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7-3 出版社:中国林业出版社 作者:张金池 页数:369 字数:600000
内容概要
本书以长江中下游山地丘陵区为研究对象,针对区域生态建设存在的森林植被退化、林分质量差、土地生产力降低、生物多样性锐减、水土流失剧烈、自然灾害频繁、区域生态环境恶化等突出问题,在深入研究植被恢复与重建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植被恢复与重建立地经营类型组划分的论点,从流域整体或系统水平的区域尺度上,分别立地经营类型组进行多种模式的综合研究与示范,定位研究不同模式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效益、土地生产力长期维持技术、森林水文与水土保持功能及效益,提出了长江中下游植被恢复与重建的技术体系、指标体系和保障措施体系,实现了生态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双赢,为我国的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提供了示范和技术支撑,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际意义。
书籍目录
序前言第1章 山地丘陵地区植被恢复与重建研究进展 1.1 植被恢复与重建沿革 1.2 山丘区森林规划布局和植物配置研究 1.3 山丘区森林结构特征及其调控研究 1.4 山丘区森林景观划分及经营技术 1.5 山丘区森林生态经济效益研究 1.6 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参考文献第2章 长江中下游山丘区生态环境特点 2.1 自然地理条件 2.2 植被特征及生物多样性现状 2.3 土壤特性及养分状况 2.4 土壤侵蚀现状 参考文献第3章 森林立地经营类型划分与植被恢复模式构建理论 3.1 森林立地类型划分与评价 3.2 立地经营类型划分与植被恢复模式构建理论 参考文献第4章 森林土壤地力变化与维护 4.1 林分类型对土壤养分状况的影响 4.2 林下植物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4.3 土壤酸化与铝富集对土壤地力的影响4.4 森林重建对土壤地力的影响 4.5 林木施肥对林分生产力的影响 参考文献第5章 树木的生理生态特性 5.1 林木的光合生态特性 5.2 林木的水分生理特性 5.3 杉木萌芽更新机理 参考文献第6章 森林水文及水土流失机理 6.1 森林植被水文生态特性6. 2 森林植被对土壤抗冲性和抗蚀性的强化效应 6.3 森林植被对土壤人渗量的强化效应 6.4 土壤侵蚀量预报模型 6.5 森林水文生态学模型研制 6.6 重力侵蚀机理 6.7 土壤地理信息系统构建 参考文献第7章 植被恢复与重建的原则与树种选择 7.1 植被恢复与重建的原则 7.2 树种选择及配置 参考文献第8章 植被恢复与重建模式 8.1 极度侵蚀退化劣地经营类型组植被恢复与重建模式 8.2 次生林封育改造类型组经营模式 8.3 农林复合经营类型组经营模式 8.4 良好立地商品林经营类型组经营模式 参考文献 第9章 恢复与重建森林生物多样性保护效益 9.1 重建森林的林下植物多样性 9.2 重建森林的土壤微生物多样性 9.3 破坏山体植被重建生物多样性保护效益 参考文献第10章 重建森林生态系统的土壤改良效应 10.1 重建森林植被系统的土壤物理性状 10.2 重建森林生态系统的土壤养分 10.3 重建森林生态系统的土壤酶活性 参考文献第11章 重建森林生态系统的水文与水土保持效应 11.1 水文生态效应 11.2 水土保持效益 11.3 对小气候的改善效应 参考文献第12章 重建森林的社会经济效益 12.1 重建森林的经济效益 12.2 重建森林的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第13章 森林植被恢复与重建的技术保障体系 13.1 森林植被恢复与重建技术体系 13.2 重建森林的可持续经营及指标体系构建 13.3 植被恢复与重建的保障体系参考文献附录:适宜树种名录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