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12 出版社:文化艺术出版社 作者:刘川生,史秋秋,朱贵伦 主编 页数:432
内容概要
本书是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项目,是北京文化发展研究院暨研究基地推出的第六本大型年度报告。《2009-2010年北京文化发展报告》由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以及北京市有关部门的负责同志合作完成,主要包括《首都文化软实力提升与世界城市建设》、《世界城市建设对北京文化生态发展的新要求》、《北京高房价压力下的民众文化心理分析》、《北京城区关于老年人设施分布的特点及实践意义》、《石景山低碳城区建设的规划思路》等30多个子课题及相关数据。报告对2009—2010年北京文化建设中?诸多难点问题进行了切实深入的调研,系统展示了北京文化发展的独特性和闪光点,力图为北京市委和市政府的文化决策提供具有战略性、前瞻性的发展思路。
书籍目录
总报告:世界城市建设与北京文化的全面提升
(一)增强文化活力是建设世界城市的重要手段
(二)提升市民素质是建设世界城市的重要根基
(三)保护历史文化名城是建设世界城市的重要内容
(四)文化包容性发展是建设世界城市的重要保障
第一编 世界城市与文化发展
一、国家形象、历史使命、全球意识:“人文北京"建设的三重视角
(一)国家形象是“人文北京”建设的重要标尺
(二)历史使命是“人文北京”建设的基本参照
(三)全球意识是“人文北京”建设的必备维度
二、北京社会建设的理论思考和实践探索
(一)抓住三个机遇,初步产生五方面工作成效
(二)围绕六个重点,推出九十项具体创新措施
(三)加强四项工作,促进北京社会建设全面发展
三、世界城市坐标中的北京社区文化定位
(一)北京社区文化定位与世界城市建设的三个前提
(二)北京社区文化定位与世界城市建设的三个坐标
(三)北京社区文化定位与世界城市建设的三大关系
四、首都文化软实力提升与世界城市建设
(一)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背景及意义
(二)首都文化软实力的内涵及特点
(三)增强建设世界城市的三重文化力
五、面向世界城市的北京文明风尚建设
(一)注重文明风尚是建设世界城市的应有之意
(二)培育文明风尚缩短北京与世界城市的距离
(三)北京加强文明风尚建设特别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六、世界城市建设对北京文化生态发展的新要求
(一)文化生?的理论生成与演变
(二)文化生态在北京的实践与发展
(三)北京文化生态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七、新中国成立以来北京文化形象的变迁
(一)建设社会主义的政治中心
(二)引领改革开放的首善之区
(三)打造“中国特色世界城市”
第二编 社会民生的热点思考
一、北京高房价压力下的民众文化心理分析
(一)高房价压力及其心理作用
(二)高房价对传统观念的影响
(三)高房价对公共伦理的挑战
二、北京城区老年人设施分布的特点及实践意义
(一)研究老年人设施分布的现实意义
(二)研究区域和研究方法
(三)老年人设施的分布特征
(四)优化老年人设施分布的建议101
三、石景山低碳城区建设的规划思路
(一)石景山城区“十二五”发展战略
(二)低碳城区建设的主要思路与对策
……
第三编 文化创意产业的新趋向
第四编 教育文化的热点问题
第五编 历史文化与文学的审视
第六编 比较视野下的北京文化
第七编 2009-2010年区县文化发展亮点展示与深度调研
章节摘录
目前北京市在文化体制改革方面,还应加强两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大力度,整体推进全市文化体制改革。经营性文化单位体制、机制改革要到位,政策要到位。公益性文化单位的改革要做到政事分开,加大投入,养事不养人;二要抓住机遇,做大做强文化产业。把文化产业纳入到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措施中,把文化产业发展与调整产业结构结合起来,培养新的经济增长点。 北京市委市政府高度清醒地认识到,在文化建设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加强首都文化软实力建设,确立更加优良的文化制度,有助于整合全体市民的价值理念,形成基本的社会规范和行为准则。尤其不能放松对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防止西方国家的“软渗透”所造成的信仰缺失、精神秩序失范等现象。加强首都文化软实力建设,也是对当前多元化的社会意识和社会思潮进行正确引导与合理整合,正确处理主流意识形态一元化与社会意识多样化的关系,正确树立文化由人民群众创造并由人民群众共享的“民本主义”文化观。大力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让全体市民充分享受首都文化软实力提升带来的文化享受。 这种先进的制度文化力,一方面要更好地适应和引导首都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另一方面,应该适应和尊重北京市民的思想文化高要求丰富性,应该尊重他们在思想文化层面日益增强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在保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前提下,做到与时俱进,兼容并包。加强首都文化软实力建设,能够更好更及时地反映全体市民的所想所需,以不断创新的文化形式,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根本愿望,一方面促成人民群众对主流意识形态的情感联系,强化他们的意识形态认同;另一方面创造“和而不同”多样共生的和谐性文化,丰富人民群众的各个方面各种层次的精神文化生活,营造健康向上积极乐观的文化氛围,满足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从而实现“人文北京”及“世界城市”的建设目的和旨归,从而使每个社会成员都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3.提升首都文化软实力,升华“世界城市’’建设的精神文化力加强首都文化软实力建设,提高首都全体市民素质,振兴和高扬城市精神,促进民族团结,展现首都全体市民的精神新风貌,对于“世界城市”及“人文北京”建设具有团结力量、凝聚人心的重要作用。提升首都文化软实力,可以升华“世界城市”建设的精神文化力。这种精神文化力主要包括知识性的精神文化力和观念性的精神文化力两大方面,知识性的精神文化力为一个区域或城市生存发展提供智力支持,而观念性的精神文化力则是一个区域或城市生存发展的精神动力。 北京文化自中华民族文明东移以来,特别是金代定都以来,先后创造出了多次文化高潮的局面,其中包括元代具有初步民主主义思想的市民文化高潮;明末清初具有初步资产阶级思想的启蒙文化高潮;以“民主”“科学”为旗帜的“五四”新民主主义文化高潮;以及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为旗帜的新时期社会主义文化高潮。进入新世纪,北京以申办、筹办和成功举办奥运为契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关于“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决策,大力加强“首都文化软实力”建设,北京正在掀起以“科学发展,和谐建设”为旗帜的新一轮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社会主义文化新高潮,创造北京文化的新辉煌,以培植“人文北京”及“世界城市”建设更加深厚的土壤,促进北京经济社会及北京市民的全面发展。 在经济和信息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不同国家、不同地区都在着力加强“文化软实力”建设,以期在新一轮的市场和发展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立于不败之地。北京市积极修炼内功,增强全体市民对于北京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身文化价值体系的吸引力,以数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积淀为基础,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引,增强首都文化软实力,在与我国其他地域文化及世界文化的激烈碰撞中达到全面交流与融合。在这些碰撞交流融合的过程中,始终高举民族精神的光辉旗帜。
编辑推荐
世界城市建设与北京文化的全面提升 “人文北京”建设的三重视角 北京高房价压力下的民众文化心理分析 北京工业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 北京市志愿者的历史考察及现实启示 奥运、“世博”背景下的京海文化互动 北京各区县文化发展亮点展示与深度调研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