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12 出版社:文化艺术 作者:朱永新 页数:278
Tag标签:无
前言
朱永新是我的老朋友,他思路敏捷,精力充沛,待人诚恳,是一个激情洋溢的人。朱永新名气很大,他兼有各种身份:民主党派领导、全国人大常委、学者教授,还曾长期担任市长。在我的印象中,朱永新是一个富有创新精神的教育家,是一个风风火火的实干家,他发起新教育实验,倡导营造书香校园,影响波及全国各地。在政协,在人大,在各种谈论研究教育问题的会议和论坛,在网络天地,到处能看见他的身影,听见他的声音。他写过很多书,主编过很多书,这些书大多和教育有关。我常常惊奇,一个公务繁多的大忙人,怎么会有时间和精力写出这么多书? 近日,永新的《教育如此美丽》又要出版,嘱我写序,使我有机会先睹他的新著。这是一套可以使读者开眼界,也能让人了解作者精神境界的书。在这套书中,永新真可以说是走遍了世界。他文章中涉及的地域,一部分几乎覆盖中国大地,而另一部分,则远游世界,足迹遍及四大洲。此套书的体裁,似乎是游记,但和传统意义上的游记全然不同。用永新自己的话来说:“我只是一个教育的游客。我背着教育的行囊,不断地行走,不断地寻找风景,在美丽的地方驻足,在精彩的地方赞叹。”书的主题很明确:关乎教育。每走一地,他都能写出一篇内容翔实的教育调查考察报告,有数据,有实例,有生动细节,有作为一个教育家的思考。他的文章,有真诚恳切的态度,有严谨有序的思路,有生动活泼的文风,所以亲切可读,尽管谈非常专业的教育问题,也不让人觉得枯燥。
内容概要
本书是现任全国人大常委、民进中央副主席、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朱永新教授对中国教育的观察和思考,精选20多万字,配有大量图片,真实而震撼,客观呈现了中国教育的现状。 北京、哈尔滨、苏州、延安、前元庄、定边、苍南、宝应、长治、金州、金沙、香港、澳门、台湾……从闻名遐迩的都市,到广受关注的老区,再到陌生得甚至没听过的地名,三两个字就是一方水土。甘黔大漠的胡杨林,云贵高原的金银花,苗乡的英国传教士柏格理之墓,香港的藏书世家,澳门的世界遗产,台湾的客家文化……作者一路行走、观察与记录,不是风景,胜似风景。 今日之教育,明日之中国。作者浏览纸上数据,关注学校的师资队伍构成,教师的职称、学历,学校的占地面积、危房比例,政府及各界的资金投入,但他更记得那些教室的朝向,简陋图书室里的书籍种类和数量,孩子们的饮食饭蔬,农村教师的月收入……地图上的每一个方正汉字,都是他脑海里的鲜活生命与灼热呼吸。 他身居庙堂之高,亲身倡导并发起新教育运动,参与国民素质的整体推进;他心系江湖之远,亲力亲为,为农村教育奔走呼吁。君子博学而笃行。中国市长中“学教育、研究教育、主管教育第一人”——朱永新,以行者的姿态,从这里出发……
作者简介
朱永新,现任全国人大常委,民进中央副主席,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苏州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朱永新是新教育实验发起人,被评为改革开放30周年“中国教育风云人物”。他先后求学于江苏师范学院、上海师范大学、同济大学、复旦大学,主修教育心
书籍目录
人生处万类,知识最为贤(序)第一辑 塞北江南 “塞北江南共创未来”——定边教育行 何时不再“七笔勾”——再访定边 圣地寻梦——延安教育行 贫苍南,富教育——苍南教育行之一 “如果不燃烧,请悄悄离开”——苍南教育行之二 不可轻易复制的模式——翔宇教育行 岳阳楼上思忧乐——岳阳教育行 为了灾区的孩子——北川教育行第二辑 行走甘黔 苍茫甘肃——甘黔教育行之一 武威教育印象——甘黔教育行之二 “决不能让民勤成为第二个罗布泊”——甘黔教育行之三 胡杨的精神——甘黔教育行之四 金州金银花——甘黔教育行之五 民族村里话发展——甘黔教育行之六 农村中学的出路一甘黔教育行之七 携手金沙20年——甘黔教育行之八 金沙教育掠影——甘黔教育行之九 种子与大地——甘黔教育行之十 西部教育缺什么——甘黔教育行之十一 今天我们如何做教师——再访贵州之一 建一所震不倒的希望小学——再访贵州之二 履约农里添砖瓦——再访贵州之三 群贤毕节论生态——再访贵州之四 夜郎与草海——再访贵州之五 石门坎的故事——再访贵州之六第三辑 北京印象 四中的精神——北京教育印象之一 告诉你一个你所不知道的人大附中——北京教育印象之二 点石成金的刘彭芝——北京教育印象之三 “独善其身”与“兼济天下”——北京教育印象之四 十一学校:那些可爱的孩子——北京教育印象之五第四辑 山西考察 榜上有名,脚下有路一前元庄教育行 事在人为——长治教育启示录 吕日周印象——大同教育行之一 马文有与他的学校——大同教育行之二 农村教育的困境与超越——大同教育行之三第五辑 黑龙江行 夜幕下的哈尔滨——黑龙江教育行之一 牡丹江教育印象——黑龙江教育行之二 职业教育的喜与忧——黑龙江教育行之三 小城宁安的教育名片——黑龙江教育行之四 下马河小学老师的心声——黑龙江教育行之五第六辑 江苏探访 经济大省的职业教育之路一江苏教育行之一 老牌职业学校的传统与创新——江苏教育行之二 听企业家讲职业教育——江苏教育行之三 常州科教城的教育风景——江苏教育行之四 古城苏州的教育梦想——江苏教育行之五 职业教育的问题与出路一江苏教育行之六第七辑 魂牵苏州 有感于敬文小学建博物馆——苏州教育印象之一 有一个诚信的美丽故事——苏州教育印象之二 大校的胸襟——苏州教育印象之三 百岁不减青春容——苏州教育印象之四 诗人校长与诤陛教育——苏州教育印象之五 100年的一中——苏州教育印象之六 “少帅”校长和他的团队——苏州教育印象之七 百年东吴仍青春——苏州教育印象之八 阅读节出台的前前后后——苏州教育印象之九 免费义务教育政策诞生记——苏州教育印象之十 创造奇迹的张家港——苏州教育印象之十一 为三十中的40岁祝寿——苏州教育印象之十二第八辑 再访港澳 “教育晚餐会”——港澳行之一 石氏父子与书的故事——港澳行之二 周氏兄弟的教育情怀——港澳行之三 在澳门看世界遗产——港澳行之四 澳门博彩业向何处去?