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11 出版社:中国林业出版社 作者:蔡君 页数:184
内容概要
《国家森林公园游憩承载力研究》为作者蔡君多年来针对游憩活动的影响,以北京云蒙山国家森林公园为对象,对国家森林公园的生环态境和游客社会学方面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研究。提出了全新的应用游憩承载力的理论框架及方法,给出了森林公园持续发展旅游的策略及措施,为现代承载力方法在我国自然游憩区域的运用提供了可供借鉴的思路,具有很强的先见性、科学性,以及实践指导意义。
《国家森林公园游憩承载力研?》这本书可作为旅游专业教师和学生的教学资料,也可作为旅游相关专业科研及工作人员的技术参考资料。
作者简介
生于吉林省图门市。1987年本科毕业于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同年分配至苏州城建环保学院(现苏州科技大学)建筑系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自然游憩区域的规划及管理、文化及遗产旅游、旅游解说及环境教育、城市公园使用者场所依赖及行为研究。
书籍目录
第一章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研究内容及方法
1.3 技术路线
第二章闲暇、游憩与旅游的相关概念辨析
2.1 闲暇及休闲
2.2 娱乐、户外游憩及旅游
第三章休闲伦理及户外游憩趋势
3.1 休闲伦理
3.2 户外游憩趋势
第四章户外游憩管理
4.1 美国的经验
4.2 中国户外游憩管理评述
第五章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5.1 游憩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5.2 游憩承载力及其变革研究
第六章游憩管理理论框架
6.1 游憩机会谱(Recreational Opportunity SpectrLIB ROS)
6.2 允许变化的限度(Limits 0f Acceptable Change LAC)
6.3 游客体验和资源保护框架(Visitor Experience and Resource
Protection VERP)
第七章研究区域概况
7.1 云蒙山国家森林公园自然地理状况
7.2 人文历史资源
7.3 社会经济条件及云蒙山国家森林公园的旅游发展概况
7.4 公园的主要使用情况
7.5 目前公园的各项管理制度及前期的规划工作
第八章云蒙山国家森林公园的资源分析及分区
8.1 云蒙山国家森林公园游憩管理目标的确定
8.2 云蒙山国家森林公园游憩资源分析
8.3 公园游憩?会体验类型描述及分区
第九章游憩活动对云蒙山国家森林公园自然资源的冲击
9.1 公园资源条件的监测指标
9.2 游憩活动对公园路径及土壤的影响
9.3 游憩活动对公园植被的影响
9.4 游憩活动对公园水体的影响
9.5 公园资源监测指标和标准的确定
9.6 公园各区域资源条件的管理建议
第十章游客特征及体验研究
10.1 调查方法
10.2 公园社会条件的监测指标
10.3 游客人口统计学特征
10.4 游客参观特征研究
10.5 游客动机研究
10.6 游客对公园问题的感知
10.7 云蒙山国家森林公园社会承载力研究
10.8 公园社会条件的监测指标和标准确定
10.9 公园社会条件的管理建议
第十一章结论与建议
11.1 论文基本结论
11.2 论文主要的创新及相关建议
11.3 论文局限及进一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后记
章节摘录
2.4.1 计划经济时代 20世纪50-80年代,我国主要实行计划经济,各种资源的国家控制是这一体制运行的基础。生产资料的国家所有制、准国家所有制(城镇集体所有制)和以人民公社为代表的农村集体所有制体现了国家控制的形式。计划经济是一种集权的命令经济,其最大特点是行政命令。中国在长达30多年的时间里,行政命令模式实现了对社会的良好管理。虽然付出了不少个人自由的代价,但确实使整个社会呈现了高度组织性和纪律性的特征;另一方面,当时的可自由支配收入和闲暇时间也限制了大规模的旅游外出,因此,自然区域不用承受巨大的旅游接待压力,虽然在初期的开发建设方面存在一些诸如破坏性建设的问题,但总体上说,在管理方面并没有出现90年代以后的尖锐问题。4.2.4.2 市场经济时代 在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过程中,原有的自然区域的管理单位逐渐变成了追逐自身利益的社会集团。法律和制度不完备以及管理不完善是这一历史时期的重要特征。缺乏约束的利益驱动直接导致了我国包括自然文化遗产资源在内的公共资源正受到严重的威胁。1998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员在武陵源进行5年一度的遗产监测时,对武陵源提出了严厉批评:“武陵源的自然环境像个被围困的孤岛,局限于深耕细作的农业和迅速发展的旅游业范围内,其城市化对其自然界正在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对于自然区域的管理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尚未形成完整的自然区域体系,同时缺乏完备的自然区域管理的法律框架 我国的自然区域分类体系不完善,缺乏一套和管理目标、法律、管理方式、监督标准等联系在一起的分类体系,因而也无法建立起一套相应的法律框架和管理要求,致使在管理上有很大的盲目性和随机性,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以短期利益牺牲长远持续利用的短视行为。IUCN制定了6类保护区域的分类体系,美国的游憩土地管理则在游憩机会谱(ROS)的框架之下,每一级别都有明确的管理目标和相应的自然区域环境条件的标准。我国也急需建立起一套类似的符合国情的体系,把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等纳入到同一体系之中,统一考虑。在这套分类体系的基础上,建立起一套自然区域全系列的管理法律框架,针对不同的类别,制定相应的目标、保护和发展要求,以及相应的管理标准和区划要求。有了完善的法律法规及明确的管理目标,可以确认管理行为是否得当,避免管理决策上的失误。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