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7 出版社:文化艺术出版社 作者:老蔀 页数:240
Tag标签:无
前言
有很多人被人评价得太高了,而无法让人亲爱。——康德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zōu yì,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我国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常年授教,诲人不倦;孔子多才多艺,建树卓著。孔子为人奉君以忠,事上以敬。孔子提倡“仁”的学说,推行“礼”的规范。孔子崇奉孝、悌、信、恭、宽、敏、惠,楷模当世,律则万代。孔子是“至圣”、“素王”、“万世师表”、“东方圣哲”,“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孔子是“全世界各民族的光荣”,是“人类文明史上最伟大的文化巨人之一”,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座光辉的丰碑”。1988年全世界诺贝尔奖获得者集会在巴黎宣称:“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要从两千五百年前的孔夫子那里去寻找智慧。”这些都是真正的孔子。本书中的孔子只是一个山寨版的孔子,这就是说他不是真正的孔子。真正的孔子是上面那两段说的那样。山寨版的孔子是假孔子,只是借孔子的名罢了。或者把他换成张子、李子、牛子、马子都可以——但前提是他必须是伟人,伟大得够够的,足足的,就没有问题。据说恶搞是挠你的心窝子,山寨是挠你的胳肢窝。本书只是想挠挠你的胳肢窝而已,看过就算,山寨的玩意儿就是这样。有的人可能不喜欢山寨的东西,正版的已经很多了,足够你看的了。山寨产品的毛病很多,本书就是这样。所以在到书店掏您的腰包之前一定要想好。最后要申明的是,本书虽然号称山寨版,引用是有的,但绝没有拼贴抄袭;至于质量好坏,口味如何,那只能由你说了算。老蔀 2009年4月25日
内容概要
本书用歪说、趣说、无厘头说的方式,从成长、教育、从政、治学、周游等各个方面展示了一个更为可爱更为人性化的孔子。作者老蔀语言幽默,观点新奇,于夹叙夹议中,构建、刻画出一个丰满而新鲜,有趣却不失真实的孔子。这个孔子与大众所认识的、固有印象中的孔子稍有不同。两种孔子相互呼应,有助于大众更全面、深刻地了解更为真实的孔子。
作者简介
老蔀,男,文学博士,副教授。别署王二波、秋水野云等。资深撰稿人,长期从事中国传统文化研究,兼及文化评论与剧本创作。发表学术论文近30篇,出版专著数部。在文学创作上致力于花色幽默(colorful humour)与丰赡书写。
书籍目录
壹 艰难的出生和成长 1.祖先和爹地 2.九个姐姐一个哥哥 3.老少配与“野合” 4.生日、生肖、星座及其他 5.丧父童年和童年玩具 6.大高个与外国老婆贰 孔子怎样打拼发迹 1.鲁国政治版图 2.立志坚决不干体力活 3.低级事务员 4.找到生命中的贵人 5.收权贵子弟为徒与进修 6.出国发展与惊魂回逃叁 孔子的饮食起居 1.十二个不能吃 2.特殊情况下的吃饭 3.饭量、酒量估计 4.坐立行走 5.睡觉的规矩 6.座驾和司机肆 孔子怎样穿衣和应酬上下级 1.颜色禁忌和夏装穿着 2.内外衣搭配和斋丧穿衣 3.服装设计理念 4.