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散文新编

出版时间:2010年01月  出版社:文化艺术出版社  作者:莫言  页数:271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如果写小说是过大年,那么写散文是我的春天,对谈就像在秋日。  莫言说“叙述就是一切”,这一点我在和他的对话中感受到了。他一旦沉浸在叙述中,就有一种超乎寻常的状态和力量。他的小说文本,呈现了叙述的力量,他的言说,同样突出了叙述的张力。莫言这人受到过好多委屈,可他自己也委屈自己,什么笔名不好取,非取“莫言”?各位看官,你看他在这本书中多会说话。

作者简介

莫言,山东高密人,1955年生。1967年辍学务农。1976年2月入伍,1997年转业到报社工作。现供职于中国艺术研究院。先后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1984—1986)、北京师范大学鲁迅文学院研究生班(1989—1991),获文艺学硕士学位。1981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长篇小说《红高粱家族》、《酒国》、《檀香刑》、《生死疲劳》、《蛀》等十一部,中篇小说《爆炸》、《透明的红萝卜》等二十馀部,短篇小说《白狗秋千架》、《冰雪美人》等八十馀篇,还创作了《霸王别姬》、《我们的荆轲》等话剧、电影文学剧本等。曾获国内外多种奖项,作品被翻译成二十多种外文一百多种版本在多个国家和地区发行。

书籍目录

超越故乡回忆“黄金时代”“人”字的结构我再也写不出这样的小说了我眼中的阿城柏林观戏北海道的人北京秋天下午的我草木虫鱼草原歌者长袜子皮皮随想“父母官”的故乡事陈旧的小说吃事三篇厨房里的看客从照相说起多馀的序言我的大学第一次去青岛读鲁迅杂感谈读书楚霸王与战争搜尽奇峰打草稿月光如水照缁衣俄罗斯散记欢迎“本小姐”出山说说福克纳老头狗·鸟·马狗文三篇故地重游观木偶戏杂感发生在“国家哀悼日”的两件小事过去的年《红高梁家族》的命运好大一场雪洪水·牛蛙人一上网就变得厚颜无耻画外之音会唱歌的墙感念吉田富夫教授讲话酒后絮语旧“创作谈”批判胡扯蛋战争文学断想也许是因为当过“财神爷”漫谈当代文学看《卖花姑娘》蓝色城堡说老从从《莲池》到《湖海》聆听宇宙的歌唱马蹄马语知恶方能向善卖白菜你是一条鱼毛主席老那天茂腔与戏迷

