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顺地戏-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丛书

出版时间:2012-6  出版社:文化艺术出版社  作者:帅学剑 著  页数:293  字数:237000  

前言

王文章    伴随着新世纪的开始,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已走过了十几个年头。短短的十几年时间,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总体上呈现出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局面。    首先是符合我国国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初步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下,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和社会的广泛参与下,在各级文化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制、机制从无到有,逐步建立起来,并已发展为比较健全的四级名录保护体系和传承人保护制度。在进行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普查的基础上,国务院已公布了三批共1219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文化部公布了三批1488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各省、市、自治区也公布了省级保护名录项目8566项,代表性传承人9564名。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已从十多年前的单个的项目性保护,走上了整体性保护、科学保护和依法保护阶段。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价值和保护的意义越来越被人们所普遍认知和理解,人们越来越珍视优秀传统文化,全社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关注程度、参与热情越来越高,全社会已经逐步形成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自觉。    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颁布实施,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保障。围绕着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制建设、规章制度建设得到了进一步加强。现在,全国已有十多个省、市、自治区出台了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    三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式方法和方针、原则逐步完善和确立。在总结保护工作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我们逐渐认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具有的恒定性和活态流变性的基本衍变规律。并在此基础上,认识到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科学保护,既不是使它凝固不变,也不是人为地使之突变,而是要让它按照自身的规律去自然衍变。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要遵循其本体规律。近些年来,我们提出的抢救性保护、整体性保护、生产性保护等多种针对不同类型项日实施的保护原则与方法,在保护实践中取得明显成效。同时,在准确认识、总结和把握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质特征的基础上,确立了保护工作的十六字方针:“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确立了保护工作的原则:“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明确职责、形成合力;长远规划、分步实施,点面结合、讲求实效:”保护方针和原则的确立,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健康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四是资金投入进一步加大,机构队伍基本建立。截至2011年,不包括地方财政资金投入,仅中央财政已累计投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经费14.3876亿元;2012年,中央财政转移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经费增长至6.2298亿元。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均成立了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叶l心,16个省、市、自治区文化厅(局)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处(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机构和队伍基本建立。    五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展示活动丰富多彩。近十年来,北京和全圉各地陆续举办了一系列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展演及保护成果展,对于社会公众认知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保护的意义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近两三年来,主要的展演活动如2009年文化部在北京农展馆举办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大展”,2010年在北京展览馆举办的“巧夺天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百名工艺美术大师技艺大展”,2011年在中华世纪坛举办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师徒同台展演”,2012年年初文化部等部门在北京农展馆举办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成果大展”等都引起轰动,增强了公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关注和参与意识。    六是国际合作和交流不断加强。2004年,经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我国第一批加入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我国在四川成都成功举办了三届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截至2011年11月底,我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总数达36项,成为世界上人选项目最多的国家。2012年初,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国际培训中心在中国(北京)正式成立,这表明了国际社会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充分肯定。    在充分肯定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成绩的同时,也必须看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仍然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后继乏人、生存濒危的境况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仍存在传承人年老体弱,人走歌息、人亡艺绝的现象;在保护工作中,重开发、轻保护、轻传承的问题仍不同程度地存在,过度开发、盲目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现象仍有发生;一些地方对保护工作认识不到位,保护工作不落实的情况依然存在。因此,我们应该头脑清醒,思想明确,进一步增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认真研究解决保护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真抓实干,从而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持续、扎实、深入的开展。    最近,文化部主要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规划的实施及保护措施落实情况,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传承情况,以及保护专项资金使用情况三个方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督促检查,以便找准问题,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调整。我相信,只要我们坚持求真务实的态度,把各项保护措施落到实处,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就会越做越好。    在概要回顾总结近年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基本情况和经验的同时,我们也在思考一个问题,那就是我们保护工作的基础,或者说我们科学把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规律,不断取得保护工作成绩的基础是什么,我想,首要的就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科学认知。今天,我们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全面整体性保护的情况下,更需要继续对具有代表性的项目进行认真、科学的梳理和分析,进一步探究它的文化渊源,揭示它的价值,总结它的存在形态和演变历程,以及研究如何在把握本质规律的基础上对其进行科学保护。这样的调查、分析和梳理,可以充分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让更多的人了解、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粹性及其杰出的文化、艺术、历史和科学价值,由此引导人们正确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保护工作,逐步形成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文化自觉,关注、重视或主动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来。正是基于此,我们组织专家学者或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实践者编撰出版了这套“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丛书”。2005年,浙江人民出版社也曾邀我主持编撰一套“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迄今已出版二十多本。这次经作者重新修订后纳入现在这套丛书,由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其项(书)目的选择,则是根据国务院公布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确定,每个项目独立成书,分批出版。第一辑收录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20项,内容涉及传统音乐、传统戏曲、传统工艺、传统技艺等多个领域。它们形式各异,但都以其厚重的历史、鲜明的特征在中华文明的深厚积淀中留下了鲜明的烙印,并长久地影响着中华民族文化基因、精神特质乃至生活方式;如同一朵朵奇葩,千姿百态、绚丽斑斓,与其他文化遗产共同构成中华文化的悠久博大、辉煌壮丽。    这套丛书的作者来自全国各地,都是该项目研究的专家学者或项目的传承人,其中不少作者是项目相关领域的权威学者。他们根据自己多年的实地调查和深入研究,本着严谨的态度和专业精神,详尽梳理每一个项目的历史渊源和沿革流变、分布区域和存续状况,细致描述它们的呈现形态,包括风格流派、技艺特征及其代表性传承人和代表性作品,并对其历史、文化、艺术、科学等价值进行深入的阐发。这套丛书力图以学术的权威性、叙述的准确性和可读性成为广大读者全面了解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优秀读物,它的出版不仅有助于中国渎者认识和了解祖国优秀的文化遗产,也为世界人民认识和了解中国文化打开一扇窗口。    是为序。    2012年5月6日