中层干部怎样表现 5.侍奉国君的言行举止 6.其他应酬办法伍 孔子私人学校的种种情况(上) 1.基础设施和规模 2.年龄结构和社会背景 3.学费收入和财务管理 4.课程设置和教法 5.公务员见面的礼物及难度 6.学业榜样与毕业去向 陆 孔子私人学校的种种情况(下) 1.竞争对手:少正卯 2.学生的课余生活 3.老师的课余生活 4.光明前途——女婿与侄女婿 5.编修教材与义务书刊审查员 6.孔子和柏拉图学校的异同柒 孔子怎样当官 1.鲁国权力空档与做官机缘 2.从县长到建设部副部长 3.当政要有外交政绩 4.代理国务总理和政治风暴 5.官运中止和出走国外 6.推崇的国际政治人物捌 国际流浪、回国及逝世 1.国外据点和国际赞助人 2.反对孔子的国际政治人物 3.弟子们的功夫能耐 4.回国及晚年生活 5.幻觉、自我评价与逝世 6.悼词、替身及其他尾声•遗愿的实现和永垂不朽
章节摘录
艰难的出生和成长本章主要介绍孔子参加工作以前的情况。心智正常的人都会同意这一点:要想获得满意的结果,必然要付出艰辛的努力。曹雪芹写《红楼梦》花了十年;司马迁写《史记》花了十九年;李时珍写《本草纲目》花了二十八年;哥白尼写《天体运行论》花了三十年……孔子是万世伟人,比一本书的降生自然要难得多。孔子的爸爸为孔子的出生至少付出了三十年的努力……1. 祖先和爹地孔子他老人家是咱们中华民族历史上的圣人。他老人家当时虽然不了解这一点,但他本人一直在朝这个方向努力。名人的祖先往往也是名人。孔子的祖先就很了得。据说五百年前他的祖先是商纣王的亲哥哥(叫做微子启);大概三百年前的某位先祖是宋国的君主(宋襄公)。《孔子家语》上是这么说的。当然也有人说孔子的祖先是黄帝。我敢肯定地说这个说法最正确——咱们都是炎黄子孙,说祖先是黄帝绝对错不了。不过这个说法有些渺茫,也和别人区别不开,还是说商纣王的亲哥哥比较合适。我们家五百年前也是王公大臣。据说五千年前还是部落首领——腰上系着兽皮裙,手上拿着木头叉,头上戴着树皮冠,站在山坡上给大伙儿训话呢。各位不要悲观,只要把时间推前,咱们的祖先都差不了。按一百多年前一个英国佬的理论(我们可以比喻地说,自然选择在世界上每日每时都在仔细检查着最微细的变异,把坏的排斥掉,把好的保存下来加以积累。——英•达尔文《物种起源》第四章《自然选择;即最适者生存》),竞争残酷,优胜劣汰,传下来的都是精品。所以咱们大伙儿在出身上最好谁也不要鄙视谁,也犯不着抬高谁。当然这是就咱们一般人而言,对圣人可不能这么说。孔子的祖先住在宋国(现在河南商丘一带)。有一段时间有一些人对河南人有一些看法,河南人很冤枉,其实中原宝地河南才是咱们中华文化的主要发源地。殷商、东周、东汉、西晋、北宋等都曾定都河南境内。成汤、姜子牙、老子、庄子、墨子、韩非、玄奘、杜甫、二程、岳飞、戚继光、史可法等等优秀中华儿女都是河南人。要是不尊重河南人,该如何对待咱们辉煌灿烂的传统文化?孔子的五世祖为躲避政治迫害逃到鲁国(现在山东西部),从此在那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孔子的爷爷叫伯夏,孔子的爹地叫叔梁纥(hé)。需要说明的是古代生儿子的排行问题。古代四个孩子从老大到老四依次叫孟、仲、叔、季,第五个孩子叫什么就不管了。这说明古代可能是四胎制。当然,四胎制和我们现在的一胎制也不一样。一胎制是不管男胎女胎都算,实属偏颇;四胎制只管男胎,不管女胎,一点儿偏颇都没有。古代一个男子(附注:成功人士)可以有好几个太太,需求量很大,所以非在资源上有充足的保障不可。