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曾自述

出版时间:2004-01  出版社:文化艺术出版社  作者:范曾  页数:250  字数:1800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范曾自述》,范曾人格与风神的写照,内心的独白,心迹的流程,由此可洞见范曾对人生、对艺术,对传统文化的真品德、真情操,堪称范氏的第二自传。 
范曾为文,文如其人。范曾以自己人生的历史、丰赡的学识、卓绝的艺术特长,创造了将诗魂与画意熔为一炉的艺术境界。情采之灵动,神思之旷渺,风骨之沉雄,读来如其书画,快哉美哉!
范曾说:“对我文章气质影响最大者,曰屈原之骚韵,曰司马之沉痛,曰东坡之疏旷,曰稼轩之悲凉。”范曾的散文,将铿锵的古典韵文与朗胡上口的现代语体,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使人读来感到超越了时间与空间,思想感情飞向了遥远的无限……

作者简介

  范曾是江苏南通人,1938年生于书香之家,自幼即学习历史、文学和绘画,1959年考入天津南开大学历史系。两年后转入中央美院研究美术史,后又转入中国画系学习。他先后师事吴作人、李可染、蒋兆和、李苦禅、刘凌沧诸位名家,深得教益。      
  1962年

书籍目录

范曾自述 阿翁吟 芦荻波影——记我的母亲 我记得,那一缕轻烟 干一杯,再干一杯! 和她共赴天涯 “英也夺我心” 李潘之辨 天经百劫云归淡 伟大的启示录——怀念雷海宗先生 大哉,雪涛 赖公笔底无娇妍 展卷犹闻故国风 张仃画壁 春蚕吐出丝绸路——记平山郁夫 招提寺的长明灯——记森本孝顺长老 大隐吴玉如 吴友如画宝序 陈少梅画集序 谁免余情绕 梵高的坟茔 心香一瓣寄诗魂 山川神韵与诗人兴会 丹青随想 龙种登天 跳蚤绝迹——我谈自己的画 东土画谈 用笔快慢之间 从心所欲和胡来 白描琐谈 画道拾零 与收藏家语 燕燕于飞

媒体关注与评论

  范曾先生是蜚声国内外的著名画家,其画作成集的有二十余种之多,另还有诗集、书集、散文集问世,故艺术界称他为诗、文、书、画四绝之人,又有“鬼才”、“怪才”、“奇才”、“狂生”之雅称。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范曾自述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85条)

 
 