内容概要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丛书:安顺地戏》不仅有助于读者认识与接近这些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增强民族文化自豪感,而且必将激励当代人通过对这些民族文化遗产的认识与保护,将中国的优秀文化传统与现代社会紧密连接起来,开创中华民族更为灿烂的未来前景。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安顺屯堡和屯堡人 
第一节 安顺市简况及历史沿革 
第二节 屯堡、屯军、屯田制 
第三节 安顺屯堡人与屯堡文化 
第二章 安顺地戏之源流 
第一节 傩的流变 
第二节 江南傩戏与安顺地戏 
第三节 有弋阳腔遗凤的安顺地戏 
第四节 从弋阳武班看安顺地戏 
第三章 安顺地戏的分布及风格特征 
第一节 分布情况 
第二节 组织形式 
第三节 服饰、道具 
第四节 演出的时间和地点 
第五节 声腔与锣鼓经 
第六节 表演套路及队形动作 
第七节 剧本及特色 
第八节 面具特色及雕刻艺人 
第九节 演出的程序 
第十节 东路地戏与西路地戏 
第四章 安顺地戏表演中的祭祀仪式 
第一节 开箱 
第二节 参庙 
第三节 扫开场 
第四节 扫收场 
第五节 封箱 
第六节 开财门 
第五章 安顺地戏赴外村演出的全套规仪 
第一节 下帖 
第二节 择吉 
第三节 辞寨 
第四节 接风 
第五节 正戏 
第六节 扫场 
第七节 回村 
第六章 安顺地戏的作用及价值 
第一节 地戏与屯堡人的“家族本位”思想 
第二节 地戏与屯堡人的宗教意识 
第三节 关羽崇拜与屯堡人的“忠义”理念 
第四节 安顺地戏的价值 
第七章 安顺地戏的传承人和现状及其对策 
第一节 安顺地戏传承人 
第二节 安顺地戏的现状及其对策 
第八章 安顺地戏剧本选段 
第一节 《四马投唐》之“白壁关” 
第二节 《三下河东》之“三女归宋”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第一章 安顺屯堡和屯堡人 第三节 安顺屯堡人与屯堡文化 “屯堡”一词最早出现在清朝咸丰元年(1851)纂修的《安顺府志》上,载“郡民皆寄籍,唯寄籍有先后。其可考据者,屯军堡子,皆奉洪武敕调北征南。当时之官,如汪可、费寿、陈彬、郑琪作四正,领十二操屯军安插之类,散处屯堡各乡。家口随之至黔”。这段史料记载了朱明皇帝为实现大明江山一统,将征南军队和填南民众移驻贵州黔中的史实。 正如上文所述,贵州的开发始于明代。自春秋战国至唐宋,安顺一带主要是以布依、苗、仡佬、彝等各民族组成的部落、方国臣服于中央统治。朱元璋为打击元末势力实施两次调北征南后,仍时有民族反抗的烽火燃起,严重威胁着明王朝的统治。军事镇压难以制服各部落、方国,朱元璋不得不采纳大臣的意见,施以征剿与安抚相结合的策略,除设卫置官外,在全面推行屯田制的同时,将军队的大部分以军籍世袭的形式留驻,“家属随之至黔”。按三比七的比例,三成军队驻扎城镇,以军事行动为主;七成军队屯驻农村,战时为兵,平时务农。总旗每人领种田地24亩,小旗每人领种20亩,屯军每人领种18亩,并发给耕牛、种子、农具,就地立寨安居。不久,又以“调北填南”的举措,从中原、江南等省强行征调大批农民、工匠、役夫、商贩、罪犯等迁来黔中,同样发给帑银、农具、土地、种子、耕地等,以三年不纳税的优惠政策,就地聚族而居。如此,屯军与移民一起,形成了军屯军堡、民屯民堡、商屯商堡,构成安顺一带数百座独特的汉族村寨——安顺屯堡,并与周边的少数民族部落杂居相处,成为“军堡鸣笳近,蛮夷荷戟多”(明人杨慎诗)的奇特景象。生活在这一社会区域的人,由于特定的历史背景、特殊的生活环境、特别的民风习俗、特有的艺术文化,加之他们所居住的村寨又都是以带军事性质的屯、堡、官、哨、所、卡、旗等命名,如詹家屯、白旗堡等,故此“迨制既废,不复能再以军字呼此种人,唯其住居地名未改,于是遂以其住居名而名之屯堡人”(《安平县志·民生志》,安平即今之平坝)。