顺便说一下,我认识一位老先生,他的父亲是精通历史文化的人,所以知道古代的四胎制。他父亲给孩子起名字很省事。他姓武,老大就叫武孟,老二叫武仲,老四叫武季。这都没关系。只有老三有点儿问题,叫武叔。上小学的时候,老师每次点名——老师点名不答应也不礼貌——学生们都差点儿把天花板笑掉下来。老师觉得实在太亏,心里暗暗发狠,开家长会时总要给武三找很多茬子。让我们回到正题。孔子的爹地叫叔梁纥,当然是老三。这个名字有点儿怪,孔子的爹地姓孔才对。其实他的名叫“纥”,字叫“叔梁”。上古人的名字一是随便,二是没有姓。老子可能姓李名耳,也可能叫老莱子。据说他因为年轻时就面相老气,二十多岁头发胡子都白了,所以叫老子。春秋五霸中的齐桓公叫“小白”,晋文公叫“重耳”,都不说姓。那时人们打招呼必然不像现在上来就问:“您贵姓?”这样问很不合适,现在你也不能随便这样问。倘若你问的是藏族同胞,人家就会觉得你莫名其妙。藏族同胞现在也还没有姓。孔子的爹地是一名武士,身强力壮,力气很大。他立过两次战功。一次是随多国部队(当时的名称叫“诸侯之师”,这次是由晋国领头,参加的有鲁国、曹国、邾国等)攻打偪阳城(今山东枣庄南),城门忽然下坠,孔子的爹地大吼一声,举起城门,救出了联军官兵。另一次是英勇护送鲁国政府首脑冲出围城,然后又返回围城继续守卫战斗,直到敌人齐国的军队撤兵。孔子的爹地由武士起家,因为立有战功,后来安排做陬邑(zōu yì,现在山东省曲阜东南)大夫,也就是说是一名地方长官,按现在来看也算是一名国家公务员。陬邑是个小地方,这个官职大概不大不小,工资收入是稳定的,只是不能由后人接班罢了。那时古希腊奥运会虽然已经开始两百多年(始于公元前776年),但路途遥远,言语不通,否则孔子的爹地就可以为咱们获得奥运会上举重项目的第一块金牌,为华夏民族争光啦。2. 九个姐姐一个哥哥中国人往往都喜欢男孩。原因不难找:生男孩是对自己投资,生女孩是为社会(附注:成功男士)作贡献。这当然是一种陈腐的观念,要不得的。孔子的爹地是一名武士,难免希望有一个儿子能够继承他武士的事业。而且在两千六百多年前重男轻女也无可厚非,那时还没有男女平等的观念,女权主义者也还没有产生。孔子的爹地的夫人姓施。十月怀胎,临近生产。我们知道,生男孩还是女孩纯粹是一个概率事件。犹如抛硬币,落下来可能是正面,也可能是反面。这二者的几率都是50%。当然,男孩是正面,女孩只能是反面。孔子的爹地的第一个孩子降生了。当一件事情发生时,不管它本来的概率是多少,都一下子升到100%;而和它相反一面的概率就急剧下降到0%。比如彩票头等奖的中奖概率是千万分之一,当你中了以后你就知道,你的千万分之一一下子蹿升到100%。问题是你中不了。孔子的爹地这一次硬币反面的概率升到100%——这就是说生下来的是女孩。这都没有关系。抛硬币时第一次是反面,第二次抛时反面出现的概率就会降低,因为我们难以想象每次抛出来的都是反面,除非有人在其中捣鬼——彩票的情况就是这样。总而言之,概率等于用你尝试的次数除以尝试的次数加一[要是你参加公务员考试遇到这样的题,你可千万别这样答——它的意思是说不管你抛了多少次硬币,下一次的概率总是实际会出现的情况(1)除以可能会出现的情况(硬币可能出现的情况是正面+反面=2),所以不管抛多少次,下一次出现正面或反面的概率都是1/2=50%。这就是说,下一次出现正面或是反面与你已经抛出硬币出现正面、反面的次数没有关系]。当时孔子的爹地就是这样想的。通过计算,孔子的爹地第二次抛硬币反面的概率是33.3%,正面的概率是66.7%。这个概率提高了。但是概率提高并不说明一定成功。