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为什么要摄影

出版时间:2011-6  出版社:文化艺术  作者:陈小波  页数:395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他们是一群什么样的摄影人?他们如何享受着摄影的孤独和坚持?他们从自己的镜头里看到了怎样的大地和人群?他们手中的相机是工具还是内心对世界的观照?他们对摄影的敬畏之心从何时开始?他们按动快门时的灵感和禀赋来自哪里?陈小波编写的《他们为什么要摄影——中国当代摄影家访谈录》(新闻卷)将以访谈的形式,带领我们去认识我国当代19位摄影家的人生轨迹及其背后更大的社会背景。每个访谈之后,还荟萃了历史学、哲学、社会学、人类学、民族学、影像学、艺术史学等学科专家、学者对该摄影家的学术评价与定位。

作者简介

陈小波,新华社高级编辑,从事摄影编辑工作长达二十余年。
20世纪90年代开始在摄影领域广泛地写作、策展、编辑书籍并把研究当代视觉艺术现状作为兴趣。研究方向为中国纪实、新闻摄影中的个案。
2004年起,主持撰写《人民摄影》报“小波与影人对话”专栏,6年时间先后对四十余位重要摄影家做了访谈;2006年,参与《中国摄影50年》编辑工作,为书中“新华社”、“新闻摄影”、“报道摄影”、“体育摄影”部分的策展人和撰稿者;2007年,主编《中国摄影家》丛书(10本);2008年至今,为《摄影世界》撰写“口述新华——老摄影家访谈”专栏,已采访40位新华社老摄影记者;2011年,出版《摄影感受中国》(英文)。
2008年7月,在日本札幌策展“观看中国”摄影展;2009年8月、9月,大理国际摄影节和法国佩皮尼昂维萨摄影节《年轻的眼睛》摄影展览执行人;2010年1月,比利时欧罗巴利亚艺术节《中国:从五十年代到现在》展览执行人。2009年,获中国摄影个人成就最高奖——“金像奖”。

书籍目录

照片的背面(序)——刘树勇
我具备与人言的修为和道行了吗?(自序)
静静拍摄——王文澜访谈
兵者,国之大事一王建民访谈
都市报的视觉成长和我的成长——王景春访谈
成长——王雷访谈
我珍惜自己所经历的一切——邓维访谈
我不是在拍照,是在调查——卢广访谈
摄影记者永远是在照相机后面的人——刘宇访谈
结图记事——安哥访谈
时刻准备着——李刚访谈
摄影对我来说,意昧着水和空气——李洁军访谈
红色新闻兵——李振盛访谈
在中国第一大报工作——李舸访谈
共和国的特别摄影师——杨绍明访谈
更高更快更强更前——罗更前访谈
燃烧的血——柳军访谈
职业的良知——贺延光访谈
我的照片摆在一起,多少能看出40年时代变迁的脉络——蒋铎访谈
在西湖边——傅拥军访谈
摄影要勤劳——雍和访谈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凌晨3点半我就起来了,拄着独脚架到哨位拍照,一直拍到早晨响起起床号。 我们完成采访下山前,连队要我写几个字留下来,我提笔写下四个大字:精神高峰。最后全连集合列队送行,张指导员讲话:“老王是国家最高新闻机构的军事记者、团级首长,大家昨天都看到了,他脸青了都没舍得吸咱一口氧,清早起床一直工作到现在。王记者的行动从一个侧面告诉我们,怎样当一个好军人,什么是通往成功的路王记者的行动还告诉我们,一个人只要有毅力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通过这次上山,通过这次的咬牙坚持,我真切感受到了精神的力量,只要有毅力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没有上不去的高地。从神仙湾下来,我们直奔阿里的尽头中尼边境普兰。在藏北扎达,鬼斧神工般的土林深深吸引了我,以至于忘记了吃饭,忘记了身在海拔4000多米的高原,结果患了重感冒,鼻涕眼泪哗哗流。重感冒极易转化为被称为高原不治之症的肺水肿,这下可急坏了陈炎和司机小何,俩人异口同声:“命要紧啊,又不是打仗,赶快调头往回跑吧。”正在犹豫不决,分区传来一条重要信息,说达赖势力要在岗仁波钦转山节上制造骚乱,已经偷运入境2500支微型冲锋枪。南疆军区前指已开设,部队也在开进途中。养兵干日,用兵一时,到了这个时候,军事记者就是死也得头朝前。经过十几小时连续奔波,终于在转山节开始前夜,我们赶到冈底斯山脉主峰海拔6714米的冈仁波钦雪峰脚下的军帐之中。 天天赶路采访,过冰河,翻大坂,缺吃少喝,没日没夜,真是太遭罪了。由于寒冷、干燥、沙尘、颠簸、缺氧、缺维生素和强日辐射。陈炎的嘴唇干裂开一个大口子,而且越来越重,抹油、戴口罩都没用,吃饭、说话都疼,更不能笑。他在路上跟我说:这会儿要是有点青菜吃就美了,要是有只鸡吃就幸福死了!我们沿新藏线回到南疆时,他见到一棵绿树,抱着就哭起来了。 陈小波:1993年冬天,你又开始了《中国周边大扫描》的报道计划 四年间跑遍了祖国东南西北“四极”。 王建民:边关遥远贫瘠,甚至缺少空气和食物,没有道路和淡水。但她是祖国的领土,娘身上的肉。我们正是怀着对古老、沉重而又神秘边关的敬畏,去拍摄界碑和戍边军人的。从1993年11月到l998年3月,我和我的团队上高山下大海,经受摄氏80多度温差和海拔6000多米高差洗礼,遍走祖国“四极”和四季,精心制作了100多个图文并茂的专题。 陈小波:听说你第一站就负了伤? 王建民:一点儿小意外,只缝了几针。《中国周边大扫描》的第一站是雪中长白山,这里有一支英雄部队正进行雪地训练。我出师未捷身先伤,抱着相机找角度时栽了个大跟头,相机磕在冻僵的鼻梁上,弄了个三角口子。团卫生队的战士卫生员给缝的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他们为什么要摄影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36条)