  •   范老爷子的文字功底很好--------------------
  •     
      西闪/文
      有朋友打趣我,说你批评了黄永玉,何不说说范曾?言下之意,我得一碗水端平。可是,他二人的艺术并无本质联系,也缺少可比之处。更何况,在我的心目中,黄永玉值得批评,范曾却不值得,又何必浪费笔墨?可是很快我就意识到,范曾先生的确“值得”一说。一则我发现,在不着边际的夸赞以及更不着边际的道德评判遮盖下,真正的批评不多见。二则因为范曾的作品在大众的视野里已经存在了三十多年。无论褒贬,他已是当代中国人艺术认知的一部分。某种程度上,对范曾艺术的反思,也是对我们自己欣赏水准的反思。
      在我印象中,首度接触范曾作品,当是语文课本里鲁迅先生小说《药》的两幅插图。在那个年代,中国传统白描蜷缩在《三国演义》、《西游记》等连环画中,能堂皇入选教材的优秀作品太少了。相信很多学生和我一样,一笔一画地将那两幅插图临摹了不止一次,只是并不知道它们出自范曾手笔。
      范曾的功夫,七成来自白描。他曾放话“国内白描无人比肩”,未必全是虚言。他就读中央美院时,师从蒋兆和、李苦禅、李可染、刘凌沧等人,功底打得比较扎实。毕业后到故宫博物院工作,跟随沈从文先生编绘中国古代服饰资料,期间在白描上更是痛下苦功。据说,诸如《货郎图》、《捣练图》、《虢国夫人游春图》、《清明上河图》、《八十七神仙卷》等等历代名作,范曾都一一临摹,所获不浅。说起来范曾真是幸运,当同辈人在时代浪潮里上下翻覆,命运为他做了相当不错的铺垫。
      正因如此,范曾没有在国画西洋化的弯路上走太远,加上自身的努力,就技法而言,他在三十岁出头的表现已远超同辈,与师长辈相比也毫不逊色。他所作的《韩非子像》、《屈原造像》足以证明这一点。之后十年,范曾的技艺日臻圆熟,其成就集中体现于《鲁迅小说插图集》(1978)和《蒋兆和像》(1979)。前者线条精纯,中规中矩,后者半工半写,张弛有道,初具风格。但是就如我们所看到的,彼时范曾的画里仅看得见功力,看不到自我。
      进入上世纪80年代,范曾的艺术风格变得相当鲜明。他在《范曾自述》里写道,自己三十岁左右仍为未来画风郁闷彷徨。某日应挚友相邀,在四尺单宣放胆挥毫。画了一个美髯飘飘的名士,与一只活泼猴儿四目相对,赢得满堂喝彩。自此豁然开朗,天地一新。但就像我之前所说,范曾的苦恼与觉悟都是超前的。当别人在画《粒粒皆辛苦》(方增先)、《矿山新兵》(杨之光),他在潜心临写古人。当别人在画《同欢共乐》(刘文西)和《主席走遍全国》(李琦)的时候,他已在追摹古人。当别人刚从时代的余震中醒过神来,小心地借助少数民族风情,实现自我纾困的点滴念头,他笔下的人物已经袒胸舒臂,作风流潇洒状了。事实上,不单国画家们落在范曾之后,连油画家的步子也略显迟缓。以靳尚谊为例,他从《探索》(1980)、《画家黄永玉》(1981)开始,到《青年歌手》(1984),再到《画家黄宾虹》以及《画僧髡残》(1999),艺术风格的转变与确立,虽不能和范曾做生硬的比较,却提供了相当有趣的参照体。
      范曾认为画家分六品,由低到高依次为画家、名家、大家、大师、巨匠、魔鬼。自况正迈向五品之境界,所谓“坐四望五,以待来日”。上世纪80年代他的确做到了超拔出群,那么之后是否一骑绝尘呢?情形恰恰相反——范曾盛极而衰的艺术曲线比他笔下的线条峻峭得多。
      设身处地,初次遭遇艺术市场的急切热烈,把持不住实属正常。再加上性格中本来就有的傲慢狷狂,范曾产生“睥睨南宋,伯仲梁楷”的想法并不奇怪。(《范曾自述》)以他四十岁之前的表现,若能由精进而入禅定,接近智慧,本是有可能的。难可逆料的是,情境与个性的交互作用如此长久,所结恶果竟如此丰硕。
      四十以后的范曾,在智性上表现出极其罕见的懈怠。如果隐去画上的题跋落款,我敢断定,大多数欣赏者根本没有办法按照创作时间,将范曾的作品排列出一个大致的顺序。稍微注意一下就会发现,范曾1980年画的《钟馗稚趣图》和1987年画的《钟馗神威》区别不大,1994年《丰谷岁熟》与2000年《促织》里的人物相距甚微。这么多年来,他像一台全彩复印机,不断地复制自己的成功。一写仙风道骨,必仰头闭目,鼻孔翕张,做闻屁状;一画睿智老者,定然形容枯槁,蜷坐于地,捻须傻笑。数不清的达摩,数不清的钟馗,数不清的灵运吟啸,老子出关,让人哈欠连连。
      人物之所以“千人一面”,是因为范曾对人物动态缺乏深入,交代不清楚人物动作的来龙去脉,不得不用摆pose的方式来搪塞观众。而人的“pose”毕竟有限,画作当然不免单调重复。他试图用灵活多变的线条来弥补画面动感的不足,或用颠姿醉态的伎俩“藏拙”,可惜,那些无风自动的裙带衣袂,以及那些夸张造作的神情,非但没有正面的作用,反而衬托出人物动作僵硬,手足无措。
      画面布局方面,范曾的毛病更加突出。直露、粗浅,几近墙板报的水平。画中一两人还行,人物多于三个,则根本无力处理。稍微复杂的场面,更是不堪入目。他也尽力简化场景,避免处理人物的多重关系。而这种避重就轻,说明书式的做法,自然也会给观众造成单薄乏味的感受。譬如他创作的多幅《竹林七贤》,每一幅都在重复以上缺点。人物没有性格,没有精神,之间更无实质联系。一群人凑在一起,出现在同一画面,感觉不过乌合之众。若将他们手中的酒杯、古琴等道具换作拂尘、芭蕉扇,抑或朴刀、齐眉棍等等,都不会给人任何唐突滑稽的印象。所谓“竹林七贤”,也可以是八仙过海,甚至是刚劫了生辰纲,正在举杯庆功的吴用公孙胜等人。
      我相信以范曾的才华,上述问题他自己是最清楚的。然而事实是,他并无改正的迹象。随着年岁日增,他也失去了改正的机会。结果就是,他只好继续创作自我造神的当代笑话。
      在最近出版的《范曾自述》中,他是这样写的:“当我有了这样的明确的发现之后,我的艺术的进步简直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使全社会震惊,我的画也以空前的速度冲出亚洲走向世界。仅仅十年的时间,我像从激烈的地震颤动中,大地被拥起的奇峰,直插云天。”
      且让范先生继续。至于我等就不奉陪了,趁早散了吧。
      