——港澳行之五第九辑 台湾掠影 “通而不畅”的台湾之旅——台湾教育行之一 感受客家文化的魅力——台湾教育行之二 割不断的血缘与文化之脉——台湾教育行之三 听证严法师讲清淡人生——台湾教育行之四 太鲁阁义工——台湾教育行之五 “大使命,理担当”——台湾教育行之六 智者的对话——台湾教育行之七 特立独行的忠信学校——台湾教育行之八 薇阁学校的文化味道与田园气息——台湾教育行之九 与台北教育局长的早餐会——台湾教育行之十只要上路,一定会遇到庆典(后记)
章节摘录
第一辑 塞北江南 “塞北江南共创未来”——定边教育行 2002年7月31日,为了落实江苏与陕西的对口交流合作计划,我受苏州市委市政府委托,到陕西省榆林市定边县参加苏州新区援建的门诊大楼落成仪式。因为是上午6点半出发,早晨5点我像往常一样到网上晨练片刻。打开留言簿,一个名叫LIYM的网友写了一段话:“朱老师,明天,不今天,你将以一个市长的身份访问我县,也许我们有机会见面。”这是定边县的一个未曾谋面的老师在31日凌晨1时左右发来的短消息。这多少让我有点惊诧,也有几分激动,网络联起了整个世界。但是,除此之外,定边在我脑海中仍然是一片空白。 定边县位于陕西省西北角,地处陕、甘、宁、蒙四省(区)交界地,是黄土高原向内蒙古鄂尔多斯荒漠草原的过渡地带。全县共辖11镇、14乡、334个行政村,7个居民委员会。总人口30.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6.8万人。总土地面积6920平方公里。地貌以长城为界,北部为风沙盐碱滩区,占全县总面积的39%;南部为黄土丘陵沟壑区,占全县总土地面积的61%。海拔在1303米—1907米之间。 该县历史文化悠久,自西魏设大兴郡起,作为郡、州、营、县,长达1400余年。北宋元符二年(1099年),由范仲淹命名“定边”,取“底定边疆”之意。境内有汉墓群、隋明长城等大量文物古迹。从出土文物和风土人情来看,为黄土高原文化和草原游牧文化的交汇处。定边也是明末农民起义首领张献忠的故乡。定边是1936年解放的革命老区,1986年被确定为国定贫困县。 1996年定边县完成了普及六年义务教育工作,1998年通过扫盲验收,全县目前有各级各类学校533所,其中完全中学2所,职业中学2所,初级中学14所,小学495所,另有民办学校16所。全县有在校中小学生77941人(包括民办学校的2414人)。全县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9%,初中学生入学率为94%。
媒体关注与评论
古人云:“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对常人而言,这只是一种令人向往的境界,而朱永新却真正做到了。他读的书,不仅是书库中的经典名篇,更是社会和人世的大书。他是一个行者,一个观察者,一个思想者,一个实践者。读永新的这部新著,我很自然地想起了韩愈的两句诗:“人生处万类,知识最为贤。”一个人,只有博览世间万物,饱经天地风霜,才可能具备高尚的智慧和卓越的见识。永新的实践和他的文字,正在见证这样的诗意。 ——赵丽宏 ……与大家的术有专攻相比,我只是一个教育的游客。我背着教育的行囊,不断地行走,不断地寻找风景,在美丽的地方驻足,在精彩的地方赞叹。……最近若干年来的我,已经成为真正的“行者”了。这些年,我通过调研、会议、讲演、支教等各种形式,走遍了祖国大江南北百余所学校,从北京四中、人大附中、十一学校、台北薇阁、苏州十中这样的名校,到延安老区、贵州山区的农村学校,仅仅2008年,我的足迹就走过20个省份。这样的行走,让我知道,中国如此之大,任何教育政策的制定都必须因地制宜,教育公平和均衡发展,应该是政府教育政策制定的主要出发点。这样的行走,也让我发现,尽管我们的教育有许多困难,但是办法总比困难多,一线干部、校长、老师身上蕴藏着无限的创造力量,他们的故事不断告诉我们:教育原来可以如此美丽! ——朱永新
编辑推荐
从北京四中、人大附中、十一学校, 到苏州一中,再到台湾忠信学校、薇阁学校 10年大江南北100余所学校 各地教育局的大力支持 千千万万一线教师的真实状态 北京四中的精神是什么? 人大附中独占教育资源? 十一学校的学生个个是明星? 贫困县也能办起富教育? 只要行动,就会改变!只要上路,总有庆典! 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 改革开放30周年“中国教育风云人物” 新教育实验发起人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