对我们事业的一贯支持。 感谢丛书的编辑团队,是他们半年多来的联系、指导和辛勤劳动才使本书得以顺利出版。 陈建中 2011年11月25日于泉州
编辑推荐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丛书:德化瓷》可供各大专院校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