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8-12 出版社:中国林业出版社 作者:赵学敏 编 页数:230 字数:300000
内容概要
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军事科学研究院、浙江大学、东北林业大学、北京自然博物馆及国家林业局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参与了本书的编写。书中提到,借助于有效的载体,大力开展科普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参与和支持候鸟禽流感等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工作,对全面加强野生动物疫病监测防控,保障自然生态和公共卫生安全,促进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本书编著者广泛参阅了国内外有关文献,深入总结既往工作经验、研究分析当前野生动物疫病防控,综述了近年来禽流感等与野生动物密切相关疫病的发生、流行趋势及国内开展野生动物疫病疫源监测工作的现状,深入介绍了禽流感、炭疽等重要疫病的危害和控制措施,探讨了野生鸟类与禽流感的关系这一话题,具有很强的科普宣传价值,是广大基层监测人员的实用参考工具书。
书籍目录
野生动物疫病关系人类健康前言第一章 野生动物疫病与人类健康 一、野生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二、野生动物疫病的发生历史与现状 三、野生动物疫病的发生特点第二章 野生动物与疫病传播 一、疫病传播的方式与途径 二、兽类与疫病传播 三、鸟类与疫病传播 四、媒介昆虫与疫病传播 五、其它动物与疫病传播第三章 野生鸟类与禽流感 一、野生鸟类的迁徙特性 二、鸟类迁徙研究及迁徙动态 三、野生鸟类与禽流感第四章 重要的野生动物疫病 一、禽流感 二、新城疫 三、疯牛病 四、狂犬病 五、口蹄疫 六、西尼罗河热 七、SRAS冠状病毒感染 八、小反刍兽疫 九、犬瘟热 十、犬病毒性肠炎 十一、猫泛白细胞减少症 十二、猴痘 十三、猴埃波拉病毒感染 十四、猴B病毒感染 十五、尼帕病毒病 十六、亨德拉病毒感染 十七、登革热 十八、汉坦病毒感染(肾综合症出血热) 十九、流行性乙型脑炎 二十、森林脑炎 二十一、伪狂犬病 二十二、结核病 二十三、鼠疫 二十四、炭疽 二十五、野兔热 二十六、布氏杆菌病 二十七、巴氏杆菌病 二十八、莱姆病 二十九、鸟疫 三十、羊疥癣(螨)病 三十一、旋毛虫病 三十二、包虫病 三十三、钩端螺旋体病 三十四、两栖动物真菌病第五章 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 一、监测工作现状 二、监测工作的目的和意义 三、监测工作的法律依据 四、监测内容 五、监测与鸟类环志 六、野生动物疫情应急处理第六章 安全防护附录与附表参考文献与推荐网站
章节摘录
第一章 野生动物疫病与人类健康 我国野生动物资源十分丰富,脊椎动物约有6482种,其中鸟类有1332种,这些野生动物由于各自的生活习性不同,生存环境多样,所携带的病原体极其复杂,形成一个庞大的天然病原体库,许多畜禽和人类的疫病来源于野生动物,或者其主要宿主和传播媒介是野生动物。据统计,在已知的1415种人类病原体中,62%是人兽共患的。源自非洲黑猩猩的艾滋病病毒,已经给无数家庭造成深重的灾难,并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对人类健康形成了新的威胁。因此,野生动物疫源对全球的公共卫生安全构成严重的威胁。 一、野生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1.野生动物——人兽共患疫病的重要疫源地 目前世界上已证实的人兽共患病至少有200种以上,其中对人有严重危害的 约有90种。我国已发现的人兽共患病达130余种。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新发现人类传染病40种。根据2005年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的报告,60%的人类传染病病原体来自动物,75%的人类新发传染病病原体来自动物,特别是野生动物,如:艾滋病病毒源于非洲的灵长目动物,乙型脑炎病毒通过猪传播给人,享德拉病毒和尼帕病毒通过果蝠传染给猪再传染给人类,SARS病毒来源于野生动物,鼠类传染50多种人兽共患疾病,等等。因此野生动物与人类健康具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切断人类源自野生动物的传染病的来源是保障人类健康之根本。 2.吃食野生动物增加了人类感染野生动物疫病的可能 我国一些地方喜食野味的嗜好和习惯造成了野生动物资源的巨大消耗,出现了以开发利用为目的的野生动物捕猎与人工驯养,这疫病增加了人、家养畜禽与野生动物接触的机会,由于缺乏防控意识并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使原本仅存在于野生动物中的疫病不断向人类传播,增加了野生动物疫病传播给人类的机会,给人类健康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威胁。如何减少因饮食习惯而引起的野生动物疫病向人类传播是人类必须面对的挑战。 ……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