章节摘录

英年早逝的美国作家托马斯·沃尔夫坚决地说:“一切严肃的作品说到底必然都是自传性质的,而且一个人如果想要创造出任何一件具有真实价值的东西,他便必须使用他自己生活中的素材和经历。”(托马斯·沃尔夫讲演录《一部小说的故事》)他的话虽然过分绝对化,但确有他的道理。任何一个作家——真正的作家——都必然地要利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来编织故事,而情感的经历比身体的经历更为重要。作家在利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时,总是想把自己隐藏起来,总是要将那经历改头换面,但明眼的批评家也总是能揪住狐狸的尾巴。托马斯·沃尔夫在他的杰作《天使望故乡》里几乎是原封不动地搬用了他故乡的材料,以致小说发表后,激起了乡亲们的愤怒,使他几年不敢回故乡。托马斯·沃尔夫是一个极端的例子。诸如因使用了某些亲历材料而引起官司的,也屡见不鲜。如巴尔加斯·略萨的《胡利娅姨妈与作家》就因过分“忠于”事实而引起胡利娅的愤怒,自己也写了一本《作家与胡利娅姨妈》来澄清事实。所谓“经历”,大致是指一个人在某段时间内、在某个环境里干了一件什么事,并与某些人发生了这样那样的、直接或间接的关系。一般来说,作家很少原封不动地使用这些经历,除非这经历本身已经比较完整。在这个问题上,故乡与写作的关系并不特别重要,因为有许多作家在逃离故乡后,也许经历了惊心动魄的事。但对我个人而言,离开故乡后的经历平淡无奇,所以,就特别看重故乡的经历。我的小说中,直接利用了故乡经历的,是短篇小说《枯河》和中篇小说《透明的红萝卜》。“文革”期间,我十二岁那年秋天,在一个桥梁工地上当小工,起初砸石子,后来给铁匠拉风箱。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中午,铁匠们和石匠们躺在桥洞里休息,因为腹中饥饿难挨,我溜到生产队的萝卜地里,拔了一棵红萝卜,正要吃时,被一个贫下中农抓住了。他揍了我一顿,拖着我往桥梁工地上送。我赖着不走,他就十分机智地把我脚上那双半新的鞋子剥走,送到工地领导那儿。挨到天黑,因为怕丢了鞋子回家挨揍,只好去找领导要鞋。领导是个猿猴模样的人,他集合起队伍,让我向毛主席请罪。队伍聚在桥洞前,二百多人站着,黑压压一片。太阳正在落山,半边天都烧红了,像梦境一样。领导把毛主席像挂起来,让我请罪。我哭着,跪在毛主席像前结结巴巴地说:“毛主席……我偷了一个红萝卜……犯了罪……罪该万死……”民工们都低着头,不说话。张领导说:“认识还比较深刻,饶了你吧。”张领导把鞋子还了我。我忐忑不安地往家走。回家后就挨了一顿毒打。出现在《枯河》中的这段文字,几乎是当时情景的再现:哥哥把他扔到院子里,对准他的屁股用力踢了一脚,喊道:“起来,你专门给家里闯祸!他躺在地上不肯动,哥哥很有力地连续踢着他的屁股,说:“滚起来,你作了孽还有功啦是不?”他奇迹般站起来(在小说中,他此时已被村支部书记打了半死),一步步倒退到墙角上去,站定后,惊恐地看着瘦长的哥哥。哥哥愤怒地对母亲说:“砸死他算了,留着也是个祸害。本来今年我还有希望去当个兵,这下全完了。”他悲哀地看着母亲。母亲从来没有打过他。母亲流着眼泪走过来。他委屈地叫了一声娘。……母亲戴着铁顶针的手狠狠地抽到他的耳门子上,他干嚎了一声……母亲从草垛上抽出一根干棉花柴,对着他没鼻子没眼地抽着。父亲一步步走上来。夕阳照着父亲愁苦的面孔……父亲左手拎着他的脖子,右手拎着一只鞋子……父亲的厚底老鞋第一下打在他的脑袋上,把他的脖子几乎钉进腔子里去。那只老鞋更多的是落到他的背上,急一阵,慢一阵,鞋底越来越薄,一片片泥土飞散着……抄写着这些文字,我的心脏一阵阵不舒服,看过《枯河》的人也许还记得,那个名叫小虎的孩子,最终是被自己的亲人活活打死的,而真实的情况是:当父亲用蘸了盐水的绳子打我时,爷爷赶来解救了我。爷爷当时愤愤地说:“不就是拔了个鸟操的萝卜嘛!还用得着这样打?!”爷爷与我小说中的土匪毫无关系,他是个勤劳的农民,对人民公社一直有看法,他留恋二十亩地一头牛的小农生活。他一直扬言:人民公社是兔子尾巴长不了。想不到如今果真应验了。父亲是好父亲,母亲是好母亲,促使他们痛打我的原因一是因为我在毛泽东像前当众请罪伤了他们的自尊心,二是因为我家出身上中农,必须老老实实,才能苟且偷安。我的《枯河》实则是一篇声讨极“左”路线的檄文,在不正常的社会中,是没有爱的,环境使人残酷无情。当然,并非只有挨过毒打才能写出小说,但如果没有这段故乡经历,我决写不出《枯河》。同样,也写不出我的成名之作《透明的红萝卜》。《透明的红萝卜》写在《枯河》之前。此文以纯粹的“童年视角”为批评家所称道,为我带来了声誉,但这一切,均于无意中完成,写作时根本没想到什么视角,只想到我在铁匠炉边度过的六十个日日夜夜。文中那些神奇的意象、古怪的感觉,盖源于我那段奇特经历。畸形的心灵必然会使生活变形,所以在文中,红萝卜是透明的,火车是匍匐的怪兽,头发丝儿落地訇然有声,姑娘的围巾是燃烧的火苗……

编辑推荐

《莫言:散文新编》:莫言心声系列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莫言散文新编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98条)

 
 

