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10 出版社:文化艺术出版社 作者:李林荣 页数:290
前言
前言、第一篇跨世纪转型中的文学格局、一作为遗产和资源的“新时期文学”、二新世纪文学的三重门、三新世纪文学现在进行时态、第二篇跨世纪转型中的小说潮流、一突围与迷失:重审“文化寻根”、二作为批评的“新写实”、三非个人化境遇中的“个人化叙事”和四“底层叙事”中的声音与沉默等等。
内容概要
《疆域与维度: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跨世纪转型》内容主要包括第一篇跨世纪转型中的文学格局、一作为遗产和资源的“新时期文学”、二新世纪文学的三重门、三新世纪文学现在进行时态、第二篇跨世纪转型中的小说潮流、一突围与迷失:重审“文化寻根”、二作为批评的“新写实”、三非个人化境遇中的“个人化叙事”和四“底层叙事”中的声音与沉默等等。
作者简介
李林荣,1970年12月生,原籍山西平遥。先后就读于太原理工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2000年在复旦大学获文学博士学位。2002年在北京师范大学完成博士后研究工作。曾任北京鲁迅博物馆副研究馆员兼研究室副主任。现执教于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国际传播学院。专业主攻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研究。已发表一百四十余篇学术论文,出版《嬗变的文体:社会历史景深中的中国现当代散文》、《经典的祛魅:鲁迅文学世界及其历史情境新探》等学术专著。
书籍目录
前言第一篇 跨世纪转型中的文学格局一 作为遗产和资源的“新时期文学”二 新世纪文学的三重门三 新世纪文学现在进行时态第二篇 跨世纪转型中的小说潮流一 突围与迷失:重审“文化寻根”二 作为批评的“新写实”三 非个人化境遇中的个人化叙事”四“底层叙事”中的声音与沉默第三篇 跨世纪转型中的诗潮与散文潮流一 苍老的青春独自——诗潮新变三十年二 世代层垒与潮流分际——1990年代散文创作与理论批评态势的转折三 “丰富”何以成为我们的“痛苦”——新世纪散文创作与理论批评态势分析四 博客世界的表里冲突第四篇 跨世纪转型中的文学疆域一 碎裂的拼图——作为学术话语范畴的台湾文学二 跨海偕行三十年——两岸当代文学互动进程的后顾与前瞻三 内在的“他者”——中国当代文学视域中的台湾文学四 认同困境与“他者”化迷思——当前台湾文学在大陆传播及接受效应探微第五篇 跨世纪转型中的创作个案一 乡愁意识中的自我镜像——重读鲁迅的《一件小事》与《故乡》二 四两如何拨千斤——重读老舍小说《断魂枪》三 “伪神话”结构及其意义——重读“十七年”的几部长篇小说四 世俗的死灭与神性的彰显——重读陈映真小说《加略人犹大的故事》五 “后知青”和“后寻根”转向——《马桥词典》《务虚笔记》的文学史意义六 用生命抵押幸福的寓言——余华《许三观卖血记》的文体和主题七 “顽主”的另一面是“顽童”——《看上去很美》与王朔小说的移形换位八 重塑的“乡村”与“家国”——以乔忠延和王鼎钧的散文新作为例九 逃逸:牢狱中的幻想——先锋话剧《思凡》意蕴分析第六篇 跨世纪转型中的文学评论一 文学批评的伦理与视野二 文学评论的惶惑与担当三 重建文学评论的公信力附篇 跨世纪转型中的文坛与学界一 现象与话题二 书评与述评三 偏向或迷误参考文献要目后记
章节摘录