  •     我只能说范曾是一位特别景仰自己的人,一个带着面具表达自己艺术理想的画家。我只能说范曾是一位特别景仰自己的人,一个带着面具表达自己艺术理想的画家。
      我只能说范曾是一位特别景仰自己的人,一个带着面具表达自己艺术理想的画家。
      
      
      
      
      
  •     范曾因1990年冒天下之大不韪,“携美人”“辞国”,犯下了叛国的罪孽,于1991年3月被国家开除了其政协、民盟等所有职务。由于亡命海外(法国)的日子不好过,他这人的长处就是善于洞察时务,所以是被动也罢,也有了悔过举动,接二连三地给国家相关部门写万言《悔过书》,所以得到了国家的宽大政策,于1993年底“携美人归,自此踏上了忏悔之路,被国家相关部门管制了接近十六年之久(严格地说2008年)。特别是在其“携美人归”的十六年里,范曾在“忏悔”的路上,不甘寂寞,千方百计谋求实现获得国家新闻主管部门对其政策宽松,争取早日上诸如中央电视或者《人民日报》这样的官方媒体,来一展往日的正经。
      
       “功夫不负有心人”,范曾终于2007年春节在《 人民日报》上发表了一篇标题为《向和谐社会表达》的豆腐块文章,尽管过程周折,代价巨大,也算是让他看到了一线生机。如果说这是一篇讴歌盛世的文章,本质说来范曾为自己获得新生而写的一份《检讨书》,或者说是《思想改造报告》。但这仅仅只是国家给他的一次机会而已,国家正规媒体依旧不敢自作主张刊登范曾的任何消息,即便是穷困潦倒的媒体对范曾的钱和画垂涎三尺。只是因为范曾往日的“叛国”罪孽极大,即便将这笔交易异常暴利,双方要窃取时机。
      
      捐款一千万给了范曾花钱消灾的机会
      
       不错,是地震成就了范曾。就好比范曾往往在“文革”(认识了郭沫若,让郭沫若给其画提拔,被校方批评。文革时期,顺着郭沫若批斗恩师沈从文,揭发其“头上长脓包烂透了。写黄色小说,开黄色舞会。”),或者1989-1990年(携二战战犯后代楠丽,背弃前妇边宝华,写下了《去国声明》而叛国)这样的时代里能成就自己的一样,他不会放过这样的机会。范曾这人不傻,被媒体封口接近十八年(1990-2008)之久,他既不缺钱,曾经在香港自称“画坛首富”,也不愁没画,他的白描方程画,画起来和复印一样,“得心应手”。对他来说,能够争取到国家容许他上媒体的机会,就是意味着得到国家给其叛国的罪名平反。所以,花钱消灾对于他来说,即便是几个亿他都干。
      
       地震赈灾他捐款是好事,他不捐的结果是什么?或许他自己心里比别人更清楚。这个时候,是国家考验他的一个关键时刻,也是媒体考验他,说得不好听点媒体勒索他的一个好时机,全国人民监督他是否悔过自新的一个好机会。所以,捐款是两全其美,也是迫不得已。捐的话,国家因你在国难时期救国,给你宽大政策,意味着你走出了漫漫的忏悔苦河和被管制之路,暂时可以缓解你在全国人民心中永久挥之不去的恶劣影响,这样一来“邀请”你捐款的媒体也高兴,毕竟你给了他们面子,也给了他们即将发财的机会。所以,范曾的捐款,基本上感动了官方,给了媒体-范曾之间一个投机的“光明”良机。
      