后记

我第一次看地戏表演,还是在稚童之时,那时叫“跳神”。安顺地方风俗,大年初二要到祖坟上去祭奠拜年。每年这一天,父亲就要带着我们几兄弟回老家大山村的祖屋住上几天。记得是1947年回老家祭祖,一住就是五天。新鲜感使我和乡下家门哥成天玩在一起,上山爬树,下田捉虫。听说邻村接了平坝天龙的来“跳神”,我缠着家门哥带我去看。到了那里,人山人海根本无法挤进去。还是比我大好几岁的家门哥用“扛马马肩”的方式,让我看了个痛快。那些戴着“鬼脸壳”的人唱些什么,我一句也听不懂,只觉得打得热闹,好玩。过了一会儿,两个比我大不了多少的小孩,也戴着小面具跳出来,咿咿呀呀地边唱边手拿小木刀比比划划,那稚嫩清脆的童声,那灵活腾挪的身段,给我留下至今仍清晰的记忆。    20世纪80年代,我在安顺地区文联工作。1989年,安顺县(安顺市县合并前)举办首届地戏比赛,我以兼任地区剧协主席的身份参加了评委工作。这是我第二次看地戏演出。这一次就大饱眼福了,不仅看到了几十个戏队的精湛表演,与很多戏友交上了朋友;更以一种对地戏潜意识的喜欢,与地戏结下了不解之缘。接下来,无数次地陪来自英国、美国、法国、德国、韩国、日本等外国友人和北京、上海、中国台湾的专家学者到过蔡官、詹家屯、九溪、麒麟屯、头铺、张官、周官、双堡等数十个村寨采风看地戏。特别是环境戏剧学家美国纽约大学教授谢克纳、日本东京大学教授田仲一诚、台湾“清华大学”教授王秋桂、韩国假面艺术馆馆长柳济仁等世界知名人士一而再地来安顺采风作地戏调查,更深深触动了我,也使我对这一家乡“土特产”从无知到略知,从一知半解到略知一二。后来,又相继率领詹家屯地戏队参加上海国际舞美艺术节,到过台湾作一个月的文化交流演出。触动颇深的是在上海戏剧学院演出后,我与《贵州日报》记者罗马一起拜访了学院院长、著名戏剧大师黄贻钧先生,他的一席话对我有很大震动。他认为“看了安顺地戏,中国的戏剧史应该重新写”,“安顺地戏可以说是中国戏剧的历史博物馆”。大师的如此评价,可见安顺地戏在中国戏剧的发展史上,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价值。    安顺地戏毕竟是农民的艺术,它的粗犷与简约,它的古朴与土俗,过去总不为商贾市民所青睐、文人雅士所侧目,以一种自生自灭的形态留存在屯堡村落中。我在与地戏和与地戏相关的人和事接触中,不断萌动着要把安顺地戏以文字资料的形式记载下来的心愿。也就从文联到文化局工作的阶段,有意识地收集了有关地戏的各种资料。虽然也写过几篇研究文章,但总未能系统、完整地介绍安顺地戏。2001年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在完成了《安顺老房子》、《贵州图像人类学视野中的——安顺屯堡》、《屯堡文化研究与开发》几本书的编著出版后,便着手《安顺地戏》一书的编著,此书后纳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计划,由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我的心愿终可了结。    2011年9月末的一天,我正忙于《安顺地戏本集》(共21部地戏谱书,约三百万字,将由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出版)的编校收尾工作时,接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编辑来电,告之《安顺地戏》一书将由该社重新出版,请我务必于10月15日交稿。有鉴于时间紧迫,原书中所留下的遗憾,本可借此机会给予弥补,但也只能就某些章节小作适当增删了。此次增加的署名图片,填补了原书的某些不足,借此对提供图片者表示衷心感谢。    安顺地戏曾经辉煌过数百年,屯堡人所经营固守的这块文化孤岛,在现代文化的冲击下,今后怎样我不得而知。但我们这一代人把它记载了下来,让人们知道在中国文化长河中总还有这么一朵浪花吧!    2008年3月15日    2011年10月10日修改

编辑推荐

  伴随着新世纪的开始,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已走过了十几个年头。短短的十几年时间,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总体上呈现出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局面。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安顺地戏-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丛书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对安顺地戏的面具一直很感兴趣,现在看了此书,更觉得有意思了,推荐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