  •   看了很多文学作品,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不是说主人公过得多优越,就是过得多惨,还有什么机遇巧合就偏偏发生在主人公身上,写得特么的感人落泪。可莫言就是偏偏突破了这样的思想局限,写得特么的朴实有时真是的存在过他那代人身上,就好像是身边的爷爷奶奶一样,可又不乏哲理,真实、亲切。最佩服的是莫言敢那么狠狠地贬低自己,把年少的自己贬成‘大肚汉‘、‘饭桶’,道出了作家也是人,并不是作家天生就跟人不一样,谁也会有那么一个时候,在生存面前,只有饱肚了才顾得了尊严。生动的农村方言,易懂,有趣。
  •   散文是莫言老师的春天。真心贴近莫言的真性情生活。
  •   喜欢莫言的文字,散文很大气。
  •   终于把莫言大师的散文重新收全了
  •   发货速度很快捷,书的质量还不错,看看莫言的散文,陶冶一下情操,呵呵!
  •   感受一下名家的作品,颇有心得,莫言,唤醒了人们沉睡的文学热
  •   终于看到莫言的作品了,果然很好,写的很好
  •   喜欢莫言,从阅读他的作品开始!
  •   书还没有完全读完,但感受到莫言老师天马行空的思维,文章相当精彩。
  •   莫言的获奖应该唤起我们沉睡已久的文学热情
  •   看了这本书,才知道,莫言获得诺奖是有道理的。
  •   很喜欢莫言的书
  •   最喜欢莫言的书 嘿嘿 受爸爸的影响
  •   莫言的书不错,看起来很有感觉
  •   莫言的书是农民的真实生活写照。超赞。
  •   莫言的文笔大气,老练,有深度,值得一读
  •   不愧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   喜欢这样的叙述方式,诚恳真实
  •   非常好的一本书!对提高我们的散文写作和阅读、鉴赏、应用生活能力不无裨益。
  •   中国第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 作品经典
  •   说话直接实在 不愧是山东人 哈哈
  •   非常不错,令人受益匪浅!推荐大家购买!
  •   不错,很喜欢散文集
  •   特别好的散文,情真意切,语言朴实优美
  •   可读性散文
  •   一篇一篇散文,一篇一篇思想,要了解他,就读他。书的设计纸张字的大小正恰当。
  •   包装完好\\\'纸张手感还不错\\\'握在手里很舒服\\\'刚读了一篇\\\'不错的散文会细心品读
  •   挺有感触的,好多都是深有同感,自己却写不出来的
  •   是新编,但不是新作。
  •   中国的诺奖获得者,的确很精彩,很满意很好!大家可以读一下。
  •   大师作品非常值得阅读!
  •   诺贝尔得主,很是欢喜,好书
  •   写的都是父母那个年代的故事。
  •   还蛮好看的。写的东西蛮有意思
  •   写的比较有意义,很喜欢 很受启发
  •   还在看的过程中。五十年代生人的书跟那些小浮躁青年毕竟不一样,有沉淀的东西在。而且文字很朴实,应该字如其人,是谦逊的人。沉下心,慢慢看,还是非常不错的
  •   很不错的一本书,可以学到多一点
  •   大师级作品。
  •   值得一读的作品
  •   初中老师推荐的课外读物
  •   文笔犀利,真情实感,推荐一读!
  •   文字朴实,让人读后很舒服
  •   选看了一两篇,对于有70年代记忆的人来说,会勾起对那些特殊的事件记忆,很不错
  •   书很好,纸张和印刷都没得说,应该是正版,非常喜欢!
  •   还没来得及看,期待中......
  •   书中的内容贴近百姓,值得一看。
  •   第一次当当网购,总体感觉不错的,还是比较喜欢传统的阅读方式
  •   不错,值得大家来看一看
  •   给儿子买的,我也跟着看,不错
  •   看了很多文学作品,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不是说主人公过得多优越,就是过得多惨,还有什么机遇巧合就偏偏发生在主人公身上,写得特么的感人落泪。可莫言就是偏偏突破了这样的思想局限,写得特么的朴实有时真是的存在过他那代人身上,就好像是身边的爷爷奶奶一样,可又不乏哲理,真实、亲切。
    最佩服的是莫言敢那么狠狠地贬低自己,把年少的自己贬成‘大肚汉‘、‘饭桶’,道出了作家也是人,并不是作家天生就跟人不一样,谁也会有那么一个时候,在生存面前,只有饱肚了才顾得了尊严。
    生动的农村方言,易懂,有趣。
  •   非常喜欢,好,邮寄快速到达
  •   物流速度给力,书的质量也不错, 我喜欢。哇哈哈!!!
  •   还没读 不过还是喜欢的
  •   纸张还好,正版
  •   读书是我的习惯。好书是我的必备品。
  •   大师就是大师,,,
  •   很好很好很好。。。。。。。
  •   帮同事买的,给她儿子的
  •   给孩子买的,希望对他的作文有帮助
  •   还没看,冲着大师的名气,应该错不了。。。
  •   很好啊,经典,学生很喜欢!!
  •   内容很美,喜欢
  •   很适合学前儿童看
  •   再现了作者成长历史
  •   很好 很舒适
  •   特好 正品
  •   看了好几篇了,很好!
  •   看完了一部分,还可以
  •   书不错,就是字有些小
  •   大师就是大师,又买了两本分享给朋友。
  •   还没看完,但已经深深吸引力我,思想很有深度,语言很优美,值得一读。
  •   书很好滴
  •   书才买回来。慢慢看吧。
  •   文字优美,值得一读!
  •   诺奖心声
  •   和图片不是一个版本的
  •   非常好!没有什么不足!
  •   非常不错的书,我很喜欢,支持当当!
  •   眯眼的作者,木讷的作者,也有一颗高尚的心灵
  •   真实表现社会,饱含真挚情感。写得轻松,让人笑中含泪,值得一读!
  •   唯一的不足就是封面顶端有个小裂口,其它倒没什么问题。
  •   相比莫言的小说,我更喜欢他的散文。
  •   喜欢,挺好的。推荐一看
  •   买回来了,就没心思去看
  •   很好的书籍,我很喜欢!
  •   作品内容值得一看,内容不错
  •   书的质量一般般莫言的散文朴实无华,看看也行
  •   莫言的作品,我读了不少。喜欢。
  •   值得收藏,莫言作品!
  •   质量内容都不错 嗯en
  •   以我个人意见 是从莫言到处都有的文章中随意拣出的
  •   老莫的散文,比起长篇另有一番滋味。
  •   存量不多看来,下了单就显示断货。
  •   书是好书,服务也好。
  •   不错,纸张精美,莫言获奖当晚抢的
  •   恭喜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
  •   帮人买的.没看.不评论
  •   绝对超值好书!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