      范曾的长处是眼高手低,涉猎广泛,门门不入
      
       1962年范曾为渴求调到历史博物馆做沈从文的助手,给《 中国 古代服饰研究》绘插图,在先生的帮助下实现了愿望。然在“文革”期间,沈先生指出了范曾 绘画 服饰上的不足,范曾道:“你那套过时了,收起你那套,我是党中央批准的,你靠边站吧。”气得沈从文眼睛发红,再也不提范曾的名字(据陈徒手,《午门城下的沈从文》)。尤为“我是党中央批准的,你靠边站吧。”与前段时间网络“红人”“林大人”因猥亵幼女而脱罪,自称“我是交通部派来的,你能把我怎么样?”有同工异曲的讽刺与幽默。学问就是学问,难道一向进步的范曾,曾经覆辙封建画工的奴役悲剧?自大而麻木!
      
       客气地说,范曾是有知识的人,无论是谈话间,都能把背课文的基本功发挥得淋漓尽致。但他却不是一个有 文化 的人,或者说一个逸士。他的叛国以及 生活 中的卑劣行径,与道释儒完全相悖。所以,这就是学而不化,或者学而不用的下场。
      
       范曾的绘画水平,从客观的角度来评价,在古今绘画大忌之“俗”格之下。他的画,笔墨板滞,毫无生机,如死蛇挂树,笔笔无变化,无气息,一副死墨相,笔法与皴法完全脱离。景与景之间不相顾,如“老子-儿童-牛”,貌合神离。老子脸上无童趣,脸部勾勒之法与服装纹饰雷同,粗糙而霸悍。更为可笑的是,孩童衣纹大幅度飘举,寓意疾步跟在牛后,而牛背上的老子的胡子虽然随风微微飘举,衣纹如一堆烂柴火疲软地搭在牛背上;牛的两腿交错行走,却身姿和毛发呆板。并且表情和老子重叠,目瞪口呆。老子目视远方,牛直视前方二者一幅漫不经心之状,与孩童之疾步相悖,此画理不通。也就是范曾之绘画无文学性,无文人气。除了他仅有的本领“老子-儿童-牛”外,画狮子,画花鸟草虫更是非驴非马。尤为值得注意的是,范曾无论在画什么景色气象,用笔用墨都是一个模式,千篇一律。不知道笔墨因境生,境因笔墨而化的道理。
      
      范曾在 书法 上放大了其绘画的错误
      
       范曾最近在央视上,伴着一位书法家的博学多识来大谈“中国书法之美”,捧场的除了自己的亲信,就是一些被忽悠的外行。尤为可笑的是,他尽然把他的学生,某地方书协主席如此糟糕的书法 作品 ,连书法的门儿都没入,也能称绝,可见他这个老师除了误人子弟外,就会自欺欺人。除了让懂行的人捧腹大笑外,就是骂娘了。搭进去的只能是别人对他 艺术 水平更多的质疑,和人格上的指责。
      
       范曾的书法,依旧是在古今 书画 大忌“邪”格之下。他的书法,和他的绘画用笔如出一辙,错误依旧是墨无生机,无氤氲。更不识绘画“六法”如气韵生动、随类赋彩、传移模写等在书法中的作用。这样,他的字,无传统,也就是没有文学性和文人气。笔笔偏软,墨法混沌,如一沼泽,肮脏之气难掩。更为致命的是,他的运笔有气无力,收放松散,如拖泥带水的扫帚。字的结构松散无骨气,如一眼看穿的说谎者,经不住推敲。
      
       综上,范曾这人每进一步,每每都能让人骇人听闻。或许,过段时间会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情,就静候其变了。
      
      
      
      范曾还热衷于写什么赋,真是可笑!更为可笑的是老范还爱当众显示能背诵《离骚》,而且还随身带着一个小册子,好让人当场对照,这不禁让人哑然失笑,这跟撂地摊打把势卖艺有什么区别!请问,你能背《离骚》,你能把楚辞全都背下来吗?《文选》你背得下来吗?《异文类聚》你背的下来吗?《骈体文钞》你背得出来吗?背上一篇没什么了不起的,重要的是要博学深邃才行。钱钟书先生也未必背得下来,但学问之大,他范曾连人家的脚后跟都摸不着!可悲啊!这么大年纪了。为什么还要这么到处露脸呢!看来这脸是不太想要了。难道就没有想过适得其反这句话吗?
      