譬如说,这次涨工资或者晋职称或者评选优秀或者出国考察的比例是70%,正好你们部门有十个人,你有70%的概率。这个概率不算小。但是结果下来领导们都去了,你的概率跌到0%。看起来,不管你的概率是多大,当结果出来时你就知道你的概率一点儿用都没有,而领导们的概率总是很管用。孔子的爹地虽然是领导,但在生孩子这件事上还得归送子观音管。所以他这一次的概率也不管用,孩子落地,他的概率又跌到0%。失败是成功之母。我们做任何事都需要胜不骄败不馁的精神。在滑铁卢一役大败拿破仑的英国惠灵顿将军(Arthur Wellesley,1st Duke of Wellington,1769~1851),此前总是吃败仗。有一次他战败落荒而逃,躲到一个茅舍中,想起自己屡战屡败的战绩不免心灰意冷。在茅舍里他无意中看到一只蜘蛛冒着风雨结网,风雨把蛛丝吹断了五十九次,在第六十次蜘蛛终于把网结好。他受到了鼓舞,由此重整信心,最后终于打败了战无不胜的矮子巨人拿破仑。孔子的爹地虽然没有看到惠灵顿看到过的那只蜘蛛,但作为一名武士,他有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在这种精神的支持下,他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尝试奋斗。让我们把叙述的节奏加快一点儿——读者的要求是这样,孔子的爹地及其夫人也是这样。有些公园里有用气枪打气球的把戏,当我们打了三四发一发也没打中时,就会心浮气躁,把剩下的子弹一股脑“啪啪啪”全打出去,这样气枪的节奏就变成了机关枪的节奏。孔子的爹地尝试到成功几率升到9/(9+1)=90%,也就是说尝试了九次的时候,命运好像故意和他开玩笑,没有一次成功。这件事的确很怪,九次硬币全是反面,这就不能不让人怀疑这枚硬币本身是否有问题。孔子的爹地万分着急,但不能说他就是最着急的人。至少有一个人比他更着急。读者可能已经知道,这就是孔子的爹地的夫人——因为情况已经发展到怀疑硬币本身是否有问题的程度。有的地方有一种说法,女性要是生到四胎全是女孩,那以后就全都是女孩啦。孔子的爹地的尝试已经过了两个四胎,这等于说上述定理是双倍地成立。倘若我们抛了九次硬币,全都是反面,我们能做的只能是——这枚硬币真蹊跷,该换枚硬币试试。换了一枚硬币之后,孔子便多了一个哥哥。不过,详细情况,还是下一节再说吧。3. 老少配与“野合”孔子的爹地找了一个小夫人(妾)。这在古代并不奇怪,现在来说也不算稀罕——我是说外国的情况,咱们中国是没有的。南方有的地方吃豌豆尖。这种菜太嫩时没法吃,一下锅就没了,使你怀疑锅底是否有一个窟窿;太老了又咬不动,像嚼着一包杂草,考验你的牙是否和马牙一样硬。这就是说事物的可用期有一个特定阶段,不到这个阶段和过了这个阶段都不好使。当然,有的事物可用阶段会长些;看看报上那些八卦花边新闻你就知道。假如孔子的爹地每三年得一个女儿,这样孔子的姐姐的年龄就是一个以三为递减的等差数列。等差数列很好计算,要是顺利的话等第九个女儿长到三岁就需要二十七年时间。假如孔子的爹地的夫人二十岁结婚,现在就快到“知天命”的年龄(刨除不顺利的可能)——确实已经知天命了。所以有一个小夫人是迫不得已的办法。免不了又是十月怀胎,这一次结果出乎意料地顺利。一个男孩降生了!这件事说明,假如和一个人合作总不成功,你就应该换一个合作者试试。但是快乐是短暂的。这个男孩并非如想象的那样带来美好的希望。他的腿脚有毛病。他的名字叫“孟皮”,前面说了,古人的名字就是随意,而且也和身体特征有联系。