 
 

  •   这是一本很不错的关于中国当代摄影的文集,基本汇集了最具代表性的一批国内最优秀的摄影家,这群人是用眼睛在观察生活,用思想记录时代,而不仅仅是一堆摄影器材。
  •   对中国当代摄影家的全景展示,也有助于我们对当代中国摄影的发展从另一个角度去了解
  •   被陈小波的一篇文章吸引过来了,买了新闻卷和纪实卷,还不错。相比画面华丽的摄影,我更喜欢朴素后面有独立思考的影像。
  •   先看了纪实卷,觉得很好,才又买了新闻卷,对摄影有了新的认识,感谢作者,感谢这些摄影人。
  •   书很厚,内容很平实,但不失真谛,人物众多,可谓是中国当代摄影圈子里的秘密揭露和历史告白!
  •   一直以来打偶想买的,新闻摄影是最考验技术的,瞬间抓的好,就能出好照片。
  •   这本书令人很受启发,是学习摄影,特别是纪实摄影的一本好书。不是摄影技巧,而是其内涵。
  •   这两本书,是有志成就事业的摄影人必读物。
  •   看的我很感动,的确很真实,让人不经意间走进了艺术家的心里面,我觉得作为一个摄影人需要看看,来摆正自己为什么去摄影的方向!
  •   很实用,对摄影工作有很大实际帮助。
  •   很好的一本书,建议学摄影的看看
  •   其实,这并不是一本纯粹的摄影书。更多是关于摄影者对待摄影的态度、生活的态度,对待被摄者的态度。好书!
  •   挺好,让我们更深了解为什么摄影
  •   喜欢摄影的我看了这本书后知道很多的东西值得以后好好的学习
  •   摄影爱好者的最爱
  •   看看中国摄影家们都是怎么开始以及怎么进行的
  •   小波老师刚出这套书,就密切关注,立即购买。
    读前辈的言论,真是受益匪浅,的确,只有先做一个好人,才能拍出真正的好照片。从这些名家的访谈中,能看到他们人格的力量。
    非常推荐!!!很值得一读!!
  •   我很喜欢看访谈录,这是一种轻松的文体,很多人觉得访谈录看起来十分的平庸,但是细细看去,你就会发现其实在轻松的聊天过程中,看到的不仅仅是一种表面的谈话,有时候经典的对白或语句就出于此。
  •   有时候拿起相机都不值改在何时按下镜头 希望能找到答案
  •   纪实摄影界的精英
  •   好书~值得阅读~
  •   好书值得一读啊
  •   正在细细品味。。。
  •   了解知识的好书。
  •   买回来打开一看,排版很干净,字体用的也很舒服。内同写的也很朴实,百看不厌
  •   好书,虽然还没读完,但感触颇多,好书必须顶一个
  •   在朋友那里看了两册中的另一本(纪实),感觉很好,自己购买了新闻的这本。
    照片背后的一些,让人更能理解到摄影的力量...
  •   从不同的摄影者身上学到了,摄影背后的动力。大家都是出生在不同的时代,却背后都有着一股动力推动着他们。
  •   早就注意过这本书,在书店也翻过,值得买。
  •   还未评阅,希望文字比包装得体的多,质量高得多
  •   作者花了很长时间做出来的书,比起三五天攒出的货色不知道要强多少倍!作者用心,值得读者花点时间欣赏。可惜卓越亚马逊对作者的简介完全搞错了!此陈小波(女)非彼陈小波(男),也不知道编辑是怎么搞的,就这么堂而皇之地贴出来了!
  •   拆封以后发现书脊的背胶特别薄,而且胶都露在外面,封皮都没有粘上去,一翻就断裂了,简直像半成品一样,对于这个价格的书来说质量是不是也太差了?
  •   这本书真不错,受益良多,都看了两三遍了。
  •   摄影,在这里,更拥有了文学的气质。
  •   书一打开 书皮和内容就纷争两份了
  •   作者是女的陈小波,而不是商品描述里说的那位。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