      
      
      范曾的字写得极差,根本就不入流,他不是在写字,而是在画字。有的时候写完了还要在描上一笔,画画的习惯不改,他的字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千篇一律毫无变化,比如“有”字,一百个有,全一个模样,所以我建议,称他为“百有先生”好了。
      
      
      
      有道是“文如其人,字如其人,话如其人。”范曾的字、画、文以及他的社会表现如出一辙,爱浮夸,爱虚荣,爱出风头,爱走极端!
      
      
      
      范曾背《离骚》的时候,声音不清不浑的,就像是老和尚念经。他在讲古诗的时候还吹嘘卖弄地说“看”字读平声,只可惜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根本就不知道“黑”也可以读仄声,依然读平声。打的那些比方也都是些陈康烂谷子,妇孺皆知,稍微深一点的便不懂了。我倒是觉得,范曾活了七十岁,至今没有参透人生的真谛,没有看破红尘。他还肉麻地说他的最大理想是爱国。老子说过的最高理想是道,孔子的最高境界是“仁”,没听说是“爱国”的,说白了,范曾的最高理想其实就是以他自己为核心的极端利己主义私欲主义!
      
      
      
      他说人生真正的爱情只有一次,既然这样,也就是说,他的第一次婚姻不是真的,是虚假的,是淫欲的,只有跟南莉的这次才是真的,只可惜南莉未必会承认这一点,因为南莉女士的三个女子肯定不是虚情假意的结果。至于跟他的苟合,只能说是在相互利益的基础上找到了一个暂时的契合点而已,又何必说得那么冠冕堂皇呢?假如真是那样,岂不是对其前妻的否定?岂不是对他自身的否定?可惜范曾说话总是说了一头忘了另一头,这就叫做捉襟见肘,不能自圆其说。
      
