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年04月 出版社:文化艺术 作者:金昭^ 阿勒得尔图 页数:774
Tag标签:无
前言
翦伯赞与郭沫若、范文澜、吕振羽、侯外庐一道被誉为马列主义新史学“五名家”。这位治学严谨、著作宏富的大家应乌兰夫主席的邀请,曾于1961年7月开始在内蒙古做了长达51天的访问考察。他在《内蒙访古》中写道:“呼伦贝尔不仅在现在是内蒙(古)的一个最好的牧区,自古以来就是一个最好的草原。这个草原一直是游牧民族的历史摇篮。出现在中国历史上的大多数游牧民族:鲜卑人、契丹人、女真人、蒙古人都是在这个摇篮里长大的,又都在这里度过了他们历史上的青春时代。” “假如呼伦贝尔草原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闹市,那么大兴安岭则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幽静的后院。” “森林是一个比草原更为古老的人类的摇篮。” 翦伯赞先生对呼伦贝尔草原和大兴安岭森林的定位和评论充满真知灼见。 从内蒙古大鲜卑山嘎仙洞(今鄂伦春自治旗境内)走出的拓跋鲜卑历经几百年的迁徙和征战、几千里的跋涉和历练,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拓跋焘于公元439年统一黄河流域,成为历史上第一个入主中原的北方游牧民族政权,并和刘宋王朝形成南北对峙,将中国带入南北朝时期。 孝文帝拓跋宏于公元495年迁都洛阳并实行一系列改革后,北魏王朝出现空前的北方民族大融合,极大地促进了北魏王朝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的蓬勃发展。 正因为如此,深入、系统、认真地对北魏王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进行探讨和研究,在今天仍然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内容概要
翦伯赞与郭沫若、范文澜、吕振羽、侯外庐一道被誉为马列主义新史学“五名家”。这位治学严谨、著作宏富的大家应乌兰夫主席的邀请,曾于1961年7月开始在内蒙古做了长达51天的访问考察。他在《内蒙访古》中写道:“呼伦贝尔不仅在现在是内蒙(古)的一个最好的牧区,自古以来就是一个最好的草原。这个草原一直是游牧民族的历史摇篮。出现在中国历史上的大多数游牧民族:鲜卑人、契丹人、女真人、蒙古人都是在这个摇篮里长大的,又都在这里度过了他们历史上的青春时代。”
书籍目录
(上卷)序言内蒙访古(节选·代序)南迁西进入主中原篇拓跋鲜卑的南迁与其在我国历史上的作用论拓跋鲜卑南迁及其氏族制度解体鲜卑史研究的一座丰碑鲜卑拓跋、秃发、乞伏三部的早期历史及其南迁路线的初步探索拓跋鲜卑南迁匈奴故地时间和契机考北魏太和改制前胡汉形势论拓跋珪与北魏封建化北都盛乐与拓跋鲜卑的代政权拓跋鲜卑南迁至复国的实质性变化探究南迁西进后鲜卑诸部的发展及其历史地位北魏时期的社会变革——中华传统文化的皈依与融通浅谈鲜卑族入主中原的意义鲜卑族与山西鲜卑源流名称考篇鲜卑名考“鲜卑”族名与山名关系初探“鲜卑山”考源论拓跋鲜卑之得名鲜卑源流考《楚辞》中的鲜卑与幽都考早期鲜卑史初探鲜卑诸部与北方民族的融合论拓跋鲜卑民族的融合鲜卑探源论拓跋鲜卑部的早期历史——读《魏书·序纪》拓跋鲜卑“七分国人”述论鲜卑族源考鲜卑后裔今在何方石室祝文篇