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1-1 出版社:文化艺术出版社 作者:梁晓声 页数:404
Tag标签:无
前言
此书写于1996年,某些章节曾发表于报刊;1997年成书出版,至今十三年了。 十三年中,未曾再版。 倒也不是遭遇过禁止,也不是没有出版社肯于再版。事实上希望再版此书的出版社真是不少,但我自己却一次次拒绝了。 原因单纯,我对自己这一部书的看法越来越不怎么样。我对自己其他书的看法也有不怎么样很不怎么样的,但那“其他”大抵是小说。小说家们十之八九都写过不怎么样很不怎么样的小说,即使不怎么样很不怎么样,由于成为自己某一时期写作状况的证明,只要别人以为还有点儿再版的价值,自己们往往也就悉听尊便了。 然而我这一部书却非小说。究竟算是哪一类书连我自己都说不明白。时评类的?沾那么一点儿意思吧。 我认为,时评类的书另有评价的标准,比如冷静、客观、公允、详实的依据等等。当然,若有预见性,并且预见得较准,最好。总而言之,时评类的书,一般以充分的理性表述为上。 而我这一本书,它的情绪色彩太浓了。 故当年有人批评我“不务正业”。 小说家而写非小说类的书的例子不胜枚举。我对“不务正业”的批评是不以为然的。 当年也有人批评这本书呈现了显然的“仇富心理”。 而我当年不满也很忧虑的,其实不是富人们本身,而是造成咄咄逼人的贫富悬殊现象的种种“体制”问题。 正因为不满很强烈,忧虑也是发自内心的;又不愿被讥为“杞人忧天”,所以成心用了一种调侃的文笔来写。结果不但情绪色彩太浓,也同时缺少了一部好的时评书应有的理性庄重,那么意义自然大打折扣了。 现在我正做着对自己的作品进行“抢救”的事情。也就是说,明知自己的某一部书不怎么样,但希望通过修改,“改判”其“死刑”,尽量使之“重见天日”。 在修改过程中,我对自己这一部书的不满一次次使我停止下来——因为十三年后的今天看十=j三年前的自己的这一部书,荒唐印象每每产生。比如十三年前的富人与今天的富人们相比,富的概念是太不一样了;十三年前我这种人的_I=资才六七百元,普遍国人对工资的诉求与今天相比差距也太大了;十三年前“下岗”是中国城市剧烈的阵痛,而今天这种阵痛基本熬过去了;十i年前农民们的生存负担已快将他们压得喘不过气了,而今天的农民们之命运有了很大的改善…… 而最主要的是——十三年前许许多多的中国人像我一样,对于中国当年之现实是极其悲观的,而十三年后的今天,大多数中国人对中国的社会心理主调,应该说已走出了悲观的阴影…… 何况,我此书中片面的、偏激的、浅薄的文人之见比比皆是,改不胜改。最后也就只有不改,随它那么样了。 我还是决定让它“重见天日”的。起码,看了此书的人可以了解到,竞有一个写小说的家伙,对于我们中国诸事,十三年前“不务正业”地想了那么多,自以为是地公开发表了那么多看法。 在有几章的后边,我加了些今天重新来看来想的补白。 在此前言中,我最想补的有以下两点: 一、对于从政的、从商的,成为形形色色的知识分子的中国人,他们中有一个群体是特别值得独辟一章来进行评说的,即——知青群体。十三年前我没这样写,现在认为实在是大的遗憾。 我对“上山下乡”运动再没多少话可说。一言以蔽之,不论对于他还是对于中国,那都是没有另一种选择的事。
内容概要
在生产力发达而先进的时代,一无所有的人必是少数。这样的时代,经以往任何时代,都更加明白有责任,有义务,有使命关怀和体恤一无所有的人们的存在。最重要的是,它有能力,因为有能力渐渐富有经验。由阶级而细分为阶层的社会不再发生阶级斗争。对于中国而言,生产力正在摆脱落后,经济基础正在摆脱虚弱,商业时代正方兴未艾地孕熟着,阶级正日愈加快地分划为阶层……故曰阶层分析,而非阶级分析。
作者简介
梁晓声,1949年出生于哈尔滨,祖籍山东荣城。现为中国语言大学教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自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创作至今作品逾千万字。作品曾多次荣获国家级大奖。代表作有《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今夜有暴风雪》、《父亲》、《雪城》、《浮城》、《一个红卫兵的自白》、《
书籍目录
前言
引言
第一章 当代资产者阶层
第二章 当代“买办”者阶层
第三章 当代中产者阶层
第四章 当代知识分子
第五章 城市平民和贫民
第六章 农民
第七章 中国农民工
第八章 中国当代“黑社会”
第九章 中国“灰社会”
附录:
关于土地的杂感
关于青年和新中国的杂感
关于“体面”与“尊严”的思考
人文教育——良知社会的起搏器
章节摘录
