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大熊猫栖息地景观尺度社会经济调查研究

出版时间:2008-6  出版社:中国林业出版社  作者:刘俊昌 等著  页数:141  

内容概要

本书是在WWF秦岭地区景观尺度社会经济调查研究项目基础上完成的。 本次调查研究从人口、资源、社会、经济四个因子出发,从县、乡镇统计数据以及村与农户问卷数据两个层面上揭示了秦岭大熊猫栖息地保护区群相关9个县的主要人口、资源、社会、经济特征,以及各因子与栖息地有效保护之间的矛盾、冲突以及可能的解决途径。其主要目标是基于景观尺度,对秦岭大熊猫栖息地保护区群的自然资源以及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进行全面调查,在景观尺度上衡量社会经济各因子,以及社会经济因子与生态环境因子之间的协调性,并做出客观评价。

书籍目录

前言概述第一篇  保护区群景观尺度社会经济调查的概念及理论实践基础  1  保护区群景观尺度社会经济调查的基本概念    1.1  保护区及保护区群概念    1.2  景观和景观尺度  2  国内保护区域协调发展的理论与实践    2.1  我国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理论    2.2  我国自然保护区的保护目标与现有利用方式  3  国外区域保护发展的理论与实践    3.1  流域管理的兴起及特点      3.2  发达国家流域管理的实践    3.3  国外流域管理对中国区域资源保护管理的启示第二篇  秦岭大熊猫栖息地保护区群基于景观尺度社会经济调查研究介绍  1  实施调查背景    1.1  调查的目标和基本内容    1.2  调查的方法和组织    1.3  调查分析的技术路线    2  调查对象介绍    2.1  调查地区自然资源、地理状况      2.2  调查地区社会经济基本状况    2.3  调查地区林业行政管理结构  3  调查报告内容结构第三篇  秦岭大熊猫栖息地保护区群调查地区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现状  1  秦岭调查地区人口状况    1.1  秦岭调查地区人口总量、结构    1.2  秦岭调查地区人口分布    2  秦岭调查地区自然资源状况    2.1  土地资源    2.2  森林资源    2.3  景观及人文旅游资源      2.4  水能资源    2.5  矿产资源  3  秦岭调查地区经济状况    3.1  社会经济发展总体水平      3.2  经济发展结构    3.3  地方财政状况    3.4  农户的收入状况  4  秦岭调查地区社会状况    4.1  科技状况    4.2  教育状况    4.3  文化娱乐状况    4.4  医疗卫生状况    4.5  基础设施状况  5  秦岭调查地区近期生态环境建设及投资情况第四篇  秦岭调查地区人口、资源、经济、社会因素特征与大熊猫及其栖息地保护协调性分析  1  人口特征及其影响分析    1.1  人口总量偏低而且增长缓慢    1.2  人口结构不合理    1.3  人口密度小但差异大      1.4  外来人口较少  2  土地资源特征分析    2.1  土地资源特点    2.2  耕地资源特点    2.3  森林资源特征分析  3  旅游资源利用特征及其影响分析    3.1  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特征    3.2  森林旅游资源开发的影响分析    3.3  各类主管部门发展规划或旅游规划对大熊猫及其栖息地保护的影响    3.4  旅游开发中存在的营销问题  4  水资源利用特征及其影响分析    4.1  水资源利用主要方式      4.2  该地区成为下游水资源保障    4.3  水资源利用的不利影响分析  5  矿产资源利用特征及其影响分析    5.1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特征      5.2  矿产资源利用对栖息地影响分析  6  经济发展特征分析    6.1  主要经济发展特征    6.2  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不协调因素    6.3  社会与生态环境保护  第五篇  景观尺度上秦岭调查地区社会经济评价体系的构建  1  自然保护区景观评估指标体系    1.1  自然保护区景观评估指标设计的基本原则      1.2  社会经济景观评价指标体系构成    1.3  综合景观指标体系    1.4  景观适宜度  2  秦岭调查地区景观评估    2.1  基本景观评估    2.2  综合景观评估  3  景观评价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3.1  制定保护地区景观评估标准    3.2  保护区功能设计    3.3  保护区风险监测第六篇  秦岭大熊猫栖息地保护区群调查地区协调保护与发展的对策  1  秦岭调查地区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    1.1  矿产资源开发对策    1.2  开展森林生态旅游的建议    1.3  水资源开发建议  2  秦岭调查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对策    2.1  人口发展对策    2.2  推动合理的可持续经济发展  3  实现秦岭调查地区有效保护的对策    3.1  对秦岭调查地区有效保护形式的思考    3.2  对秦岭调查地区有效保护机制的思考    3.3  加强群众的环境保护意识,增强他们自身生存发展和保护自然的能力    3.4  进一步推动秦岭调查地区相关科学研究工作的开展  4  WWF秦岭保护与发展共进项目(FOCAL项目)在秦岭调查地区下一步工作展望    4.1  从WWF FOCAL总项目的发展方向    4.2  从大熊猫保护网络建设角度    4.3  从发展生态旅游角度    4.4  从社区发展共建角度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第一篇 保护区群景观尺度社会经济调查的概念及理论实践基础  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安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和有效途径。自1872年世界第一个自然保护区美国黄石国家公园建立以来,世界范围的自然保护区数量快速增长。目前,全球已经建立自然保护区l0.2万个,总面积占全球陆地面积的l l.5%。从1956年中国第一个自然保护区在广东鼎湖山建立以来,我国自然保护区的发展也经历了数量从无到有、规模从小到大、功能从单一到综合的过程。  截至2006年全国共建立各类自然保护区2 349个,总面积150万kmz.约占陆地国土面积的15%,这些自然保护区保护着我国70%的陆地生态系统种类、80%的野生动物和60%的高等植物,也保护着约2 00072-hmz的原始天然林、天然次生林和约l 200万hm2的各种典型湿地。形成了布局较为合理、类型较为齐全的自然保护区体系。我国自然保护区包括森林、草原、湿地、海洋、荒漠、野生动物、野生植物、地质遗迹、古生物遗迹等9种类型。从布局上看,全国各省(自治区)都有自然保护区。数量较多的是广东、云南、内蒙古、黑龙江、四川、江西、贵州、福建等省(自治区),这8个省(自治区)自然保护区数量占全国总数的58%。面积较大的是西藏、新疆、青海、内蒙古、甘肃、四川等省(自治区),6省(自治区)自然保护区面积就占全国总面积的77%。  自然保护区已经在中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及拯救濒危物种资源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与此同时实现保护与发展的共赢也日益成为推动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重要议题。  ……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秦岭大熊猫栖息地景观尺度社会经济调查研究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这本书很不错,用了几天时间看完的,学到了不少东西。同时,感谢当当网。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