拓跋鲜卑先祖石室考鲜卑石室的发现与初步研究嘎仙洞拓跋焘祝文石刻考鲜卑先祖石室的发现及其史学价值印证少数民族历史的石刻档案——嘎仙洞祝文解析关于嘎仙洞东侧背北石壁新发现文字的初步分析论嘎仙洞刻石嘎仙洞刻石与对拓跋鲜卑史源的研究(下卷)考古探索篇东北、内蒙古地区的鲜卑遗迹——鲜卑遗迹辑录之一盛乐、平城一带的拓跋鲜卑——北魏遗迹——鲜卑遗迹辑录之二北魏洛阳城和北邙陵墓——鲜卑遗迹辑录之三北魏幽州光林寺考拓跋力微卒后“诸部叛离,国内纷扰”考关于鲜卑早期历史及其考古遗存的几个问题从考古发现看拓跋鲜卑的发展壮大从最新考古学成就看鲜卑族的渊流与发展早期拓跋鲜卑遗存试析拓跋鲜卑早期历史辨误社会经济篇北魏文明太皇太后——中国历史上一位女政治家北朝时代鲜卑族的诗人和诗作谈拓跋什翼犍关于鲜卑早期文化的再认识对鲜卑源流关系的文化考察鲜卑文化渊源考略鲜卑民族及其语言鲜卑民族与中华文明鲜卑南迁前的社会经济形态探讨鲜卑族与中国封建法制建设鲜卑族的经济试论早期鲜卑族的原始萨满崇拜北魏国家宗庙祭祀制度考述论拓跋鲜卑的动物崇拜遗存试论鲜卑早期的宗教信仰及其转变石窟论述篇云冈石窟的开创和题材的分析云冈石窟的文化价值云冈石窟所反映的一些北魏政治社会情状拓跋鲜卑与敦煌早期艺术云冈孝文石窟考云冈石窟的开凿工程云冈石窟的历史与艺术云冈石窟的文化品质与审美特点北魏平城宫殿建筑初探龙门石窟北魏后期洞窟小考——以520~530年期间开凿的石窟为中心后记
章节摘录
《木兰辞》是北朝乐府民歌之代表作。它与《孔雀东南飞》堪称我国诗歌史上的“双璧”,民歌中的奇葩。就诗的内容与风格看,似有经后人加工之痕迹,虽如此,却仍保持着北朝民歌的特色。卓绝千古的《木兰辞》为这一时期的民歌生色添辉,在文学上的地位为世人所瞩目。无须赘言。 《企喻歌》也是鲜卑的优秀民歌。如其中的“放马大泽中,草好马著膘。牌子铁桶裆,鉾鸐尾条”,就很有特色。内容写的是一位牧马待战的勇士形象。虽短短四句,却收到了以静写动,以实启虚,意多于景的艺术效果。它格式整齐,语言凝练,韵律成熟,思想上艺术上均堪称佳作。 “艳曲兴于南朝,胡音生于北俗”,北朝民歌不仅内容丰富而且语言朴实、表情坦率、风格豪放,艺术上具有独创性。在形式主义文风泛滥的南北朝,这种刚健清新的民歌,尤显可贵。特别是这些优美的民歌在表现手法上对唐代诗人无不有着较多的启迪和深远的影响。 魏晋南北朝的书法、绘画在我国历史上亦占有特殊地位。北魏书法较盛行,出现了像郑道昭那样的大书法家。北魏书法多为碑体,世称魏碑。魏碑方整遒劲,对隋唐书法影响尤大。 北魏古乐,熔北方其他民族之胡乐于一炉,是我国音乐、古器乐史上的转折时期,历史上亦占有重要地位,值得重视和挖掘。 拓跋魏的政治、文化典章制度,对隋唐影响颇大,这方面陈寅恪先生已有专论(见《隋唐制度溯源略论稿》),兹不赘述。 总之,鲜卑是我国历史上影响极为深远的古老民族之一。自西汉晚期起,从大兴安岭地区开始南迁与西迁,至东汉末分布在东起辽河,西到乌孙逾越万里的地区,部别繁多。东晋十六国时,曾建立前燕、西燕、后燕、南燕、西秦、南凉、代等一系列王国;南北朝时,又在北方建立了北魏、东魏、西魏(统称拓跋魏)及北齐、北周王朝,此外在青海境内还有一个吐谷浑王国。这些鲜卑族所建立的政权,对我国长江以北广大地区的开发和经济文化的发展均有突出的贡献和作用。
编辑推荐
1980年7月30日,内蒙古考古工作者在鄂伦春自治旗嘎仙洞左侧石壁上,发现北魏太平真君四年石刻祝文,从而揭开拓拔鲜卑发祥地的千古之谜,令世界为之一震。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