  •   太客气了。
  •    "仅仅十年的时间,我像从激烈的地震颤动中,大地被拥起的奇峰,直插云天。”
    怎么看怎么像描写J8.................
  •   没有谈本质啊。
    范曾不是画国画,是画连环画。
    线的问题一直解决。
  •   太客气了。
    +1
  •   嗯,我在某人家里看过一幅他徒弟临摹他的竹林七贤,七人面目如一。全彩复印机之名不假。
  •   一写仙风道骨,必仰头闭目,鼻孔翕张,做闻屁状;一画睿智老者,定然形容枯槁,蜷坐于地,捻须傻笑。
    看到这句喷了。
  •   即使年长、懂一点笔墨又如何?无论怎么看也是狂妄自大,不知天高地厚,难登大雅之堂
  •   年輕還可以狂妄點,這麼大年紀了,謙虛點行麼
  •   這個人,當年對沈從文如此的不厚道,讓人齒冷
  •   一直觉得典型妄自尊大就是他这种人
  •   看范曾的画的人物就是觉得说不出一种古怪,原来是这么回事啊,懂了
  •   若将他们手中的酒杯、古琴等道具换作拂尘、芭蕉扇,抑或朴刀、齐眉棍等等,都不会给人任何唐突滑稽的印象,哈哈哈哈哈
  •   哈哈,我也只有哈哈了
  •   早就知道有个叫范曾的名气很大。我不懂画,比较迷信权威,于是有一次在亲戚那里看到一本《范曾画传》时就借去看,怀着崇敬的心情。看自序,隐隐有些失望,觉得这位大师文字功底并不怎么样,并且某些话显得很是张狂或刻毒,但我没敢相信自己的感觉。再看里面的画,越看越觉得很像小时候家里贴的年画,而且无论是人还是猴子,基本上都是那个样子,但我还是没敢相信自己的感觉。后来,在网上看到一位收藏家写的关于这位大师的文章,说到其人其画,跟我的感觉完全吻合,激动得我恨不得穿越过去跟他亲切拥抱。我还真是有一双火眼金睛啊。讨厌跳梁小丑!
  •   国画其实应该学习西洋画对神话历史类题材的把握和处理,比如画面时刻的选择,对故事前因后果的介绍与预示,人物的分布和姿态,色彩光影的技术运用及象征意义……虽然从今天的眼光看来,从印象派开始,这些传统理论似乎就过时了,但是它毕竟在西方艺术史上占据了极重要的地位,今天西方当代艺术家可能不愿意再做这个,但他们小时候也是耳濡目染地长起来的。有这个素养,但是不以它为目标,和缺少相关的知识因而不做,这不是一回事。可惜国内艺术史课堂上很少讲及这些内容,或者深度不够。所以像范曾这样的著名画家,在处理人物时也自我重复。
  •   特励志的一个人,对这个时代来说,似乎太应景了,呵呵...
  •   不知先生对范曾的书法有何见解,洗耳恭听,不胜感激。
  •   前一阵看报纸,有报社揭露范曾流水线作画,加上他一贯的傲慢态度、、、、一把年纪了,有点可笑
  •   范曾挺傻×的。狂,我一直觉得没问题,王朔不狂吗?李敖也有本事在身。范曾说实话,是有点本事,但对艺术的见解也就那么回事。且一个艺术家不往内在深进,将短暂的风格状态玩成习惯性动作。这还能算艺术家吗?坐四观五?还是坐那什么观那什么把
  •   四十以后的范曾,在智性上表现出极其罕见的懈怠。这家伙是要自己造自己的图式么?
  •   狂未必是坏事,他一直在重复自己也没有什么错,他画的再好也只是个画匠,大师这等地位至少现在还离他有点距离,他的存在能符合一部分人的审美观,我们不能一棍子把人打死,群殴是最要不得的,喜欢就多看看,不喜欢就不去观注,毕加索的作品也不是人人都喜欢的,说到流水线的问题,林风眠齐白石等前辈也干过,当代艺术圏里像吴冠中老先生这样的毕竟凤毛麟角。
  •   多年前电视里见过范增谈人生,印象比较深刻,但是对他的作品不了解
  •   范曾为了我校能在90周年校庆时补上多年财政亏欠还是做了很大的贡献的…
  •   我爸买了套范曾画集,我看了一遍,觉得画的都是他自己,都差不多
  •   从他如何对待自己的恩师沈从文先生, 就知道这个人怎么样了. 怎么样的品德, 就有怎么样的成就.
  •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3425599.html
    这里有一篇文章谈及当年文革的一些事,供大家参考。
  •   范曾开始告人了,西闪先生小心
    http://www.douban.com/note/194593453/
  •   挺可笑的,一点肚量没有。但批评一事与你肚量无关,明眼人看文章,批评是一种文明人的行为。
  •   连天都敢插啊!
  •   他的字还挺好看的
  •   要么把人捧上天要么一棍子把人打死,文革遗毒害人不浅啊。
  •   呵呵,比较客观!
  •   还是太客气了。范曾一直在“坐二”,何曾涉足“四”、“五”?
