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7 出版社:杨维民 文化艺术出版社 (2010-07出版) 作者:杨维民 编 页数:167
前言
我手里北岛的随笔《时间的玫瑰》,深冷的铁灰色封面,深红只在书名和一小片尖锐的碎屑上,是诗人对时间和玫瑰意味深长的诠释。时间无情,玫瑰坚强。只不过,时间更像一条流淌不尽的河,而玫瑰的生命则短暂得多,我们谁留意过或说得清楚,玫瑰最终怎么消失?它们又到了哪里?时间在我们这一代人的生命消失之后,照样经流不息,不过那已是另外人的时间,和我们没有关系。但我们的生命应不至于和玫瑰一样,香艳和坚强过后,便了无终迹。记不清谁说过,人生就是一场奇妙的旅行,永远向前,没有停息,哪怕最短暂的瞬间,也应该是独一无二的唯一。我明白,我和他人留在书里的文字和图像,对未来来说,不过是时间流逝留下的花骸而已。若真是花骸就好,它就能唤起后人对过去了的时间和我们的怀念。实验水墨释读上的困难,不仅仅因为它是抽象的,还在于它所处的这个时代,极不利于它的生存,但又可以说是专门为它准备的,这种复杂性在其他艺术那里就根本不存在。不了解这种特殊性,自然就无法读出实验水墨的意义,也无法读懂我的艺术。我的创作是一个在持续了二十多年的过程之后,形成的个人风格和独树一帜的语言,我的追求是要建立起一个符号化的抽象世界。我不否认,这符号的世界充满了私密的意味,对欣赏者来说,如何进入这个符号的王国,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这让我想起了波里布尼的话,他说:“抽象画家就像是敢于把自己发射到黑暗太空的宇航员,他们的领地是行星黑暗无光的那一边,他们标点出看不见的星球的存在。”如果说波里布尼把难以释读的抽象画比喻为“看不见的星球”,那么,我希望这本书对读者理解抽象水墨有所帮助。
内容概要
《中国当代艺术家文献全集:刘子建》包括了刘子建自序、批评家评论:殷双喜 实验水墨的文化意义及收藏、皮道坚 子建墨象之维度、吕澎 关于刘子建的艺术、陶咏白 他似一道电光——话说刘子建其人与艺、查常平 从刘子建的阅读史看艺术作品的命名、马孟雅 不拘一格的笔墨手法、杨龙芳 等待之爱……等等。
书籍目录
自序005刘子建自序批评家评论006殷双喜 实验水墨的文化意义及收藏010皮道坚 子建墨象之维度013吕澎 关于刘子建的艺术016陶咏白 他似一道电光——话说刘子建其人与艺020查常平 从刘子建的阅读史看艺术作品的命名024马孟雅 不拘一格的笔墨手法028杨龙芳 等待之爱032评论文摘杂谈与访谈044张继年 向死而生——画家刘子建的精神追求054孙振华 感受刘子建058刘明鉴 如何构建刘子建062王昕 我这个常人眼里的刘子建065杜玉林 玄妙066谷雪儿 天音068刘子建 答嘉德六问070刘子建 库艺术笔谈076谢湘南 两个事关实验水墨的重要文本艺术家自传081刘子建 风中的帆艺术档案104实验水墨之前的作品1141987年的焦墨人物写生创作案例118为创作雕刻的模板和拓印的效果120垂丽之天象·玉振的创作过程作品赏析123刘子建 黑色空间里的时间碎片145刘子建 画前独白:关于《垂丽之天象》艺术家年表162刘子建 艺术简历主编后记166杨维民 主编后记
章节摘录
插图:20世纪90年代以来,表现水墨和抽象性水墨成为中国实验水墨画发展中的两支重要力量。在促使抽象水墨成为一种重要的实验方式的过程中,刘子建是一个代表性人物;这不仅指他不遗余力地从事与抽象水墨的学术宣传和推广相关的各种社会活动,而且指他的创作实践也为中国现代抽象水墨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合适的个案。从他自己的学术履历看,几乎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他就一直在探索着一条实验性很强的水墨画革新的方式。从画家自撰的艺术活动年表看,刘子建至少自1988年至1989年就以“抽象水墨”系列完成了“从艺术语言角度开始的水墨语言由古典形态朝现代化的转换”;而在20世纪90年代中他继续着以“墨象观”对“笔墨观”的清理过程,并在这一理论清理的基础上形成了一套独特的个人语言,从而完成了他个人由一个古典现实主义形态的中国画家向一个现代主义的水墨画家的转变。正是“向世界格局贡献中国经验”这一目标,使刘子建的水墨实验必然地具备了双重性质:一方面他要面对传统,使水墨画具备本土的种族身份性;另一方面他又要面对当代,使水墨画具备表达当代问题的能力。