“孟”是老大的意思,如你所知,九个女孩都是不算的。“皮”是“瘸”的意思,现在“跛”字的右边就是“皮”。按道理,孔子的爹地可以和小夫人继续尝试。但是据记载看起来没有。这个孩子的毛病可能是先天的问题,不能再做更多的尝试了——除非你想得到更多的仲皮、叔皮、季皮。感谢那时的婚姻政策。孔子的爹地向颜家的一个女子求婚,获得对方父亲的允许,结婚了。这个女子叫颜征在,就是后来著名的“孔母颜征在”。史书上说孔子的爹地和颜征在“野合而生孔子”。这是一条错误的记载。司马迁是大历史学家,但是不懂写历史书的基本原则。我们现在的《XX现代史》、《伟人XX传》一点儿这样的问题都没有。据说孔子的爹地在尼山祈祷,而生下了孔子。据说那时孔子的爹地已经六十六岁,妈咪不到二十岁。据说孔子的妈咪先前不知道自己未来的丈夫已属老朽,直到结婚时才发现,不免吓了一大跳。现在也有很多老夫少妻,那是两厢情愿,科技很发达,生活很幸福。当然,孔子的爹地是武士,身体好。免不了还是十月怀胎,这次一开始就生了一个男孩,这当然是高兴的。看起来祈祷产生了效果;命运似乎也懒得再捣蛋。这件事说明,假如换了一个合作者还不成功,就应该再换一个合作者。如果你不成功,那是因为你的合作者换得还不够多的原因。这是个让男性主义者高兴的话头。现在的婚姻政策没这么方便。我们街坊的一个老大爷,有六个闺女,一个男孩也没有,落下了终生遗憾;老大娘若干年来也一直很没面子。咱们现在的生育政策是一锤子买卖,大伙儿不能在纵向上有所发展,只好把功夫都花在横向的优生优育上。这些都说明,要想得到满意的结果,就要付出锲而不舍的努力。诺贝尔(Alfred Bernhard Nobel,1833.10.21~1896.12.10)为了发明安全炸药和无烟火药进行了无数次实验,经常被炸得灰头黑脸,有时几乎把性命都丢掉。爱迪生试验电灯泡,丝绳麻线、破铜烂铁,什么都试过了,最后才找到钨丝。有的人失败一两次就心灰意冷,怎么能成功呢?当然这得在政策允许的范围之内,尤其是要在你太太允许的范围之内。
后记
跋直白是写文章的大忌。本书就正在犯这种大忌。没有人能否认,孔子在两千多年的历史中早已经被符号化了。本书没打算写符号化的“孔子”。我写这本小书只是出于这样一个简单的考虑:古往今来写“孔子”的书汗牛充栋,没有必要再在密密匝匝的书架上增添大同小异的经过装订的一叠纸。换言之,读者花钱买这一叠纸应该看一点儿不一样的东西。孔子首先是一个积极入世的政治家,从入世和政治的角度来写孔子是不可回避的思路。在当时的官场上来说,孔子曾做到鲁国大司寇并行摄相事(大司寇是一国主管刑狱纠察的最高官员,拿现在的情形类比大致相当于鲁国最高法院长或公安部长之类,行摄相事大致相当于代理国务总理),在仕途上可以算达到当时的最高地位。后世孟子也好,张载、二程、朱子也好,也都没有做到这个位置。作为一个差不多算是单亲贫苦家庭的孩子来说,奋斗到这个程度就属不错了。要是在现在来说,就绝不会戴房奴的帽子,更谈不上住蜗居了。说孔子在当时没有取得成功,只是说他在官位上没有一直干到自己去世(在鲁国高层任职约四个年头),其政治抱负和理想没有完全得到施展实现而已;尤其是结束在鲁国的高层职位,随后周游列国的十四年期间,据说求见过七十多个君主,但并没有一个君主真正任命给他任何正式职务。本书写了有些书提得不多的一些事,譬如孔子行摄相事时诛杀少正卯。此事历史上记载甚多。《荀子•宥坐》:孔子为鲁摄相,朝七日而诛少正卯。《史记•孔子世家》:诛鲁大夫乱政者少正卯。《汉书》卷七六:昔孔子治鲁,七日诛少正卯。《孔子家语•始诛》:七日而诛乱政大夫少正卯,戮之于两观之下,尸於朝。