  •   从这本《范曾自述》里的文章、绘画和照片看,范曾骨子里有一种谄媚、虚伪,虽然他也时常能有一些妙语和智语,但整体来看让人难以接受。
  •   国画不懂,不敢妄言,但是这个人的文章实在不怎么样,故弄玄虚,言之无物,而又妄自尊大,自卖自夸,实在没有古人的君子之风。
  •   从我自己的感受来说,当年在课本里看到鲁迅小说的白描插图,觉得非常糟糕,成年后又买了一本有他全部插图的鲁迅小说选,随着阅历和欣赏能力的提高,更觉得画的非常糟糕。
  •   有次此范曾挥毫作应景画,皆斗方大小寥寥数笔之写意人物,遍送周围旁观者,捧画者皆感激涕零也。询问到我时,我斩钉截铁称:“不要!”顿觉出了口恶气。
  •   嘿嘿,还六品?能从画工晋身画匠都算他飞升。
  •   范增人物画从来都不是他的擅长啊 他风水堪称一绝啊。。。。
  •   吹牛及钻营乃范曾一绝啊!尤其是他和朱军这一对师徒在一起的时候,两人之丑态实在是千古一绝啊
  •   范曾在圈内口碑很差,人品被人诟病。
  •   此人竟是我们南通的。。唉。
    听说他作画是一张画,无数张,只是为了卖钱。
  •   都市场经济了,画了画不卖钱难道当擦屁股纸?
  •   不不,是他同时几十张白纸,每一张画一个手,再每一张画一个脚,这样流水线的来。
    你误解我的意思啦。
  •   楼主讲的有些东西,因为不是很清楚,所以不好评价,不过我是非常不喜欢这人在央视上说话的态度,总觉得别扭
  •   原来只是听过范曾其人,似乎是个挺有名的书画家,好像市场还很追捧、身价不菲
    不幸的是,央视现场背《离骚》一段看完,感觉此人如此高龄,非但没有经年书画修养的体现,更连一个普通有修养的老者的境界也不如:谈话间语气狂妄,在主持人技巧性的对其能否背诵《离骚》表示质疑时,竟然直接把他那本小册子撂在主持人面前,还背过身去(晕,诚如楼主所言,随身带着小册子,想想就够人膈应的),最起码全无风度可言,其风格可说让人深感厌恶之至!
    虽说对其书画难加评论,但与其荧屏相会,已觉如入疱鱼之肆(真佩服我当时的耐性,竟然看完了这集节目,厉害啊),真真的受不了了
    人若高龄如此,仍如此境界,唉.......泡到咱们的央视现眼,不是拿全国观众不当回事儿,就是太拿自己当回事儿咯
    权且一笑
  •   顺便给大家一个范曾其人其事的链接,各位看官自己判断吧
    《王旭:揭秘范曾叛国及一生真相》
    http://post.hjsm.tom.com/61000ACD264_1.html
  •   “范大师”与“文大师”相似,名实不符,该打。
  •   请问个位都知其真意?你们对诗书画真懂其高格?
    呵呵
    不要人家说什么,各位就跟着呵赴。
    大家要是有一定的文学修养再来参谈吧~~~~
  •   此人与文某,余某可谓一路货色,沽名钓誉,有才无行。其对沈老所作所为文坛早有公论。唾弃之。
  •   楼上叫“释然一笑”的,说话实在可笑,大家认为范的艺术不行,就被讽刺为没修养,难道非得认同才叫有修养?面对这篇揭露范曾揭露得有理有据的文章,你连替范辩护都说不出个一二三四,就会放空屁,可见范确实是不行啊,连养狗腿子都养这么没水平的。这就叫人以群分啊,什么水平的主子养什么水平的狗。
  •   呵呵
    那就请王凌烟同志说一说什么是书法
    什么是绘画
    什么是中国文化
    您能否骂人也可之乎者也?
    没有站到那样的高度,请不要妄加评论
    试问:您觉得毛主席的字何如?
  •   楼主的文章里都详细分析了那么多了,还要怎么说?
        好笑的倒是你这孙,一条理由都说不出来,不论别人怎么说得有理有据,你就装看不见,继续发问。你倒是以不变应万变,一个论点都说不出来,就一个劲发问,还酸文假醋地装斯文。
        骂人难道还要之乎者也?你还能再恶心一点吗?你能别这么浪费“之乎者也”吗?你能在矫柔造作、酸文假醋、扭捏不堪的时候也顾及一下别人的感受吗? 别太恶心了,真的。
  •   哈哈~~~~~
    人生本就繁乱瘴~~
    世事皆为人自弄~~~
  •   “释然”的二皮脸功夫真是高啊,
    第一步:无根无据地攻击嘲笑别人。如果碰上我这样较真的,
    他就开始
    第二步:用一些特别空的问题或者别有用心的问题转移话题,偷换概念。如果再碰上我这样较真的,话题转移不成,
    第三步:表演就来了,那就是直接说两句狗屁不通的顺口溜,装做释然大度,让他自己无端挑衅无端挖苦别人的丑行被粉饰成他如何文明,如何虚怀若谷。
    对付你这种落水二皮脸狗,我决定打到底,不要转移话题和装大度,你是这篇文章回帖里唯一攻击挖苦作者和我们这些观点相同的网友的人,你现在必须认真地提出你的观点并且加以论证,否则你就是二皮脸、狗腿子、帮闲、假装有文化实际狗屁不懂的流氓。
