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9-8 出版社:文化艺术 作者:黄科安 页数:294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如果说,西方现代性话语在中国“五四”理论旅行的结果,是使中国现代知识建构一套旨在改造国民的灵魂、扫除封建积弊的启蒙主义西方话语系统,那么经过整风后的延安文人遵循着毛泽东指示,走一条与工农兵相结合的道路、承担着建构现代民族国家的本土话语体系的任务,延安文人在“借用”民间形式到“改造”民间形式到“再造”民间形式的过程中,戏剧(戏曲)成为延安文艺中极富有生气,极为活跃的文艺门类之一,小说,在延安文学的各门类中占有突出的位置,它成为延安文人“想象”边区的新天地、新农民、新主题的重要表现方式。这些文学工作都是前人所未曾做过,是延安文人承担起了一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
作者简介
黄科安,男,1966年生,泉州师范学院人文学院副院长、教授、文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后,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生导师,曾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等科研项目,获得福建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在《文学评论》、《文艺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一百多篇,出版《20世纪中国散文名家论》、《现代散文的建构与阐释》、《知识者的探求与言说:中国现代随笔研究》、《思想的穿越与限度:中国现代文学专题研究》等学术专著。
书籍目录
绪论 延安文人:构建现代民族国家的本土话语体系第一章 文艺方针与构建现代民族国家的意识形态一 整风运动:延安文艺座谈会召开的历史背景二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建构中国共产党文艺界的意识形态的内容与规范第二章 延安文学的创作实践与意义构成一 延安文人与“五四”启蒙话语——关于前期延安文学(1937-1942年)的考察二 文艺整风对延安文学的改造与拓展——关于后期延安文学(1942-1949年)的考察第三章 文本、主题与意识形态的诉求一 秧歌运动与中国共产党建构现代民族国家的意识形态二 周扬与《白毛女》政治主题的提炼与彰显三 鲁艺文人对“民间形式”的想象与改造第四章 转型的启示:丁玲创作中的性别与政治一 起点:从“性别”到“政治”二 深化:批判立场与潜在女性话语三 改造:主流意识形态的凸显第五章 周立波:革命想象与意识形态的修辞策略一 从亭子间到革命根据地二 《暴风骤雨》:新写作方式的示范与意义第六章 赵树理:文艺发展的一种设计与瞩望一 “赵树理方向”的构建与反思二 民间的立场与知识分子属性三 大众化叙事策略与可说性的文本第七章 孙犁:在主流文学中的边缘性言说一 女性、战争与美的极致二 农民、土地与家园意识三 知识者的文化立场:从“颂歌”到“孤愤”附录一 艾青:传统的叛逆者与精神乌托邦诗人二 周立波的《山乡巨变》:构建国家意识形态的意义与缺失三 走向延安文学研究的历史深处——评袁盛勇的《历史的召唤:延安文学的复杂化形成》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因此,在解放区作家看来,既然党的政策思想决定现实生活的一切,作为反映现实生活的文学就必须以党的政策思想作为创作的灵魂和统帅。赵树理的成名作《小二黑结婚》,取材于山西辽县一对青年男女自由恋爱的悲剧故事。但赵树理并没有将小说写成悲剧,而是给小二黑、小芹一个“大团圆”的喜剧。这是因为赵树理要配合边区政府公布《婚姻暂行条例》和《妨碍婚姻治罪法》的宣传和显示边区政府革除旧的婚姻制度、提倡自由恋爱的决心和力量。彭德怀曾亲自为这篇小说题词:“像这种从群众调查研究中写出来的通俗故事还不多见。”这说明了赵树理自觉地将党的政策与文学创作相结合的做法,得到中国共产党领导者的肯定和赞赏。周扬称,解放区的读者还希望作家创作的艺术作品能够“帮助解答他们在工作中所碰到的问题”,赵树理将自己创作的小说称作“问题小说”,他说:“就是因为我写的小说。都是我下乡工作时在工作中碰到的问题,感到那个问题不解决会妨碍我们工作的进展,应该把它提出来。”①他写的小说都有这个特点,如《李有才板话》是“配合减租斗争”,《李家庄的变迁》是“为了动员人民参加上党战役”,《地板》是为了配合减租减息,反驳收租不纯是剥削的观点,等等。② 丁玲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和周立波的《暴风骤雨》,是两部反映中国农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土地改革的长篇小说,曾被文学史家誉为延安文学创作的“重要收获”。在创作过程中,这两部作品充分体现了党的政策是怎样与艺术构思相“媾和”。在丁玲晚年的述作中,她曾谈到自己抱着对毛主席的感恩之情和克服腰痛的生理不适而创作出《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