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5 出版社:中国林业出版社 作者:李沁,郭福则 著 页数:330
内容概要
《山西生态脆弱区林业生态建设》紧扣林业生态建设主题,从山西生态脆弱区基本情况、生态脆弱内涵及成因分析入手,在现代林业等理论指导下,贯穿可持续发展理念,首次系统地对山西生态脆弱区进行科学区划、总体布局、分区建设论述。阐述了区域林业工程管理及科技支撑体系建设,制定出针对性较强的林业生态治理模式,并对项目区内各地的林业建设实例和实用先进技术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推广。 《山西生态脆弱区林业生态建设》为山西生态脆弱区实施山西省委、省政府"生态兴省"战略林业发展明确了目标、任务。同时,对我国北方同类地区的林业生态建设具有借鉴和指导作用,是林业生态研究学者、专业院校学生、一线林业建设者的良师益友。
书籍目录
序前言第一章 山西生态脆弱区基本情况第一节 山西生态脆弱区范围及自然概况一、山西生态脆弱区范围二、自然地理第二节 社会经济与生态状况一、社会经济状况二、水资源利用状况三、水土流失状况四、荒漠化、沙化状况五、矿区生态状况六、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七、生态区位、森林生产力级数第三节 林业生态建设成就及存在问题一、林业生态建设成就二、林业生态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第二章 山西生态脆弱区的内涵及成因分析第一节 山西生态脆弱区的内涵一、生态脆弱的内涵二、生态脆弱区的判断依据第二节 生态退化原因分析一、人口超载严重二、土地资源过度利用三、生态退化的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第三章 山西生态脆弱区林业生态建设理论基础第一节 人地协调发展理论一、人地关系协调的本质二、人地协调中值得注意的问题三、林业生态建设是实现人地关系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第二节 可持续发展理论一、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核心观点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三、可持续发展理论与林业生态建设第三节 现代林业理论一、现代林业的内涵和主要特征二、现代林业的几种建设模式第四节 生态系统学理论一、生态系统结构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三、“生态林业”论第五节 生态经济学理论一、生态经济学的内涵二、生态经济林是生态经济学理论的实践产物第六节 参与式发展理论一、“参与式发展”的内涵二、参与式林业第七节 社会林业理论一、社会林业的基本思想二、社会林业的特点三、社会林业的几种模式第八节 近自然林业理论第四章 山西生态脆弱区林业发展区划第一节 林业区划回顾第二节 指导思想与原则一、区划指导思想二、区划原则第三节 区划依据与方法第五章 山西生态脆弱区林业生态建设总体布局第六章 分区林业建设现状分析及建设规划第七章 山西生态脆弱区林业生态工程管理第八章 山西生态脆弱区林业科技支撑体系建设第九章 山西生态脆弱区林业生态建设实践
章节摘录
气温分布及变化特征受地理纬度、太阳辐射和地形特点的综合影响。该地区年均气温在4~12~C。气温的分布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地势的影响,总的分布趋势是由北向南升高,由盆地向高山降低。晋西山区和大同地区,年均气温在8~C以下,其中,中高山区4~C以下,其余地区为4~8~C;晋西北黄河沿岸为8~10~C。 极端最高气温在35~42~C,一般多出现在6月份。从6月下旬到8月上旬为全年最热时期。极端最低气温在-14~-40~C,一般出现在12月到次年2月间,从12月下旬到次年1月下旬为全年最冷时期。最冷月出现在1月,最热月出现在7月。春温高于秋温,其差值由北向南递减。 气温年较差,是最热月和最冷月平均温度之差,用来表示一个地方冬冷夏热的程度。 由于地处欧亚大陆东部内陆,气温年较差都较大,一般在27~36~C。晋西北地区因纬度较高,大部分地区在32%以上,偏关、右玉、岢岚大于34℃。 气温日较差,是当日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之差,反映气温的日变化。由于大陆性气候特别显著,气温日较差较大。年平均气温日较差在7.2~15.6~C,北部大于南部,盆地大于山区,阳坡大于阴坡,晴天大于阴天。气温日较差大,说明当地白天气温高,光照充足,植物光合作用强,能够制造更多的有机物质;夜间气温低,呼吸作用弱,消耗的能量少,十分有利于植物体内营养物质的积累。 积温,植物开始发育要求一定的下限温度,完成发育要求一定的温度积累。一般用活动积温来表示一地的热量状况,它是指高于某个界限温度持续期内逐日平均气温的总和。年平均气温的高低和积温的多少影响到树木的自然分布。一般对积温要求高的树种,只能分布在较低的纬度,对积温要求低的树种则分布在较高的纬度。这就造成了树种的不同地理分布,同时形成了各地同一树种的不同生产力。 日均气温≥0~C的持续期,可以作为农耕期或广义的生长季。区内日均气温≥0~C的持续天数由北向南递增,最多的乡宁为296d,最少的右玉为212d。日均气温稳定在00C以上持续期内的积温可作为评定最大可能利用的热量资源标准。大同盆地及灵丘、广灵、岚县、静乐等县,总积温为3300~3500~C,晋西北的右玉、神池、五寨一带,热量资源不足,总积温只有2700~2900~C。各主要山区热量资源都比周围丘陵、平川差,随着海拔升高,总积温减少,每上升100m,总积温减少130~150~C,生长期缩短5~7d。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