    最后,再重申一遍,请你为你的挑衅和攻击拿出观点和论据来!!!
  •   君本心纯洁向主,
    但怎口恶如豺狼.
  •   就这么几个小学生都认得的字,你就不能写通顺了吗?
    别转移话题,赶紧拿出你的论点和论据来!!
    你不能就这么几招无限重复使下去啊!
    要不这样,给你个台阶下,你自己如果拿不出论据和论点来支持自己当初的无理挑衅,那你就直接承认自己错了,这也没什么不好,总比这么无限躲避下去要强。
    自己错了就认错,要不这么没羞没臊下去,其实也给自己挣不到什么面子,反而让人觉得你当初的用你那种“委婉文雅”的方式侮辱大家的动机更加不良。
  •   伪大师横行于世的时代啊,哈哈
  •   世无英雄,哈哈
  •   沙大师的第一徒弟
    这批人我看多了
  •   范狂犯狂。
  •   一个连七月流火都解释错了的大虱
  •   他是怎么解释地涅?
  •   7月份天气很热阿。
  •   大师也是人。也有虚荣心,也会犯错的。包容他,饶恕他吧。
  •   那个殃视的节目我看了~~~~
  •   露申辛夷,死林薄兮;腥臊并御,芳不得薄兮。
  •   可以不喜欢他画的风格 但是我见过他临摹八大的画集 确实可以乱真 此人水平还是有的 只是炒作的虚高很多 人品和画品书品不要挂钩来批评好了
  •   技术和艺术是两回事,否则照相机就是最好的艺术家了。
  •   朱耷的画可以读出很多东西,他的呢
  •   我尊敬黄永玉,不欣赏他
  •   画坛复印机。
  •   无论什么坛,最厌媚骨
  •   恳请释然一笑谈一谈范曾
  •   张唐:
    http://news.ifeng.com/gundong/detail_2011_01/04/3930652_0.shtml
  •   我孤陋寡闻了,不过我混科学松鼠会时间久了,凡事就喜欢拿证据,也喜欢跟别人要证据。请释然一笑拿出论据来!
  •   这篇文章应该是《我们》这个节目播出之后作者所写的一篇文章。
    我是一名90后,在09年的时候看到节目对我非常有触动,我被范曾先生的才华所震撼,为自己的才能感觉到惭愧。范曾现在起码比你们批判他的大多数要强很多,那就是他教书育人你们谁也比不上。他有晨读的习惯你们有么?他背的离骚,对于学生来讲是可能面临考试分数的一个关键。你们是感觉不到这么好记忆力,让我是多么的羡慕。
    我想作者要是再看到你写的这篇愤青试的文章感觉到可笑。范曾先生竟然敢带着自己的媳妇叛国,这是何等的悲壮。是我我也会,如果连自己的女人都保护不了还算的了男人嘛?你再看现在社会上许多杂碎是怎么伤害我们的妇女的,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就能看的出来。就在这批判他,我认为这很男人,他没能让自己的母亲过上好日子,难道不能让自己的女人过上好日子? 能抢别人媳妇那真的叫本事。···连自己的媳妇都留不住只能说明作为男人的无能。
    作者对这么多艺术的门类都研究的这么透彻,真让我无地自容,真心要向你们这些大人物学习,要努力的上进学习。····
    范曾先生教会了我很多,起码对于年轻人的影响是进步的。
    他自己都说了,要对自己的老师尊重。你们肯定是曲解他了。
    再说他根本就不在乎你们怎么去评判他。
    这不得不让我这个晚辈佩服。
    我这段时间要研究范曾先生的思想,我一定要在他身上学习优秀的品质。如果因为自己的女人让我叛国,我也会毫不犹豫的舍弃自己的祖国。连自己的亲人都保护不了的国家,不呆也罢。
  •   如果真的因为他说沈从文你们就因为这点批判他,那被鲁迅先生说中了中国人民的劣根性,你应该是最清楚文革那个年代的人们是怎么样的去伤害那些知识分子的,不应该批评范曾他老人家,批判就批判中国人的无知与自身永远不可能清楚的愚蠢与奴性吧!
  •   能抢别人媳妇那真的叫本事。···连自己的媳妇都留不住只能说明作为男人的无能。
    ============================================
    楼上的,说出这种话你还要去研究国学?你要研究范曾的思想,学习他的优秀品质。。。。抢人家媳妇然后舍弃自己的祖国?你是哪朝哪代的90后啊?
  •   范的文章和人品一样垃圾
  •   如果因为自己的女人让我叛国,我也会毫不犹豫的舍弃自己的祖国。连自己的亲人都保护不了的国家,不呆也罢.
    那你真该好好学习范大师的个人史。看他后来又是怎么给朝廷重臣上书输诚,然后回国效力的。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