2008年,是吹响“改革开放”号角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三十周年。借此契机,政、经、文、史、哲等各学术领域,都兴起了一轮兼具纪念和盘点性质的回望“三十年”的话语热潮。其中最引人瞩目的热门议题,自然还是聚集在那些与整个国计民生和社会发展直接相关的政治学、经济学等宏大叙事性质的学术部门当中。 而位处社会文化边缘的文学评论和文学史研究的圈子里,事实上也早已闻风而动,应时起舞,自觉不自觉间大家环绕在重访和重估“新时期文学”的课题周围,展开了众声喧哗的言论擂台赛和话语嘉年华。 的确,“新时期文学”称得上是当代文学迄今为止的流程中最具历史转折意味和最能标志“改革开放”时代起步的一个特殊阶段。因而,从贯穿文学的创作实践、理论实践以及相关的观念和制度背景诸层次的一系列“改革开放”步骤次第施行、连锁见效的角度上,对“新时期文学”做一番以线串珠式的全面梳理和一揽子摆平的总体评价,并非没有意义。 不过,由此所得的,只是一种单纯的、仪式性的纪念意义。它止于陈述表象和缅怀旧事的限度,不足与最大间隔已达“三十年”的观察、认知距离相匹配,也不能达到反思历史的高度,更不能从根本上涵盖“新时期文学”实际存在的全部意义。 那么,在作为一个纪念仪式的僵硬对象的意义和价值之外,“新时期文学”在今天,究竟对于我们还有哪些更重要和更现实的意义及价值?对此,或许至少可以从两个方向上来加以探察:一是“新时期文学”在终结或者休止一个旧的文学时代的维度上,能否构成一份历史内涵充足的精神遗产;二是“新时期文学”在支撑和推进一个新的文学时代的维度上,能否体现出相对长(一)“新时期文学"作为精神遗产的多重面相 时下关于“新时期文学”的热烈谈论中,一个聚讼纷纭的焦点在于如何确定“新时期”的起止年限。热衷这一问题的论者,多属于在“修史”方面别有抱负之士。因为在现存的各种版本的当代文学教材和所有高校当代文学课程的教学讲义中,“新时期文学”的时间上下限,其实早成为一个具体标度或有所异而本质上不存任何分歧的模糊型共识。现在就此另做专门的推究、辩难,若非简单地出于标新立异、哗众取宠之意,则必有对既有的历史叙述和历史认识进行重审和改写的严肃企图。 这里涉及的一个基本事实是,一切文学史断代概念的外延界定,都具有并非先决于其内涵的某种历史发生断裂的经验基础。具体地讲,一个文学史断代概念的时间上限,总是以从一个相对稳定的历史格局中被动逃逸或者主动出走的经验为基础的;而它的时间下限,则刚好相反地对应着在一个高度活跃的动态历史格局中遭受挤压、吞噬和终至消解的经验。“新时期文学”也不例外,——虽然它在我们含混成习的文学史话语和文学史意识中,似乎已经流转、磨蚀得带上了空气般的透明度。 以它的上限来看,无论是从1976年清明时节爆发的“天安门诗歌运动”或1978年秋冬之际面世的话剧《于无深处》算起,还是从1977年11月北京发表刘心武小说《班主任》和次年8月上海发表卢新华小说《伤痕》为“伤痕文学”的潮流开闸放水算起,实际都是以“政治先行,文艺后变”①的模式,把“新时期文学”的发端,界定成了促使“文化大革命”骤趋消停的那场政治形势突变的一缕侧影和余音。 归结到底,这几个看起来并不一致的“新时期文学”的起点,本质上都是同一个时间点——1976年粉碎“四人帮”的那个“胜利的十月”——投射出来的镜像。
媒体关注与评论
本书具有开阔的学术视野和鲜明的学术个性,对跨世纪文学的重要转折和路径选择,做出了深刻的闸述和评价,它立足学科前沿,追溯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丰厚资源,从经典作家作品到新时期文学宏观格局的流转变迁,从小说、诗歌、散文、话剧各体裁创作的关键动向,到当下诸多文学现象的纷纭竞起,展开新意迭出的再解读,为考察世纪之交的文学趋势提供了廓大的背景和切实的所指,体现出敏锐把握跨世纪文学新状态的睿智、严正,以及独具创意的思路建构、谨严缜密的学术态度和行文风格。 ——张志忠(首都师范大学教授) 李林荣是一位严谨而勤奋的学者。他的这部著作是近年来“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跨世纪转型”研究领域较有代表性的优秀成果。全书从通观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发展全景的学术视域出发,以大量文本分析为基础,针对从“新时期文学”到“新世纪文学”的时代性的文学转型局面,进行了兼顾文学史实的历时性演变线索和文学观念的其时性组合关联的考察、探讨,显示了鲜明的文学价值立场和学术前瞻意识。 ——朱竟(《文艺争鸣》杂志社编审)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