但是他们在发迹初期的生活残痕,给捕捉不到中产者“感觉”的中产者们留下了很深很深的印象。那印象来自于当年的某些小报杂刊的披露和详细描述,来自于当年的社会话题。或许,也是他们曾耳濡目染过的。那时,他们可能还没是中产者呐。 他们对于某种“感觉”的实习和仿效,正是以那么一种老电影般的早过其时的印象为“原版”的。 所以他们中有人挣下一份几百万的家私的确不容易,而花起来却也够“潇洒”甚至可以说够疯狂的。他们也许并不知道,他们一味实习和仿效的资产者“榜样”们,其实早已不那么大把大把地花钱了。后者们的抽疯劲儿早已过去了。后者们只在非常必要的时候,才漫不经心似的奢豪一把。而后者们一旦奢豪一把,又管叫他们目瞪口呆。他们的实习和仿效内容,不外乎吃喝嫖赌,另加上最“时髦”的一项,便是“毒”了。 这感觉是最与中产者阶层的文明原则不相容的。 中产者中往往有人会反感地说——他们也算是中产者么?他们也配混迹在中产阶层么? 而资产者中某些人的目光如果不经意间瞥到了他们的行径,往往会嗤之以鼻——吃喝嫖赌才能花几个小钱?还吸毒,那就做好再变成穷光蛋的思想准备吧! 而底层百姓会憎恶地说——瞧瞧,瞧瞧!现在都是哪些人富起来了? 中国当代中产者阶层中的前三“族”人,往往是被请吃饭,有的甚至是被官吏所请;往往是接受礼赠,有时甚至是接受官吏们的礼赠。其中女“星”和书画家们面临此种机会最多。而第四族中的某些,却经常是请别人吃饭,赠别人薄礼厚礼。 他们挣得不容易,开销又大。在乎拥有一份儿名正言顺的高级“感觉”,结果却又几乎总是适得其反,甚至为那“感觉”付出惨重的代价。 在中国目前的法案中和监狱里,记载着许多关于他们的“三言二拍”式的悲剧故事,在押着许多悔之晚矣的曾经幸运地中产者起来过的囚犯…… 这是中国中产者阶层不愿启齿的窘,难以自掩的当代“自白”,“中国特色”之另一种。 在中国,据我想来,每年少说有几百名他们那样的中产者破产,每年少说有几百名“晚辈”们加入中产者阶层。 我认为,在中国当代中产者阶层中,只有那样一些小商人小企业主——一些根本不想知道更不想实习所谓中产阶层“感觉”的他们;一些毕生勤勉,始终一贯地苦心经营着的他们;一些以俭朴为荣,以奢华为耻的他们;一些每天如果挣下五百元而不至于每天用三百元以上去受用的他们,在中老年才可能为自己那时的中产者经济地位打下稳固的基础。那时,他们从前并不想知道更不想实习之的所谓中产阶层的“感觉”必自然而然地拥有在身;那时他们将受到一位中产者榜样般的敬意;那时他们将深知中产阶层的阶层意识中最优良又最积极可取的某几点是什么,并且尽其所能发扬之。 那时,他们讲给儿女们听的,关于一个人怎样由半无产者甚至无产者成为中产者的带有自传性的故事,才是非常值得对下一代讲的,而且会使下一代眼眶湿润颇受感动的故事。 也许,他们的儿子和女儿会由衷地对他们说:谢谢您为我们成为中产阶层的儿女而做出的种种努力。 ……
媒体关注与评论
中国的资产者和买办者们,已经阶层化了。对于他们,实际上没有什么格外再加以分析的必要。因为他们的私有财产,主要是依赖于父辈权力的大小而聚敛的,其过程往往简单得令人咂舌,几乎完全没有什么商业意义可言。“中国特色”在这一点上具有极大的讽刺性。 ——《当代资产者阶层》 将上海人与广州人、福建人相比,后者们即使已然是成功的“买办”了,可不知为什么,总使人感到他仍只不过是“打工仔”。而上海人,哪怕他明明只不过是境外商家的“打工仔”,却总企图以他后天不知从哪儿模仿来的所谓“儒商气质”——向你表明他是一位大“买办”。 ——《当代“买办”者阶层》 中国的中产者们,在中国近代历史中,几乎就从未形成过什么不可忽视的阶层,更几乎无任何社会影响力。而在中国当代社会中,这阶层由于是新生的,则还根本没有什么阶层的意识传统可言。好比一个三岁儿童,饿了哭、饱了笑、尿了闹,被一只温柔的手抚摸感到舒服,拍几下就会乖乖地睡着过去。它的阶层意识的本能,充其量作出如此平庸的反应罢了。 ——《当代中产者阶层》 中国的知识分子一旦做了官,哪怕仅仅是名义上的官,他往往希望世人首先视他为官员。如果竟不被那么看待,他心里就不免的有几分不痛快起来。如果他是他所从事的知识领域内的官,他将很在乎他在世人眼里,是否区别于他的同行,是否被认为比他的同行高一等。 ——《当代知识分子》 中国“农民工”,明摆着目前是享受“改革成果”最少最少的族群。并且其总体上,完全可能成为将来之中国另一为数庞大的贪穷族群。所以,我个人的观点是,既然大多数的他们并不在乎和计较叫他们“农民工”,社会无妨还那么暂且叫着。 ——《中国农民工》 邓小平生前也曾说过——中国要出问题,归根结底,还是很可能出在共产党内部。邓小平担心的,是发生前苏联那样的事情。然而,中国共产党也可能在非常巩固地掌握着政权的情况之下,政权被某些官员一小部分一小部分地两面化了。一面做给自己的党和全社会看;而另一面隐蔽地、贪婪地、不断地左右结网,上下结网…… ——《中国当代“黑社会”》
编辑推荐
粱晓声10年力作 一部后毛泽东时代最深刻的社会分析 在这里读懂30年来的中国 300年来的中国社会3000年来的中国人 告诉你这个社会到底是怎么回事! 当官的看了,学会怎么当官 经商的看了,知道怎么发财 老百姓看了,嘴里不说,心里比谁都明白 只有懂了这个社会,你才能无往不胜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