等等。从政治的角度来说这些都算正常,我以为没什么值得遮遮掩掩的。孔子的一生,大概一直以为自己就是当时周室的同姓苗裔。然而这种认识直到去世前不久孔子本人才发觉并非如此,他的身世并非周人,相反身上流淌的倒是被周人推翻的前朝商(殷)人的血液。孔子一生极力维护周室的宗法政治,在政治道德层面十分推崇周室先人,他说“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论语•八佾》)说周人“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周之德,其可谓至德也已矣”!(《论语•泰伯》)孔子十分称赞周初制礼作乐的强势铁腕政治家周公,还把梦见周公作为自己的精神寄托。他说“周公之才之美”(《论语•泰伯》);“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论语•述而》)。梦在孔子的思想意识里占据重要地位。孔子去世前的第八天夜里,梦见自己死后停柩于庭院的两柱间接受祭奠(周人并非如此,只有殷人是殡于两柱之间),他对子贡说:“昨暮予梦坐奠两柱之间,予始殷人也!”无可否认,孔子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历史文化中产生了不可比拟的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没有任何其他一家的思想学说达到或超越儒学的地位。但我以为,不管是孔子个人还是他的学说都被评价得太高了。老实说,对孔子本人我没太大意见,相反倒多少有些敬意。但在漫长的历史中“孔子”成为只能接受美言谀辞的收件箱(大概是gmail邮箱,永远不用担心满件);而另一些学说的提倡者只能是回收恶言詈语的垃圾房(有人可能说孔子和他的学说在历史上也曾受到严厉批判,但在二千五百年的漫长时间里真正受到规模化的批判也只是“五四”前后和“文革”期间而已)。中国古代思想文化本来是丰饶多彩的,但政治的原因把儒学催生得庞大臃肿,其他思想学说只能是贫瘠孱弱(对这些学说笔者正打算写一写)。一个人,一种学说,理性地支持、推崇未尝不可,但不加分析地吹捧到天上,起码是不够正常。孔子有他的长处,也有他的短处;柏拉图有他的优点,也有他的弱点。某一方面的短处、弱点并不影响一个人在另一方面的成就和建树。对待传统文化,理性的分析和继承恐怕才是合适的途径。而让历史事实得到充分地还原和显现也应该是历史研究的基本原则。这本小书有些戏谑调侃的成分,这只能是对那个符号化的“孔子”的反拨(本书第一章调侃戏谑的成分较多,在得到有关意见后此后的章节我在写法上作了些改变)。相对于符号化的“孔子”,本书所写的只能叫做“山寨版”的孔子。是跋。老蔀己丑辜月朔日于灯下
编辑推荐
《雷人孔子》编辑推荐:很多时候,我们所认识的孔子都是片面的,因为官方的宣传,只允许“它”有这么一种形象。“孔子”几乎成了一个标签,一个象征,而失去了“人”的意义。本书虽然并不一定能完全唤醒“孔子”的“人性”,但至少能在他固有的标签之上,贴上一个相对更显“人性”的标签。《雷人孔子》以轻松的心态和姿态,向我们展示了一个“人本位”的孔子——有点雷人,却不失真实和可爱。《雷人孔子》卖点:1.当下孔子热,先后有电影、百家讲坛等引人关注,并且国家大力宣传推广孔子。2.观点较新颖,角度较独特,行文幽默风趣,寓学识于轻松之中。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