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9-8 出版社:法律出版社 作者:周旺生 页数:522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本书作者周旺生教授在国内首开立法学研究,是中国立法学学科体系的奠基人。本教材作为国内为数不多的立法学专著性教科书之一,代表着立法学研究和教学领域的先进水平。 本次新版,是作者对既往研究和新近成果的全面总结和精心提炼。作者以“立法原理一立法制度一立法技术”立论,注重构建立法学完整知识体系,阐释立法学基本范畴和基本理论。同时,作者亦紧密结合中国国情,对一系列中国立法理论与实践中丞待解决的重大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和探究。 本书文字晓畅、逻辑严谨、立意深远,富于理论深度和知识广度,又彰显实践精神和国情意识。既可为立法学研习者提供准确丰富的教益,亦可为立法机构和立法人员提供积极有效的指导。
作者简介
周旺生,北京大学教授,国家重点学科法学理论专业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立法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法理学会副会长,多家省市人大常委会和政府的法制或立法顾问,多所大学客座教授。在国内率先创建立法学学科并取得成功。获国务院特殊贡献专家奖、国家教委跨世纪优秀人才奖、全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作为学科的立法学 第二节 立法学的价值和地位 第三节 立法学的产生和发展 第四节 立法学的研究方法第一编 立法原理 第二章 立法原理总论 第一节 何谓立法原理 第二节 立法的基本范畴 第三节 立法的物质基础 第四节 立法与利益、治国和秩序 第三章 立法的概念 第一节 立法概念释义 第二节 立法的外延、内涵和定义 第三节 立法和法的创制、制定、制订、拟订 第四章 立法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第一节 立法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概述 第二节 中国立法的指导思想 第三节 中国立法的基本原则 第五章 立法与国情 第一节 立法与国情的一般理论 第二节 立法对国情的依赖性 第三节 国情因素对立法的作用 第四节 中国立法与中国国情 第六章 立法的历史发展 第一节 立法法与其历史环境 第二节 当代中国立法的发展 第三节 立法的产生和发展规律 第四节 立法的历史类型第二编 立法制度 第七章 立法制度总论 第一节 何谓立法制度 第二节 立法制度与立法体制 第三节 中国现行立法体制 第四节 中国立法体制的改革 第五节 立法活动过程 第八章 立法主体 第一节 立法主体概述 第二节 立法机关:主要的立法主体 第三节 立法机关的三大主体- 第四节 国家元首、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 第五节 立法者和立法工作人员 第九章 立法权限 第一节 立法权概述 第二节 立法权和国家权力体系 第三节 立法权的归属和范围 第四节 明示立法权和默示立法权 第五节 国家立法权、地方立法权和政府立法权 第六节 立法权之间的关系 第十章 立法程序 第一节 立法程序概述 第二节 提出法案 第三节 审议法案 第四节 表决和通过法案 第五节 公布法 第十一章 中央立法 第一节 中央立法概述 第二节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立法 第三节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立法 第四节 国务院立法 第五节 国务院部门立法 第十二章 地方立法 第一节 地方立法概述 ……第三编 立法技术
章节摘录
第二章 立法原理总论第一节 何谓立法原理一、立法原理界说一定的立法原理是一定的立法和立法学的直接的理论基础。它是关于立法的带有普遍性和基本规律性的事物的理论表现,同时它又是立法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立法原理的主要特征在于:(1)立法原理是立法的理论表现形态。它不像立法制度那样以实在的准则形式表现出来,也不像立法技术那样既有实在的准则形式,又有观念的表现形态。每一种立法,都有一种相应的精神品格与其相伴随,这种精神品格较严整的观念形态即为立法原理。立法原理是立法实践、立法制度和其他种种立法现象外化的观念形态。(2)立法原理是立法学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不像立法制度和立法技术那样,虽然是立法学的重要研究对象,研究立法制度和立法技术的成果也是构成立法学体系的基本要素,但立法制度和立法技术本身并不属于立法学体系的组成部分。立法学体系是由原理加上研究立法制度和立法技术的成果构成的。在这个体系中,立法原理相对于立法制度和立法技术等方面的立法理论而言,更具理论色彩。(3)立法原理是立法和立法学的基础理论。立法和立法学的理论表现形式是丰富多彩的。立法现象,无论宏观的和微观的、历史的和现实的、实体的和程序的,制度的和技术的,都可以由人们创造出与其相适应的理论表现形式。在这种种理论表现形式中,有一些是更基本的,它们是关于立法的带有普遍性和基本规律性的事物的理论表现,是关于立法和立法学的最一般的理论,是作为立法和立法学的理论基础存在和反映出来的。这种理论就是立法原理。立法原理不等于立法理论。立法理论是所有立法现象、立法问题的观念表现形式的总称,其范围大于立法原理。立法原理是立法理论的主要的、基础的部分。
编辑推荐
《立法学(第2版)》编辑推荐:普通高等教育国家级规划教材系列,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