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6-7 出版社:文化艺术出版社 作者:汪剑钊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我觉得,本文成就主要体现在:诗本位的出发点,世界性的眼光,以及对材料的熟练驾驭。……作者在整体观照下概括条块,梳理细部,在驾驭材料方面显得从容不迫。而且文字富于表现力而没有华而不实的时弊,不愧为诗史研究的优秀之作。
——飞白
作者寻绎三十年代现代诗歌衰落的原因时,将在中国的国情与西方工业发展的负面影响作了比较,界定了它的“超越性”,因而导致脱离读众。这样的从大文化背景前提下的分析是深刻的,具有理论深度。……论文颇多创见,如对朦胧诗的“过渡性”的位置,一方面提出其“光荣”,另一方面又显出其局限,都闪烁辩证思维的光芒。……作者对诗歌的审美分析具有独到的敏于感受的体认,能在细微处见精神。对各家诗风的把握十分细致深入。
——陈鸣树
对现代主义诗歌的“历史文本”进行新的发掘、解释,价值重估.对其成败得失及多种社会历史的、文化心理的因素进行了深人的分析和探究,从而全面系统地展示了独具特色的中国现代主义诗歌史图。从这个“史”的整体看,论文是以创新精神填补了现代文学研究的空白的。……论文行文细密、周详;在徐缓流畅的叙说中夹叙夹议,史家笔法的特征很突出。
——黄曼君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