应该说这种两难是大多数从事实验水墨的艺术家必须面临的挑战,刘子建回答这种两难问题的方法是他的以“墨象”代“笔墨”的理论构想。首先,作者肯定从意义系统看,“墨象”仍来源于中国传统哲学中的时空观念和“精神性原则”,他认为他的抽象化的“水墨纬度”正是与这种意义系统相谋和。相反,在他看来,中国古典形态绘画中的“线性语言”或“笔墨语言”反倒是限制了这种哲学观念的表达,使它无法“完全展开”,这样他就为他的“墨象实验”寻找到了一种种性逻辑和依据。当然,同时他认为这套“墨象”语言也与现代语言方式和意义方式相谋和。根据现代主义的意义原则,“墨象”将“直觉”和独立的、个性化的精神表现放在第一的位置,“它以直觉把握的方式直接将水墨画当作经验的对象,使水墨的物性特征先前未被认识到的一些重要方面得到了敞开与认可”。这样,我们就看到一种将历史、种性经验与当下现代经验结合的奇特逻辑,以精神性表达为宗旨的现代抽象表现语言在这里成为水墨画“功能历史”转型的一种合适的语言工具。
后记
2001年初冬,我去深圳美术馆参加“融合·互渗——当代中国画家十人展”的开幕式。当时是应鲁虹先生之邀,我筹划的“融合·互渗”展从北京移师深圳,这是在全国巡展的第一站,后转去成都、上海,最后回到北京,又在中国美术馆展出。在深圳美术馆举办的“融合-互渗”展的学术研讨会上,我结识了深圳画家刘子建、赵伟东、郑强,还有在深圳画院工作的评论家陈君,细聊才知我俩师出同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即现在央美人文学院。在和他们的交流中,大家都谈到刘子建和他的“实验水墨”。在离开深圳的前一天,我去了深圳大学里刘子建的工作室。当我走进画室,墙上悬挂着的作品与铺在地板上还在创作的作品映射出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扑面而来,使我眼前一亮。他的作品求变求活,“将平面水墨升腾至立体之空,把黑色空间中无序漂浮物的质量感和动荡感描绘得引人人胜,将浮显和隐人的冲突碰撞表现得富于诗意和哲理,获得了其他艺术媒材和手法难以想象的既摄人心魄又含蕴沉湎的视觉效果”。刘子建为首的“实验水墨”者的抽象水墨作品与其他样式的当代艺术关注当下方式最大区别在于,从未站在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的对立面,而是试图表现出中国社会文化转型期的多元性、复杂性与艰巨性。正是如此使我对艺术家刘子建和他的抽象的水墨作品刮目相看,也不由得重新审视刘子建的创作和“实验水墨”的学术意义。当得知刘子建“实验”了十多年还没有举办过个展时,我力邀刘子建在北京举办首次个展,也是“实验水墨”画家第一个举办个展,其意义深远可想而知。刘子建在他著的《不是一个人的墨之战》里曾经写道:“2002年,刘明鉴小学毕业,曾经答应过他,小学毕业带他去北京。所以,当年杨维民提议我去北京办画展,我不假思索就同意了。这是可以肯定的,如果2001年底没有遇到杨维民,也不会有我的个展,当时我考虑的更多的还是群体的活动。办了个展我才发现,实验水墨发展到现在,无论从个人还是从群体的需要出发,都要有人第一个站出来以实验水墨的名义举办个展。没有坚实个体的集体不过是一对泡沫。杨维民在2001年11月带着他策划的‘融合互渗——当代中国画家十人展’从北京巡回到深圳,和他随行的是河北画家蒋世国。事后听他们说,因为在深圳时间太紧张,两个人说高楼可以不看,但得见见深圳的画家,他们和内地的艺术家一样对深圳的画家都很关注,知道一些人去了又走了,不走的也改行做别的去了。这其中想见的画家就有我,因为知道我还在坚持做自己的实验水墨。杨维民后来在画展研讨会上介绍策展经过时说他原先对实验水墨的关注不是太强烈,但是到了我的画室,感觉就来了,自然就聊到了展览的事。当他知道实验水墨画家中还没有人以实验水墨的名义单独做个展时,显得更加积极。他极力主张我去北京办展览,他对我说:你完全可以做的,成熟的时期已经相当长了,在美术圈已人所皆知,不做有点可惜,而且这个展览做了自然就能看见做的意义。他说他来帮我策划这个展览。”这就是我和刘子建及“实验水墨”结缘的发端,也就有了十年后的这本我主编的《中国当代艺术家文献全集——刘子建》。
编辑推荐
《中国当代艺术家文献全集:刘子建》由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